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谭钦文
  • 公开日
    2014年5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3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3月14日
  • 申请人
    谭钦文
  • 文档编号
    A61K35/58GK103816426SQ20141009430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人参10份、黄莲10份、炒枳实20份、石昌蒲10份、牡蛎30份、甘草10份、竹浙15份、蜈蚣10份、蛇蜕15份、蚤休10份、天竺黄10份、羚羊角片15份、竹茹10份、石决明15份、贝齿10份、玳瑁1 5份、壁虎6份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人参10份、黄莲10份、炒枳实20份、石昌蒲10份、牡蛎30份、甘草10份、竹沥15份、蜈蚣10份、蛇蜕15份、蚤休10份、天竺黄10份、羚羊角片15份、竹茹10份、石决明15份、贝齿10份、玳瑁15份、壁虎6份。按照本发明所制成的中药在熄风镇痉、清热解毒的同时,平肝潜阳,补脾益气,化湿开胃,生津安神,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有效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10余年来,通过对1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4%。愈后不再复发。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0002]破伤风是指先有破伤,风毒之邪由创口侵入而引起惊风的一种疾病。风毒之邪广泛存在,不仅发生于皮肉破伤,手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新生儿脐带污染,或生产及流产处置不当,或褥疮染毒,也可引起破伤风。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绝大多数破伤风患者均有外伤史,伤口多先有或合并化脓性感染。一般伤口较深,常有异物及坏死组织残留。部分患者伤口较小而隐蔽,常被患者忽视而致延误诊断和治疗,甚至因病情发展而造成严重后果。潜伏期为I~2周,最长可达数月。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造成死亡。目前,治疗破伤风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是西医疗法,如病原治疗:伤口处理、破伤风抗毒素治疗、抗生素治疗,采用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进行对症治疗,针刺治疗、手术对症治疗等;2是中医疗法;3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破伤风初痉期的治疗一般采用西医治疗效果较好,当风毒进入体内后采用中医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0003]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地治愈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目的。[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人参10份、黄莲10份、炒枳实20份、石昌蒲10份、牡蛎30份、甘草10份、竹浙15份、蜈虫公10份、蛇脱15份、蚤休10份、天竺黄10份、玲羊角片15份、竹苑10份、石决明15份、贝齿10份、玳瑁15份、壁虎6份。[0005]本发明配方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人参【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目民,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0006]黄莲【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
[0007]炒积实【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取积实片,照麸炒法炒至色变深。【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0008]石昌蒲【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0009]牡贩【来源】本品为牡贩科动物长牡贩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贩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贩 Ostrea rivularis Gould 的贝壳。【性味】咸,微寒。【归经】归肝、胆、肾经。【功能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
[0010]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1]竹浙【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经加热流出的竹汁。【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0012]蜈蚁【来源】本品为蜈蚁科动物少棘巨蜈蚁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L.Koch的干燥体。【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0013]蛇蜕【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锦蛇Elaphecarinata (Guenther)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等lfe兑下的干燥表皮膜。【性味】咸、甘,平。【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0014]蚤休【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性味】苦辛,寒,有毒。【归经】入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0015]天竺黄【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性味】甘,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0016]玲羊角片【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玲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性味】咸,寒。【归经】归肝、心经。【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0017]竹苑【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 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 的莖杆的干燥中间层。【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8]石决明【来源】本品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海决)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毛底海决)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鲍(大海决)Haliotis ovinaGmelin、澳洲鲍 Haliotis ruber (Leach)、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或白鲍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的贝壳。【性味】咸,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0019]贝齿【来源】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山猫宝贝Cypraca (Lyncina) lynx (L.)、绶贝 Mauritia arabica (L.)或眼球贝(拟名)Erosaria(Ravitrona) helvola (L.)。白贝齿为宝贝科动物环纹货贝 Monetaria (Ornametaria)annulus (L.)、拟率贝 Erronea errones (L.)或货贝 Monetaria moneta (L.)。以贝壳入药。【性味】咸,平。【功能主治】清心安神,平肝明目。用于惊悸心烦不眠,小儿斑疹,目赤云醫。
[0020]玳瑁【来源】为海龟科玳瑁属大型海龟背部的甲片。【性味】性寒、咸、微甘。【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平肝镇惊的功能,主治热病发狂、小儿惊风、高血压、风湿痛肿、痈肿疮
毒、谵语痉厥等症。
[0021]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病因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入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甚至阴阳离决而死亡。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风毒入里四 肢抽搐,角弓反张,高热寒战,全身肌肉痉挛,间歇期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口吐白沫,牙齿有摩擦声,胸腹满闷,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数。亮光、声音、风吹、饮水、触动等都可引起抽搐发作。
[0022]中医辩证:风邪入里引动内风,故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肌肉痉挛;风从火化,阳明燥热,故时时汗出,胸腹满闷,大便秘结;热壅于肺,则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热壅于膀胱,则小便不通;邪入肝经,则面色青紫;邪正交争,则高热寒战;舌红绛、苔黄少津、脉弦数为毒邪内盛之象。本发明采用合理的药材及合适的配比,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在熄风镇痉、清热解毒的同时,平肝潜阳,补脾益气,化湿开胃,生津安神,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有效治疗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10余年来,通过对1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4%。愈后不再复发。
[0023]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1998年11月-2013年4月间共收集了 150例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病的门诊患者,其中,男91例,女59例,年龄1-34岁,病情1-3个月。
[0024]其中:年龄I~4岁27例,5~8岁36例,9~15岁35例,16~25岁33例,26-34岁19例。因中耳炎流脓引起12例,产后发病8例;小儿脐风17例;久疮引起21例,余皆因外伤。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5]2、试验方法2.1对照组服用木萸散,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60天。
[0026]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60天。
[0027]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风毒入里证型破伤风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28]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9]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