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经皮投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经皮投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者
    绢田精镇
  • 公开日
    2013年1月9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4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5月1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奥普特尼克斯精密
  • 文档编号
    A61M37/00GK102869407SQ20118002201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皮投与装置,其具有 具备与皮肤抵接而停止的抵接面,且具有弹性的主体; 在所述抵接面上形成,且在内部保持功能性物质的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皮投与装置,其中, 具有主体保持机构,该主体保持机构用于将所述主体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皮肤抵接的状态下进行保持,并将所述凹部内的功能性物质向所述皮肤侧按压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经皮投与装置,其中, 具有在所述凹部内突出形成且前端部对所述皮肤进行按压的皮肤按压部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投与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保持机构为具有对所述主体进行保持的主体保持部和与所述皮肤粘接的皮肤粘接部的粘接帯5.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投与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保持机构为在所述主体上形成且向所述皮肤吸附的吸附部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投与装置,其中, 在所述皮肤按压部中的与所述皮肤抵接的部位的周缘部形成有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投与装置,其中, 具有保护片,该保护片覆盖所述抵接面和所述凹部,且能够在将所述主体向皮肤粘贴时剥离8.一种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对感光性树脂进行曝光来形成具有凹部的微桩图案的エ序; 对该微桩图案的翻转形状进行电铸加工来制作微桩用鋳型的エ序; 使用该微桩用鋳型来注射成形出经皮投与装置的エ序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使皮肤的表皮上产生的斑点等安全地消失或使皱纹展平等而赋予美白等装饰·功能效果的经皮投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I及图2所示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具有弾性,作为一例,主体10由弾性体树脂或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生物降解性树脂形成另外,主体10具有基板12和在该基板12上设置的多个微桩14,微桩14的前端形成为不会刺入皮肤且与皮肤抵接而停止的平坦的抵接面14A在该抵接面14A上作为一例形成有七个酒窝形状的凹部18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述的凹部18中填充并保持粉末或液状的维生素C、维生素原C或浸渗有维生素C的陶瓷制微粒子等具有美白效果的功能性物质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微桩14在基板12上设有多个,例如在Icm正方形中设有一万个,从而将功能性物质充分向皮肤表皮的角质层供给如图3所示,作为一例,上述的凹部18通过在抵接面14A上设置圆孔而形成另夕卜,图2及图4所示的微桩14的长度(高度)Hl为50 μ m 600 μ m,凹部18的深度H2为ΙΟμπι 200μπι,微桩14的角度α为40°,抵接面14Α的直径LI为O. 1mm,微桩14的间隔 L2 为 O. 4mm(第二实施方式)可以如图5及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凹部18的圆孔的个数为六个等七个以外的个数并且,如图6所示,可以在凹部18的内部填充硅胶19,使功能性物质16浸渗于该硅胶19,来提高功能性物质16的保持性能(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如图7及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使凹部18由圆孔和以该圆孔为中心的环状的多个槽形成(制造方法)图9A 图9M是表示作为一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图该制造方法包括对感光性树脂进行曝光来形成具有凹部的微桩图案的エ序;对该微桩图案的翻转形状进行电铸加工来制作微桩用鋳型的エ序;使用该微桩用鋳型来注射成形出经皮投与装置的エ序详述而言,在图9A中,在不锈钢制底座109上涂敷抗蚀剂(紫外线感光性树脂)110在图9B中,经由具有白色部111和黒色部112的光刻掩模113从上方照射紫外线时,在透过白色部111的紫外线的作用下,如图9C所示那样进行曝光而使A部熔解接着,在图9D中,通过电铸使铜114电沉积于所述A部后,在图9E中,通过溶剂使抗蚀剂100溶解,之后,在图9F中,涂敷负性抗蚀剂115接着,在图9G中,使具有白色部116和黒色部117的光刻掩模118向箭头的方向倾斜的同时进行旋转曝光时,如图9H所示,形成带有倾斜的负性抗蚀剂115A之后,在图91中,通过蒸镀使铜119附着在整面上来赋予导电性后,在图9J中,通过电铸使镍120电沉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经皮投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往,为了赋予美白等装饰 功能效果,在皮肤的表皮的角质层的外表面涂敷粉末或液体物质。因此,不可避免地因外在的原因、例如出汗或天气条件等而使其功能显著降低变动。因此,作为不被上述的外在的原因所左右的作法,提倡使用通过X射线光刻エ序、电铸エ序和注射成形エ序制造的功能性微桩(micro pile)的方法(參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30417号公报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皮投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经皮投与装置不损伤皮肤也不需要消毒,且具有如下的所谓经皮能力通过使具有在表皮上产生的斑点等的消失能力或皱纹展平能力等的药液乳剂通过表皮的角质层而到达位于表皮的底部的斑点,由此使与该药液对应的能力经由皮肤发挥。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具有具备与皮肤抵接而停止的抵接面,且具有弹性的主体;在所述抵接面上形成,且在内部保持功能性物质的凹部。在上述的方式中,由于设置在具有弹性的主体上的抵接面与皮肤抵接而停止,因此经皮投与装置的前端不会刺入皮肤。因而不会损伤皮肤也不需要消毒。另外,保持于抵接面的凹部中的功能性物质与皮肤的表皮压抵而向角质层渗透,通过功能性物质所起到的装饰·功能效果,能够使皮肤的表皮的斑点等变质部消失而美白,或者使皱纹展平。并且,在使片状的功能性物质与皮肤的表皮接触并通过微桩的前端进行压抵的方法中,功能性物质片一旦使用就得更换,因此功能性物质浪费,但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凹部来保持功能性物质,因此能够不浪费地有效使用功能性物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具有主体保持机构,该主体保持机构用于将所述主体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皮肤抵接的状态下进行保持,并将所述凹部内的功能性物质向所述皮肤侧按压。在上述的方式中,通过主体保持机构,在抵接面与皮肤抵接的状态下将主体保持于皮肤,并且将凹部内的功能性物质向皮肤侧按压。因此,能够提高功能性物质向皮肤的角质层的滲透性能。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具有在所述凹部内突出形成且前端部对所述皮肤进行按压的皮肤按压部。在上述的方式中,由于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皮肤按压部的前端部对皮肤进行按压,因此功能性物质向皮肤的角质层的渗透性能得以提高。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中,所述主体保持机构为具有对所述主体进行保持的主体保持部和与所述皮肤粘接的皮肤粘接部的粘接帯。在上述的方式中,由于主体保持机构为具有对主体进行保持的主体保持部和与皮肤粘接的皮肤粘接部的粘接带,因此能够使主体可靠地粘贴于皮肤。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中,所述主体保持机构为在所述主体上形成且向所述皮肤吸附的吸附部。在上述的方式中,由于主体保持机构为在主体上形成且向皮肤吸附的吸附部,因此没有使用粘接带等,能够容易地将主体粘贴于皮肤。在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中,在所述皮肤按压部中的与所述皮肤抵接 的部位的周缘部形成有边缘。在上述的方式中,在皮肤按压部中的与皮肤抵接的部位的周缘部形成的边缘对皮肤的角质层进行刺激。因此,功能性物质向皮肤的角质层的滲透性能进ー步提高。在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中,具有保护片,该保护片覆盖所述抵接面和所述凹部,且能够在将所述主体向皮肤粘贴时剥离。在上述的方式中,由于在将主体与皮肤抵接时,将覆盖抵接面和凹部的保护片剥离,因此能够通过保护片来保护保管状态下的抵接面和凹部内的功能性物质。在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对感光性树脂进行曝光来形成具有凹部的微桩图案的エ序;对该微桩图案的翻转形状进行电铸加工来制作微桩用鋳型的エ序;使用该微桩用鋳型来注射成形出经皮投与装置的エ序。在上述的方式中,对感光性树脂进行曝光来形成具有凹部的微桩图案,对该微桩图案的翻转形状进行电铸加工来制作微桩用鋳型,并使用该微桩用鋳型来注射成形出经皮投与装置,因此,形成微桩图案可以采用使用紫外线感光性树脂并用紫外线进行曝光这种廉价的方法。发明效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由于经皮投与装置的前端不会刺入皮肤,因此不会损伤皮肤也不需要进行消毒。并且,由于通过凹部来保持功能性物质,因此能够不浪费地使用功能性物质,且通过仅使经皮投与装置的前端与表皮压抵这样简单的方法,就能够在功能性物质所起到的装饰·功能效果下得到使皮肤表层的斑点的变质部消失而美白或使皱纹展平这样优良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功能性物质向皮肤角质层的渗透性能得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功能性物质向皮肤角质层的渗透性能得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能够可靠地粘贴于皮肤。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能够容易地粘贴于皮肤。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功能性物质向皮肤角质层的渗透性能进ー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能够保护保管状态下的抵接面和凹部内的功能性物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由于形成微桩图案可以使用紫外线,因此作为制造设备投资费用来说,紫外线装置只需要几百万日元左右,紫外线掩模只需要10万日元左右,因此与X射线装置相比,为不到X射线装置的1/10000程度那样的超低价格,因此能够容易进行设备投资,其结果是,能够供给廉价的经皮投与装置,因而能够得到消费者容易购买而广泛普及这样优良的效果。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I的沿着2-2剖切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I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是图3的沿着4-4剖切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与图3对应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沿着6-6剖切线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与图3对应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沿着8-8剖切线的剖视图。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E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F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G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H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J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K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L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9M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制造エ序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沿着12-12剖切线且追加了保护片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的沿着17-17剖切线且追加了保护片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立体图。图20是图19的沿着20-20剖切线且追加了保护片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立体图。图23是图22的沿着23_23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经皮投与装置的立体图。图25是图24的沿着25_25剖切线的剖视图。

接着,通过溶剂使负性抗蚀剂115溶解并通过蚀刻使铜114剥离,且进行上下翻转时,如图9K所示,形成镍模具120。之后,在图9L中通过电铸使镍121电沉积,在图9M中除去镍模具120并进行上下翻转时,完成微桩用鋳型121,若向该凹部122填充弾性体树脂或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生物降解性树脂,则注射成形出具有凹部的经皮投与装置。(作用)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构成,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中的微桩14的抵接面14A上形成的凹部18中填充并保持粉末或液状的美白剂即功能性物质16。接着,用手把持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的基板12而使微桩14的抵接面14A与受验者的面部或胳膊等的皮肤上产生的斑点压抵,轻轻敲打几次后,将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从皮肤取下,这样美白治疗结束。另外,若使用使皱纹展平的物质作为功能性物质16,并与上述同样地与皱纹压抵,则可以进行皱纹展平治疗。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治疗时,微桩14的前端仅限于与受验者的皮肤压抵,而 不会刺入皮肤。因此,不会疼痛且不会刺伤,因而治疗后也不需要进行消毒。该治疗的结果是,能够确认填充保持在微桩14的凹部18中的与受验者的皮肤同色系的功能性物质16向受验者的变质部的表皮的角质层渗透,且经过规定时间时,功能性物质所起到的修饰·功能效果得以发挥,从而使斑点消失。(第四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上安装作为主体保持机构的一例的粘接带20。该粘接带20具有设置在粘接带20的中央部,对主体10进行保持的主体保持部20A ;设置在粘接带20的周缘部,与皮肤S粘接的皮肤粘接部20B,其中,主体保持部20A粘接在主体10的背面10A。因此,通过将粘接带20的皮肤粘接部20B粘接于皮肤S,从而微桩14的抵接面14A与皮肤S抵接而停止。因此,能够将主体10以粘贴于皮肤S的状态进行保持,并且能够将凹部18内的功能性物质16向皮肤S侧(图10箭头A方向)按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粘接带20,在微桩14的抵接面与皮肤S抵接的状态下进行保持,并且将凹部18内的功能性物质16向皮肤S侧按压,由此能够提高功能性物质16向表皮的角质层的渗透性能。(第五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1 图13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中的不会刺入皮肤且与皮肤抵接而停止的抵接面IOB上形成有凹部3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抵接面IOB上形成有多个凹部30。如图11所示,上述的凹部30在俯视下形成为环状,如图12所示,上述的凹部30在侧剖视下形成为半球状。并且,在上述的凹部30的内部分别保持有功能性物质16。而且,凹部30的中央部形成为不会刺入皮肤而仅限干与皮肤抵接的圆形的抵接面10C。在抵接面IOB中的凹部30的外周部,沿着周向以规定的间隔、作为一例以90度的间隔形成有作为主体保持机构的一例的吸附部32。另外,在抵接面IOC的中央部也形成有吸附部32。如图12所示,吸附部32通过沿着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的厚度方向设置圆孔而形成。另外,通过上述的吸附部3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如图13中箭头A所示那样,使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吸附于皮肤S。另外,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上设有覆盖抵接面10BU0C和凹部30的保护片28。该保护片28能够在将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向皮肤粘贴时剥离,在将保护片28剥离后,将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粘贴于皮肤S。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吸附部32,在抵接面10BU0C与皮肤S抵接的状态下将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保持为粘贴于皮肤S的状态,并且将凹部30内的功能性物质16如图13中箭头B所示那样向皮肤S侧按压。因此,能够提高功能性物质16向表皮的角质层的渗透性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保持机构为形成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上且吸附 于皮肤S的吸附部32,因此没有使用粘接带等,能够容易地将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粘贴于皮肤S。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保护片28来保护保管状态下的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的抵接面10BU0C和凹部30内的功能性物质16。(第六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4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30的底部30A上沿着周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4。另外,在主体10的背面IOA中的与凹部30相反侧的部位上形成有作为功能性物质保持部的一例的浅的槽36,且贯通孔34与槽36的底部36A连通。并且,槽36通过盖38来闭塞,在槽36的内部,与凹部30的内部同样地填充并保持有功能性物质16。盖38与主体10同样,由弾性体树脂或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盖38的材质没有限定为与主体10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凹部30之外,在槽36中也能够保持功能性物质16,从而能够增加功能性物质16向皮肤的角质层的滲透量。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用指尖按压盖38,还能够使槽36的内部的功能性物质16通过贯通孔34而向凹部30的内部移动。(第七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5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30的内周部30B朝向凹部30的外方向地形成有作为功能性物质保持部的一例的多个细的裂纹40。上述的裂纹40从开ロ侧朝向前端侧呈直线状地延伸,且开ロ宽度从开ロ侧朝向前端侧变窄。需要说明的是,裂纹40的形状没有限定为从开ロ侧朝向前端侧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形状,也可以是从开ロ侧朝向前端侧ー边折弯或弯曲ー边延伸的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凹部30之外,在裂纹40中也能够保持功能性物质16,因此功能性物质16的保有量増加,从而能够增加向表皮的角质层的滲透量,并且由于裂纹40细,因此能够使功能性物质16逐渐均匀地放出,从而能够促进功能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6 图18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6及图1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中的不会刺入皮肤而仅限干与皮肤抵接的抵接面IOB上形成有凹部44。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抵接面IOB上形成有多个凹部44。如图16所示,上述的凹部44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在上述的凹部44的内部分别保持有功能性物质18。而且,在各凹部44的内部从底部44A突出形成有皮肤按压部46。上述的皮肤按压部46的前端部46A形成为球面状,来对皮肤进行按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皮肤按压部46,但皮肤按压部46的个数也可以为ー个或三个以上。在凹部44的底部44A中的皮肤按压部46的外周部形成有环状的槽48,在槽48的内部与凹部44的内部同样地填充有功能性物质16。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皮肤按压部46的前端部46A对皮肤进行按压,从而提高保持在凹部44的内部和槽48的内部中的功能性物质16向表皮的角质层的渗透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在凹部44的底部44A中的皮肤按压部46的外周部未形成槽48的结构。(第九实施方式)接着,对图19 图21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中的凹部30的底部30A上突出形成有皮肤按压部50。上述的皮肤按压部50的前端50A形成为圆形的平面,在前端50A的周缘部50B形成有边缘(角)(没有形成为圆角形状),由此对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容易使功能性物质渗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9中皮肤按压部50的个数为四个,但皮肤按压部50的个数没有限定为四个。并且,皮肤按压部50的前端50A的形状也没有限定为圆形,还可以为四边形等矩形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皮肤按压部50中的前端50A的周缘部50B的边缘对皮肤角质层进行刺激。其结果是,功能性物质16向角质层的滲透性能进ー步提高。(第十实施方式)接着,对图22及图23所示的第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中的抵接面60上形成有多个酒窝形状的凹部61和吸附部32。在上述的多个凹部61中填充有功能性物质16,当通过吸附部32将主体10吸附于皮肤时,保持在凹部61中的功能性物质16向表皮的角质层渗透。(第—^一实施方式)接着,对图24及图25所示的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由弾性体树脂或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且在该树脂中含有陶瓷。并且,在构成抵接面的周缘部70形成有吸附部32,在周缘部70的内侧形成的矩形箱状的凹部71的底部形成有高度比周缘部70的高度稍高的多个作为皮肤按压部的微桩72。需要说明的是,微桩72的前端形成为不会刺入皮肤而仅限干与皮肤抵接的平坦的抵接面。这样,通过在树脂中含有陶瓷,从而功能性物质16向微桩72中陶瓷本身具有的微小的气孔渗透。因此,当在凹部71中填充并保持功能性物质16,且通过吸附部32使主体10吸附于皮肤吋,高度比周缘部70的高度高的微桩72的前端向皮肤按压,由此从凹部71向该微桩72的前端渗透而来的功能性物质16向表皮的角质层渗透。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微桩72的前端的周缘部形成边缘(角)(没有形成为圆角形状),由此对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容易使功能性物质16渗透。(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另外,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其他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皮投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经皮投与装置的主体(10)由弹性体树脂或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生物降解性树脂形成,其具有基板(12)和在该基板上设置的多个微桩(14)。微桩(14)的前端形成为不会刺入皮肤且与皮肤抵接而停止的平坦的抵接面(14A),在抵接面(14A)上形成有用于保持粉末或液状的维生素C、维生素原C或浸渗有维生素C的陶瓷制微粒子等具有美白效果的功能性物质(16)的凹部(18)。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