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焙装置制造方法 [0002]茶叶烘焙的目的在于:1、干燥,以降低茶叶含水量,防止贮藏期间质量劣变,延长贮藏寿命;2、通过烘焙去除初制茶菁味及其他加工时所产生或被污染的杂味,以改善茶叶质量;3、通过烘焙的梅纳(Maillard)反应,产生茶叶烘焙特性的香气、甘甜度及韵味。 [0003]茶叶的烘焙着重于温度与时间的操控,视茶叶含水量、茶菁采摘标准及老嫩度、形状紧结度、香气高低及滋味浓稠等因素而调整烘焙温度及时间。茶叶烘焙的秘密,在于:蜜绿、金黄及鲜红茶汤水色的改变;在烘焙过程因温度而使色泽来源的叶绿素产生翠绿、墨绿及褐绿外观色泽改变;清香、蜜香、熟香及焙火香等香气的产生,其中焙火香靠梅纳反应,蜜香是焦糖化作用;以及甘滑、醇厚及喉韵滋味的转换,这些全赖茶叶烘焙的独到工夫与茶叶烘焙装置的配合。 [0004]然而,举例而言,铁观音茶加工完成后需用冰箱或冷冻柜保存,每年耗损大量能源。绿茶产量为各茶种中年产量最多,为求比较好的质量,高级绿茶亦常常保存在冷冻柜中,浪费大量能源。台湾高山茶香浓韵足,未经烘焙保存期短,若以传统烘焙设备烘焙则容易丧失高山茶特有风味,也不容易干燥。这些问题都与茶叶烘焙装置功能不够完善,以致使用者无法充分发挥烘焙技能有关。 [0005]鉴于以上所述,习知茶叶烘焙装置的功能尚不够完善,无法准确掌控烘焙情况,以致使用者的烘焙技能无法充分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焙装置,以帮助用户准确掌控烘焙情况,并能够配合使用者的操控以各种烘焙条件进行烘焙。
[000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提供一种茶叶烘焙装置,其特点是,包含:一烘焙槽,用以容置待烘焙茶叶,该烘焙槽连通有一进气孔及一排气孔;一加热机构,设置邻接该烘焙槽,而根据一默认的烘焙温度对该烘焙槽中的该待烘焙茶叶予以加热;一湿度调节机构,通过该进气孔而连通于该烘焙槽,而根据一预设的烘焙湿度对该烘焙槽中的该待烘焙茶叶予以加湿或除湿;一温湿度感测机构,设置对应于该排气孔,而感测该烘焙槽的一当前温度及一当前湿度;以及一操作机构,耦接该加热机构、该湿度调节机构、及该温湿度感测机构,该操作机构接收该温湿度感测机构所感测的该当前温度与该当前湿度,该操作机构个别切换该湿度调节机构与该加热机构的开启与关闭,以及该操作机构设定该烘焙温度及该烘焙湿度。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该加热机构包括一红外线加热模块。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该加热机构包括数个加热模块,各该加热模块具有相异的加热效能或加热性质。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该加热机构包括一红外线加热模块、一镍铬丝加热模块、及一金属加热管模块。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该操作机构包括一时序控制模块,而以时序性开关该加热模块及该湿度调节机构的开启与关闭。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该烘焙槽系为一旋转烘焙槽,该加热机构系设置邻接该旋转烘焙槽。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还包含一辅助加热机构,包括一辅助加热模块及一风量调节模块,该辅助加热模块与该烘焙槽间隔对应,以对该烘焙槽中的该待烘焙茶叶予以远距烘焙,该风量调节模块设置于该进气孔,而调节该烘焙槽的流通风量,其中该操作机构系耦接该辅助加热模块及该风量调节模块。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该烘焙槽系为一旋转烘焙槽,该辅助加热模块系设置对应于该旋转烘焙槽的一径向方向。
[0015]经由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除了加热上的控制之外,还可通过出风口的温湿度感测机构而掌握当前烘焙的温度与湿度。如此一来,藉由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焙装置,用户能够依据这些信息而通过湿度调节机构调整入风口的空气湿度,藉此准确掌控各阶段烘焙,从而所烘焙出的茶叶不仅能够保有茶叶原始香气而不会丧失风味,并能够适当增加甘甜味、香气及韵味,更能够延长在常温下保存的时间。
[0016]图1系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茶叶烘焙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系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的方块图。
[0018]符号说明
[0019]100茶叶烘焙装置
[0020]I 烘焙槽
[0021]11 入风口
[0022]12 出风口
[0023]13 底座
[0024]2 加热机构
[0025]21红外线加热模块
[0026]22镍铬丝加热模块
[0027]23金属加热管模块
[0028]3 湿度调节机构
[0029]4 温湿度感测机构
[0030]5 操作机构
[0031]51控制接口模块
[0032]52时序控制模块
[0033]6 辅助加热机构
[0034]61辅助加热模块
[0035]62风量调节模块
[0036]A旋转轴线
[0037]T当前温度
[0038]H当前湿度
[0039]以下根据图1及图2,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
[0040]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茶叶烘焙装置100,其特点是,包含:一烘焙槽1,用以容置待烘焙茶叶,该烘焙槽I连通有一入风口 11及一出风口 12 加热机构2,设置邻接该烘焙槽1,而根据一默认的烘焙温度对该烘焙槽I中的该待烘焙茶叶予以加热;一湿度调节机构3,通过该入风口 11而连通于该烘焙槽1,而根据一预设的烘焙湿度对该烘焙槽中的该待烘焙茶叶予以加湿或除湿;一温湿度感测机构4,设置对应于该出风口 12,而感测该烘焙槽I的一当前温度T及一当前湿度H;以及一操作机构5,耦接该加热机构2、该湿度调节机构3、及该温湿度感测机构4,该操作机构5接收该温湿度感测机构4所感测的该当前温度T与该当前湿度H,该操作机构5个别切换该湿度调节机构3与该加热机构2的开启与关闭,以及该操作机构5设定该烘焙温度及该烘焙湿度。
[0041]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烘焙槽I为一旋转烘焙槽,该烘焙槽I以倾角结合于一底座13上,并且通过一驱动件(图未示)而带动该烘焙槽I以一旋转轴线A旋转,从而进行均匀的茶叶烘焙。该加热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则设置邻接该烘焙槽I的一轴向方向(即,该加热机构2在该旋转轴线A上与该烘焙槽I邻接)。
[0042]如图2所示,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100中,该加热机构2较佳地包括一红外线加热模块21。红外线加热模块21系为利用红外线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红外线对水份的穿透力强,用于茶叶烘焙可使茶叶快速干燥。此外,该加热机构2也可包括数个加热模块,例如,除了红外线加热模块21之外,还包括一镍铬丝加热模块22、及一金属加热管模块23。该镍铬丝加热模块22系为利用镍铬丝进行加热。该金属加热管模块23则为利用金属加热管进行加热,一般适合在茶叶干燥到一定比例后才会使用。当然,红外线、镍铬丝、及金属加热管虽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选用,但并不限于此,各加热模块可视情况而设置选配加热效能或加热性质相异的加热器,例如:瓦斯、加热线、或电加热器等。
[0043]如图2所示,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茶叶烘焙装置100中,该湿度调节机构3通过该烘焙槽I的入风口 11而对该烘焙槽I予以加湿或除湿,以调节茶叶烘焙时的湿度。该温湿度感测机构4通过该烘焙槽I的出风口 12而能够准确感测该烘焙槽I的当前温度T及当前湿度H,并且将该感测到的当前温度T及当前湿度H传送至该操作机构5。
[0044]如图2所示,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咖啡烘焙装置100中,该操作机构5包括一控制接口模块51及一时序控制模块52。该控制接口模块51系作为一控制接口,以供用户以人工控制各该加热模块及该湿度调节机构3的操作,以及通过该控制接口模块51可显示该温湿度感测机构4所感测的该当前温度T与该当前湿度H。具体而言,通过该控制接口模块51,用户可得知该烘焙槽I的当前温度T与当前湿度H,以个别控制该红外线加热模块21、该镍铬丝加热模块22、该金属加热管模块23及该湿度调节机构3的开启或关闭,以调节各种加热方式的顺序及组合以及各个工序的湿度,以及进一步还可个别控制该红外线加热模块21、该镍铬丝加热模块22、及该金属加热管模块23的加热强度及加热时间,从而做出无数种排列组合的烘焙工序的变化。该时序控制模块52系供以时序性开关该红外线加热模块21、该镍铬丝加热模块22、该金属加热管模块23、及该湿度调节机构3的操作。用户藉由时序控制模块52可利用默认或是经储存的操作流程进行加热,使操作工序简化,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0045]如图2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咖啡烘焙装置100还包含一辅助加热机构6,包括一辅助加热模块61及一风量调节模块62。该辅助加热模块61与该烘焙槽I间隔对应,以对该烘焙槽I中的该待烘焙茶叶予以远距烘焙。该风量调节模块62设置于该入风口 11,而调节该烘焙槽I的流通风量,其中该操作机构5系耦接该辅助加热模块61及该风量调节模块62,控制该辅助加热模块61及该风量调节模块62的操作。
[0046]详细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该辅助加热模块61在设置位置上系不同于该加热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该辅助加热模块61系设置对应于该烘焙槽I的一径向方向,该径向方向即为与该烘焙槽I的旋转轴线A相垂直的方向。相较于该加热机构2的邻近且直接的加热,该辅助加热模块61采用与该烘焙槽I相间隔的远距离加热而达到与该些加热模块不同的烘焙效果。该辅助加热模块61同样受该操作机构5控制,而能够与该些加热模块轮流操作使用。藉此,茶叶烘焙装置100除了温湿度的准确掌握外,在加热方式上亦有多种选择,使得所能进行的烘焙条件的组合更为丰富,以充分发挥使用者的烘焙技能。
[0047]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焙装置100除了能够通过加热机构2进行加热上的控制之外,还可通过出风口 11的温湿度感测机构4而掌握当前烘焙的温度与湿度。如此一来,藉由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烘焙装置100,用户能够依据这些信息而通过湿度调节机构3调整入风口 11的空气湿度,藉此准确掌控各阶段烘焙,从而所烘焙出的茶叶不仅能够保有茶叶原始香气而不会丧失风味,并能够适当增加甘甜味、香气及韵味,更能够延长在常温下保存的时间。
[0048]以上的叙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精于此项技艺者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然而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及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茶叶烘焙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徐东泌徐东泌徐东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