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多功能水培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多功能水培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姚旭
  • 公开日
    2015年1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9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9月30日
  • 申请人
    北京农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G31/02GK204090698SQ20142057586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水培装置,包括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底部设为培养液池,在培养液池的上方可拆卸的设有培养腔,在培养液池和培养腔之间设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在培养腔的上端部设有若干培植槽,培植槽经固定槽与设在培养腔外壁的挂钩固定,若干培植槽套装设置;在培养液池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经回流管将培养液泵入培养腔内,在培养液池的底端外侧设有增光器和导污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设为双层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培植槽上均匀的设置多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植槽设为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回流管上设喷头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培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培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培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植物缺氧、根茎粗细不同对植物生长的限制等问题,包括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底部设为培养液池,在培养液池的上方可拆卸的设有培养腔,在培养液池和培养腔之间设有过滤网,在培养腔的上端部设有若干培植槽,若干培植槽套装设置;在培养液池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经回流管将培养液泵入培养腔内,在培养液池的底端外侧设有增光器和导污管。
  • 专利说明
    多功能水培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多功能水培装置制造方法 [0002]植物水培是无土栽培中得一种生产模式,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水培生产使得根系与土壤隔离,可避免各种土传病害,也无需进行土壤消毒,而且营养元素可随意调配,给植物供应的养分均衡。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O2现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造成料根死亡,而且不同植物的根茎粗细不同也会对水培装置有要求,还有当培养液池中有杂质时还得将植物取出,这样容易影响植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培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的植物缺氧、根茎粗细不同对植物生长的限制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水培装置,包括培养容器,培养容器的底部设为培养液池,在培养液池的上方可拆卸的设有培养腔,在培养液池和培养腔之间设有过滤网,在培养腔的上端部设有若干培植槽,培植槽经固定槽与设在培养腔外壁的挂钩固定,若干培植槽套装设置;在培养液池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经回流管将培养液泵入培养腔内,在培养液池的底端外侧设有增光器和导污管。 [0005]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容器设为双层容器。 [0006]进一步的,在培植槽上均匀的设置多空隙。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培植槽设为三个。
[0008]进一步的,在回流管上设喷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培装置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植物缺氧问题以及满足了不同根茎植物对培植槽的要求,同时培养容器的可拆卸设置使得更换培养液以及清除污垢更加方便。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水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
[0012]1、培养容器;101、培养液池;102、培养腔;2、过滤网;3、培植槽、301、固定槽;302、
挂钩;4、水泵;5、回流管;6、增光器;7、导污管;8、喷头。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的多功能水培装置,包括培养容器1,培养容器I的底部设为培养液池101,在培养液池101的上方可拆卸的设有培养腔102,在培养液池101和培养腔102之间设有过滤网2,在培养腔102的上端部设有若干培植槽3,培植槽3经固定槽301与设在培养腔外壁的挂钩302固定,若干培植槽3套装设置;在培养液池101的底部设有水泵4,水泵4经回流管5将培养液泵入培养腔102内,构成培养液的循环管,使得植物更容易呼吸到氧气,不会导致缺氧,在培养液池101的底端外侧设有增光器6和导污管7,增光器6和水泵4共用一个电源即可,导污管7可以使得残留在培养液池101底部的杂质导出,这样更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0014]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培养容器I设为双层容器,这样可以保证其内是一个比较恒定的环境,有利于植物生长。
[0015]在培植槽3上均匀的设置多空隙,使得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有利于营养液的吸收,可选择的,所述培植槽3设为三个,在回流管5上设喷头8。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