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发明者
    邹积宏, 刘红梅, 邹积先
  • 公开日
    2007年10月31日
  • 申请日期
    2006年4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6年4月30日
  • 申请人
    黑龙江大学
  • 文档编号
    A61K35/64GK101062130SQ20061001001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首先按重量将生黄芪120份,当归尾6份,赤芍4.5份,地龙3份,川芎3份,桃仁3份,红花3份中药材,放入中药提取罐中,其特征是将上述中药罐中的中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为1-1.5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液,离心过滤;将滤液在60-8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然后将其喷雾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并粉碎,使其为细度小于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溶有提取的挥发油的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油基质量的30-40%,然后将混合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研磨;以加入褐色色素的明胶作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70-80℃搅拌条件下将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压制成软胶囊;经干燥、洗丸、干燥制得软胶囊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补阳还五汤制成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中风是中医对脑血管病变的统称,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等病症。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它的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185~219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约72%的首次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中约有429~620例。预防和治疗中风引起国际重视,特别是对于脑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良药和治疗方法。我们国家传统中医治疗中风的历史悠久,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补阳还五汤”最早收载于中医古籍“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原方由7味药组成(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主要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症,是益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代表方剂。问世三百多年,广受中医名家推崇,临床和各中医名家常采用的治疗主方,并采此基础上针对病症进行增减改进,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国内外好评。不仅对脑中风有效,现代医学表明,补阳还五汤除对降低血粘稠度,降低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改善脑供血及微循环,并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有利于脑组织损伤的修复。临床结果也表明,该方对改善脑出血和脑血栓所引起各种功能障碍效果非常显著。日本对补阳还五汤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比较多。我国台湾对补阳还五汤应用也比较广。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由北京长城制药厂对补阳还五汤的组方进行了改进(黄芪60g 当归6g 赤芍6g 地龙3g 川芎3g 桃仁3g 红花3g),研制出“消栓口服液-补阳还五口服液”,引起临床广为重视,全国有二十多家企业争相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工艺不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影响了质量和临床效果。由于改为口服液或颗粒冲剂,将原有的煎煮剂中的大量有效成分丢失,由于浓缩和改善澄明度,工艺中增加了醇沉和过滤工序造成了有效成分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当归、红花、赤芍等药材中所具有芳香开窍,活血化淤有作用的挥发油脂很难保留,因此直接影响到疗效。这也是补阳还五汤新剂型疗效逊色于原煎煮剂的根本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代中药治疗中风名方“补阳还五汤”制备成现代中药新剂型“软胶囊”的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首先按重量将生黄芪120份,当归尾6份,赤芍4.5份,地龙3份,川芎3份,桃仁3份,红花3份中药材,放入中药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为1-1.5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液,离心过滤;将滤液在60-8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然后将其喷雾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并粉碎,使其为细度小于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溶有提取的挥发油的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油基质量的30-40%,然后将混合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研磨;以加入褐色色素的明胶作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70-80℃搅拌条件下将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压制成软胶囊;经干燥、洗丸、干燥制得软胶囊。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1.经工艺研究证明该本发明技术完全遵循原有补阳还五汤煎煮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工艺疗效,另外通过对提取过程中挥发油的收集,并科学合理地添加到软胶囊中,使有效成分更加完全。本专利技术采用清代王清任原创补阳还五汤组方,保留其煎煮剂的疗效特性,采用现代最先进的中药软胶囊剂型和工艺,由于生产过程不涉及到澄明度问题,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煎煮的功效成分,并且将提取的全部挥发油溶于油性基质,与其他药物的提取浸膏均质乳化,包容于软胶囊不透明的囊材中。使有效成分完全合理,掩盖了中药的气味,方便了患者。由于隔绝空气和光的透过,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确保了疗效。减少了提取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软胶囊剂型是现代药品新剂型,提高了药品品质,彻底改善了传统中药其貌不扬煎熬麻烦的的弊端,为中药产品走向世界创造了可能。2.本工艺技术制备的软胶囊,与原煎煮剂和改进后的口服液、硬胶囊相比,不仅服用方便,隔绝了外界因素(光、湿、热)影响,使质量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还通过外在质量,改变了传统中药其貌不扬的弊端,是中药的品质得到了提升为走向世界成为了可能。
3.本工艺技术生产的补阳还五汤软胶囊进药理和毒理实验表明是一种毒性低、对机体无任何明显毒副作用的药品。实验研究如下(1)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取昆明系小鼠50只,体重1822g/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前禁食10h后,用补阳还五软汤胶囊囊中药液1次/天,经口灌服,各组剂量分别1.000,2.150,4.620,9.940,21.370mg(生药量)/kg。给药后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根据动物死亡情况计算LD50。
1日1次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取昆明系小鼠20只,体重1822g/只。用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囊中药液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生药1g/mL)和小鼠所耐受的最大体积(0.05mL/g)1次灌胃给药。此后连续观察7d,此期间让小鼠自由进食和饮水。
(2)亚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方法雌性Wistar大白鼠60只,体重120150g/只,预饲5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I组为对照组,II,III,IV组为用药组。用药组分别以1/10MTD,1/3MTD和MTD的给药剂量灌服,连续给药60d;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纯化水。
检测指标每天观察、记录动物的精神状态、进食活动及大小便情况,每周称体重1次。在给药前和试验结束后,于大鼠尾部采血,全血作血常规检验,血清作生化指标检测。试验结束后,解剖动物,肉眼观察各组织脏器的病变;称取主要脏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湿重,并计算各脏器的脏器系数(脏器系数=脏器湿重/体重×100)。
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由于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没有测出,所以进行小鼠1日口服1次的最大耐受量的测定。小鼠的1日口服1次的最大耐受量为50g/kg,7d内无一动物死亡,且小鼠摄食量正常,体重增加,被毛有光泽、柔顺,无稀便及其他异常表现。小鼠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用药量(0.36g/kg)的139倍。说明补阳还五软汤胶囊为安全性较大的药物。
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情况 试验期间大鼠活动、食欲、毛色和粪尿未见异常。经方差分析,各用药组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各组大鼠增重情况(见表1)。
表1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增重的影响(.X±S)

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各组大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各种血液细胞、肝功能和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表2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X±S)

表3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X±S)

表4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X±S)

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见表4,各组大鼠脏器系数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主要实质性器官无损害作用。
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小鼠经口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50g/kg。血常规的检测说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的各种血细胞以及骨髓造血机能无不良影响;对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和肌酐的检测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大鼠的肝功能无影响;血清尿素氮水平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其在正常范围内变化,肾功能未见异常,说明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脏器系数是毒理学中反映受试物对某些脏器损害程度的灵敏而有效的指标,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心、肝、脾、肺和肾等实质性器官无损害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毒性比较低,可确保临床安全使用。
4.本工艺技术生产的补阳还五汤软胶囊,比现有工艺生产的补阳还五汤其它剂型产品疗效显著。经动物药理药效学试验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可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水肿,减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范围和病理损害,并明显好于消栓口服液的各项指标。表明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实验结果为补阳还五汤软胶囊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实验研究如下a.动物药理模型制备动物饲养及室温控制在25℃左右,术前禁食12h,采用改良Langa法制作MACO模型,大鼠用10%水合氯醛(0.3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固定,颈部皮肤用碘伏消毒;颈部正中切开,钝性分离右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并沿ICA向下分离翼胯动脉(PPA),结扎PPA,EC及CCA近心端,于远心端备线,CCA近分叉处切口,插入栓线,深度18.5±0.5mm至大脑前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然后扎紧备线,外留1cm钓鱼线头,缝合皮肤。再灌注时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时即表示钓鱼线头端已至CCA切口处,即再灌注模型形成。假手术组栓线插入深度在15mm以内,此深度不足以阻断大脑中动脉。术中室温保持在25-30℃,100W白炽灯照明维持肛温(37.5土0.5)C。
模型成功的标志是(1)提尾时左前肢内收屈曲;(2)同侧Homer征(即同测眼球下陷,眼裂变小);(3)爬行时向左侧转圈。不符合标准的动物剔除。缺血2h,再灌注24h。
b.试验分组与给药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 group);插入线栓深度为15mm以内,此深度不足以阻断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组(ischemia-reperfusion,IR group);消栓口服液组(对照组)缺血再灌同时灌胃10g.kg-1;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组(实验组)缺血再灌同时灌胃10g.kg-1;阳性对照组缺血再灌同时皮下注射尼莫地平1mg.kg-1。
c.给药方法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组和消栓口服液组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实施脑缺血再灌注手术;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组分别以等量的生理盐水0.1ml.100g-1灌胃;尼莫地平1mg.kg-1术前30min皮下注射。
d,对再灌注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比较缺血再灌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在再灌注30min时最为明显,再灌注3h,24h有所恢复。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组、消栓口服液组均可明显减轻再灌注30min,3h和24h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但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组效果更明显,两者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表4,补阳还五软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0min,3h,24h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的比较(x±s,n=8)

e.BHD对再灌注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肉眼可见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苍白,肿胀明显,大脑半球中缝向健侧偏移,其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补阳还五软胶囊组、消栓口服液组均可抑制脑组织含水量增加(P<0.01,P<0.05),与尼莫地平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见表5)f.BHD对再灌注后脑梗死范围的影响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组和尼莫地平组均可使大鼠脑梗死范围明显缩小(P<0.01),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消栓口服液组也可缩小脑梗死范围(P<0.05),但效果不如补阳还五软胶囊明显(P<0.05)〔见表5,〕表5补阳还五软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含水量和梗死范围的影响比较(x±s,n=8)

g.病理改变光镜下可见缺血再灌注梗死侧脑组织表现为大量神经元周围间隙扩大、细胞呈皱缩状、胞浆浓染、细胞核固缩或破碎,对照组和实验组梗死侧脑组织则明显减轻。电镜下可见假手术组超微结构正常;缺血再灌组胶质细胞体水肿,核膜界限不清,厚薄不均,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断裂,核内染色质边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细胞膜不规则,呈锯齿状,紧密连接开放,粗面内质网明显肿胀,核糖体脱失,胞质肿胀,浓度增加;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组细胞界限清楚,结构完整,线粒体大部分完好,嵴突较完整,粗面内质网较丰富,核糖体多见,毛细血管内皮结构正常,细胞联接紧密。病理改善略好于消栓口服液组,但不显著。
5.工艺技术生产的中药软胶囊剂型,在提取工艺中选用原传统水煎煮工艺,减少了现有口服液、片剂、颗粒剂的醇提取浓缩的工艺过程,降低了成本,仅提取工艺一项就减低成本近百分之十。
6.本工艺技术生产的软胶囊,与现在临床采用最多的消栓口服液相比不仅服用方便、便于携带,还减少了包装成本仅口服液瓶一项,每天剂量减少直接成本近0.3元。而且提高了外观品质,改善了中药产品的质量,具有国际水平。
本发明的

实施例1一种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首先将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去泥洗净,将其放入多功能中药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为1.5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液,离心过滤;将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然后将其喷雾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并粉碎,使其为细度小于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溶有提取的挥发油的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油基质量的30%,然后将混合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研磨;以加入褐色色素的明胶作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70℃搅拌条件下将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压制成软胶囊;经干燥、洗丸、干燥制得软胶囊。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首先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去泥洗净,将其放入多功能中药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为1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液,离心过滤;将滤液在8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然后将其喷雾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并粉碎,使其为细度小于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溶有提取的挥发油的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油基质量的40%,然后将混合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研磨;以加入褐色色素的明胶作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80℃搅拌条件下将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压制成软胶囊;经干燥、洗丸、干燥制得软胶囊。
实施例3实施例1或2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首先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去泥洗净,将其放入多功能中药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为1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液,离心过滤;将滤液在7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然后将其喷雾干燥成为干浸膏粉并粉碎,使其为细度小于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溶有提取的挥发油的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油基质量的35%,然后将混合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研磨;以加入褐色色素的明胶作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75℃搅拌条件下将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压制成软胶囊;经干燥、洗丸、干燥制得软胶囊。


补阳还五汤软胶囊的制备方法,现代医学中,将补阳还五汤制成口服液和胶囊或颗粒冲剂,本发明是将补阳还五汤制备成软胶囊,首先将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七味中药材放入中药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三次,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液,离心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然后将其喷雾干燥后粉碎至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溶有提取的挥发油的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油基质量的30-40%,然后将混合物用胶体磨均质研磨;以加入褐色色素的明胶作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搅拌条件下将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压制成软胶囊;经干燥、洗丸、干燥制得软胶囊。本产品用来替代补阳还五汤。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