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小儿灌肠套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小儿灌肠套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文欣
  • 公开日
    2006年11月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1月6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1月6日
  • 申请人
    陈文欣
  • 文档编号
    A61M39/00GK2832174SQ2005201241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小儿灌肠套管,其特征在于其由空心肛管(1)和收缩套(2)组成,收缩套(2)套设于空心肛管(1)上,其外表面上轴向设有若干条皱壁(3)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灌肠套管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灌肠套管,其由空心肛管1和收缩套2组成,收缩套2套设于空心肛管1上,其外表面上轴向设有若干条皱壁3。本实用新型依照小儿的生理特征设计而成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负担,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小儿灌肠套管的制作方法在治疗惊厥、小儿肠炎等某些特殊检查前小儿灌肠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将药物用肛管灌入直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把住患儿的两侧臀部,否则药物会很快流出体外,而失去药物的作用,目前,在小儿灌肠过程中所采用的器械主要是肛管,其为中空管,插拔困难,使用很不方便,药物易外流,加重了患儿的负担,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反复向家属交待,最终还达不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以不足,提供一种依照小儿的生理特征设计而成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小儿灌肠套管。本实用新型小儿灌肠套管,其特征在于其由空心肛管和收缩套组成,收缩套设于空心肛管上,其外表面上轴向设有若干条皱壁。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现有肛管上增设了一特殊的套管,起堵塞的作用,其结构简单、管套合一,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减轻了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负担,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小儿灌肠套管,由空心肛管1和收缩套2组成,空心肛管1为中空细管,可由医用胶皮、塑料或其它软性材料制成,可弯折。收缩套2套设于空心管1上,呈圆柱状,其与空心肛管1配合紧密,但又能在其上前后移动,收缩套2外表面上轴向设有八条皱壁3,因为小儿肛门粘膜颁布有6-10条纵行的肛柱,皱壁3的作用是当空心肛管1向前移动时,收缩套2扩张,空心肛管1向外时,收缩套2收缩,当空心肛管1完全退出时,收缩套2上的皱壁3就牵引着肛柱,促使肛门骨外括约收缩,肛门闭塞,使药物不能外排。
使用时,将空心肛管沿肛门介入,使收缩套2/3的长度进入肛门齿状线内,1/3位于肛梳处,然后将药物灌入,灌药完毕,退出空心管,收缩套堵留在肛门处,过一定的时间或根据医嘱再行取出。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