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卢林枫, 周天华
  • 公开日
    2013年5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5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5日
  • 申请人
    长安大学
  • 文档编号
    E04B1/58GK202936888SQ2012206687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包括H形柱和H形梁,所述H形柱由柱腹板(2)和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构成,所述H形梁由梁腹板(6)和设置在梁腹板(6)上下两侧的梁翼缘(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腹板(2)上设置有上下两层内隔板一(3)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9),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一(3)分别与设置在梁腹板(6)上下两侧的梁翼缘(5)的位置相对应,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二(9)关于梁腹板(6)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上层所述内隔板二(9)位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3)的上方,下层所述内隔板二(9)位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3)的下方,所述内隔板一(3)和内隔板二(9)均水平设置且其内端均与柱腹板(2)相焊接,所述柱腹板(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外蒙皮加强钢板(4),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4 )与内隔板一(3 )和内隔板二( 9 )的外端相焊接,所述内隔板一(3 )和内隔板二( 9 )的左右端与设置在柱腹板(2 )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4 )与柱腹板(2 )相平行且左右两端与设置在柱腹板(2 )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所述柱翼缘(I)靠近H形梁的一侧面焊接有连接板(7 ),所述连接板(7 )与所述柱翼缘(I)相垂直且与柱腹板(2)和梁腹板(6)相平行,所述梁腹板(6)与连接板(7)通过多个高强螺栓(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上层所述内隔板二(9)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3)之间的距离为150mm,下层所述内隔板二(9)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3)之间的距离为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翼缘(5)与柱翼缘(I)相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高强螺栓(8 )成单列或者多列纵向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梁与H形柱均为热轧H形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梁与H形柱均为焊接H形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梁和H形柱中的一个为热轧H形钢且另一个为焊接H形钢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节点,特别是涉及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包括H形柱和H形梁,H形柱由柱腹板和设置在柱腹板左右两侧的柱翼缘构成,H形梁由梁腹板和设置在梁腹板上下两侧的梁翼缘构成,柱腹板上设置有上下两层内隔板一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柱腹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外蒙皮加强钢板,外蒙皮加强钢板与内隔板一和内隔板二的外端相焊接,内隔板一和内隔板二的左右端与设置在柱腹板左右两侧的柱翼缘对应焊接,外蒙皮加强钢板与柱腹板相平行且左右两端与设置在柱腹板左右两侧的柱翼缘对应焊接,柱翼缘一侧面焊接有连接板,梁腹板与连接板通过多个高强螺栓相连接。该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节点承载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应用范围广。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该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点承载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应用范围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包括H形柱和H形梁,所述H形柱由柱腹板和设置在柱腹板左右两侧的柱翼缘构成,所述H形梁由梁腹板和设置在梁腹板上下两侧的梁翼缘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腹板上设置有上下两层内隔板一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一分别与设置在梁腹板上下两侧的梁翼缘的位置相对应,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二关于梁腹板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上层所述内隔板二位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的上方,下层所述内隔板二位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的下方,所述内隔板一和内隔板二均水平设置且其内端均与柱腹板相焊接,所述柱腹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外蒙皮加强钢板,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与内隔板一和内隔板二的外端相焊接,所述内隔板一和内隔板二的左右端与设置在柱腹板左右两侧的柱翼缘对应焊接,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与柱腹板相平行且左右两端与设置在柱腹板左右两侧的柱翼缘对应焊接,所述柱翼缘靠近H形梁的一侧面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柱翼缘相垂直且与柱腹板和梁腹板相平行,所述梁腹板与连接板通过多个高强螺栓相连接上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上层所述内隔板二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之间的距离为150mm,下层所述内隔板二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之间的距离为150mmo上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翼缘与柱翼缘相焊接上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高强螺栓成单列或者多列纵向排列上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梁与H形柱均为热轧H形钢上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梁与H形柱均为焊接H形钢上述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梁和H形柱中的一个为热轧H形钢且另一个为焊接H形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域弱且难于加强的难题,通过设置上下两层内隔板一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以及外蒙皮加强钢板将节点域封闭成箱形,成为加强型节点域;通过设置连接板,并通过多个高强螺栓将梁腹板和连接板连接,再将柱翼缘与两个梁翼缘焊接这样,通过简便的构造方法,提高节点域,提高节点承载力和抗震性能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目前建筑工程钢结构H形梁与H形柱强轴的连接,只设置水平加劲肋,制作简单但节点域剪切变形较大,在设计时需要计入节点域剪切变形对结构侧移的影响,并容易形成“强梁弱柱”的不利情况,对抗震不利。当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的节点域不足时,国内工程多采用柱腹板贴焊补强板的做法,而补强板必须钻大量的圆孔,采用塞焊与柱腹板连接,施工繁琐且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点承载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柱翼缘;2—柱腹板;3 —内隔板一;4一夕卜蒙皮加强钢板; 5—梁翼缘;6—梁腹板;7一连接板;8 —闻强螺栓; 9 —内隔板二。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包括H形柱和H形梁,所述H形柱由柱腹板2和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构成,所述H形梁由梁腹板6和设置在梁腹板6上下两侧的梁翼缘5构成,所述柱腹板2上设置有上下两层内隔板一 3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 9,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一 3分别与设置在梁腹板6上下两侧的梁翼缘5的位置相对应,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二 9关于梁腹板6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上层所述内隔板二 9位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 3的上方,下层所述内隔板二 9位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 3的下方,所述内隔板一 3和内隔板二 9均水平设置且其内端均与柱腹板2相焊接,所述柱腹板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外蒙皮加强钢板4,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4与内隔板一 3和内隔板二 9的外端相焊接,所述内隔板一 3和内隔板二 9的左右端与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4与柱腹板2相平行且左右两端与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所述柱翼缘I靠近H形梁的一侧面焊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柱翼缘I相垂直且与柱腹板2和梁腹板6相平行,所述梁腹板6与连接板7通过多个高强螺栓8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下两层内隔板一 3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 9,所述内隔板一3和内隔板二 9用来焊接外蒙皮加强钢板4且能起到加强作用,所述外蒙皮加强钢板4的外侧面与同侧柱翼缘I的轮廓线相平齐。本实施例中,上层所述内隔板二 9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 3之间的距离为150mm,下层所述内隔板二 9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 3之间的距离为150mm。所述梁翼缘5与柱翼缘I相焊接。多个所述高强螺栓8成单列或者多列纵向排列。所述H形梁与H形柱均为热轧H形钢。所述H形梁与H形柱也可以均为焊接H形钢。另外的做法是,所述H形梁和H形柱中的一个为热轧H形钢且另一个为焊接H形钢。使用时,该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H形柱上焊接内隔板一 3:将所有内隔板一 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其中,所述内隔板一 3的数量为4个,并分上下两层且对称设置在柱腹板2的前后两侧;步骤二、在所述H形柱上焊接内隔板二 9:将所有内隔板二 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其中,内隔板二 9的数量为4个,并分上下两层且对称设置在柱腹板2的前后两侧,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二 9关于梁腹板6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且使上层所述内隔板二 9位于上层所述内隔板一 3的上方,下层所述内隔板二 9位于下层所述内隔板一 3的下方;步骤三、在所述H形柱上焊接外蒙皮加强钢板4:将外蒙皮加强钢板4焊接在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一3和上下两层所述内隔板二9的外端,其中,外蒙皮加强钢板4的数量为2个,再将外蒙皮加强钢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柱腹板2左右两侧的柱翼缘I对应焊接;步骤四、在柱翼缘I的外侧焊接连接板7,使连接板I与柱腹板2和梁腹板6相平行;步骤五、使用多个高强螺栓8将梁腹板6和连接板7连接;步骤六、将两个梁翼缘5与柱翼缘I分别焊接。本实施例中,该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能有效解决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域弱且难于加强的难题,通过设置上下两层内隔板一 3和上下两层内隔板二 9以及外蒙皮加强钢板4将节点域封闭成箱形,成为加强型节点域,通过设置连接板7,并通过多个高强螺栓8将梁腹板6和连接板7连接,再将柱翼缘I与两个梁翼缘5焊接。这样,通过简便的构造方法,提高节点域,提高节点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满足国家设计规范要求的“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