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罗建元
  • 公开日
    2009年12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3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3月12日
  • 申请人
    罗建元
  • 文档编号
    A47L9/10GK201365881SQ2009201155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包括吸尘器灰尘分离杯(A)的杯盖座(3),杯盖座下与所述杯盖座(3)及杯底(5)紧密配合连接的至少设置有一个螺旋形进风道的旋风筒(2),所述的旋风筒(2)的内侧、与所述杯盖座中央的出气口(4)衔接、并与所述的旋风筒2同心设置的网孔滤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孔滤芯(1)包括顶部的滤芯连接部(11)、连接部下的挡灰导流环(12)、所述的挡灰导流环下部的侧边均布有小孔的圆柱体形滤网(13)、所述滤网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滤网(13)的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14)下还设有不带网孔的滤芯锥头(15)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滤芯锥头(15)下是与旋风筒(2)下部连为一体的漏斗形的落灰斗(6)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的灰尘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吸尘器 二次旋风式灰尘分离杯的二级灰尘分离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的灰尘分离装置。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包括吸尘器灰尘分离杯的杯盖座,杯盖座下与所述杯盖座及杯底紧密配合连接的至少设置有一个螺旋形进风道的旋风筒,所述的旋风筒的内侧、与所述杯盖座中央的出气口衔接、并与所述的旋风筒同心设置的网孔滤芯;其特征是,所述的网孔滤芯包括顶部的滤芯连接部、连接部下的挡灰导流环、所述的挡灰导流环下部的侧边均布有小孔的圆柱体形滤网、所述滤网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滤网的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下还设有不带网孔的滤芯锥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过滤效率高、能避免集尘腔中尘埃扬起、无二次污染的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吸尘器,多采用离心旋风原理来分离空气与灰尘,但是普遍存 在分离效果不佳,细尘易随空气排出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专利号为ZL200820120381.7,名称为《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的专利技术, 就是为了解决吸尘器的二次污染问题。这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包括杯体,杯底,杯盖 座,杯盖,杯盖侧面与杯盖座形成螺旋形进风道的进风口及杯盖座与杯盖组成的出风 道口,杯盖座下侧的一级灰尘分离器, 一级灰尘分离器下部的隔尘环,其内侧的、 上端设置至少一个螺旋形进风道的旋风筒,其特征是旋风筒的内腔上部设有带过滤 网的圆锥型的二级灰尘分离器,其上沿外侧设有导流环。 一级灰尘分离器的中部也设 导流环,旋风筒下部还设有螺杆机构。螺杆机构包括旋叶,旋叶的一端向下方延伸地 设有灰尘停转挡片。由于该实用新型一、二两级灰尘分离器均设过滤网,侧面均设导 流环,旋风筒内制有螺杆机构,空气在吸尘器灰尘分离杯的内腔经两次增压、均匀过 滤,有效的杜绝了二次污染问题。这一专利技术的灰尘分离器设过滤网,其侧面设导流环,使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功 能有很大提高。但此种结构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如,二级灰尘分离器的圆锥型过 滤网底部也带有网孔,圆锥型过滤网下面是二级集尘腔,当旋转气流将二级灰尘旋入 二级集尘腔的同时,有部分细尘会随气流扬起从圆锥型过滤网底部的网孔处带出吸尘 器灰尘分离杯的出气道口,这会影响二级灰尘分离器的气、尘分离杯效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过滤效率更高、 能避免二级集尘腔中细小尘埃扬起、无二次污染的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 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包括吸尘器灰尘分离杯的杯盖座, 杯盖座下与所述杯盖座及杯底紧密配合连接的至少设置有一个螺旋形进风道的旋风筒,所述的旋风筒的内侧、与所述杯盖座中央的出气口衔接、并与所述的旋风筒同心 设置的网孔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孔滤芯包括顶部的滤芯连接部、连接部下的 挡灰导流环、所述的挡灰导流环下部的侧边均布有小孔的圆柱体形滤网、所述滤网下 部的下挡灰导流环。优化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滤网的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下还设有不带网孔的滤芯锥头。
所述的滤芯锥头下是与旋风筒下部连为一体的漏斗形的落灰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网孔滤芯上部带有挡灰导流环,挡灰导流环下部是侧边均布有滤孔的圆柱体 形滤网,挡灰导流环与旋风筒内壁间隔出的狭窄通道使进入二级灰尘分离装置的带尘 离心气流增压,把灰尘甩向旋风筒内壁,对气、尘分离带来更有利的条件,防止灰尘 从滤孔处通过。圆柱体形滤网的设置使气流通过更为均匀。
由于滤网的下部增设下挡灰导流环,圆柱体形滤网下部不带滤孔,使灰尘进入尘 腔后甩向筒体周边,避免灰尘再从网孔滤芯下部被吸出。
由于滤网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下设滤芯锥头,并不带网孔,不仅使细尘不会从 锥头处逸出,而且使细尘更快地旋入漏斗形的落灰斗进入二级集尘腔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风筒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网孔滤芯立体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入吸尘器灰尘分离杯后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级灰尘 分离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
吸尘器灰尘分离杯A、网孔滤芯1、芯连接部11、挡灰导流环12、滤网13、下
挡灰导流环14、滤芯锥头15、旋风筒2、杯盖座3、出气口4、杯底5、落灰斗6、
二级集尘腔7。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4, 一种吸尘器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包括吸尘器灰尘分离杯A的杯盖座3,杯盖座下与所述杯盖座3及杯底5紧密配合连接的设置有四个螺旋形进风道的旋风筒2,所述的旋风筒2的内侧、与所述杯盖座中央的出气口 4衔接、并与所述的旋风筒2同心设置的网孔滤芯1。所述的网孔滤芯1包括顶部的滤芯连接部11、连接部下的挡灰导流环12、所述的挡灰导流环下部的侧边均布有小孔的圆柱体形滤网13、所述滤网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14。所述的滤网13的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14下还设有不带网孔的滤芯锥头15。 所述的滤芯锥头15下是与旋风筒2下部连为一体的漏斗形的落灰斗6。由于网孔滤芯上部带有挡灰导流环,挡灰导流环下部是侧边均布有滤孔的圆柱体 形滤网,挡灰导流环与旋风筒内壁间隔出的狭窄通道使进入二级灰尘分离装置的带尘 离心气流增压,把灰尘甩向旋风筒内壁,对气、尘分离带来更有利的条件,防止灰尘 从滤孔处通过。圆柱体形滤网的设置使气流通过更为均匀。由于滤网的下部增设下挡 灰导流环,圆柱体形滤网下部不带滤孔,使灰尘进入尘腔后甩向筒体周边,避免灰尘 再从网孔滤芯下部被吸出。由于滤网下部的下挡灰导流环下设滤芯锥头,并不带网孔, 不仅使细尘不会从锥头处逸出,而且使细尘更快地旋入漏斗形的落灰斗进入二级集尘 腔中。本灰尘分离杯二级灰尘分离装置使吸尘器在防止二次污染方面又改进了一步。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