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痹症疼痛疾病药的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痹症疼痛疾病药的制备方法
  • 发明者
    高大海
  • 公开日
    2003年4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0月24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0月24日
  • 申请人
    高大海
  • 文档编号
    A61P19/00GK1413604SQ0113663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其药物组方成份含有麻黄、制川乌、制草乌、桂枝、当归、桃仁、红花、黄柏、独活、南星、大黄、樟脑等中药成分,各味组分草药含量(单位克)麻黄1制川乌2制草乌2桂枝1当归2 桃仁1 红花1.2黄柏1独活1.2南星0.8大黄2乳没各1冰片0.03 樟脑0.02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量的大小,按上述各组分草药含量比例扩大份量,经一定工艺加工制成外用药袋、膏药、搽剂等不同类别的外用药物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各草药分别按药物炮炙的要求进行净选、炮炙、烘干粉碎,再按组方成份中的含量比例配料,混合搅拌过80~100目筛(2)称出药粉10~30克,或按实际所需的量称出药物(3)用棉布及其它材料缝制做成小药袋(4)用布做成长条形护套带(5)将称出的药粉装入小药袋中,再将小药袋装入护套带中即得本发明外用药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芝麻油放入锅内,加热熬开(2)将麻黄、桂枝、制川乌、制草乌、当归、南星、桃仁、红花、黄柏、大黄、独活按所需量配齐拌匀,投入油锅内熬炼至油液滴入水中成珠,吹之不散,停止加热,温度降至260℃(3)在油锅里温度降至260℃后,将粉碎过80~100目筛膏药原料樟丹(适量)加入锅里面,边加边搅拌,直到加完喷入少许冷水去烟,待温度下降至70℃(4)待油锅里温度降到70℃时,将粉碎过100目筛的冰片、樟脑、乳没粉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冷水浸泡24~48h,然后取出加热软化,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即得本发明膏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麻黄、桂枝、制草乌、制川乌、当归、桃仁、红花、黄柏、大黄、独活、南星、炮炙烘干粉碎成细粉(2)将粉碎的药粉用90%乙醇湿润,放入渗漉筒内,铺匀压平盖上纱布,放入90%乙醇液浸泡24h,收集渗漉液,并浓缩至稠膏状(3)将乳香、没药粉碎过100目筛(4)将樟脑、冰片用95%乙醇溶解(5)将膏约原料生橡胶(按总药量50%的量)切成条状洗净烘干,压成2~3mm厚的薄橡胶片,放置24小时(6)将松香(按总药量50%的量)、橡胶片放入搅拌器中(7)将汽油2公斤(按总药量70%的量)投入装有松香、橡胶片的搅拌器中搅拌30分钟,静置24小时,再搅拌2小时(8)将冬青油20克、羊毛脂100克、凡士林50克、氧化锌(按占总药量70%的量)、乳没粉、樟脑、冰片、醇溶液,中药浓缩膏加入装有松香、冰片、汽油的搅拌器中,搅拌6小时以上,用80目筛过滤,滤液静置一周,即可摊涂,将涂好的药物胶布卷切成适当大小规格,再与塑料药物薄膜附合即得本发明外用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麻黄、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等各味药物进行净选、炮炙烘干,加入70%乙醇液中浸泡20天(2)将浸泡20天的药液(乙醇)倾出,再加入70%乙醇浸泡20天,倾出乙醇溶液(3)将两次倾出的浸出液合并,用100目筛过滤(4)将樟脑、冰片加入过滤液中搅匀浸泡20天,即得本发明外用搽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组方成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物制剂手册》或新工艺新方法,加工配制生产出多种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本发明外用药物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药袋的外形及材料颜色或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8.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治疗痹症疼痛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膏药和裱背材料,用牛皮纸或布及透气性能较好的材料制作,其膏药的大小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外用药物,并涉及其组方成份与制作方法目前,用口服药物与肌肉、血管注射药物防治疾病效果虽然好,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因为注射药物所致的肌肉红肿、细菌感染、血管注射感染传染病,及口服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胃炎等药物副作用时有发生,另外,在肌肉注射时不慎针体折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许多医学工作者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许多外用药物,由于药物的有效成份不足,及制作方法不佳,使药物渗透力差而无防治疾病的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中药天然材料,用独特工艺配制的不含激素、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治病疗程短、见效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腰腿痛等慢性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外用药物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是采用有药理研究和临床验证有效的天然中草药制成,其组方成份各组分中草药含量(单位克)麻黄1 桂枝1 制川乌2制草乌2当归2 南星0.8桃仁1 藏红花1.2 黄柏1 大黄2 独活1.2 乳没各1冰片0.03 樟脑0.02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量的大小,按上述组方各草药的含量比例扩大份量,经一定工艺加工制成外用药袋、膏药、擦剂等不同类别的药物外用制剂下面就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先将麻黄,桂枝,川乌,草乌,当归,桃仁,红花,黄柏,大黄,独活等药材放在阳光下晒干,除去药物中所含的杂质及霉质品按药物理化炮炙的要求进行净选炮炙烘干烘干后的每种药物,根据生产量的数额扩大组方成份中的含量比例,用粉碎机将药物粉碎混合搅拌后过80~100目筛成药粉末另外,再将樟脑、冰片按生产量扩大其组方中各组分的含量比例,用铁槽碾成粉过80~100目筛成粉未,最后将冰片、樟脑粉与其它中药粉相混合拌匀,称出药粉15~30g,或按实际需量称出药粉,装入一种用棉布及其它材料缝制做成的小药袋中,然后把小药袋再装入一种用布做成的长条形护套带里面使用时把护套带固定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通过约物的渗透作用达到防治疾病之目的药物袋及药物扩套带的外形,或大小及颜色,可根据实际需要设汁制作药袋及护套带的制作材料为纯棉织品或无化纤成分的织品均可本发明实施例二,加工制作本发明外用膏药,加工膏药的方法共分两种第一种方法是称取芝麻油放入锅内,加热熬开,将麻黄,桂枝,制川乌,制草乌,当归,南星,桃仁,红花,黄柏,大黄,独活,根据加工量按上述组方成份中每味药物之含量扩大比例配齐后拌匀,投入油锅内(芝麻油要高出锅里面药物面3~5cm,使药物都浸泡在油中),继续加热熬炼2小时,使油锅里的温度控制在280~300℃,炼至油液滴入水中成珠,吹之不散,即可停止加热,温度降至260℃时,将过80~100目筛的膏药原料樟丹(适量)边加边搅拌,直至加完喷入少许冷水去烟,待温度降至70℃时,将粉碎过100目筛的冰片、樟脑、乳没粉(根据组方成份中各药物的比例按生产量配齐)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冷水浸没,浸泡24~48h,去火毒,然后取出,加热软化,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即得本发明外用膏药使用时将膏药微温加热软化,贴于穴位与患处通过药物渗透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膏药的裱背材料可用牛皮纸、布及透气性能较好的材料膏药的外观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制作实施例二的第2种加工膏药方法是先将麻黄,桂枝,制川乌,制草乌,当归,桃仁,红花,黄柏,大黄,独活,南星按药物炮制要求,筛选烘干,根据上述组方成份中各种药物的含量比例,按生产的数额扩大份量分别称取后,拌合在一起粉碎成细粉,用90%乙醇湿润,放入渗漉筒内,铺匀压平,上部盖块纱布,然后放入90%乙醇液并高出药材粉末面15~20cm,浸泡24h,开始渗漉,流速为150ml/mim,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备用将乳香没药按上述组方成份中的含量比例,根据生产数量扩大药物的份量称取后,粉碎混合均匀并过100目筛备用另将樟脑、冰片按生产量扩大份量称取,用95%乙醇溶解,备用称取膏药原料生橡胶(按总药量50%的量)切成条状,洗净烘干,然后压成2~3mm厚的薄片,放置24小时备用称取松香(按总药量50%的量),汽油(按总药量70%的量),然后将压好的橡胶片和松香放入搅拌器中,加入全部汽油,搅拌30mim静置24h,再搅拌2h,加入冬青油20克,羊毛脂100克、凡士林50克、氧化锌(按总药量70%的量)、乳没粉、樟脑和冰片的醇溶液,以及用乙醇已渗漉浓缩的中药稠膏,继续搅拌6小时以上,用80目筛压滤,滤液静置一周,即可摊涂摊涂时,将含药胶浆,摊涂于涂胶机上,通过烘干隧道干燥、烘于隧道内温度80~90℃,烘干隧道后部温度可低些,然后,将涂好的药物胶布卷切成5×7cm2或适当大小的规格,再与塑料药物薄膜附合即得本发明外用膏药使用时,撕去膏药上的塑料膜或微温软化贴于患处与穴位,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三加工制作本发明搽剂的方法是先将麻黄,桂枝,制川乌,制草乌,当归,桃仁,红花,黄柏,大黄,独活,南星,乳没按药物理化炮炙的要求进行净选炮炙,然后,根据生产加工量大小,按上述组方成份中各种药物的含量扩大药物比例称取拌匀加入70%乙醇液中,(乙醇高出药材面10~15cm,使药材全部浸泡在乙醇中),浸泡20天,倾出乙醇溶液后,再加入70%乙醇液浸泡20天,再倾出浸泡乙醇溶液,此时将两次的浸出液合并,用100目筛过滤,滤液中加入樟脑、冰片2种药,搅匀浸泡20天后,即可成为本发明的外用搽剂,用不同规格的瓶子或容器进行分装封口,使用时打开瓶盖,用棉花沾此药液,涂搽在人体一定的穴位或病变部位,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防治疾病之目的本发明除上述制作工艺技术外,还可根据本发明药物的组方成份中各种药物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物制剂手册》或新工艺新技术方法,加工配制生产出多种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本发明外用药物制剂本发明经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温筋止痛、温里散寒、回阳救逆、强心利尿、活血化瘀、利胆通便、化痰消肿等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凝血、降低血脂、血粘度胆固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治心绞痛、中风偏瘫、糖尿病、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心病、腰腿痛、水肿、腹痛等具有较好的效果本发明药袋、膏药、搽剂经临床上千患者的观察,具有温筋活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调节气血之功能可消肿止痛、抗凝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血糖、血脂及胆固醇增加冠脉血流量、强心利尿、使阻塞的血管能够迅速畅通,体内有害物质能很快清除对疾病的治疗可在30分钟内见效,有效率98.6%,且无副作用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用纯天然药物制成,不含激素,对皮肤无刺伤感染的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使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肌肉劳损、慢性肝炎、腹胀、心绞痛、冠心病、风心病、乳腺增生、中风偏瘫、脉管炎、哮喘、慢性肾炎、尿毒症、水肿、骨质增生、颈椎病、腰腿痛、腿肿、血脂增高症、糖尿病、产后尿闭、痛经、前列腺增生、夜尿症、肾虚下肢不温等血瘀虚寒病症,具有独特的防治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痹症疼痛疾病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一种用纯中药制成的外用药物,涉及组方及制作方法。它是由麻黄、桂枝、川乌、草乌、当归等十几种药物经独特的工艺精制而成的外用药袋、膏药、擦剂,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病、颈椎病、腰腿痛、风心病、心绞痛、冠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尿毒症、哮喘、水肿、腿肿、腹胀、脉管炎、痛经、慢性肌肉劳损、前列腺增生、夜尿症、妇女产后尿闭等血瘀、虚寒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使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