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同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给氧面罩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麻醉术使用的给氧面罩功能单一,仅有给氧功能。临床麻醉中,常常会遇到病人生理解剖异常或存在病理解剖导致气管插管困难,这一直是国内外麻醉学科公认的难题。在人们采用的各种方法中,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处理困难气管插管的较好方法,经鼻使用较经口使用更易成功。但在试插操作时间较长时,难以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及供氧,易导致低氧血症;特别是在全麻诱导下,当SPO2下降时不得不中断操作而须重新给病人戴上供氧面罩给氧,到SPO2恢复正常方可取下所述供氧面罩,继续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如此反复不仅造成操作麻烦,还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利后果。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可同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给氧面罩,它可在不中断给氧的情况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操作,从而避免了已有技术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过程中不能同步向病人供氧和维持病人呼吸道畅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可同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给氧面罩有面罩体,其结构特点是,在所述面罩体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覆有一中心为圆孔的橡胶膜。以下做出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罩体1,其结构特点是,在该面罩体1上开有一通孔,该通孔覆有一中心为圆孔5的橡皮膜4。还可设置一可塞住圆孔5的孔塞6;在所述面罩体1的圆孔5中塞上该孔塞6,即可做普通面罩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是,在做给氧面罩正常使用的同时,圆孔5可供气管导管通过;当全麻诱导后,先将气管导管前端通过病人一侧鼻腔插入咽腔,然后取下气管导管末端的接头及延长接头(已有技术结构),将气管导管末端穿过所述圆孔5后,将面罩体1罩在病人的口鼻上(已有技术使用方法),接麻醉机辅助或控制呼吸;穿过面罩的圆孔5后的气管导管末端接上接头和延长接头,再将纤维支气管镜从延长接头中央的圆孔插入气管导管内且二者之间密封良好,然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即实现给氧和纤维支气管镜的同步操作。因橡皮膜4弹性好,气管导管及纤维支气管镜易通过;又因开孔小,面罩及接头气密性好,不漏气,易于控制呼吸。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同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给氧面罩,它在面罩给氧通气和维持气道畅通的情况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操作,大大提高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安全性,特别适用于全麻诱导后无自主呼吸或快诱导插管失败的困难插管病人,使插管操作不受时间限制,操作中不担心缺氧。
图1使一种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图。
在图中1-面罩体,2-麻醉机给氧管接头,3-面罩成型充气接头, 4-橡皮膜,5-圆孔, 6-孔塞。
按照附图及上述的本实用新型装置,为现有麻醉给氧面罩,在其上开一直径略大于现有技术气管导管外径的通孔,覆以橡胶膜4(亦可用相应性能材料制成的膜),圆孔5直径3-5mm。
可同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给氧面罩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代淑梅, 李秋园代淑梅, 李秋园代淑梅, 李秋园代淑梅, 李秋园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马延和马延和马延和F-J·明特, J·博斯曼F-J·明特, J·博斯曼迈克尔·H·埃利, 迈克尔 H 埃利
专利相关信息
-
吕伟民吕伟民D·索默, U·斯图茨李晓杰, 车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