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玮超
  • 公开日
    2012年8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1日
  • 申请人
    刘玮超
  • 文档编号
    A61F9/007GK202376264SQ20112055199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其特征在于在长“V”形金属丝的顶部分别折弯连有方钩状扩张体构成支撑腔(I);在所述方钩状扩张体下端的金属丝上连有定型金属丝(2)与所述长“V”形金属丝的底部相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 二)背景技术目前人体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是通过重新建立的泪道来为病人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的关键是解决鼻腔骨窗口处的泪囊鼻粘膜上吻合瓣的支撑,现有技术是采用油纱条进行填充支撑泪囊鼻粘膜上吻合瓣,其存在不足一是填充支撑在鼻腔的油纱条增加了病人呼吸困难和痛苦,不利于伤口愈合;二是手术后病人伤口愈合撤出油纱条时,油纱条与泪囊鼻粘膜上、下吻合瓣粘连在一起,极易造成鼻腔骨窗口处的组织损伤渗血,使病人手术后新建的泪道产生堵塞,降低了手术的治疗效果,严重时则造成手术失败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旨在手术后既便于病人呼吸和减轻痛苦,有利于伤口愈合,又确保病人新建的泪道畅通,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它是在长“V”形金属丝的顶部分别折弯连有方钩状扩张体构成支撑腔;在所述方钩状扩张体下端的金属丝上连有定型金属丝与所述长“V”形金属丝的底部相接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当病人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进行泪道重建后,通过置放在鼻腔骨窗口处上、下吻合瓣之间的方钩状扩张体的支撑,病人可方便地通过支撑腔进行呼吸,减轻了痛苦和有利于伤口愈合;待伤口愈合撤出泪道支架时,方钩状扩张体不易与泪囊鼻粘膜上、下吻合瓣粘连损伤渗血,确保了病人新建的泪道畅通,明显地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它是在长“V”形金属丝的顶部分别折弯连有方钩状扩张体构成支撑腔(1);在所述方钩状扩张体下端的金属丝上连有定型金属丝(2)与所述长“V”形金属丝的底部相接。当病人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进行泪道重建后,通过置放在鼻腔骨窗口处上、下吻合瓣之间的方钩状扩张体的支撑,病人可方便地通过支撑腔进行呼吸,减轻了痛苦和有利于伤口愈合;待伤口愈合撤出泪道支架时,方钩状扩张体不易与泪囊鼻粘膜上、下吻合瓣粘连损伤渗血,确保了病人新建的泪道畅通,明显地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的制作方法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I-图2所示。这种眼科用的泪道支架,它是在长“V”形金属丝的顶部分别折弯连有方钩状扩张体构成支撑腔I;在所述方钩状扩张体下端的金属丝上,缠绕连有定型金属丝2与所述长“V”形金属丝的底部缠绕相接(图I、图2所示)。当病人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进行泪道重建后,通过置放在鼻腔骨窗口处上、下吻合瓣之间的方钩状扩张体的支撑,病人可方便地通过支撑腔I进行呼吸(图I、图2所示),减轻了痛苦和有利于伤口愈合;待伤口愈合撤出泪道支架时,方钩状扩张体不易与泪囊鼻粘膜上、下吻合瓣粘连损伤渗血,确保了病人新建的泪道畅通,明显地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丝通常选用医用不锈钢丝,其直径在O. 5mm。当然,根据病人不同泪道的手术要求,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成不同的尺寸规格。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和/或改进,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和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