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具有辅助温热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具有辅助温热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相福
  • 公开日
    2006年12月6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8月3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8月3日
  • 申请人
    北京美健寰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N5/06GK2843394SQ200520115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辅助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其外形为垫子型,一侧下体安置部(11)形成一定形态,其他侧所形成的上体安置部(13)的内侧部形成了一定空间形态的设置空间部(12),可躺在上面的主体(10),另外也包括了内置于上述主体(10)设置空间部(12)上温热治疗器(31),其特征在于其上述下体安置部(11)内形成一定形态的设置空间部(110),同时,除此空间以外,有充填泡沫等衬垫材料作为支持下体部的辅助治疗主体(100);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的设置空间部(110)内在横向中心线上的两侧部,设置了与各自固定支架以轴结合的支持链轮齿,同时,在链轮齿上设置了连接链条(210),作为上述一侧链轮齿上旋转轴,具有连接固定自动启动链条的电机(200);上述链条(210)上的下侧中央部得到固定,在上侧部为了将两个温热治疗透光器固定于各自的两侧部,设置了安置板(310),同时,拥有在安置板下部各自设置了移动辊子的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00);为使上述治疗器移动板(300)的移动辊子起到支持、安置作用,沿着链条设置时两侧间隔了一定的间距,拥有形成下体部曲线的操纵轨道(400),该操纵轨道(400)的两侧部为限制上述治疗器移动板(300)的往返移动区间,同时,为使自动控制电机双向驱动,一定部位拥有控制开关(500),在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的外侧一定部位设置了电源开关及温度调整标识部,形成控制部的同时,具有可选择有线、无线控制控制部的遥控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更加详细的说,是将自动温热治疗装置的下体安置部作为辅助治疗主体,此辅助治疗主体上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随着自动左右往返移动,顺着下体部轨道而升降,并进行治疗的温热治疗透光器其不仅对用户的下体部进行治疗,而且与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同时,可产生全身治疗等效果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辅助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其包括温热治疗透光器、上体安置部以及辅助治疗主体,所述的辅助治疗主体的设置空间部位于横向中心线上的两侧部,设置了各自与固定支架轴结合的支持链轮齿,在链轮齿上设置了连接链条;上述链条上的下侧中央部固定,在上侧部则具有安置板,同时,安置板下部各自设置了移动辊子的治疗透光器移动板。下体部形成曲线的操纵轨道,一定部位具有控制开关,在上述辅助治疗主体的外侧一定部位具有电源开关及温度调整标识部,形成控制部的同时,具有可选择有线、无线控制控制部的遥控器,可对全身进行治疗。不仅对用户的下体部进行治疗,而且与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同时,可产生全身治疗等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具有辅助温热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一般情况下,温热治疗器能够预防及治疗各种疾病,这种温热治疗器利用氦灯泡、红外线灯泡及白炽灯等所发出的光、热,以圆陶器具有指压、温热治疗、脊柱矫正及活化细胞等物理治疗作用。近来,发明了在床及垫子形态基础上,设置移动装置并能够自动往返移动而进行治疗的温热治疗器装置。这种自动温热治疗装置为本申请人的床型治疗器,注册登记编号为第159994号与垫型(申请编号第20-1999-10161号,第20-1999-10162号,第10-1999-13246号),大多数都已经发明并申请。以上述本申请人申请的申请编号为20-1999-10161号自动治疗垫组成为例子,进行如下简单说明。如图1~3所示,其形为垫子型,一侧下体安置部11呈一定的形态,其他侧面的上体安置部13的内侧部形成一定形态的设置空间部12,并具有用户可躺在上面的主体10,上述主体10的内部一侧所固定设置的双向电机21,上述双向电机21驱动后,驱动力传送,移动轴22空转。上述移动轴22与螺钉结合状态下,可前后往返移动的移动体23及在上述移动体23上可升降。同时,一定形态的温热治疗器31以可移动所固定的治疗器移动板30;上述治疗器移动板30的左右侧为可操纵车轮辊子32,主体设置空间部12的左右侧呈一定形态的曲线,组成操纵轨道40。使用这种温热治疗垫时,首先,应将温热治疗器31安置并固定在治疗器移动板30的上面,用户躺在主体10上,打开双向电机21,双向电机21的驱动力传送到移动轴22,移动轴22在双向电机21驱动方向的作用下,处于空转状态。这样一来,治疗器移动板30随着移动轴22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此时,治疗器移动板30不仅在操纵轨道上直线往返运动,而且,还顺着曲线面在车轮辊子32引导时,治疗移动板30与温热治疗器31上下移动,对各椎关节进行指压热敷。但是,上述温热治疗垫作为只是简单的对上体安置部13,进行自动直线往返运动的同时,通过上下移动,对用户的各椎关节进行指压热敷的形式,下体安置部11只是起到了简单的支持下体部位的作用,没有特殊的治疗装置,所以无法对下体部进行治疗。因此,存在不能够进行全身治疗,治疗部位仅仅局限于脊柱周围的等许多缺陷。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为自动温热治疗装置的下体辅助治疗主体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设计,其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温热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目的在于提供在此辅助治疗主体上的驱动源电机的作用下,自动左右往返移动的同时,随着下体部轨道升降的起治疗作用的温热治疗装置,不仅可以对用户的下体部进行治疗,而且因为能够与自动温热治疗装置仪器能够进行全身治疗作用的辅助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在技术结构上具有如下特征温热治疗透光器在电机的驱动下,自动左右往返移动的同时可升降,具有对椎关节部位进行治疗的上体安置部。上述上体安置部的一侧为安置下体,作为具有下体安置部的温热治疗装置,上述下体安置部内部一定形态的设置空间部形成的同时,除此空间以外,有充填泡沫等衬垫材料作为支持下体部的辅助治疗主体。上述辅助治疗主体的设置空间部内位于横向中心线上的两侧部,设置了各自与固定支架轴结合的支持链轮齿的同时,在链轮齿上设置了连接链条,作为上述一侧链轮齿上回转轴,具有连接固定自动启动链条的电机;上述链条上的下侧中央部得到固定,在上侧部为了将两个温热治疗透光器各自固定在两侧部,则具有安置板,同时,具有在安置板下部各自设置了移动辊子的治疗透光器移动板。为使上述治疗器移动板的移动辊子起到支持、安置作用,随着链条,设置时两侧间隔了一定的间距,具有形成下体部曲线的操纵轨道,为限制上述治疗器移动板的往返移动区间的同时,为使自动控制电机的双向驱动,一定部位具有控制开关,在上述辅助治疗主体的外侧一定部位具有电源开关及温度调整标识部,形成控制部的同时,具有可选择有线、无线控制控制部的遥控器,可对全身进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自动温热治疗装置的下体安置部作为辅助治疗主体。此辅助治疗主体上,在驱动源电机的作用下,具有自动往返移动的同时,随着下体部曲线升降而治疗的温热治疗透光器,不仅对用户的下体部进行治疗,而且与自动温热治疗装置一起,起到对全身进行治疗的效果。
下面以恰当的操作实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简单的说明,使其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加清楚的了解。


图1是原来现有技术的一般温热治疗垫的斜视图;图2是原来现有技术的一般温热治疗垫的正断面图;图3是原来现有技术的一般温热治疗垫的平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的辅助治疗器的外观斜视图,图5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治疗器内部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主体;11下体安置部;12设置空间部;13上体安置部;20移动装置;21双向电机;22移动轴;23移动体;30治疗器移动板;31温热治疗器;32车轮辊子;40操纵轨道;100辅助治疗主体;110设置空间部;200电机;210链条;300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10安置板;400操纵轨道;500控制开关;600控制部;610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为具有辅助治疗器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其外形为垫子型,一侧下体安置部11形成一定形态,其他侧所形成的上体安置部13的内侧部形成了一定空间形态的设置空间部12,可躺在上面的主体10,另外也包括了内置于上述主体10设置空间部12上温热治疗器31在一定区间左右往返移动的同时,上下移动而进行治疗的移动设置,其主体是与以往技术相同。只是本发明的下体安置部作为辅助治疗器,能够对下体部治疗。其结构上,下体安置部11的其形状及大小与同样的辅助治疗主体100一致,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内部形成了一定形态的设置空间部110,同时,除了此设置空间110以外,有充填泡沫等衬垫材料作为支持下体部的辅助治疗主体100。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的设置空间部110内位于横向中心线上的两侧部,设置了各自与固定支架轴结合的支持链轮齿。同时,在链轮齿上设置了连接链条210,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的设置空间部110上,划分出了自动驱动链条的电机200设置空间部,在上述划分出的空间部内,链轮齿上的电机200以回转轴连接,下侧中央部固定于上述链条210上,在上侧部为了将两个温热治疗透光器各自固定在两侧部,均设置了安置板310。同时,在安置板下部各自设置了移动辊子的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00。为使上述治疗器移动板300的移动辊子起到支持、安置作用,随着链条210,设置时两侧间隔了一定的间距,具有形成下体部曲线的操纵轨道400,为限制上述治疗器移动板300的往返移动区间的同时,为使自动控制电机200的双向驱动,一定部位具有控制开关。在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的外侧一定部位具有电源开关及温度调整标识部,形成控制部600,同时,具有可选择有线、无线控制控制部的遥控器610。在此基础上,上述辅助治疗主体100的外侧以布料等材质形成了外包装。
与此组成相同的本新型的用于辅助治疗主体100的自动温热治疗装置当用户躺下时,上体部的疼痛症状将在自动治疗措施的作用下将得到治疗。
此时,上述用户的下体部位于辅助治疗主体100上,当打开电源,电机200驱动,则驱动链条210,固定于链条210上的固定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00将一起移动。
此时,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00的两侧安置板310在各自的5球温热透光器的作用下,对下体部即双下肢进行温热按摩治疗。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00在控制开关500的作用下,得到控制,在一定区间往返移动的同时进行治疗。
另外,上述治疗透光器移动板300在下体部形成曲线的操纵轨道400的作用下,随着引导左右往返移动的同时,可升降,不仅扩展了对下体部的温热按摩治疗作用,而且,可选择性的,对上体部与下体部进行治疗,可形成全身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自动温热治疗装置的下体安置部作为辅助治疗主体。此辅助治疗主体上,在驱动源电机的作用下,具有自动往返移动的同时,随着下体部曲线升降而治疗的温热治疗透光器,不仅对用户的下体部进行治疗,而且与自动温热治疗装置一起,起到对全身进行治疗的效果。
以上,以恰当的操作实例作为参考,对本发明的特征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操作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由掌握基本常识的人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改。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