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泷仓恒治, 生田刚
  • 公开日
    2004年2月4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6月5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7月31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 文档编号
    A01K89/01GK1471817SQ031412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上述尾旋式渔线轮具有带能安装于钓竿的竿尾的竿安装部的渔线轮主体,以及能沿收线方向与放线方向回转自如地安装于前述渔线轮主体的回转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以及第2动作机构,该第1以及第2动作机构设在上述尾旋式渔线轮上;第1操作构件,该第1操作构件的前端设有与前述竿安装部连接和分离的第1操作部,其移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渔线轮主体,用于通过上述第1操作部进行第1动作机构的操作;第2操作构件,该第2操作构件设有第2操作部,该第2操作部通过第1操作构件,在与上述竿安装部背离的前端,与上述安装部进行连接和分离,该第2操作部通过前端,在末端侧与上述第1操作构件并列地进行配置的状态下,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渔线轮主体,并通过上述的第2操作部进行上述第2动作机构的操作;缺口部,该缺口部朝上述回转体的方向开口而形成,以使上述两个操作构件当中的任何一个操作构件能够将另一个操作构件的一部分从三面进行包围;闭塞构件,该闭塞构件安装于上述缺口部的上述开口部分,与上述缺口部一起对上述的另一个操作构件从四面进行包围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闭塞构件为板状构件,其通过朝开口部分拧入的螺栓,拆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缺口部螺栓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闭塞构件为棒状构件,其穿过夹着上述开口部分的两边进行安装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闭塞构件为通过棒状构件进行固定的板状构件,该棒状构件穿过夹着上述的夹着开口部分进行安装5.如权利要求3或者4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的棒状构件铆接并固定于上述开口处的两边的外侧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的第1以及第2操作构件安装在上述渔线轮主体上,其可以在同一摆动轴的轴芯的周围自由摆动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的第1动作机构具有与上述回转体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连动而旋转的制动构件,其沿靠近上述竿安装部的方向,对上述第1操作构件的上述第1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末端与上述制动构件相接触,以此能对上述回转体加以制动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的第2动作机构是能对上述回转体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在第1限制状态与第2限制状态之间进行相互切换的限制机构;上述第2操作构件通过在与上述鱼杆安装部结合和分离的方向上的操作,来实现上述限制机构的限制状态的切换9.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的限制机构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通过上述第2操作部件的操作,与上述制动构件接触,将上述回转体的旋转在上述的第1限制状态的规定制动位置,以及与上述制动构件背离而处于上述第2限制状态的制动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闭塞构件安装在这样的位置,即,与靠近上述第1操作构件的上述安装部的方向上的操作连动,与上述第2操作构件相抵接,使上述第2操作构件进行状态切换的位置上,即从作为上述第1限制状态的规定制动状态移动至作为上述第2限制状态的制动解除状态11.如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限制机构具有逆转防止机构,其通过上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在作为禁止上述回转体发生逆转的前述第1限制状态的限制状态,和作为允许上述回转体发生逆转的上述第二限制状态的限制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作装置,特别涉及设在尾旋式(线轮不旋转而只沿轴向作前后滑动,其通过回转体的回转来进行钓线的缠绕)渔线轮上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该渔线轮具有带安装在钓竿上的竿安装部的渔线轮主体,以及沿收线方向和放线方向自由旋转地安装于上述渔线轮主体的回转体该种杆制动型的尾旋式渔线轮,因其可以将制动杆(第1操作构件的一例)保持在中立位置或制动位置而闻名,此处的中立位置指的是解除制动状态的位置,而制动位置指的是在中立位置上背离钓竿而维持规定的制动状态的位置此外,在逆转制动机构的基础上所具备逆转禁止机构的尾旋式渔线轮,因其可以将制动杆保持在中立位置或逆转禁止位置而闻名,此处的中立位置指的是解除了制动状态并且允许逆转的位置,而逆转制动位置指的是在中立位置上背离钓竿而解除制动状态并且禁止逆转的位置该种尾旋式渔线轮,在执行制动杆的制动操作时,比如说,用食指的指腹将制动杆的下面朝着靠近安装部的方向上拉,在执行旋转限制操作时,用食指的指背对制动杆的上面进行按压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制动杆来实现切换操作,握着钓竿的一只手,无需脱手就可以进行逆转制动机构或逆转禁止机构等逆转限制机构的切换操作,使限制操作变得更加容易上述现有的尾旋式渔线轮在结构上,不论是哪一种场合,都是通过在中立位置和与中立位置背离的限制位置(制动位置或者是逆转禁止位置)之间,对制动杆进行切换操作,而对于回转体的逆转进行限制或解除限制因此,必须从中立位置起一直按压至限制位置为止的操作幅度使制动杆整体的操作幅度变大操作幅度一旦变大,钓鱼者在进行限制操作时,如果握渔竿的手指必须在从中立位置直至从离开钓竿的限制位置的范围内,对制动杆进行操作,由此使限制操作变得困难此外,操作幅度增加的部分所占的空间,需要占用钓竿安装部和回转体之间的空间,因此也会导致渔线轮本身体积变大因此,为了使操作幅度变小,正在开发尾旋式渔线轮,其通过并列配置的各自的杆对制动操作与限制操作进行操作该种尾旋式渔线轮中,设置有辅助杆(第2操作构件的一例),该辅助杆与制动杆并排,并与制动杆设在相同的摆动轴芯上,通过该辅助杆来执行限制操作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杆来进行制动操作和限制操作,由于各自的杆分别进行操作,就可以将杆操作幅度变小除此之外,那些设置了两个杆的场合,在制动杆上设置了四面都封闭的矩形开口,限制杆从开口中穿过,并使其前端与制动杆相向形成有开口的制动杆,考虑到其强度和耐用性,通过锻造或压力铸造的方法形成由于在制动杆上设置了这样的开口,就可以防止钓线在两个的缝隙之间卡住此外,由于限制杆接触到开口的边缘,在制动杆操作时能使限制杆连动上述的现有装置的构造中,通过形成开口而使该辅助杆的前端从其中穿过,来防止在两杆缝隙之间的出现钓线卡住的问题但是,在制动杆上形成开口后,在锻造生产的场合,只通过锻造工程是无法做出这种形状来的,所以,必须在锻造之后再通过后续加工才能完成此外,在压力铸造的场合,则需要在金属铸型上下功夫,或通过后续加工来形成开口这种情况对于合成树脂进行压模成形的场合也是同样的因此,增加了工序数,也就导致成本上升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课题是对于尾旋式鱼线轮,在抑制成本上升的同时,能防止在两操作构件的间隙出现钓线卡住的情况。根据发明技术方案1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设在尾旋式渔线轮上,该尾旋式渔线轮具有带能安装于钓竿的竿安装部的渔线轮主体,以及能沿收线方向与放线方向回转自如地安装于前述渔线轮主体的回转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以及第2动作机构,该第1以及第2动作机构设在上述尾旋式渔线轮上;第1操作构件,该第1操作构件的前端设有与前述竿安装部连接和分离的第1操作部,其移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渔线轮主体,用于通过上述第1操作部进行第1动作机构的操作;第2操作构件,该第2操作构件设有第2操作部,该第2操作部通过第1操作构件,在与上述竿安装部背离的前端,与上述安装部进行连接和分离,该第2操作部通过前端,在末端侧与上述第1操作构件并列地进行配置的状态下,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渔线轮主体,并通过上述的第2操作部进行上述第2动作机构的操作;缺口部,该缺口部朝上述回转体的方向开口而形成,以使上述两个操作构件当中的任何一个操作构件能够将另一个操作构件的一部分从三面进行包围;闭塞构件,该闭塞构件安装于上述缺口部的上述开口部分,与上述缺口部一起对上述的另一个操作构件从四面进行包围。该动作装置中,第1动作机构是通过第1操作构件的第1操作部来实现操作的,第2动作机构则是通过第2操作构件的第2操作部来实现操作的。在此,其它的操作构件从其中穿过的开口由缺口部和闭塞构件构成,所以只要使缺口部形成其中一方的操作构件,就可以很容易地形成缺口部。因此,也就可以实现抑制成本的提升,并能防止两个操作构件的缝隙之间出现钓线被卡住的问题。根据发明技术方案2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渔线轮的基础上,闭塞构件为板状构件,其通过朝开口部分拧入的螺栓构件,拆卸自如地安装于缺口部。这种情况下,由于闭塞构件是借助螺栓来安装的,所以闭塞构件可以装卸。根据发明技术方案3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闭塞构件为穿过夹着开口部分的两边而进行安装的棒状构件。这种情况下,由于安装有穿过两边的棒状构件,它除了能够使两边的厚度变薄,同时还能使闭塞构件的构造变得简洁。根据发明技术方案4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闭塞构件为通过棒状构件进行固定的板状构件,该棒状构件穿过夹着开口部分的两边进行安装。这种情况下,由于安装有穿过两边的棒状构件,它除了能够使两边的厚度变薄,同时还能使棒状构件穿过两个操作构件,使得板状构件得以固定,从而使板状构件的固定构造变得简洁。根据发明技术方案5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棒状构件铆接固定于开口处的两边的外侧。这种情况下,通过铆接固定,能以简明的结构对棒状构件进行固定。根据发明技术方案6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1至5任何一项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两个操作构件在相同摆动轴芯的周围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这个情况下,由于两个操作构件安装在同一摆动轴芯的周围,使得向渔线轮主体上进行安装的安装构造变得更加简单。
根据发明技术方案7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1至6任何一项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第1动作机构是具有制动构件的回转体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构件与沿回转体的放线方向的旋转连动而进行旋转。沿靠近竿安装部的方向,对第1操作构件的第1操作部进行操作时,其末端与制动构件相接触,并对回转体进行制动。这种情况下,沿靠近安装部的方向,对第1操作构件的第1操作部进行操作时,第1操作构件的末端接触制动构件,回转体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就被制动。这时候的制动力根据加载到第1操作构件上的力度大小而发生变化。
根据发明技术方案8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第2动作机构是能在第1限制状态与第2限制状态之间,对回转体在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限制机构。在与杆安装部接合和分离的方向上,对第2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时,限制机构的限制状态在第1限制状体和第2限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由此,限制操作所需的动作幅度与制动操作所需的动作幅度各自独立,因此,可以使整体的动作幅度变小,使制动操作和限制操作变得简单。
根据发明技术方案9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限制机构具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通过第2操作部件的操作,与制动构件接触后,使回转体的旋转在处于第1限制状态的规定制动位置,以及从制动构件背离而处于第2限制状态的制动解除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这种情况下,操作第2操作构件时,移动机构会在规定制动位置与制动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并在规定制动位置上与制动构件相接触。于是,回转体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就可以借助规定的制动力得以制动。在此,由于使用的是制动构件对回转体加以限制,因此限制机构的构造就变得简洁。
根据发明技术方案10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在发明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闭塞部件安装在这样的位置,即,与靠近第1操作构件的安装部的方向的操作连动,与第2操作构件相抵接,使第二操作构件从作为第1限制状态的规定制动状态,移动至作为第2限制状态的制动解除状态的位置。这种情况下,与靠近第1操作构件的安装部的方向的动作连动,可以使得第2操作构件从规定制动状态向制动解除状态移动。
根据发明技术方案11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其在发明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装置的基础上,限制机构具有逆转防止机构,该逆转防止机构通过第2操作构件的操作,在禁止回转体逆转的第1限制状态,以及允许回转体逆转的上述第2限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这种情况下,对第2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时,逆转防止机构可以在禁止逆转的第1限制状态和允许逆转的第二限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回转体在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被禁止。在此,由于能够禁止回转体的逆转,即便吊钩组件挂于水底,钓线也容易切断。
图2是该制动部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


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
图1的IV-IV剖视图。
图5是表示制动解除状态下,各个杆与制动圆筒的状态的剖面模式图。
图6是表示规定制动状态下,各个杆与制动圆筒的状态的剖面模式图。
图7是表示制动状态下,各个杆与制动圆筒的状态的剖面模式图。
图8是表示制动解除状态与规定制动状态下,第二杆构件动作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发声机构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10是发声机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其它实施方式的图3的剖视放大图。
例如,渔线轮主体2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该渔线轮主体2具有安装部2c,该安装部2c安装在钓竿上,并沿纵向呈细长状;渔线轮轮体2a,该渔线轮轮体2a与安装部2c之间保持间隔地进行配置;脚部2b,该脚部2b用于连接安装部2c和渔线轮轮体2a。;渔线轮轮体2a的内部有机构安装空间,其侧面有开口。该开口部分被盖部件2d(图3)所覆盖。在钓线轮轮体2a的前部,安装有带法兰的金属制的筒状安装构件2e。
钓线轮轮体2a的内部设有回转体驱动机构5,该回转体驱动机构5用于使回转体3发生旋转;杆制动机构6(回转体制动装置的例子之一),该杆制动机构6用于制动回转体3在放线方向上的旋转(逆转);回转体摆动机构20,该摆动机构20经由线轮轴8使线轮4沿纵向作往复运动。
例如回转体3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在渔线轮主体2的支承下自由旋转。回转体3具有圆筒部3a和与圆筒部3a的侧面相向而设置的第1臂部3b、第2臂部3c。此外,圆筒部3a的前壁3d一侧的内周面,形成有构成单向离合器32(详细情况后述)的锯齿状的第1凹凸部42。圆筒部3a的前壁3d的中央部形成有具有贯通孔3e(如图2)的凸起部3f(如图2)。线轮轴8以及小齿轮12(详细情况后述)贯穿了该贯通孔3e。在第1臂状部3b的前端和第2臂状部3c的前端,设置了可以自由摆动的导臂9。通过该导臂9来将钓线引导至线轮4上。
例如线轮4由合成树脂和金属复合而成的混合型物。线轮4配置在回转体3的第1臂部3b和第2臂部3c之间,通过触发式装卸机构65安装在线轮轴8的前端,其可以自由装卸,但不能旋转。线轮4包括线轮主体7,该线轮主体7具有钓线梭体7a;大直径的前法兰部51,该前法兰部51安装于钓线梭体7a的前端部;前法兰固定构件52,前法兰固定构件52用于将前法兰部51固定于线轮主体7上。线轴主体7具有钓线梭体7a,该钓线梭体7a的外周面缠绕有钓线并呈圆筒状;大直径的圆筒状裙部7b,该径筒状裙部一体地形成于钓线梭体7a的后端部;内筒构件7c,该内筒构件7c安装于钓线梭体7a的内周面侧。
钓线梭体7a和裙部7b是具有直径差的两段的筒状构件,其由铝合金、不锈钢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的金属薄板经过冲压而一体地形成。

图1所示,回转体驱动机构5具有主齿轮11,该主齿轮11与固定有手柄1的手柄轴10一起回转;小齿轮12,该小齿轮12与主齿轮11进行啮合。手柄轴10能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小齿轮12呈圆筒状,其前部12a贯穿了回转体3的贯通孔3e,并延伸到线轮4一侧。在该前部12a,回转体3通过螺母13不能转动地固定在小齿轮12上。小齿轮12的前部和中间部,借助轴承14a和14b,能回转自如地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而前部的轴承14a安装在构成渔线轮主体2的安装构件2e的内周面上。螺母13通过止动片36来放松。止动片36则由螺合于前壁3d上形成的螺纹孔中的小螺钉来固定。
摆动机构20为减速齿轮式,它包括驱动齿轮20a,该驱动齿轮20a与手柄轴10形成一体;从动齿轮20b,该从动齿轮20b带有回转自如地安装在渔线轮轮体2a上的凸轮;滑动器20c,该滑动器20c随着带有凸轮的从动齿轮20b的旋转能进行前后滑动。滑动器20c上安装有线轮轴8的后端部,其不能旋转,也不能沿轴向移动。
杆制动器机构的构成如
图1至图3所示,杆制动器机构6具有制动部16;制动杆17(切换构件的一例),该该制动杆17由铝经压力铸造而成,用于调整并控制制动部16的制动力;辅助杆(切换构件的一例)18,该辅助杆18是用于控制制动部16转入规定制动状态;螺旋弹簧19,该19沿与安装部2c背离的方向,对制动杆17施加作用;规定制动部21(如图三),该规定制动部21通过辅助杆18,可以对规定制动状态和制动解除状态进行切换;发声机构80(如图三),该发声机构80在回转体3一旦发生逆转的时候,就能发出声音。
制动部的结构如图2所示,制动部16具有制动部主体31和爪式的单向离合器32,其中,制动部主体31在制动杆17的前端压接并被制动,单向离合器32仅与回转体3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连动,从而带动制动部主体31进行旋转。
制动部主体31具有制动构件(制动构件的一例)40和制动圆筒41,其中,制动构件40配置于回转体3的内周上,并与回转体3同心,制动圆筒41固定在制动构件40的内周面上。
如图2所示,制动构件40是二重筒状结构,其具有外筒部40a,该外筒部40a与圆筒部3a的内周侧同心地进行配置安装;内筒部40b,该内筒部40b配置于外筒部40a的内周侧;圆板部40c,该圆板部40c使外筒部40a和内筒部40b相连接。在外筒部40a的靠近渔线轮主体2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锯齿状的第2凹凸部81,其构成后述的发声机构80。内筒部40b则通过安装在安装构件2e外周面上的轴承14c,回转自如地安装在安装构件2e上。
制动圆筒41安装在外筒部40a的内周面与圆板部40c之间,是具有中心孔的金属制的有底圆筒状构件,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圆板部40c上。在该制动圆筒41的内周面上,抵接有制动杆17的前端,并对制动构件40进行制动。制动圆筒41的后端部从第2凹凸部81的形成部分起延伸到前侧。
触发式离合器32为爪式离合器,其包括第1凹凸部42,该第1凹凸部42形成于回转体3的圆筒部3a的内周侧面;离合器爪43,该离合器爪43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圆板部40c上,其前端可以与第1凹凸部42相接触;扭转弹簧44,该扭转弹簧44沿前端和第1凹凸部42接触的方向对离合器爪43加载。如上所述,触发式离合器32仅与回转体3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连动,从而带动制动构件40进行旋转。
制动杆的结构如
图1所示,通过沿与第1轴X相交错的第二轴Y方向安装于渔线轮主体2上的支承轴33,制动杆17能在第2轴Y的附近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如图2所示,支承轴33是带缘的轴构件,其借助从盖部件2d侧插入的螺栓钉固定在渔线轮主体2上。如上所述,制动杆17在与安装部2c的背离方向上,受到螺旋弹簧19的加载。制动杆17能在以下两位置之间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渔线轮主体2,即如图5所示的制动解除位置和如图7所示的相对制动解除位置而言接近安装部2c的制动位置。
制动杆17具有制动操作部17a,制动操作部17a从支承轴33所支承的支承部分开始,弯曲并向前方延伸;制动作用部17b,该制动作用部17b则从支承部分起开始,弯曲并向斜前下方延伸;制动块34,该制动器34拆卸自如地安装在制动作用部17b上。
制动操作部17a从支承部分起,沿着安装部2c向前方沿伸,直至导臂9的外方附近,之后再朝着径向外方延伸,进而其前端朝前方呈弯曲状。从这个弯曲部分起,前方成为握鱼杆者的食指可以操作的第1操作部17c。该第1操作部17c通过制动杆17的摆动,可以从
图1所示的第1位置起,向靠近安装部2c的方向移动。制动操作部17a,如图3和图4所示,从脚部2b起到前方部分,直到延伸至径向外方的部分为止,其宽度变大,与该宽度较宽的部分17g相向的回转体3相对的部分处,形成了一个前后方向延伸的缺口部17e。该缺口部17e由对后述的辅助杆18的操作构件26从三面包围而成贯穿该缺口部17e朝前方凸出有操作构件26。在该缺口部17e的靠近回转体3的开口部分处,为了防止此处出现钓线卡入制动杆17与辅助杆18之间的间隙而造成钓线缠绕的问题,以及为了使制动杆17与辅助杆18发生连动,板状的闭塞构件35通过圆头螺钉加以固定。圆头螺钉35a从开口部分起朝着上方拧入。通过缺口部17e与闭塞构件35,操作构件26的前端部分处于四面包围的状态。
制动作用部17b的前端,与制动圆筒41的内周侧相向地进行配置,如图2所示,该前端安装着可以自由装卸的制动器34,它可以与制动圆筒41的内周面相接触。制动器34为例如聚酰胺系列合成树脂或聚缩醛等富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在制动杆17的摆动下,对制动圆筒41朝着径向外方推压。
制动杆17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在螺旋弹簧19的作用下,如
图1所示,配置在制动解除位置上,制动器34与闭塞构件35相背离。
螺旋弹簧19以压缩状态,安装于制动杆17的制动操作部17a与渔线轮主体2的脚部2b之间。螺旋弹簧19朝制动解除侧的
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对制动杆17施加作用。由此,一旦手离开制动杆17,回转体3就进入制动解除状态。
辅助杆的结构辅助杆18通过规定制动部21,在图5所示的回转体3的制动解除状态和图6所示的规定制动状态之间实行切换。辅助杆18以下两个位置之间摆动,即如图5所示,第2操作部26a(详细情况后述)配置于靠近安装部2c的第2位置的制动解除位置;如图6所示,第2操作部26a配置于背离安装部2c的第三位置的规定制动位置。如
图1、图3以及图4所示,辅助杆18具有板状的第1杆构件25和操作构件26,其中,板状的第1杆构件25在支承轴33上,能在第2轴Y的周围自由摆动地支承有渔线轮主体2;操作构件26则安装在第1杆构件25上。
第1杆构件25与制动杆17的图5中的前侧面并列地进行配置。第1杆构件25由支承部分起,沿着制动杆17朝着前上方以及前下方延伸,延伸至前上方的前端上,操作构件26借助螺栓29得以固定。第1杆构件25的前端收容于制动杆17的制动操作部17a的宽度较宽的部分17g的缺口部17e之内。此外,从支承部分延伸到斜前下方的第1杆构件25的末端,配置于制动部16的径向外方和后方。在第1杆构件25的末端形成有矩形的锁止缺口25c(如图2),该锁止缺口25c用来固定规定制动部21的第2杆构件27的前端。锁止缺口25c是矩形的缺口,其开口于比第2杆构件27的前端部的横截面积更大的末端一侧。
操作构件26的前端具有第2操作部26a。第2操作部26a在背离安装部2c侧与第1操作部17c相向地进行配置。由此,第2操作部26a能通过握住钓竿的手的食指进行压入操作。第1操作部17c和第2操作部26a也可以通过同一手指进行压入和压出操作。第2操作部26a通过辅助杆18的摆动配置于如
图1和图5所示的第2位置,以及图6所示的第3位置。
操作构件26贯穿被缺口部17e以及闭塞构件35四面包围的空间,并向前方延伸,其延伸的前端处形成有第2操作部26a。这样一来,由于操作构件26a贯穿了被缺口部17e以及闭塞构件35四面包围的空间并向前方延伸,在第2操作部的周围,尤其是在靠近导臂9的部分就被空间所包围。因此,在钓线漂摆的作用下,钓线即便与该部分相接触,也不容易发生钓线卡入操作构件26与制动杆17的缝隙的问题(卡线)。此外,由于缺口部17e被闭塞构件35所堵住,因此在安装了操作构件26之后,可以安装闭塞构件35来将空间封闭。从而也使得操作构件26的安装变得简易。而且,由于操作构件26的贯穿开口是由缺口部17e和封闭它的前端部分的闭塞构件35一起构成的,就没有必要在制动杆17的前端形成矩形的开口,为了维持耐用性和强度,制动杆17即便是采用锻压制造产品,也可以抑制成本的提升,使两杆连动。
此外,辅助杆18配置在规定制动位置时,如图6所示,第2操作部26a的下面几乎就与制动操作部17a的闭塞构件35相接触。因此,辅助杆18在位于规定制动位置的时候,与沿靠近制动杆17的安装部2c的方向上的摆动相连动,摆动到制动解除位置上。
规定制动部的结构如图3所示,规定制动部21包括第2杆构件(规定制动构件的一例)27和肘节式弹簧28,其中,第2杆构件27与第1杆构件25连动而进行摆动,肘节式弹簧28用于通过制动解除位置和第1规定制动位置对第2杆构件27进行保持。如图3及图8所示,在渔线轮主体2前部,能在与线轮轴8相平行的摇动轴27a的周围自由摆动地安装有第2杆构件27。从第2杆构件27的末端起到摆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比起从前端到摆动中心的距离要长出两倍以上。第2杆构件27的前端固定于固定缺口25c,第2杆构件27与第1杆构件25连动,在制动解除位置(如图8(a))与规定制动位置(如图8(b))之间摆动。
因此,当位于制动解除位置的时候,在肘节式弹簧28的加载作用下,第2杆构件27的末端与固定缺口25c的上面相接触,当位于规定制动位置的时候,与其下面相接触。第2杆构件27的中间,安装了可以自由装卸的限制块39,该限制块39的前端位于制动圆筒41的内周侧。限制块39拆卸自如地安装在安装部27c上,该安装部27c在第二杆构件27的中间弯曲后一体地形成。
第2杆构件27从限制块39的安装部分起开始进一步弯曲延伸,延伸的末端处安装有肘节式弹簧28。
因此,对位于第2位置的第2操作部26a进行按压操着后,使其配置于第3位置处,再将第1杆构件25从图5所示的制动解除位置处向图6所示的第1规定制动位置一侧摆动,与其相连动第2杆构件27也会从制动解除位置向规定制动位置摆动。其结果是,限制块39将制动圆筒41按压后,在规定的制动状态下,对回转体3的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进行制动。
如图3及图8所示,肘节式弹簧28对第2杆构件27加载,并对第2操作部26a分别在第2位置和第3位置加载,由此可以保持这样的状态。肘节式弹簧28是安装在第2杆构件27末端的扭转弹簧。它的一端固定在第2杆构件27的末端,另一端则固定在钓线轮轮体2a的前端面上。肘节式弹簧28如图8(a)所示,在第2杆构件27配置在制动解除位置的时候,就按图8(a)的顺时针方向对第2杆构件27上加载;而其配置在规定制动位置的时候,就按图8(b)的逆时针方向加载。由此,第2杆构件27保持在制动解除位置或规定制动位置,进而第1杆构件25也保持在制动解除位置或规定制动位置。
因此,由于从第2杆构件27的末端起到摆动中心之间的距离,比起从前端到摆动中心的距离要长出两倍以上,所以第1杆构件25一旦摆动,其摆动在第二杆构件27的末端一侧就表现为两倍以上的摆动距离,肘节式弹簧28就可以轻易地反转。
发声机构的结构发声机构80是在回转体3在放线方向上旋转时,报知这一情况而发出声音的机构。如图3、图9以及
图10所示,它包括第2凹凸部81,该第2凹凸部81在制动构件40后端的内周面上沿旋转方向进行设置;安装部82,该安装部82设在渔线轮主体2的前部;发声部83,该发声部83设在安装部82上,与第2凹凸部81有弹性地接触。
第二凹凸部81具有多个锯齿状的凹凸81a,它们在制动构件40后端的内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
安装部82包括安装凸起部85和安装螺栓86,其中,安装凸起部85从钓线轮轮体2a的前部起整体地向前方凸出,安装螺栓86螺栓与线轮轴8平行地进行配置,并拧入安装凸起部85的前端。安装螺栓86是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发声部83的螺栓轴。安装螺栓86具有缘部86a,该缘部86a用于固定工具;支承部86b,该支承部86b的直径小于自由回转地支承发声部83自由转动的缘部86a的直径;螺栓部86c,该螺栓部86c则拧入安装凸起部85内螺栓。
发声部83包括发声爪87和扭转弹簧88,其中,发声爪87能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安装部82的安装螺栓86上,扭转弹簧88对发声爪87朝向凹凸部81的方向上加载。发声爪87例如是前端为锐角的板状构件,它具有爪部87a和旋转支承部87b,其中,爪部87a可以与第二凹凸部81接触并形成于前端,旋转支承部87b能支承于螺栓86。爪部87a是例如将构件切断成锐角形成的,其前端嵌入并配置在第二凹凸部81之内。
扭转弹簧88的一端固定于渔线轮主体2上凸起形成的固定部2f,另一端则固定于爪部87a的侧部。由此,发声爪87的爪部87a一直朝着第2凹凸部81被施加力。
在由此构成的发声机构80上,制动构件40以触发式离合器32为媒介,在放线方向上旋转时发出声音,与此同时,制动构件在收线方向旋转被阻止。这里,通常情况下,制动构件40通过触发式离合器32,而收线方向上的旋转无法由回转体3来传动。
渔线轮的动作以及操作在甩竿的时候,将导臂9倒向放线姿势一侧,将鱼杆垂下,由此从线轮4的外周放线。收线时,如果将手柄1朝着收线方向旋转的话,导臂9会通过没有图示的返回机构回到收线姿势上来。手柄1的旋转力经由手柄轴10和大齿轮11传送给小齿轮12。传送到小齿轮12上的旋转力,经由小齿轮12的前部传送给回转体3。这时候,由于回转体3朝着收线方向旋转,在触发式离合器32的作用下,该旋转力无法传送给制动构件40。小齿轮12一旦发生旋转,线轮轴8就会在前后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如果不对制动杆17实施任何操作的话,制动杆17在螺旋弹簧19的按压下配置在制动解除位置一侧。这时候,如果辅助杆18的第2操作部26a配置在第2位置上,如图5、图8(a)所示,制动器34以及限制块39背离制动圆筒41,回转体3进入制动解除状态。
逆转回转体3而将鱼拉回的时候,可以用例如食指将制动杆17的第1操作部17c拉引至安装部2c一侧,从而调整制动力。
钓线在鱼的牵引下导致回转体3朝着放线方向逆转时,该旋转力通过单向离合器34传送给制动构件40,再传送到制动圆筒41上。其结果导致制动圆筒41与回转体3一起旋转。在制动杆17的第1操作部17c靠近安装部2c的方向实施拉引操作时,即便第2杆构件27处于规定制动位置,如图6所示,闭塞构件35也会将操作构件26的第2操作部26a朝着靠近安装部2c的方向按压。其结果是,辅助杆18与制动杆17发生连动,从规定制动位置摆动到制动解除位置一侧,第2杆构件27摆动到制动解除位置一侧,在规定制动部21作用下的规定制动状态被解除。这时候,扭转肘节弹簧28在第2杆构件27的摆动下发生反转,第2杆构件27受到向制动解除位置一侧的作用,第1杆构件25能保持在制动解除位置一侧(如图8(a))。
这种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对制动杆17朝着靠近安装部2c的方向进行操作的话,制动杆17的制动块34会使制动圆筒41内周面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受到很强的按压。该制动力通过施加在制动杆17上的力的增减得以调整,回转体3的逆转量则可以任意调整。其结果是,响应制动杆17的操作力的制动力施加至回转体3。这样一来,即便忘了将规定制动状态解除,只要实施拉引制动杆17的操作,也同样可以解除规定制动状态。
该回转体逆转的时候,制动圆筒41发生旋转,这一旋转造成发声机构80发出声音。也就是说,制动圆筒41旋转的话,与形成于制动圆筒41的第2凹凸部81相接触的发声爪87产生振动,该振动使制动圆筒41发出声音。这样一来,由于回转体3在钓线放线方向上旋转时会发声,钓鱼者就可以可靠地把握回转体3正在放线方向上旋转。因此,即使在鱼上钩或对制动杆17的不经意的操作,使得回转体3在放线方向上旋转时,也很难发生上钩的鱼逃逸、或由于吊钩组件自身重量的缘故导致放线等的与回转体逆转(朝着放线方向的旋转)相关的问题。
改换钓鱼场所或收容渔线轮的时候,在手从第1操作部17c上放开的状态下,执行辅助杆18的第2操作部26a朝着背离安装部2c的方向按压的操作。这样一来,如图6及图8(b)所示,辅助杆18从制动解除位置向规定制动位置摆动,第2杆构件27从制动解除位置向规定制动位置摇动,并在扭转肘节弹簧28的作用下保持在该位置。在该规定制动位置处,第2操作部26a的下面几乎与闭塞构件35相接触。
为了改变吊钩组件的下垂长度,或者在当鱼上钩时为了可靠地使鱼吞食吊钩组件,而希望回转体3从规定制动状态切换到制动解除状态的时候,只需要将制动杆17朝着靠近安装部2c的方向操作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如上述的图6所示,第二操作部26a通过制动杆17被按压,辅助杆18摆动到制动解除位置一侧。其结果是,第二杆构件27摆动至制动解除位置,将第1或是第2规定制动状态临时解除。当然,通过对第2操作部26a的拉引操作也可以实现规定制动状态的解除。
此外,在规定制动部21作用下处于规定制动状态的时候,由于误操作造成制动杆17朝着靠近安装部2c的方向操作,在吊钩组件自身重量作用下回转体3发生了逆转,即使如此,回转体3一旦逆转,发声机构80就会发出声音。由此,钓鱼者马上就能意识到回转体3的逆转,可以通过按压辅助杆18等的操作来处理误操作。
因此,由于设置有响应回转体3的逆转而发出声音的发声机构80,因此可以使钓鱼者确认回转体3正在沿放线方向旋转。因此,即使在由鱼上钩或对制动杆17的不经意的操作后,使得回转体3在放线方向上旋转,也不会出现让上钩的鱼逃逸或由于吊钩组件自身重量的缘故而导致放线等的与回转体逆转(朝着放线方向的旋转)相关的意外。
此外,使限制杆18连动的开口是由缺口部17e和闭塞构件35一起构成的,所以即便是锻压制造产品也可以很容易地在制动杆17上形成缺口部17e。因此,可以在抑制成本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制动杆17与限制杆18连动。
其他的实施方式(a)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闭塞构件35是由圆头小螺钉所固定的板状构件构成,但也如
图11所示的那样,安装有棒状构件135a,其穿过夹持宽度较宽的部分17g的前端的开口部分的两边,通过该棒状构件135a所固定的板状材料构成闭塞构件135。闭塞构件135可以例如侧面部分形成有台阶的构件,其在定位于缺口部17e的下面的状态下进行安装,棒状构件135a,贯穿两边和闭塞构件135并进行安装。棒状构件135a的两端铆接于宽度较宽的部分17g上。这种情况下,不但改善了闭塞构件135的外观,而且,由于棒状构件不是安装在两边的底部而是安装在侧部,也就不需要有安装碟小螺钉的厚度,于是可以使两边的厚度变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宽度较宽的部分17g的宽度较小。
此外,也可以仅由棒状构件135a构成闭塞构件。这种情况下,闭塞构件的结构就变得很简单。
甚至,棒状构件135a的固定方法也不仅限于铆接,采用小螺钉固定或是粘着等固定方法也可以。
(b)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制动杆17或辅助杆18能自由摆动地安装在渔线轮主体2上,但只要能朝着安装部2c作接近和离开的移动即可,也可以是作直线移动的其它移动方式。
(c)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制动杆采用铝进行压力铸造而成,但制动杆的材料并不仅仅限于铝材料,不锈钢、其他金属或者是合成树脂也可以。此外,制造方法也不仅仅限于压力铸造,锻压制造或者其他的方法也可以。
(d)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以作为第1动作机构的杆制动机构和作为第2动作机构的其规定制动部为例加以了说明,但作为第2动作机构可以是逆转防止机构、牵引机构等的其他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尾旋式渔线轮的动作装置,另一方的操作构件从其中穿过的开口是由缺口部和闭塞构件构成,因此仅用缺口部作为形成一方的操作构件,可以很容易地形成缺口部。由此可以抑制成本的提升,防止两个操作构件之间的缝隙发生钓钓线缠绕的问题。


一种尾旋式渔线轮的回转体制动装置,其在抑制成本上升的同时,能防止在两操作构件的间隙出现钓线卡住的情况。尾旋式渔线轮的杆制动机构6是一种制动回转体在放线方向上旋转的装置,它包括制动部16、制动杆17、规定制动部21、辅助杆18、缺口部17e和闭塞构件35等。制动部与回转体在放线方向上的旋转连动而旋转。制动杆是制动回转体的杆。规定制动部用于对回转体在放线方向上的回转在制动解除状态和规定制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辅助杆可以切换规定制动部的制动状态。缺口部是形成于制动杆并朝向回转体开口而成,以使将辅助杆的一部分从三方面包围起来。闭塞构件安装在缺口部的开口部分,与缺口部一起将另外的杆从四面包围起来。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