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具有被称为计数器的水深显示装置的双轴承渔线轮。在该具有水深显示装置的双轴承渔线轮上,对从卷线筒放出的渔线的长度即线长进行显示,从而显示钓钩组件所处的水深。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有关。渔线的粗细(线径)不同,线长与转数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对此,现有技术中,作为带水深显示装置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电动渔线轮上具有求得未知的渔线的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函数)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时,例如,操作者用手指抓住渔线使该渔线上受到张力作用,同时进行将渔线缠卷在卷线筒上的操作。在将渔线缠卷在卷线筒上时,若张力发生变动的话,卷线径的增加比例 也会发生变动,不能精确地求得线长与转数的关系(函数)。对此,现有技术中,根据马达的负载电流检测张力,并对该检测结果进行显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现有的结构中,计算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时,根据马达的负载电流即扭矩检测出张力(值)。因而,若卷线径增大的话,即使是张力相同,扭矩(负载电流)也会随着卷线径的增大而增大。因而,所显示的张力值比实际的张力值大,不能精确(准确)地显示张力值。特别是在使用深槽型的卷线筒时,由于卷线开始时的卷线径与卷线结束时的卷线径之差较大,因而卷线径随着转数变化的变化比例较大,这会导致不能精确地显示张力值(所显示的张力值不精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04525号专利文献2 :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2885356号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计算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时,能够精确地显示张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I : 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控制)装置,用于显示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上缠卷的渔线上受到的张力,包括显示器、扭矩检测机构、转数检测机构、存储机构、关系存储机构、读取机构、卷线径计算机构、张力计算机构。扭矩检测机构检测出作用在所述卷线筒上的扭矩;转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卷线筒的转数;存储机构中预先存储参照渔线的线长与所述转数的关系(函数);关系存储机构获得所述渔线的线长与由所述转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所述卷线筒的转数之间的关系(函数)并将其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读取机构在由所述关系存储机构获得所述关系时,从所述存储机构中依次读取出与由所述转数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转数相对应的所述参照线长;卷线径计算机构根据所述读取机构进行读取时的所述转数与所述参照线长、以及在进行该读取之前的所述转数与所述参照线长依次计算出卷线径;张力计算机构根据由所述扭矩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扭矩与所计算出的所述卷线径来计算出所述张力。所述张力显示装置使与所述张力计算机构计算出的张力相对应的张力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采用这样的张力显示装置,在将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未知的渔线缠卷在卷线筒上时,由关系存储机构获得线长与转数的关系。此时,由读取机构根据所检测出的转数读取出存储在存储机构中的参照渔线的参照线长。卷线径计算机构根据进行该读取时的卷线筒的转数与参照线长、以及进行该读取之前(那一刻)的转数与参照线长,计算出卷线径。例如,将进行读取时与读取之前(那一刻)的参照线长之差除以转数之差,从而能够计算出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线长。将该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线长除以圆周率从而能够计算出卷线径。将所述检测出的扭矩除以计算出的该卷线径从而能够计算出张力。由显示(控制)机构使计算出的该张力显示在显示器上。如此,使用参照渔线的上述关系来计算出与卷 线筒转数对应的卷线径,通过扭矩计算出随卷线径变化而变化的张力,并对其进行显示。因而,在计算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张力。钓鱼者观察该张力的显示,以一定的张力缠卷渔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技术方案2 :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双轴承渔线轮为能够由马达对卷线筒进行驱动的电动渔线轮。如此,能够在电动渔线轮中比较准确地显示张力。技术方案3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检测机构根据作用在所述马达上的扭矩检测出作用在所述卷线筒上的所述扭矩。此时,通过检测出与卷线筒共同转动的马达上受到的扭矩从而检测(计算)出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因而,不必设置磁感应元件等的专用扭矩检测机构,可以根据流过马达的电流值或占空比等的数据来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技术方案4 :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电动渔线轮中,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卷线筒的渔线放出方向一侧。此时,与将马达配置在卷线筒内的电动渔线轮相比,能够使卷线筒的沟槽(卷线处)较深。即使是这样的深槽型的卷线筒,由于能够依次计算出卷线径,因而能够从卷线开始到卷线结束,精确地显示张力。技术方案5 :在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扭矩检测机构根据流过所述马达的电流值计算出所述扭矩。由于流过马达的电流值会随着作用在马达上的负载而变化,因而,其也会随着作用在马达上的扭矩或者说随着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而变化。采用技术方案5的话,不必另外设置检测扭矩的机构就能够容易地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技术方案6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修正机构,在由所述关系存储机构对所述关系进行获得时,在从获得开始起算的规定时间内,该修正机构使由所述张力计算机构计算出的张力降低。在渔线轮为电动渔线轮时,一般都设有将马达的转动减速的行星齿轮机构等的减速机构。在该减速机构内充填有润滑脂等的润滑剂。在该润滑剂升温的期间中,润滑剂的流动性较低,所以其造成的阻力较大,因而从转动开始起算的规定时间内流过马达的电流值会很大。所以,在用电流值来检测扭矩时,通过使张力降低这样的修正能够排除(抑制)润滑剂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张力。技术方案7 :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扭矩检测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转轴上的磁感应元件。此时,由于能够精确地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因而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张力。另外,无论是否有马达,都能够检测出扭矩,因而,在使用具有水深显示装置的手摇式双轴承渔线轮以及电动渔线轮时,可以用手摇来获得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此时,也能够精确地显示张力。 技术方案8 :在技术方案f 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基础上,张力显示装置还包括线种设定机构,其用于设定所述渔线的种类;张力信息变更机构,其根据由所述线种设定机构设定的所述渔线的种类,变更所述张力计算机构所计算出的张力与所述张力信息的关系。此时,对例如用多条聚乙烯纤维编制成的PE线等的具有多根线的渔线以及碳氟线等的具有一根线的渔线,使用相同的张力信息表示不同的张力值。对于PE线而言,由于其是有多根纤维编成的,因而其比单根线制成的渔线要更不容易缠卷,即,如果用较大的张力进行缠卷的话,有可能不能以规定的粗细(型号)来将规定长度的渔线全部缠卷在卷线筒上。在此时,如上所述,根据渔线的种类来变更张力信息与张力的关系(变更所使用的函数关系),可以使钓鱼者不必考虑渔线的种类,只是按照一个张力信息来进行卷线即可。因而,能够使钓鱼者仅仅是依据所显示的一个张力信息就能够以一定(规定)的张力将渔线缠卷在卷线筒上。本发明的效果采用本发明,使用参照渔线的上述关系来计算出与卷线筒转数对应的卷线径,通过扭矩计算出随卷线径变化而变化的张力,并对其进行显示。因而,在计算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张力。钓鱼者观察该张力的显示,以一定的张力缠卷渔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图I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渔线轮的斜视图;图2为上述渔线轮的从其第2侧罩一侧看到的侧剖视图;图3为沿图2中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计数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渔线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6为表示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附图;图7为表示渔线轮控制部的主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8为表示开关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9为表示普通学习中的前半部分处理的流程图;图10为表示普通学习中的后半部分处理的流程图;图11为表示各动作模式处理的流程图;图12为表示张力信息存储区域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附图;图13为表不普通学习时的显不画面的一例的附图;图14为表示下卷学习时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附图。附图标记说明6、张力显示装置;10、卷线筒;10a、卷线体部;60、渔线轮控制部;61、显示器;63、卷线筒传感器;66a、电流检测部;67、存储部;67b、学习数据存储区域;67c、规定线数据存储区域;67f、张力信息存储区域;73、张力显示部;74、关系存储部;75、读取部;76、卷线径计算部;77、张力计算部;78、修正部;79、线种设定部;80、张力信息变更部。
如上所述,卷线筒轴14的第I端通过第I轴承18a支承在卷线筒支承部17上。卷线筒轴14的第2端(图3中右端)通过第2轴承18b支承在第2侧罩8b的第2圆筒状支承部8d上。卷线筒轴14具有与卷线筒10相固定的大径部14a、位于大径部14a的第I端侧的第I小径部14b、位于大径部14a的第2端侧的第2小径部14c。在大径部14a的与卷线筒10相固定的部分的靠近第2小径部14c 一侧的部分上,安装有构成离合器机构16的离合器销16a,该离合器销16a在径向上穿过大径部14a。<离合器机构以及离合器控制机构的结构>离合器机构16具有离合器销16a与形成在后述的小齿轮32的图3中左侧端面上的离合器凹部16b,且该离合器凹部16b凹成十字形。小齿轮32构成离合器机构16并且构成后述的第I转动传递机构24。小齿轮32能够在卷线筒轴14的轴向上于图3所示的离合器接合位置以及位于比离合器接合位置靠图3右侧的离合器分离位置间移动。在离合器接合位置,离合器销16a与离合器凹部16b卡合,小齿轮32的转动能够传递到卷线筒轴14上,离合器16处于离合器接合状态。在此离合器接合状态下,小齿轮32与卷线筒轴14能够共同旋转。另外,在离合器分离位置,离合器凹部16b离开离合器销16a,小齿轮32的转动不会传递到卷线筒轴14上。因而,离合器16处于离合器分离状态,卷线筒10能够自由转动。离合器控制机构20具有离合器操作部件11,该离合器操作部件11在图2中实线所示的离合器接合位置与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离合器分离位置间摇动(拨动操作),从而切换离合器机构16的离合器接合状态与离合器分离状态。<卷线筒驱动机构的结构>卷线筒驱动机构13对卷线筒10进行驱动使其向卷线方向转动。另外,在卷线时,在卷线筒10上(通过卸力机构)产生制动力,防止渔线发生断线。如图2 图4所示,卷线筒驱动机构13具有马达12、禁止马达12向放线方向转动的反转禁止部23、第I转动传递机构24、第2转动传递机构25。第I转动传递机构24将马达12的转动减速并传递到卷线筒10上。第2转动传递机构25将手柄2的转动通过第I转动传递机构24增速并传递到卷线筒10上。马达12收装在上述第2连接部件7d的内部。该马达12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被滚柱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式的反转禁止部23禁止。第I转动传递机构24具有连接在马达12的输出轴12a上的行星齿轮机构26。行星齿轮机构26将马达12的转动以l/2(Tl/30左右的减速比减速并传递到卷线筒10上。行星齿轮机构26具有与马达12的输出轴12a连接的第I行星减速机构27以及与第I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7连接的第2行星减速机构28。行星齿轮机构26收装在壳体40内,该壳体40的两端支承在第2侧板7b与机构安装板19上,且能够转动。在壳体40的内周面上形成第I行星减速机构27与第2行星减速机构28的内齿齿轮。第I行星减速机构27的太阳轮连接在输出轴12a上且二者能够共同旋转。第2行星减速机构28的太阳轮连接在第I行星减速机构27的行星架上且能够与之共同旋转。形成在壳体40上的内齿齿轮的输出(动力)传递至卷线筒10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I转动传递机构24还具有第I齿轮部件81、与第I齿轮部件81啮合的第2齿轮部件82、与第2齿轮部件82啮合的小齿轮32。第I齿轮部件81形成在行星齿轮机构26的壳体40的外周面。所以,第I齿轮部件81与内齿齿轮共同转动。第I齿轮部件81也与平整绕线机构22的从动齿轮55啮合。第2齿轮部件82配置在机构 安装板19与第2侧板7b的外侧表面之间。第2齿轮部件82是用于对第I齿轮部件81的转动(动力)的转动方向进行调整而将此转动传递到小齿轮32上的中间齿轮。第2齿轮部件8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机构安装板19上。小齿轮32安装在第2侧板7b上且能够以卷线筒轴14为中心转动并且能够在轴向上产生相对移动。小齿轮32被离合器控制机构20控制从而在轴向上于离合器接合位置以及离合器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如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第2转动传递机构25具有连接着手柄2且与其共同转动的手柄轴30、驱动齿轮31、第3齿轮部件83、卸力机构29。如图3所示,手柄轴30支承在第2侧板7b以及第2侧罩8b的第I圆筒状支承部8c上且能够转动。在手柄轴30上安装着卸力机构29的制动垫片37,该制动垫片37与手柄轴共同转动。在手柄轴30的头端(相对于基端而言)以能够共同转动的方式连接着手柄
2。另外,在手柄轴30上以能够共同转动的方式安装着第I单向离合器34的棘轮35。该棘轮35以向轴向内侧方向(图4中左侧方向)的移动被禁止的状态安装。该棘轮35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被未示出的棘爪禁止。手柄轴30的基端通过未示出的轴承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第2侧板7b上。另外,手柄轴30通过滚子式的第2单向离合器36支承在第2侧罩8b的第I圆筒状支承部8c上。手柄轴30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被第I单向离合器34禁止。通过禁止手柄轴30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卸力机构29能够动作。第2单向离合器36能够迅速地禁止手柄轴30向放线方向的转动。驱动齿轮3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手柄轴30上。该驱动齿轮31被制动垫片37推压。由卸力机构29对驱动齿轮31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从而,对卷线筒10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第3齿轮部件83用于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到卷线筒10上。第3齿轮部件83以能够与第2行星减速机构28的行星架共同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其上。第3齿轮部件83与驱动齿轮31啮合,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到第2行星减速机构28的行星架上。被传递到行星架上的转动通过第I齿轮部件81以及第2齿轮部件82传递到小齿轮32上。第3齿轮部件83到第2齿轮部件82的减速比大致为“I”。
卸力机构29具有制动垫片37以及用于调整制动力的星形制动操作件3。卸力机构29用于对卷线筒10的向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而防止渔线发生断线。在卷线筒10上受到的力为所设定的制动力以上的值时,卸力机构29使卷线筒10在放线方向上空转。〈其他机构的结构〉如图3所示,抛线控制机构21是对卷线筒轴14的两端进行推压从而对卷线筒10进行制动的机构。该抛线控制机构21具有螺纹连接在第2圆筒状支承部8d的外周面上的制动帽51、第I制动板52a、第2制动板52b。第2制动板52b配置在卷线筒支承部17内,与卷线筒轴14的第I端接触。第I制动板52a配置在制动帽51内,并与卷线筒轴14的第2端接触。平整绕线机构22具有螺纹轴53以及卡合在螺纹轴53上的渔线导向件54,螺纹轴 53的两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I侧板7a与第2侧板7b上。螺纹轴5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呈交叉状的螺旋状槽53a。螺纹轴53的图3中右端上以能够共同转动的方式安装着从动齿轮55,该从动齿轮55与卷线筒驱动机构13连接。渔线导向件54沿着螺纹轴53的轴向被导向。该渔线导向件54与螺纹轴53的螺旋状槽53a相卡合,通过螺纹轴53的旋转沿着该螺纹轴53的轴向往复运动。从而,与卷线筒10的向卷线方向的转动相联动,渔线被大致均匀地缠卷在卷线筒10上。<渔线轮控制部的控制动作>下面基于11所示的流程图对渔线轮控制部60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另夕卜,图T图11所示的流程仅仅是控制方式的一例,本发明的控制方式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使用一次直线近似表示卷线筒转一圈所对应的线长Y与卷线筒转数X的关系,利用该一次直线来计算线长L。将粗细(线径)以及全长不明的渔线从卷线(B毫米)的初始状态一层一层地卷绕在卷线筒10上,旋转c次(转数为c)后卷绕完所有的渔线。之后,从此状态放出Smm(S毫米)的渔线,卷线筒10转过了 d圈(转数为d)。如此,卷线筒转数X与对应于卷线筒转一圈的线长Y的关系可以用横轴为卷线筒转数X、纵轴为对应于卷线筒转一圈的线长Y的一次直线(函数)定义,如下式(I)所示。其中,A为斜率。Y=AX+B JI (I)通过求得上式(I)中的斜率A以及截距BJi从而能够计算出线长Y。具体而言,可以使用4个数据即放出线长S、卷线体径(卷线径)B、卷线筒转数c、放线转数d,根据下式求得一次直线的斜率。A=2 (S-B JI d) /d (2c_d)例如,卷线筒10从卷线初始到卷线结束完成了 2000转,之后,放出IOm的渔线时卷线筒10完成了 60转,另外,卷线筒10的卷线体径(卷线径)为30mm,于是,一次直线的斜率 A 如下式所示。A=2X (10000-94. 2X60) /60X (2X2000-60) =0. 0368 (2)确定了斜率A、截距B 的近似的一次直线后,对该一次直线针对卷线筒的每一转进行积分处理(面积计算处理),从而能够求得从卷线开始到卷线结束的卷线筒的每一转所对应的线长Lf LN。并且,将卷线结束时的卷线筒转数r时的水深LX置为“0”,之后计算出卷线初始所对应的水深LX (=LN)与卷线筒转数X的关系,将其以例如图表的形式(LX=MAP(X))存储在存储部67的线长数据存储区域67b中。在进行实际钓鱼时,卷线筒10旋转,则卷线筒传感器63检测出此时的卷线筒转数X,根据该卷线筒转数X从存储部67的图表中读取出线长LN,根据所读取出的线长LN将钓钩组件的水深(渔线顶端的水深)显示在显示器61上。下面根据图6之后的控制流程图对渔线轮控制部60所进行的具体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若通过电源线使电动渔线轮与外部电源连接,则在图6的步骤SI中进行初始设定。在初始设定中,使卷线筒计数器64的计数数值复位(归零),使各种参数以及变量(flag)复位,将马达控制模式置为速度模式,将显示模式置为从上侧计算显示模式。该从上侧计算显示模式是指在水深显示区域61a上显示从水面计算的水深数值。之后,在步骤S2中进行显示处理。在显示处理中进行水深显示等的显示处理。在 速度模式下,在级别显示区域61b显示由调整操作柄5所选择的速度级别,在张力模式下显示张力级别。另外,也显示控制模式是处于速度模式还是处于张力模式。在步骤S3中,判断操作键部62中的开关或者调整操作杆5是否被操作。在步骤S4中判断卷线筒10是否产生转动。该判断是根据卷线筒传感器63的输出信号实现的。在步骤S5中判断是否有其他指令或者输入信号。在操作键部62中的开关或者调整操作杆5被操作了时,从步骤S3进入步骤S6。在步骤S6中执行开关输入处理。另外,在检测到卷线筒10发生转动时,从步骤S4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中进行各动作模式处理。在有其他指令或输入信号时从步骤S5进入步骤S8从而执行其他的处理。在步骤S6的开关输入处理中,由图8的步骤Sll判断调整操作柄5是否被推压(拨动)。在步骤S12中判断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是否被按动。在步骤S13中判断归零开关SW2与主线断线开关SW3是否被同时长按2秒以上。在步骤S14中判断是否有其他的开关操作(对归零开关SW2或主线断线开关SW3的短按操作与长按操作等)。执行上述长按操作(同时按归零开关SW2与主线断线开关SW3)的话,进入学习模式,在学习模式中取得缠卷在卷线筒10上的渔线的线长LN与卷线筒转数X的关系,并以图表(LX=MAP (X))的形式存储在存储部67中。若判断为调整操作柄5被操作了,则从步骤Sll进入步骤S15。在步骤S15中,读取调整操作柄5 (所选择)的级别SC。在步骤S16中判断调整操作柄5的级别SC是否为“O”。在调整操作柄5的级别SC为“0”时,关闭马达12。在调整操作柄5的级别SC不为“0”时,从步骤S16进入步骤S18。在步骤S18中,判断马达控制模式是否为速度恒定模式。如果是速度恒定模式,则进入步骤S19,对马达12进行速度控制使其速度与调整操作柄5的级别SC所对应的速度一致,进入步骤S12。如果该判断结果为不是速度恒定模式,则从步骤S18进入步骤S20,对马达12进行马达电流控制使作用在渔线上的张力值与调整操作柄5的级别SC所对应的张力值一致,进入步骤S12。若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被操作,则从步骤S12进入步骤S21。在步骤S21中判断马达12的控制模式是否被设定为速度恒定模式。若是被设定为速度恒定模式,则进入步骤S22,将马达控制模式设定为张力恒定模式。这是由于,在速度恒定模式下按动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表示钓鱼者想要切换为张力恒定模式,从而根据调整操作柄5的操作进行张力控制。若不是速度恒定模式而是张力恒定模式,则从步骤S21进入步骤S23,将控制模式设定为速度恒定模式。步骤S22与S23的处理结束,则进入步骤S13。若判断为归零开关SW2与主线断线开关SW3同时被长按2秒以上,则从步骤S13进入执行学习模式的步骤S24。在步骤S24中,根据钓鱼者对开关的操作判断学习模式是普通学习(模式)还是下卷学习(模式)。进入学习模式,若钓鱼者操作归零开关SW2,则设定为步骤S25的普通学习。此时,作为操作归零开关SW2的方式的代替,可以是钓鱼者操作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并操作归零开关SW2,则设定为步骤S26的下卷学习。这些设定结束,则进入步骤S14。若有其他的开关输入信号,则从步骤S14进入步骤S27,进行与所操作的开关的输入信号相对应的其他开关输入处理,例如将当前的水深设定为鱼层,之后返回图7所示的
主程序。在步骤S25的普通学习处理中,由图9中的步骤S31判断是否进行了卷线开始操 作。在普通学习处理中,对渔线开始进行卷线时或者完成卷线时使用归零开关SW2。在卷线没有被开始时,进入步骤S32,如图13中(a)所示,使表示渔线的种类的图符“PE (PE线)”或“FL (碳氟线)”闪烁。另外,在水深显示区域61a中显示表示正在进行哪一个种类的渔线的学习处理的图符“E1 (对PE线的学习处理)”或“E2 (碳氟线的学习处理)”。在步骤S33中,判断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是否被操作。在普通学习处理中,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被用于选择渔线的种类。若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被操作,则从步骤S33进入步骤S34。在步骤S34中判断步骤S32中显示的是否为PE线。在是PE线时,进入步骤S35。在步骤S35中,将渔线的种类切换为碳氟线。在步骤S32中显示的是碳氟线时,从步骤S34进入步骤S36,将渔线的种类切换为PE线。通过此切换,普通学习时的9级张力信息被设定为所选择渔线的张力信息。这些处理结束后,返回步骤S31。另外,在步骤S33中,若马达控制选择开关SWl没有被操作,则返回步骤S31。对渔线的种类的选择结束后,钓鱼者操作归零开关SW2,开始向卷线筒10上缠卷渔线。渔线的缠卷开始后,从步骤S31进入步骤S41。在步骤S41中,开始计时,以检测从学习开始到现在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20秒 40秒,本实施方式中为30秒)。该计时用于在开始学习时对张力显示进行修正以消除(减小)填充在行星齿轮机构26中的润滑油的影响。渔线的缠卷开始后,则如图13中(b广(d)所示,使对应于所检测出的张力的张力信息显示在张力显示区域61c中。另外,使对应于卷线筒的转数(旋转位置)的数值显示在水深显示区域61a中。此处,例如,显示的数值为实际的转数的1/6,所以,图13中(c)显示的20表示的是卷线筒10的实际转数为120转。另外,在级别显示区域61b上显示着表示是哪种渔线的普通学习的信息。如果钓鱼者使张力显示区域61c上显示的张力信息为“3”而进行卷线的话,能够进行精度较高的学习。在步骤S42中,使卷线筒转数X对应于计数器64的值而增加。例如,卷线筒每转一周,卷线筒传感器63就输出10个脉冲,卷线筒计数器64的计数增加10,那么,此时,卷线筒计数器64的计数增加10的话,卷线筒转数增加I。在步骤S43中,取得由电流检测部66a所检测到的电流值i。在步骤S4中,取得卷线筒转数X。在步骤S45中,读取由步骤S44所取得的卷线筒转数X所对应的、存储部67的规定线数据存储区域67c中存储的参照渔线的线长。在步骤S46中,根据进行读取时的卷线筒转数Xl与参照线长LN1、以及进行读取之前的卷线筒转数X2与参照线长LN2,按照上述读取部75所进行的处理那样计算出卷线径SD。在步骤S47中,根据所算出的卷线径D与所检测出的电流值i计算出张力T(T=i/D)。在步骤S48中,判断计时是否达到规定时间,即判断开始卷线后是否进过了 30秒。在没有达到时,从步骤S48进入步骤S49。在步骤S49中,将对应于所检测出的电流值的张力T修正为修正张力Tam,之后进入步骤S50。关于修正张力Tam,例如,在最初的5秒钟,对张力T乘以
0.5的修正系数,之后每5秒使修正系数增加0. I。从而能够抑制卷线刚开始之后张力显示的变动。在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跳过步骤S49,进入步骤S50。在步骤S50中,判断是否是在步骤S33中选择了 PE线。在判断为是设定为PE线时,从步骤S50进入步骤S51。在步骤S51中,使与张力对应的张力信息如图13所示地显示在张力显示区域61c中,该张力是使用图12所示的张力信息与张力的关系中PE线的张力与张力信息的关系计算出来的。另 夕卜,在判断为设定的是碳氟线时,从步骤S50进入步骤S52。在步骤S52中,使与张力对应的张力信息如图13所示地显示在张力显示区域61c中,该张力是使用图12所示的张力信息与张力的关系中碳氟线的张力与张力信息的关系计算出来的。在该显示中,所设定的张力信息与张力的关系使得无论哪种渔线都是在张力信息显示为“3”时才为普通学习的最佳张力。因而,在普通学习中,无论是哪一种渔线,钓鱼者使张力信息始终显示为“3”而将渔线缠卷在卷线筒10上即可。步骤S51或步骤S52的处理结束后,进入图10中的步骤S61。在步骤S61中,判断是否完成了规定长度的渔线的缠卷。该判断是通过钓鱼者在结束渔线的缠卷后对归零开关SW2进行操作而实现的。在缠卷结束后,例如放出IOm的渔线而获取卷线筒的转数与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线长之间的关系。在步骤S62中,判断是否完成了 IOm渔线的放线。该判断是通过判断归零开关SW2是否被操作而实现的。另夕卜,对于在渔线上例如每隔IOm就被附上不同的颜色,可以采用上述放线操作,但有时渔线上没有颜色,此时,可以在渔线的顶端连接IOm的渔线,之后缠卷IOm的渔线。在没有结束IOm的渔线的放出时,返回图9中的步骤S31。在卷线结束时,卷线筒10停止,则从步骤S61进入步骤S63。在步骤S63中,将卷线完成时的卷线筒转数X置为总转数C。在步骤S64中,与渔线的放出相应地减少卷线筒转数X。该减法运算可以与步骤S43同样,每当计数器64的计数减10,则使卷线筒转数减I。放线结束后,从步骤S62进入步骤S65。在步骤S65中,从卷线筒总转数c这一数值开始,与渔线的放出相应地减少卷线筒转数X,最终所得到的值设为放线转数d。放线转数d为放出IOm的渔线时的卷线筒10的转数。在步骤S66中,从存储部67中读取卷线径B 与放线长度S。这两个数据被预先写入(存储)存储部67的学习数据存储区域67b中。在步骤S67中,根据所得到的4个数据即C、d、B 、S按照上式(2)求得近似一次直线的斜率A,从而求得近似一次直线。从而确定线径与长度未知的渔线的整个长度上的、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长度Y与卷线筒转数X的关系。使用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长度Y求得卷线径SD(Y/ ),用卷线径SD对张力模式下的设定扭矩进行修正而使张力恒定。在步骤S68中,对所得到的一次直线进行积分处理,计算出从缠卷开始到缠卷结束过程中卷线筒转数X和线长LN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缠卷结束位置设为0,把线长LN转换为水深LX。以此决定卷线筒转数X和水深LX之间的关系。在步骤S50中,将所得到的卷线筒转数X与水深LX的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存储在存储部67中,之后返回主程序。如此,执行上述的学习处理,不必对渔线的整个长度进行学习(检测),只是利用对最末端部分进行的学习(检测)就能够对因卷线径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卷线筒转数与线长的关系进行修正。这些处理结束后,返回开关输入程序。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不过,在图9中的步骤S26中的下卷学习处理中,使用与普通学习处理中相同的操作对下层卷线与缠卷在其上的上层卷线进行两次。此时,对应下层卷线而言,以碳氟线为基准进行张力级别的显示,对于上层卷线而言,根据上层卷线的具体种类进行张力级别的显示。例如,在上层卷线为PE线时,变更为以PE线为基准的张力等级显示。下面根据图14对此时的显示器61的显示画面的显示过程进行说明。进入学习模式,钓鱼者选择下卷学习,则,如图14中(a)所示,在级别显示部61b中使图符“一”闪烁,该图符“一”表示处于下卷学习模式。另外,在水深显示区域61a显示表示下卷学习模式的 信息“E3”。在此状态下,若归零开关SW2被操作,则表示钓鱼者开始缠卷下层卷线。于是,如图14中(b) (d)所示,在张力显示区域61c中显示与所检测出的张力相对应的张力信息。此时的张力信息是以碳氟线为基准的张力等级显示。另外,在级别显示区域61b中显示表示下卷学习的“E3”。若钓鱼者开始卷线,则在张力显示区域61c中显示张力等级。另夕卜,在水深显示区域61a中显示与卷线筒的转数相对应的值。与普通学习模式相同,显示的是卷线筒10的实际转数的1/6的数值。若下层卷线的缠卷结束,钓鱼者将上层卷线连接在下层卷线上、开始缠卷IOm渔线的操作,需要再次操作归零开关SW2。于是,如图14中(e)所示,张力显示区域61c的显示消失,同时,水深显示区域61a显示的数值变为“O”。在张力显示区域61c的显示消失时,通过调整操作柄5对马达12的驱动是无效的。这一点与普通模式中显示画面上不显示任何内容相同。图14中(f)表示的是钓鱼者缠卷了 IOm的上层卷线时的画面。此时,级别显示区域61c保持不显示状态。在IOm的上层卷线的缠卷操作结束时,钓鱼者再次操作归零开关SW2。于是,如图14中(g) (h)所示,级别显示区域61b中显示表示正在进行上层卷线的缠卷动作的图符“U”,张力显示区域61c中进行张力信息显示,该张力信息显示不是以碳氟线为基准,而是以PE线为基准的级别显示。另外,由于在此缠卷作业中显示张力信息,因而能够使用马达12。若上层卷线的缠卷结束,则钓鱼者再次操作归零开关SW2,从而结束下卷学习。在此,通过改变上层卷线与下层卷线的张力值,能够以较小的张力来缠卷采用容易伸长的尼龙线制成的下层卷线。避免了使用与PE线相同的张力来缠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即,如果用与不易伸长的PE线相同的张力来缠卷容易伸长的下层卷线的话,在下层卷线的长度被预先确定时,会产生下层卷线的线径减小、线长增加这样的不利事态。另外,如果以与PE线相同这样的较强的张力来缠卷下层卷线的话,有可能造成卷线筒的变形。在图7的步骤S7中的各动作模式处理中,由图11的步骤S71判断卷线筒10的转动方向是否为放线方向。该判断是通过判断卷线筒传感器63的哪一个磁场检测元件先发出脉冲而实现的。在判断为卷线筒10的转动方向是放线方向时,从步骤S71进入步骤S72。在步骤S72中,在每次卷线筒转数X减少时,根据卷线筒转数X从存储部67中读取出所存储的数据,计算出水深LX。由步骤S2使该水深LX被显示。在步骤S73中,判断所得到的水深LX是否与水底位置或者鱼层位置一致,即判断钓钩组件是否到达水底或鱼层位置。在钓钩组件到达水底或鱼层位置时,通过长按归零开关SW2从而使水底位置或鱼层位置被存储在存储部67中。在步骤S74中,判断是否为其他模式。在不是其他模式时,结束各动作模式处理,返回主程序。若水深与水底位置一致,则从步骤S103进入步骤S105,使蜂鸣器65鸣响,以报知钓钩组件到达了水底或鱼层这一信息。在为其他模式时,从步骤S74进入步骤S76,执行所指定的其他模式。若判断为卷线筒10的转动方向为卷线方向,则从步骤S71进入步骤S77。在步骤S77中,根据卷线筒转数X读取存储在存储部67中的数据,计算出水深LX。由步骤S2中的显示处理使该水深LX被显示。在步骤S78中,判断水深是否与船舷停止位置一致。在收线没有到达船舷停止位置时,返回主程序。在到达船舷停止位置时,从步骤S78进入步骤S79。在步骤S79中,使蜂鸣器65鸣响,以报知钓钩组件位于船舷停止位置这一信息。在步骤S80中,关闭马达12。从而使钓上来的鱼位于便于钓鱼者处理的位置。该船舷停止位置被设定为,例如在水深6m以内卷线筒10停止规定时间以上的位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卷线筒转数与线长的关系已知的参照渔线的这一关系来计算出与卷线筒转数X对应的卷线径SD,通过扭矩计算出随卷线径变化而变化的张力,并对其进行显示。因而,在计算线长LN与卷线筒转数X的关系时,能够准确地显示张力。钓鱼者观察该张力的显示,以一定的张力缠卷渔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特征〉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表述。(A)张力显示装置6是用于显示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上缠卷的渔线上受到的张力的装置。该张力显示装置6具有显示器61、作为扭矩检测机构的电流检测部66a、卷线筒传感器63、存储部67、张力显示部73。张力显示部73具有关系(函数)存储部74、读取部75、卷线径计算部76、张力计算部77。电流检测部66a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10上的张力。卷线筒传感器63检测出卷线筒10的转数。存储部67中预先存储参照渔线的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函数)。关系存储部74获得渔线的线长LN与由卷线筒传感器63检测出的卷线筒10的转数X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67中。读取部75在关系存储部74获得关系时,从存储部67中依次读取出与由卷线筒传感器63检测出的转数相对应的参照线长。卷线径计算部76根据读取部75进行读取时的转数Xl与参照线长LN1、以及读取之前的转数X2与参照线长LN2依次计算出卷线径SD。张力计算部77根据电流检测部66a检测出的扭矩与所计算出的该卷线径SD计算出张力(值)T。张力显示装置6使与张力计算部77计算出张力相对应的张力信息显示在显示器61上。采用这样的张力显示装置6,在将线长LN与卷线筒的转数X的关系未知的渔线缠卷在卷线筒10上时,由关系存储部74获得线长LN与转数X的关系。此时,由读取部75根据所检测出的转数读取出存储在存储部67中的参照渔线的参照线长。卷线径计算部76根据进行该读取时的卷线筒的转数Xl与参照线长LN1、以及进行该读取之前(那一刻)的转数X2与参照线长LN2,计算出卷线径SD。例如,将进行读取时与读取之前(那一刻)的参照线长之差(LN1-LN2)除以转数之差(X1-X2),从而能够计算出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线长((LN1-LN2)/ (X1-X2))。将该卷线筒转动一圈所对应的线长除以圆周率从而能够计算出卷线径SD。将所述检测出的扭矩除以计算出的该卷线径SD从而能够计算出张力T。由显示机构使计算出的该张力显示在显示器61上。如此,使用卷线筒转数与线长的关系已知的参照渔线的该关系来计算出与卷线筒转数对应的卷线径,通过扭矩计算出随卷线径变化而变化的张力,并对其进行显示。因而,在计算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张力。钓鱼者观察该张力的显示,以一定的张力缠卷渔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B)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双轴承渔线轮为能够由马达12对卷线筒10进行驱动的电动渔线轮。如此,能够在电动渔线轮中比较准确地显示张力。(C)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电流检测部66a根据作用在马达12上的扭矩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10上的扭矩。此时,因为通过检测出与卷线筒10共同转动的马达12上受到的扭矩从而检测(计算)出作用在卷线筒10上的扭矩,因而,不必设置磁感应元件等的专用扭矩检测机构,可以根据流过马达12的电流值或占空比等的数据来检测(计算)出作用在卷线筒10上的扭矩。(D)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电动渔线轮的马达12安装在卷线筒10 的渔线放出方向一侧。此时,与将马达配置在卷线筒内的电动渔线轮相比,能够使卷线筒10的沟槽(卷线处)较深。即使是这样的深槽型的卷线筒10,由于能够依次计算出卷线径,因而能够从卷线开始到卷线结束,精确地显示张力。(E)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根据流过马达12的电流值计算出上述扭矩。由于流过马达的电流值会随着作用在马达上的负载而变化,因而,该电流值也会随着作用在马达上的扭矩或者说随着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而变化。如此,不必另外设置检测扭矩的机构就能够容易地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10上的扭矩。(F)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还具有修正部78,在由关系存储部74对所述关系进行获得时,在从开始获得关系起算的规定时间内,该修正部78使由张力计算77计算出的张力降低,以这样方式对该张力进行修正。在渔线轮为电动渔线轮时,一般都设有将马达的转动减速的行星齿轮机构等的减速机构。在该减速机构内充填有润滑脂等的润滑剂。在该润滑剂升温的期间中,润滑剂的流动性较低,所以其造成的阻力较大,因而从转动开始起算的规定时间内流过马达12的电流值会很大。所以,在用电流值来检测扭矩时,通过使张力降低这样的修正能够排除(抑制)润滑剂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张力。(G)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所述扭矩检测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卷线筒的转轴上的磁感应元件。此时,由于能够精确地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因而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张力。另外,无论是否有马达,都能够检测出扭矩,因而,在使用具有水深显示装置的手摇式双轴承渔线轮以及电动渔线轮时,可以用手摇来获得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此时,也能够精确地显示张力。(H)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6中,还具有线种设定部79,其用于设定所述渔线的种类;张力信息变更部80,其根据由所述线种设定部79设定的所述渔线的种类,变更所述张力计算部77所计算出的张力与所述张力信息的关系。此时,对例如用多条聚乙烯纤维编制成的PE线等的具有多根线的渔线以及碳氟线等的具有一根线的渔线,使用相同的张力信息表示不同的张力值。对于PE线而言,由于其是有多根纤维编成的,因而其比单根线制成的渔线要更不容易缠卷,即,如果用较大的张力进行缠卷的话,有可能不能以规定的粗细(型号)来将规定长度的渔线全部缠卷在卷线筒上。在此时,如上所述,根据渔线的种类来变更张力信息与张力的关系(变更所使用的函数关系),可以使钓鱼者不必考虑渔线的种类,只是按照一个张力信息来进行卷线即可。因而,能够使钓鱼者仅仅是依据所显示的一个张力信息就能够以一定(规定)的张力将渔线缠卷在卷线筒上。〈其他实施方式〉在上面对本发明的一个
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精神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更。例如,(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电动渔线轮为例来对双轴承渔线轮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在没有马达的手摇式的双轴承渔线轮上。此时,由于不能利用流过马达的电流来检测出扭矩,因而需要设置专用的扭矩传感器。作为该扭矩传感器,可以使用安装在卷线筒轴上的磁感应元件与读取该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的线圈。该线圈可以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另外,也可以采用应变计(Strain gauge) 来检测出作用在卷线筒上的扭矩。(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卷线筒转数以及与该转数对应的线长的关系看做一次函数关系,这样学习(获得)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然而,也可以安装与渔线接触从而能够检测放线长度的线长检测器,或者用二次函数来表示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张力信息显示为“3”来作为普通学习时的张力最佳值,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参照渔线,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67中的渔线(的信息),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之前在普通学习中确定了线长与卷线筒转数的关系的渔线作为参照渔线。(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操作柄5来设定速度或张力的级别,然而,也可以通过操作开关(按键)来设定速度或张力的级别。此时,可以根据操作时间或者操作次数来增大或降低级别。(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马达12被配置在卷线筒10的前方的电动渔线轮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在将马达配置在卷线筒内的电动渔线轮或将马达配置在渔线轮主体外侧的电动渔线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计算线长与卷线筒的转数的关系时,能够精确地显示张力的张力显示装置。该张力显示装置(8)具有显示器(61)、扭矩检测用的电流检测部(66a)、卷线筒传感器(63)、存储部(67)、张力显示部(73)。张力显示部具有关系存储部(74)、读取部(75)、
双轴承渔线轮的张力显示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刘志明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章雨片山阳介, 川俣敦史片山阳介, 川俣敦史周益, 张喜平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
专利相关信息
-
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高杉启, 小林聪美高杉启, 小林聪美高杉启, 小林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