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外用药酒的制作方法体表肿瘤是较为常见的肿瘤,因其生长在人体体表面,故得此名。体表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发病部位比较有规律,多数发生穴位周围。如果发展到穴位上就有生命危险。体表常见肿瘤黑色素细胞痣、血管瘤、脂肪瘤、皮脂腺囊肿和腮腺肿瘤。在体表看不到不明显的肿瘤叫阴性肿瘤,此种肿瘤发病快速,患者病痛难忍,但不影响体温的一种怪病,治疗不及时也危及生命。发病部位多在头部脑外表周围、胳膊上及手腕处,腿跟及脚脖处,年长妇女的乳房部位比较多见。治疗方法多数是通过手术切除。目前为止还没有合适的药物根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药酒。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外用药酒,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巴豆25-35g、木鳖子90-110g,雄黄 280-310g,白酒 1000ml。上述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外用药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巴豆30g、木鳖子100g,雄黄300g,白酒1000ml。上述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外用药酒,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按重量份称取巴豆、木鳖子和雄黄,将各原粉研成粉末,倒入IOOOml 60度的白酒中浸泡24-30小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各成分的药理性能如下巴豆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木鳖子苦微甘,温,有毒,入肝、脾、胃经,功用消肿散结,祛毒。雄黄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上述各原料研成末后浸泡在60度的白酒中,其药效浸提到酒液中,相互混合,药性相辅相承,具有凉血化瘀,平肝祛风,破积散结的功效。使用时,将本发明涂抹在患处,就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病例I :刘某,男,38岁,河南省林州市五龙镇人,头部脑后患无明显肿瘤,病痛难受,用本发明实施例I制成的药酒涂抹患处,一天两次,连涂两天痊愈。病例2:张某,女,76岁,河南省林州市五龙镇人,左乳房患无明显肿瘤,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药酒涂抹患处,一天两次,连涂七天痊愈。病例3 :张某,女,65岁,河南省林州市人,脚脖患肿瘤,行走不便,病痛难忍,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果,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药酒涂抹患处,一天两次,连涂五天痊愈。·病例4 :闻银生,男,42岁,河南省林州市人,手腕后背患肿瘤,5X5mm,恶性,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药酒涂抹患处,一天两次,连涂七天痊愈。病例6 :王相开,男,46岁,河南省林州市人,头部脑后患肿瘤,几个小时后发展如核桃大小,疼痛心烦,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成的药酒涂抹患处,一天两次,连涂三天痊愈。
一种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外用药酒,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巴豆25-35g、木鳖子90-110g,雄黄280-310g,白酒1000ml,按重量份称取巴豆、木鳖子和雄黄,将各原粉研成粉末,倒入1000ml60度的白酒中浸泡24-30小时。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各成分的药理性能如下巴豆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木鳖子苦微甘,温,有毒,入肝、脾、胃经,功用消肿散结,祛毒。雄黄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上述各原料研成末后浸泡在60度的白酒中,其药效浸提到酒液中,相互混合,药性相辅相承,具有凉血化瘀,平肝祛风,破积散结的功效。使用时,将本发明涂抹在患处,就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一种治疗体表阴性肿瘤的外用药酒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凤兰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海诚李海诚戚海波, 戚克有
专利相关信息
-
常林C.J.M.范里恩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许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