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降噪隔热的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当今,玻璃材料被广泛地用作为各类建筑中的幕墙、门窗等。由于玻璃具有良好的透 光性能,在给建筑物内部提供自然光线的同时,也会给室内空间带来热量。为了保证室内 采光的需要,又能够避免室内温度的升高,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双层中空的玻璃结构来达 到前述的目的,有的还在双层玻璃中间设置单层结构的薄膜。但是,对于夏天的温度,特 别是对于南方漫长、炎热的夏天,现有技术的薄膜容易出现褪色或生锈、紫外透过率高、 放射率较高,容易产生眩光。以致隔热效果均不够理想,对于空调的依赖程度较高,能源 消耗大,不利于环保。另外,降低噪音的效果也不好。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即能够保证室 内具有足够的光线、又能够有效地降噪隔热的中空玻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降噪隔热的中空玻璃,其 包括由内外双层玻璃构成的中空玻璃结构、设于内外层玻璃之间的至少一层建筑节能膜。 该建筑节能膜为复合结构,其由压敏胶(PSA)粘接层、对苯二甲酸乙醇聚酯(PET)层、 粘胶层、溅射层、对苯二甲酸乙醇聚酯(PET)层、保护层依次贴合而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建筑节能膜可以粘贴于所述中空玻璃的外层玻 璃的内表面。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建筑节能膜也可以粘贴于所述中空玻璃的内层玻璃的内表面。较优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建筑节能膜还可以粘贴于所述中空玻璃的内、外层玻璃的 内表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节能膜可以设置多层。还可以间隔设于所述内外层玻璃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建筑节能膜中设有溅射层,其耐候性好,不易褪色和生锈;
2、 建筑节能膜中含有紫外光吸收材料,紫外光透过率小于1%;
33、 建筑节能膜中设有溅射层,其可见光反射率低,眩光少;
4、 建筑节能膜中具有光学级的抗划伤保护层,其抗划伤,雾度低,透明度高;
5、 密封性能好,降噪防雨防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节能膜的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如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由内外双层玻璃l、 2构成的 中空玻璃结构、粘贴于外层玻璃2内表面上的一层建筑节能膜3。该建筑节能膜3为复合 结构,其由压敏胶(PSA)粘接层4、对苯二甲酸乙醇聚酯(PET)层5、粘胶层6、溅射 层7、对苯二甲酸乙醇聚酯PET层8、保护层9依次贴合而成。该建筑节能膜3不用于直 接贴于玻璃表面时,所述PSA粘接层4的下表面还贴有一离型膜层。
由于建筑节能膜中设有溅射层、紫外光吸收材料和光学级的抗划伤保护层,所以建筑 节能膜的耐候性好,不易褪色和生锈;太阳光控制薄的紫外光透过率小于1%。;建筑节能 膜的的可见光反射率低,眩光少;建筑节能膜抗划伤,雾度低,透明度高;密封性能好, 降噪防雨防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的建筑节能膜3粘贴于所述中空玻璃的 内层玻璃1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的建筑节能膜3粘贴于所述中空玻璃的 内、外层玻璃l、 2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太阳光控制薄3为多层,设于 内、外层玻璃l、 2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的建筑节能膜3间隔设于所述内外层玻 璃1、 2之间。
上述实施方案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此原理基础上可以做出多种变化,这 些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降噪隔热的中空玻璃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悦 吴悦 吴王小召王小召王小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小召王小召丁盛华
专利相关信息
-
谢建华谢建华唐舰, 杨波张昊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