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电饭锅发热盘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电饭锅发热盘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锡盛
  • 公开日
    2010年6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9月11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9月11日
  • 申请人
    张锡盛
  • 文档编号
    A47J36/24GK201515957SQ2009201944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电饭锅发热盘,包括有盘体(1)、铸在盘体中的发热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的管截面呈半月形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饭锅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单管多圈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饭锅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单圈多管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单管单圈结构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饭锅发热盘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锅发热盘,所述的发热盘包括有盘体(1)、发热管(2)。本实用新型根据发热盘的功率大小确定发热管的圈数,对于大功率发热盘来说,所述的发热管(2)为多圈环形结构,不仅传热均匀,而且结构坚固不变形不下陷。所述的发热管(2)的截面为半月形结构,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传热快、传热均匀,与传统单圈圆形发热管铸铝盘相比,大大地延长了耐干烧时间,耗铝量减少15-20%,有着明显的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
  •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均匀、传热效率高、耐干烧 性能更好、不变形和耗铝量更省的电饭煲发热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发热盘的功率确定发热 管的圈数,当发热盘为小功率时,所述的发热管为单管单圈结构;当发热盘为大功率时,所 述的发热管为多圈环形结构在铸盘前再对发热管进行冲压加工,使管身的截面由园形变 成半月形,其平的一面作为传热面,所述的传热面被冲压成与发热盘传热面相同的曲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发热盘的功率大小确定发热管的圈数,对于大功率 发热盘来说,所述的发热管为多圈环形结构,不仅传热均匀,而且结构坚固不变形不下陷 所述的发热管截面为半月形结构,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传热 快、传热均匀,与传统单圈园形发热管铸铝盘相比,大大地延长了耐干烧时间,耗铝量减少 15-20% ,有着明显的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电饭锅发热盘的制作方法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饭锅,绝大部分都采用铸铝发热盘,其发热盘中的发热管,均 为园形管,且不论发热盘的功率大小,发热管均采用单圈设计,这种园形单圈管的设计,存 在传热不均匀、传热效率低、耐干烧性能差和易变形、耗铝量多的缺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图2所示,大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所述发热管(2)采用单管多 圈结构,首先将发热管(2)弯折成螺旋形内外两圈,然后将发热管(2)放在模具中将管截面 冲压成半月形,再通过铸铝模将发热管(2)铸入铝盘中,最后盘面经车床加工即可。对于大 功率电饭锅发热盘的发热管,单管多圈环形和管截面呈半月形结构,传热更均匀、结构更坚 固、传热效率更高。[0014]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大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所述发热管(2)采用单圈多 管结构,先将发热管(2)弯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园环,然后将发热管(2)放在模具中将管截面 冲压成半月形,再通过铸铝模将发热管(2)铸入铝盘中,最后盘面经车床加工即可。对于大 功率电饭锅发热盘的发热管,单圈多管和管截面呈半月形结构,不仅传热更均匀、结构更坚 固、传热效率更高,而且可以灵活地调节发热盘的加热功率。 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小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所述发热管(2)为单圈环形 结构。将发热管(2)弯折成形后放在模具中将管截面冲压成半月形,再通过铸铝模将发热 管(2)铸入铝盘中,最后盘面经车床加工即可。对于小功率的电饭锅发热盘,发热管(2)采 用单圈管和管截面呈半月形结构,不仅传热均匀、传热效率高、而且用料省、耐干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任何修改或替换,比如将管截面冲 压成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等,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意和技术要点,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