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杨巧芝, 杨玉军, 袁敬敬, 李凤芹, 靳维荣
  • 公开日
    2014年5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3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3月26日
  • 申请人
    杨巧芝, 杨玉军, 袁敬敬, 李凤芹, 靳维荣
  • 文档编号
    A61K36/752GK103816262SQ20141011442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大黄2-3、黄芪3-6、炒白术3-6、白茯苓3-6、枳实3_6、赤芍3_6和茵陈3_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 量配比为大黄2、黄芪3、炒白术3、白茯苓3、枳实3、赤芍3和茵陈3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中药制剂
  •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为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特点是由大黄、黄芪、炒白术、白茯苓、枳实、赤芍和茵陈按一定重量配比制成有效成分。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有效地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亦可激发患儿自身免疫系统IgA,IgG,IgM分泌增加,从而提高患儿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且该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用药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可灌肠也可口服,易于接受。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的制作方法[0002]胃肠功能障碍是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阶段,新生儿由于胃肠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而且病情凶险,治疗困难。目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述清楚,缺乏统一完善的诊疗标准,临床亦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但病死率仍然很高。西医在治疗本病方面无特异治疗,主要采用西咪替丁等抑酸剂和吗丁啉等胃肠动力药物,如新生儿服用妈咪爱药物,但疗效不突出,由于微生态制剂在新生儿应用经验不足,还可引起感染,对新生儿毒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本病的中成药主要有云南白药、血必净等,云南白药主要成分为三七(其有效成分是三萜皂甙,黄酮甙,生物碱),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炎消肿、排毒作用。血必净有强效拮抗内毒素的作用,也有强效拮抗内毒素诱导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的作用,但治愈率、有效率较低。[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0004]本发明除了具备活血化瘀、止血、消炎消肿、排毒作用外,还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改善消化道内环境,提升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疗效更全面,虚实兼顾,更好地体现了 “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大黄2-3、黄芪3-6、炒白术3-6、白茯苓3-6、枳实3_6、赤芍3_6和茵陈3_6。[0006]本发明药物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有效地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亦可激发患儿自身免疫系统IgA,IgG, IgM分泌增加,从而提高患儿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且该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用药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可灌肠也可口服,易于接受。
[0007]本发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
一、组方药材选料讲究,符合并按照中国药典及药理配伍,炮制、配伍得当,配合科学合
理;
二、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且价格实惠;
三、治愈率高。经验证,本发明总有效率90%。
[0008]现代医学认为新生儿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早产儿,胃黏膜血管丰富,但杯状细胞及腺体均少于成人,分泌的盐酸及各种酶均少于成人,胃液酸度低,不利于杀灭病原体,在缺氧损伤及感染的情况下,胃肠黏膜再灌注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损害黏膜细胞致使黏膜脱落坏死,出现中毒性肠麻痹,使肠蠕动减慢,同时细菌和内毒素直接或间接造成肠黏膜损害,黏膜屏障破坏,渗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损伤,导致腹胀,呕吐或出血等症状出现。引起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主要有中重度缺氧窒息、严重感染、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重度硬肿等,其中以重度窒息缺氧缺血引起胃肠功能障碍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新生儿先天禀赋不足,“稚阴稚阳”,容易出现乳食伤胃、外邪犯胃、阻滞中焦,扰动气机,气滞食阻等表现。多属“本虚标实”。故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旨在调和气血、健脾益胃、通里泻热、清除余邪。
[0009]本发明参考祖国医学对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病因及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的宝贵经验,参阅已有合理组方,辨证论治,按照祖国药典及药理配伍,推陈出新,是为传统医学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成功药物,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
[0010]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1、大黄 性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胎便排出延迟,胎便排出不畅。大黄中具有致泻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甙及双蒽酮甙,又含有大黄鞣酸(Rheum tannic acids)及其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儿茶精、大黄四聚素,此类物质有止泻作用。此外,大黄尚含有脂肪酸、草酸钙、葡萄糖、果糖和淀粉。
[0011]2、枳实
性味苦、辛、寒,具有理气除痞,行气导滞的功效,可用于治痞满、导积滞。现代药理发现此中药可兴奋胃肠,使其收缩节律有力,且其提取物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肠管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0012]3、赤芍
性酸、苦,凉,有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的作用。含有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白芍甙、芍药甙无酮、没食子酰芍药甙,又含右旋儿茶精及挥发油等,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现代药理作用。
[0013]4、茯苓
味甘、淡平。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含β -茯苓聚糖,多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等。有调节免疫、健脾胃、抗感染的作用,临床用于脾虚运化失健等证的治疗。
[0014]5、白术
性苦、甘,温。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等功能。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内酯类化合物及多糖。能增强小肠自发性收缩活动,而白术油可抑制肠管的自发运动,抑制应激性溃疡发生。
[0015]6、黄芪
性味,甘,微温,作用和缓,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的特点。黄芪含有多糖、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对细胞代谢、核酸代谢、细菌及病毒感染等有显著作用,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广泛的影响。
[0016]7、茵陈
味苦,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含挥发油、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蒿素Α、B等,有解热、抗菌消炎、兴奋肠道平滑肌,且可调节免疫。
[0017]中医理论认为,新生儿先天性禀气不足,容易出现乳食伤胃、阻滞中焦,外邪犯胃、肠内有菌,扰动气机,气滞食阻等表现。属“本虚标实”。故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旨在调节气血,清热祛湿、通里泻热、健脾益胃、清除余邪。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本方能通过抗炎、抗病原体,能有效的预防风寒刺激导致巨噬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抑制,且预防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另外,中医理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本方通过改善胃肠道功能,改善消化道内在环境,抵抗其它菌株的移植,调节粘膜免疫系统,调节呼吸道粘膜,提升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该制剂由大黄、枳实、赤芍、黄芪、白术、茯苓、茵陈七味药组成。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止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枳实,破气除痞,消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本方以大黄为主药,其泻下力强,佐以茯苓健脾,二者一降一和,以防泻下太过,稳固中气;枳实、赤芍均为臣药,旨在增强消滞祛瘀作用;新生儿因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不能输化,郁结于里,气机不畅,郁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泛溢于肌肤面目,皮肤发黄,此方加用茵陈,旨在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此方取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补气升阳的作用,旨在扶正。全方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一祛一扶,相辅相成,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1、取方中药物大黄2g、黄芪3g、炒白术3g、白茯苓3g、枳实3g、赤芍3g和茵陈3g。加水浸泡半小时,加热蒸煮1.5小时,取过滤液待用。
[0020]2、蒸煮后残渣再加水蒸煮I小时,得过滤液。
[0021]3、合并2次得滤液,即得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3次,每日2-10ml。
[0022]使用方法:本发明可制备成口服液剂型,还可以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散剂、丸剂、冲剂、胶囊和膏剂,也可以取上述原料药按配比作重要煎剂服用。
[0023]实施例2
分取大黄3g、黄芪4g、炒白术4g、白茯苓4g、枳实4g、赤芍4g和茵陈4g。制作方法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可有效治疗大便稀薄,完古不化者。
[0024]实施例3
分取大黄2g、黄苗6g、炒白术6g、白获茶6g、积实6g、赤苟6g和茵陈6g。制作方法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可有效治疗肠道出血,兼大便形状改变者。
[0025]临床试验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申请人:于2010-2013年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如下临床试验:
一、临床资料
1、共试验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出生不足28天的新生儿患者230例,其中女93例,男137例。
[0026]2、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治疗组,共117例,其中女55例,男62例;第二组为对照组,共113例,其中女38例,男75例。
[0027]二、诊断标准
结合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提出的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指南,制定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标准:
轻度表现:胃潴留3喂养量的25%-50%,发生2、3次;胃食管返流或呕吐,或轻度呕血;轻中度腹胀或肠鸣音减弱;排便延迟或胎便排出不畅;轻度腹泻或便血。
[0028]重度表现:严重的腹胀或腹部皮肤变色,或肠鸣音消失;肠梗阻或肠穿孔征象;严重腹泻或明显血性粪便;严重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全部除外胃肠道先天畸形、肠梗阻等。
[0029]上述治疗组中,轻度患者57例,重度患者60例;对照组中轻度患者55例,重度患者58例。
[0030]三、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药物水煎剂,每日一剂,lml/Kg,2次/日。
[0031]对照组:妈咪爱口服0.5/次,3次/日。
[0032]四、疗效评价标准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痊愈及好转的诊断标准:
(1)患儿喂养后无呕吐腹胀;
(2)胃饲管喂养的患儿每次胃残奶量<2mL/kg;` (3)患儿无便血或潜血阳性;
(4)查体腹部无明显肠型,肠鸣音正常;
(5)腹部立位平片无肠管扩张或积气等。
[0033]止血效果判断标准:
用药后24小时胃液潜血持续强阳性或+号不变为无效;由++++到++或由+++到+为止血有效。
[0034]肠鸣音恢复判断标准:
用药后24~48小时无肠鸣音恢复或〈3次/分为无效;若肠鸣音恢复至>3次/分为有效。
[0035]五、疗效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对计量数据的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必要时加用中位数或百分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对变量分布进行正态检验,服从正态分布时,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等;对计数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或X2检验;等级数据的自身前后比较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组等级数据的比较用Ridit分析,或相应的秩和检验。所有统计计算均用统计软件进行,以P ^ 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以P < 0.01作为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0036]疗效结果见下表:
组别I有效(例)I无效(例)I有效率
治疗组(117 例)96_21_82%
对照组(113例)丨74丨39|65%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 0.05,差异显著。
[0037]六、结论治疗组有效率82%,对照组有效率65%。治疗级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38]七、具体病例 病例1,男,3天。
[0039]因进食少3天入院。患儿生后窒息史,生后即给予清理呼吸道、刺激皮肤及吸氧后缓解,进食少,呕吐,排绿色大便,尿量少,精神反应差,嗜睡。查体:精神反应差,呼吸平稳,皮肤可见黄染,弹性差,心肺无异常,腹部略胀满,肠鸣音弱,原始反射弱。腹部平片示肠胀气。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除治疗原发病外,给予本发明药物,水煎服用,服药3天后,排黄色便,进食增加,呕吐消失,精神反应明显好转,肠胀气消失,腹部软,肠鸣音正常。治疗2周治愈出院。
[0040]病例2,男,8天
因呕吐,伴腹胀5天入院。患儿系胎龄34周早产,胎胎膜早破史,出生体重2400g,生后即住当地医院儿科给予保暖、补液、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生后4-6小时开奶,因母乳不足,喂食配方乳,进食少,排绿色大便,生后3天出现呕吐,呕吐物含咖啡色物,日呕吐2-3次,逐渐出现腹胀,大便及尿量减少,精神反应差,发热,体温最高37.9°C,转来我院。查体:精神反应差,呼吸急促,皮肤可见黄染,弹性差,双肺呼吸音粗糙,腹部胀满,腹壁水肿,肠鸣音弱,原始反射弱。大便可见潜血阳性,腹部平片示肠胀气、肠壁增厚。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脓毒症。除治疗原发病外,给予本发明药物,水煎服用,月艮药5天后,排黄色便,进食增加,呕吐消失,精神反应明显好转,肠胀气消失,腹部软,肠鸣音正常。复查大便潜血 消失 。治疗3周治愈出院。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