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单晖峰, 陈俊华
  • 公开日
    2015年3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9日
  • 申请人
    北京宜为凯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B77/00GK204180494SQ20142058157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盐碱地区域的抽水井,所述抽水井配套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有管网系统,所述管网系统设有嗔头; 所述盐碱地区域的地表层铺有活性填料层;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活性填料层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系统包括若干主管和设于所述主管上的支管,所述喷头设于所述支管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填料层的厚度为lcm-4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和管网系统之间设有蓄水池,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管网系统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管网系统之间设有出水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旋转嗔头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修复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盐碱地区域的抽水井,所述抽水井配套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有管网系统,所述管网系统设有喷头;所述盐碱地区域的地表层铺有活性填料层;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活性填料层之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利用原位地下水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度,避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水透过活性填料层向下渗透,并携带活性填料层的微生物及酸性二级产物,透过盐碱地渗入到地下水层,从而使酸性二级产物与碱性物质中和,并将含盐成分淋洗到地下水层。通过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缓释碳源等填料,有利于长期地保持土壤碱度在合适的水平。
  • 专利说明
    —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 [0002]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树种,盐碱地作为一种很宝贵的土地资源被浪费了。 [0003]目前,对盐碱地进行修复的技术主要有: [0004]排水洗盐法,利用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引水灌溉,溶解地表的可溶性盐碱成分,再下渗到深层土壤中或被直接淋洗,起到降低盐碱成分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设施的兴建周期长、费用高; [0005]改良剂,使用脱硫石膏作为改良剂混合于土壤中,降低土壤盐碱含量的,但过度投加有可能增加土壤的盐度,而且脱硫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长期结果也需进一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盐碱地修复技术或兴建周期长、费用高,或对土壤性质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盐碱地区域的抽水井,所述抽水井配套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有管网系统,所述管网系统设有喷头;
[0009]所述盐碱地区域的地表层铺有活性填料层;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活性填料层之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网管系统包括若干主管和设于所述主管上的支管,所述喷头设于所述支管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填料层的厚度为lcm-40c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和管网系统之间设有蓄水池,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管网系统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管网系统之间设有出水泵。
[0014]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旋转喷头。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有效地利用原位地下水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度,避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通过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活性填料,能够长期的保持土壤碱度在合适的水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实用新型无需大量的水利工程,可实现原位地下水的循环利用,可以通过普通旋耕机实现地表微生物培养填料的撒布,增加表层土壤渗透性。
[0018]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活性填料层,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优良环境。
[0019]3、本实用新型利用微生物作用与原位地下水循环系统能够长期促进盐碱地的改良。
[0020]4、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设备简单、操作运营方便、运行成本低以及易于维护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抽水井;2、水泵;3、喷头;4、活性填料层;5、主管;6、支管;7、蓄水池;8、地下水层;9、出水栗。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利用地下水循环修复盐碱地的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盐碱地区域的抽水井1,抽水井I深度为10m,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现场地下水层8深度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抽水井I的深度,但考虑到成本投入问题,抽水井I的深度不超过12m为佳。所述抽水井I配套有水泵2,水泵2设于抽水井I的井口处,所述水泵2的出水管连接有管网系统,所述管网系统设有喷头3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管系统包括若干主管5和设于所述主管5上的支管6,所述喷头3设于所述支管6上,本实施例中喷头3为旋转喷头,均匀分布在地表,可360°喷水,喷洒距离为5m,可将井水均匀喷洒于地表。所述水泵2和管网系统之间设有蓄水池7,所述水泵2的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7连接,所述蓄水池7与所述管网系统连接。蓄水池7内亦可投放溶解性碳源或任何有助于去盐碱化的药剂或成分,抽出的地下水经过蓄水池7后可携带有效成分通过管网系统返回地下。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蓄水池7与所述管网系统之间设有出水泵9,以解决进水和出水流量不一样的问题。
[0027]所述盐碱地区域的地表层铺有活性填料层4,厚度为20cm,实际应用中厚度在lcm-40cm都可,所述喷头3位于所述活性填料层4之上。活性填料层4由利于微生物生长的微生物载体和缓释碳源与地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载体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地附着条件,缓释碳源为微生物提供长期的营养物质,其共同作用使微生物活性长期存在,微生物消耗缓释碳源产生有机酸可以中和盐碱地中的碱。微生物载体可以采用粘土小球、活性填料、麦饭石、沸石、蛭石等。
[0028]本实施例中,井水通过水泵2输送至管网系统,支管6上有多个喷头3,可将井水喷至数米范围的表层土壤,土壤表层设置活性填料层4,活性填料层4可投加活性填料、粘土小球、缓释碳源等,井水透过此活性填料层4向下渗透,并携带活性填料层4的微生物及酸性二级产物,透过盐碱地渗入到地下水层8,从而使酸性二级产物与碱性物质中和,并将含盐成分淋洗到地下水层8。
[0029]本实施例中,井水经过蓄水池7和活性填料层4后都可携带有机酸,在活性填料层4产生的有机酸可以满足需要时,可以不设置蓄水池7,进一步简化结构。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