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安全留置针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安全留置针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强, 赵继龙
  • 公开日
    2012年11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31日
  • 申请人
    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M5/158GK202538060SQ20112057379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钢针座、软导管和导管座,钢针、软导管分别固定在钢针座、导管座的前端,钢针位于软导管中,其特征在于钢针座的外壁上设有凸环,钢针座的外周固定钢针座外壳,凸环的前端、钢针座与钢针座外壳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安装压缩弹簧,凸环后端设置钢珠,钢针座外壳上径向设置有钢珠运动通孔,钢珠的上部位于钢珠运动通孔中,下部抵在钢针座上,钢针座外壳的外部套装回收开关,回收开关上设有台阶内孔,台阶内孔的小径端与钢针座外壳接触,大径端位于回收开关的末端,钢针座外壳的末端固定回收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座的凸环后端与钢珠接触的一面为楔形面或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采用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通过螺纹紧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针座外壳的外壁上设置限位块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安全留置针,用于静(动)脉输液(血),属于医疗器械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用于静(动)脉输液(血),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钢针座、软导管和导管座,钢针座的外壁上设有凸环,钢针座的外周固定钢针座外壳,凸环的前端、钢针座与钢针座外壳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安装压缩弹簧,凸环后端设置钢珠,钢针座外壳上径向设置有钢珠运动通孔,钢珠的上部位于钢珠运动通孔中,下部抵在钢针座上,钢针座外壳的外部套装回收开关,回收开关上设有台阶内孔,台阶内孔的小径端与钢针座外壳接触,大径端位于回收开关的末端,钢针座外壳的末端固定回收筒。本留置针在穿刺后,通过前推回收开关能使钢针座连同钢针回缩进回收筒中,使钢针针尖不外露,从而避免刺伤及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自带钢针回收装置、能够避免被废弃钢针刺伤及交叉感染的安全留置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钢针座、软导管和导管座,钢针、软导管分别固定在钢针座、导管座的前端,钢针位于软导管中,其特征在于钢针座的外壁上设有凸环,钢针座的外周固定钢针座外壳,凸环的前端、钢针座与钢针座外壳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安装压缩弹簧,凸环后端设置钢珠,钢针座外壳上径向设置有钢珠运动通孔,钢珠的上部位于钢珠运动通孔中,下部抵在钢针座上,钢针座外壳的外部套装回收开关,回收开关上设有台阶内孔,台阶内孔的小径端与钢针座外壳接触,大径端位于回收开关的末端,钢针座外壳的末端固定回收筒在初始状态,钢针固定在钢针座上,压缩弹簧处于钢针座、钢针座外壳和凸环之间,此时钢珠处在钢针座外壳的钢珠运动通孔中,回收开关的台阶内孔小径端挤压钢珠,使 钢珠对钢针座进行限位,从而阻止钢针座的移动;临床穿刺完毕后,将钢针从静/动脉抽出,然后将回收开关前推,使钢珠相对运动至台阶内孔的大径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钢珠被迫沿钢珠运动通孔上移,不再对钢针座起限位作用,钢针座连同钢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回退至回收筒中,回收筒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钢针,使钢针与外界隔离,避免钢针误刺,起到保护相关人员的作用所述的钢针座外壳的外壁上设置限位块通过限位块能够防止回收开关从钢针座外壳上滑出所述钢针座的凸环与钢珠接触的一面为楔形面或者圆弧面通过设置楔形面或者圆弧面,在回收开关前推时,便于钢珠沿钢珠运动通孔上移本实用新型中,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二者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优选如下两种方案[0010]方案一所述的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采用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能够确保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固定连接为一体方案ニ所述的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通过螺纹紧固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既能够确保回收筒与钢针座外壳连接为一体,又便于生产组装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安全留置针在成功穿刺后,通过前推回收开关,能够使钢针座连同钢针回缩进回收筒中,使钢针针尖不会外露,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及交叉感染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安全留置针的制作方法安全留置针目前已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它采用软导管套钢针的形式,软导管和钢针同时穿刺人体血管成功后,抽出钢针而软导管留置在人体血管,其能在血管留置数天,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者的焦躁情緒,便于临床用药以及危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的输注,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普通安全留置针在临床穿刺完毕后,抽出的钢针因不能及时处理,或者在废弃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对钢针进行保护,使得在这ー过程,裸露的针尖容易对患者或相关医护人员形成刺伤/划伤,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在安全留置针穿刺血管成功后,对钢针进行回收保护是临床所迫切需要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剖面图;图3是钢针回收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剖面图;图4是钢针座的剖面图。图中1、护套;2、钢针;3、软导管;4、导管座;5、钢针座外壳;6、压缩弹黃;7、钢针座;8、回收开关;9、回收筒;10、凸环;11、限位块;12、钢珠;13、楔形面。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ー步描述如图I 4所示,安全留置针,包括钢针2、钢针座7、软导管3和导管座4,钢针2、软导管3分别固定在钢针座7、导管座4的前端,钢针2位于软导管3中,钢针座7的外壁上设有凸环10,钢针座7的外周固定钢针座外壳5,凸环10的前端、钢针座7与钢针座外壳5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安装压缩弹簧6,凸环10后端设置钢珠12,钢针座外壳5上径向设置有钢珠运动通孔,钢珠运动通孔是钢珠12的径向活动通道,钢珠12的上部位于钢珠运动通孔中,下部抵在钢针座7上,钢针座外壳5的外部套装回收开关8,回收开关8上设有台阶内 し,台阶内孔的小径端与钢针座外壳5接触,大径端位于回收开关8的末端,钢针座外壳5的末端固定回收筒9。其中,钢针座外壳5的外壁上设置限位块11,通过限位块11能够防止回收开关8从钢针座外壳5上滑出;回收筒9为中空结构,一端封闭一端开ロ,开ロ端与钢针座外壳5末端为紧固配合或过盈配合,为方便生产和保证性能,优先选用螺纹紧固配合;钢针座7的凸环10与钢珠12接触的一面为楔形面13,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安全留置针的使用安全以及卫生状况,可以按传统安全留置针的结构,在安全留置针前端设有护套I。如图1、2所示,在初始状态,钢针固定在钢针座7上,压缩弹簧6处于钢针座7、钢针座外壳5和凸环10之间,此时钢珠12处在钢针座外壳5的钢珠运动通孔中,回收开关8的台阶内孔小径端挤压钢珠12,使钢珠12对钢针座7进行限位,从而阻止钢针座7的移动;临床穿刺完毕后,将钢针从静/动脉抽出,然后将回收开关8前推,使钢珠12相对运动至台阶内孔的大径端,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力下,钢珠12被迫沿钢珠运动通孔上移,不再对钢针座7起限位作用,钢针座7连同钢针2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回退至回收筒9中,如图3所示。其中,回收筒9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钢针,使钢针与外界隔离,避免钢针误刺,起到保护相关人员的作 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