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的制作方法EPR核电站的安全壳为双壳结构,其外壳的穹顶具有地势高,厚度及半径大,结构复杂,工程量大等特点,施工精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穹顶施工时,其模板的施工、支撑加固及模板拆除后的倒运难度大,操作人员存在较高的风险,安全要求较高。
前述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其中所述椎体上设有操作平台。前述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其中所述操作平台通过锚固钢筋设置脚手架支撑体系。前述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其中所述脚手架支撑体系包括外壳穹顶前两层的内模支撑体系和通过锚固钢筋设置在内壳穹顶上的外壳穹顶其它层支撑体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设计合理,操作安全可靠,采用支撑体系和内、外模板配合的结构,既保证了外壳穹顶的尺寸精确度,又有效地提高了安全壳的施工安全,保证了外壳穹顶的施工顺利进行。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壳穹顶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锚固钢筋平面布置图。
实施例一[0016]本实施例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其结构如
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在内外壳筒体、内壳穹顶上的加固件I和设置在组装环廊区的操作平台2,其中加固件I包括安装在内外壳筒体上的椎体和安装在内壳穹顶上的锚固钢筋,操作平台2上设有脚手架支撑体系3,操作平台2和脚手架支撑体系3上设有穹顶内侧模板4,在内侧模板4上设有一组钢筋和外侧模板5。本实施例的结构具体为椎体上设有操作平台2,操作平台2通过锚固钢筋设置脚手架支撑体系3,脚手架支撑体系3包括外壳穹顶前两层的内模支撑体系和通过锚固钢筋设置在内壳穹顶上的外壳穹顶其它层支撑体系。核电站外的安全壳穹顶由下至上分为C、D、E、G、H、I层,在外壳穹顶施工前,预先在内外壳筒体上埋设椎体,并在内壳穹顶上埋设锚固钢筋,利用椎体搭设环廊区操作平台2,并吊装C层内侧模板4,就位,然后利用锚固钢筋安装C层内模支撑体系,对C层内侧模板4进行定位调整,再安装、调整D层内模支撑体系,吊装并固定D层内侧模板4,当C层和D层的内侧模板4测量验收合格后,在C层和D层内侧模板4上绑扎钢筋,同时进行E、G、
H、I层内侧模板4的支设,然后支设C层外侧模板5,同时验收E、G、H、I层内侧模板4的验收,对C层浇注混凝土施工,再对D层进行外侧模板5的支设和混凝土浇注施工;在E层内侧模板4上绑扎钢筋,同时拆除C层外侧模板5,搭设主平台,支设E层外侧模板5,对E层进行混凝土浇注;在G层内侧模板4上绑扎钢筋,同时拆除D层外侧模板5,搭设主平台,支设G层外侧模板5,对G层进行混凝土浇注;在H层内侧模板4上绑扎钢筋,同时进行E层外侧模板5的拆除,对H层进行混凝土浇注;在I层内侧模板4上绑扎钢筋,同时进行G层外侧模板5的拆除,对I层进行混凝土浇注。最后依次拆除D、C、E、G、H、I层内侧模板4,处理支撑钢筋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落在本实用新型 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双壳穹顶模板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蔡鹏程, 文玲王亚明游超鸣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永刚赵亚军王胜, 臧小龙陈锦标孟蕾虹
专利相关信息
-
成国祥, 蔡志江许金锔, 吴清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