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邱则有
  • 公开日
    2003年2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2年1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2年1月28日
  • 申请人
    邱则有
  • 文档编号
    E04B5/18GK2536683SQ022027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包括有预制薄板(1)、模壳(2)、暗肋(3)、上板(4),各预制薄板(1)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1)上固定有模壳(2),相邻预制薄板(1)或模壳(2)之间设有暗肋(3),上板(4)覆盖在模壳(2)之上,并与暗肋(3)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模壳(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台模(5),相邻模壳(2)之间构成的现浇钢筋砼暗肋(3)为轻质暗肋,轻质暗肋(3)为空心暗肋或者空腹形暗肋或者轻质实心暗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模壳(2)的凸台摸(5)之间有预制构件(6),预制构件(6)为柱或杆或板,预制的柱或杆或板呈竖放或斜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模壳(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有凸台模(5)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在预制薄板(1)上有加强筋(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在预制薄板(1)内有增强物(8),增强物(8)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网或者单向、双向或乱向纤维丝,或者同时有露筋(9)或露网(10)或者露筋(9)和露网(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预制薄板(1)的四周边缘为台阶形、斜边形、齿形、波浪形、折线形或者曲线形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钢筋、钢丝、钢筋网或者钢丝网从预制薄板(1)的上表面沿边缘的一边、二边、三边或者四周向上或斜向伸出有露筋(9)或者露网(10)或者露筋(9)和露网(10)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模壳(2)的外表面为波浪形、锯齿形、拉毛形或者压痕粗糙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模壳(2)有加强物(11),加强物(11)为加强筋、加劲肋或者支撑杆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暗肋(3)中有钢骨(12),钢骨(12)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冷弯型钢、槽钢或者工字形型钢,钢骨(11)隐含于暗肋(3)中或与暗肋(3)下表面齐平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包括有预制薄板(1)、模壳(2)、暗肋(3)、上板(4),各预制薄板(1)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1)上固定有模壳(2),相邻预制薄板(1)或模壳(2)之间设有暗肋(3),上板(4)覆盖在模壳(2)之上,并与暗肋(3)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模壳(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台模(5),相邻模壳(2)之间构成的现浇钢筋砼暗肋(3)为轻质暗肋,轻质暗肋(3)为空心暗肋或者空腹形暗肋或者轻质实心暗肋。这样,由于暗肋(3)为轻质暗肋,因而重量较轻,材料消耗相应减少,施工成本降低,同时,楼板还具有整体性和抗震性好、不渗水、无需大量模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目前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盖板,这种楼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相邻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没有牢固连结,仅用水泥砂浆填充缝隙,因而不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而且经常出现缝隙开裂、渗水,给住户造成很大不便和心理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楼宇采用了现浇砼楼板(空心、实心)的方法。现浇砼楼板虽然解决了抗震和开裂等问题,但在施工时要使用大量模板,这样,不但增加了费用,而且减慢了施工速度,延长了工期。专利号为ZL00203695.9的“组合砼暗肋楼盖板”实用新型专利,它由预制薄板、模壳、暗肋、上板组成,各预制薄板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之上固定有模壳,相邻预制薄板或模壳之间设有暗肋,上板覆盖在模壳之上,并与暗肋连接为一体,该种楼盖板不再需要大量使用模板,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从而降低了成本。但由于楼板中的暗肋为了满足刚度的要求,往往尺寸较大,这样,暗肋一方面自身重量较大,另一方面材料消耗大,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已为急需。(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肋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具有重量轻、材料消耗小、成本低、强度与刚度高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模壳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台模,相邻模壳之间构成的现浇钢筋砼暗肋为轻质暗肋,轻质暗肋为空心暗肋或者空腹形暗肋或者轻质实心暗肋。这样,由于暗肋为轻质暗肋,因而重量较轻,材料消耗相应减少,施工成本降低,同时能满足强度与刚度的要求,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楼板还具有整体性和抗震性好、不渗水、无需大量模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模壳的凸台摸之间有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为柱或杆或板,预制的柱或杆或板呈竖放或斜放。这样,在模壳之间,特别是在有凸台模的狭窄的不便振捣成型的地方,采用预制柱或杆等,可使砼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保证轻质暗肋的强度与刚度,形成预制与现浇桁架式暗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模壳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有凸台模。这样,在施工时能方便合理地进行模壳之间的布置,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预制薄板上有加强筋。这样可提高预制薄板的强度与刚度,相应地可减薄预制薄板的厚度,方便搬运、施工,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预制薄板内有增强物,增强物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网或者单向、双向或乱向纤维丝,或者同时有露筋或露网或者露筋和露网。这样,预制薄板的强度与刚度进一步提高,预制薄板的厚度可进一步减少,成本可进一步降低,搬运、施工更方便。如果预制薄板同时还有露筋或露网,则与现浇砼的粘结更好,更不易在预制薄板与现浇钢筋砼暗肋之间或预制薄板之间产生微裂纹,楼板的整体性、抗震性更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预制薄板的四周边缘为台阶形、斜边形、齿形、波浪形、折线形或者曲线形。这样,将进一步增强预制薄板与砼或水泥浆之间的粘结力,或者预制薄板之间的相互嵌合力,以进一步减少楼板开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楼板整体性、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钢筋、钢丝、钢筋网或者钢丝网从预制薄板的上表面沿边缘的一边、二边、三边或者四周向上或斜向伸出有露筋或者露网或者露筋和露网。这样,由于露筋或露网从预制薄板的上表面沿边缘向上伸出,因而预制薄板在布置时可以靠紧排裂布置,而无需在暗肋部位支撑模板,以进一步降低费用,加快施工速度。而预制薄板之间的细小缝隙,在振捣下将被水泥浆填满,从而消除预制薄板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模壳的外表面为波浪形、锯齿形、拉毛形或者压痕粗糙表面。这样,由于模壳的外表面为粗糙表面,因而可增加模壳与现浇砼之间的粘结力,进一步提高楼板的强度与刚度,以及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模壳有加强物,加强物为加强筋、加劲肋或者支撑杆。这样,模壳的强度与刚度大大加强,在搬运和施工过程中不易破损,同时提供了各种加强物形式的模壳供设计与施工单位选择,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暗肋中有钢骨,钢骨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冷弯型钢、槽钢或者工字形型钢,钢骨隐含于暗肋中或与暗肋下表面齐平。这样,在暗肋内由于有钢骨,能有效地提高其承载能力,防止裂缝的产生,且特别适用于大开间、大跨度的空间结构楼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表示预制薄板,2表示模壳,3表示暗肋,4表示上板,5表示凸台模,在后面各实施例的说明中,编号相同的其表示的构件也相同。如图1所示,在模壳(2)的4个侧面上分别有2个凸台模(5),相邻模壳(2)之间构成的现浇钢筋砼暗肋(3)为轻质暗肋,轻质暗肋(3)为空腹形暗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凸台模(5)之间有预制构件(6),预制构件(6)为板,呈竖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凸台模(5)之间有预制构件(6),预制构件(6)为柱或板,同时,柱或板呈竖放或斜放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有凸台模(5),相应形成的轻质暗肋(3)为桁架杆件式暗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薄板(1)上有加强筋(7)。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薄板(1)内有钢丝网增强物(8)。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薄板(1)内有钢筋增强物(8),并有露筋(9)。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为在预制薄板(1)内有钢筋网增强物(8),并有露网(10)。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四周边缘为台阶形。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四周边缘为斜边形。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上表面沿四周向上伸出有露筋(9)。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上表面沿四周向上伸出有露网(10)。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的外表面为压痕粗糙表面。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的外表面为波浪形。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上有加强筋(11)。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内有加劲肋(11)。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其暗肋(3)中有?形型钢(12)。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其暗肋(3)有预应力钢绞线(12)。
(五)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预制薄板(1)、模壳(2)、暗肋(3)、上板(4),各预制薄板(1)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1)上固定有模壳(2),相邻预制薄板(1)或模壳(2)之间设有暗肋(3),上板(4)覆盖在模壳(2)之上,并与暗肋(3)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模壳(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凸台模(5),相邻模壳(2)之间构成的现浇钢筋砼暗肋(3)为轻质暗肋,轻质暗肋(3)为空心暗肋或者空腹形暗肋或者轻质实心暗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4个侧面上分别有2个凸台模(5),相邻模壳(2)之间构成的现浇钢筋砼暗肋(3)为轻质暗肋,轻质暗肋(3)为空腹形暗肋。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模壳(2)的凸台摸(5)之间有预制构件(6),预制构件(6)为柱或杆或板,预制的柱或杆或板呈竖放或斜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凸台模(5)之间有预制构件(6),预制构件(6)为板,呈竖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凸台模(5)之间有预制构件(6),预制构件(6)为柱或板,同时,柱或板呈竖放或斜放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模壳(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有凸台模(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在模壳(2)的相邻两个侧面上有凸台模(5),相应形成的轻质暗肋(3)为桁架杆件式暗肋。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预制薄板(1)上有加强筋(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薄板(1)上有加强筋(7)。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预制薄板(1)内有增强物(8),增强物(8)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网或者单向、双向或乱向纤维丝,或者同时有露筋(9)或露网(10)或者露筋(9)和露网(1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薄板(1)内有钢丝网增强物(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在预制薄板(1)内有钢筋增强物(8),并有露筋(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为在预制薄板(1)内有钢筋网增强物(8),并有露网(1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预制薄板(1)的四周边缘为台阶形、斜边形、齿形、波浪形、折线形或者曲线形。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四周边缘为台阶形。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四周边缘为斜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钢筋、钢丝、钢筋网或者钢丝网从预制薄板(1)的上表面沿边缘的一边、二边、三边或者四周向上或斜向伸出有露筋(9)或者露网(10)或者露筋(9)和露网(10)。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上表面沿四周向上伸出有露筋(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其预制薄板(1)的上表面沿四周向上伸出有露网(1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模壳(2)的外表面为波浪形、锯齿形、拉毛形或者压痕粗糙表面。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的外表面为压痕粗糙表面。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的外表面为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模壳(2)有加强物(11),加强物(11)为加强筋、加劲肋或者支撑杆。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上有加强筋(11)。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其模壳(2)内有加劲肋(11)。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暗肋(3)中有钢骨(12),钢骨(12)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冷弯型钢、槽钢或者工字形型钢,钢骨(11)隐含于暗肋(3)中或与暗肋(3)下表面齐平。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其暗肋(3)中有?形型钢(12)。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其暗肋(3)有预应力钢绞线(12)。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先用砼或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预制预制薄板(1),用玻纤水泥浆或一层布网一层水泥浆的方法或者注塑或吹塑的办法或者冲压成型的办法预制带有凸台模(5)的模壳(2),将预制薄板(1)按要求放置在支撑模架上,绑扎暗肋(3)中的钢筋或放置钢筋网片或同时还安放如工字形型钢(11),然后安放模壳(2),并将其固定,固定方式可用钢筋压顶的办法或焊接或卡套连接等,绑扎上板(4)的钢筋,然后浇筑砼,振动成型,并养护至规定龄期,拆除支撑模架即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