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嵌入式电蒸箱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用于家电产品之中排气装置种类繁多,比如,在嵌入式电蒸箱之中,目前普遍采用 的排气装置包括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侧面上的导气板、扇叶以及设置在支撑板另一侧 面外并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其中,导气板边沿尺寸小于支撑板,通过多个螺钉将导气 板边沿直接固定在支撑板的侧面上,导气板的下部具有出气口,上部向外凸出形成蜗壳 状外凸部,而使导气板内侧形成有蒸汽容纳腔和扇叶容纳腔,这样,扇叶就安装在支撑 板与导气板之间,并且,在支撑板的另一侧、对应扇叶的一侧位置连接有一导气管,该 导气管就与电蒸箱工作室相连通,工作时,扇叶转动而将电蒸箱工作室内的蒸汽从导气 管吸入到支撑板与导气板之间的蒸汽容纳腔内,最后通过该导气板下部的出气口而排出 到外界。不难看出,蒸汽会聚集在支撑板与导气板之间的腔体内,支撑板与导气板之间 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而避免造成蒸汽泄漏。目前在实际装配时, 一般是沿着导气板与支 撑板的衔接边沿滴上一圈硅胶层,但由于这个过程需要手工完成,密封装置的设置工艺 性较差,用于密封的硅胶时常厚薄不均,并且,部分空气夹在硅胶层之中,严重影响密 封效果。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嵌入式 电蒸箱的排气装置,其密封硅胶设置工艺性较好,密封效果好,支撑板与导气板之间的 密封性能非常理想。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嵌入式电蒸箱的排气装 置,包括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侧面上的导气板以及沿该导气板边沿填塞的一层硅胶,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在对应所述导气板边沿的位置设置有一条连续的滴胶 槽,所述硅胶就填塞在该滴胶槽内。作为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滴胶槽内还可以开设有多个溢胶 L,多个溢胶孔可以沿滴胶槽均匀设置,这样,在滴胶槽内填塞好硅胶后,就可以借助导气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压力,使混杂在硅胶层内的空气能顺利通过多个溢胶孔而排出,保证了密封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支撑板侧面上滴胶槽的设置,在 支撑板与导气板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硅胶层的容纳空间,如此,硅胶可以直接填塞在该滴胶槽内,硅胶可在滴胶槽内流动均匀,使硅胶分布均匀、厚薄均一,彻底解决密封硅 胶设置工艺性问题,工艺操作简单、易于达到统一的加工标准,增加产品的一次装配合 格率,并且,支撑板与导气板之间的密封性能非常理想,有效防止因蒸汽泄漏而影响电 蒸箱其它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再者,通过滴胶槽内溢胶孔的设置,装配时,通过导气板 安装在支撑板上而产生的压力,使混杂在硅胶层内的空气能顺利通过溢胶孔而排出,密 封效果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导气管部分省略);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导气管部分省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4为应用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电蒸箱的立体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嵌入式电蒸箱上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图5所示,该用于嵌入式电蒸箱的排气装置,包括支撑板l、安装在支撑 板1侧面上的导气板2、沿该导气板2边沿填塞的一层硅胶3、安装在支撑板1与导气 板2之间的扇叶4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的另一侧外并驱动扇叶4转动的电机5;
其中,所述导气板2的下部具有出气口21,上部具有蜗壳状外凸部22,而使导气 板2内侧形成有扇叶容纳腔M,导气板2边沿通过多个螺钉23直接固定在支撑板1的 侧面上;
在所述支撑板1的另一侧、邻近扇叶4的位置衔接有一导气管6,导气管6的另一 端与电蒸箱内腔相通。
所述支撑板1的侧面、在对应导气板2边沿的位置设置有一条连续的滴胶槽ll(在 图1中用虚线表示),硅胶3就填塞在该滴胶槽11内,并且,该滴胶槽11内还开设有多 个溢胶孔12,可供空气以及多余的硅胶排出滴胶槽11之外。
支撑板i与导气板2在安装一起时,先在滴胶槽11内滴满硅胶3,然后将导气板2 通过螺钉23固定在支撑板l的侧面上,在两者挤压时,混杂在硅胶3内的空气能顺利通过溢胶孔12而排出。
如图5所示,为该排气装置在嵌入式电蒸箱的实际安装应用,支撑板1固定安装在 电蒸箱箱体7内的上部分,整个排气装置就位于电蒸箱工作室N的上方,导气板2上的 出气口21正对电蒸箱的正面,而导气管6分别与蒸汽容纳腔M、电蒸箱的工作室N相 连通。
用于嵌入式电蒸箱的排气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骥 曹, 黄相玉A·弗罗里普李章雨朴淳五朴淳五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周厚彬周益, 张喜平M.菲尼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曲光辉, 汪义钧
专利相关信息
-
曲光辉, 汪义钧郭志量, 魏敏时刘建华, 黄允成刘建华, 黄允成刘建华, 黄允成林格, 黄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