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徐晓林, 赵洋, 武贞芝
  • 公开日
    2015年3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6日
  • 申请人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文档编号
    A61M16/00GK204193236SQ20142066062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包括弯头(1),其特征在于弯头(1)上连接设有盖子(2)和贮气囊(3),弯头(1)上设有第一弯头开口第二弯头开口(12)和第三弯头开口(13),盖子(2)上设有塞子(21),贮气囊(3)上设有第一贮气囊开口(31)和第二贮气囊开口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第一弯头开口(11)开放,第二弯头开口(12)封闭;第一弯头开口(11)的内径与吸氧面罩接口的外径相同,第一弯头开口(11)与普通吸氧面罩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32)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32)与氧气管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第一弯头开口(11)开放,第二弯头开口(12)开放;第二弯头开口(12)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成人加压呼吸面罩或气管导管接口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32)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32)与氧气管路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第一弯头开口(11)封闭,第二弯头开口(12)开放;第二弯头开口(12)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成人加压呼吸面罩或气管导管接口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32)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32)与氧气管路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第二弯头开口(12)的内径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的外径及气管导管接口的外径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第三弯头开口(13)的外径与成人加压呼吸面罩的内径相同;第三弯头开口(13)与成人加压呼吸面罩直接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第三弯头开口(13)的内径与第一贮气囊开口(31)的内径相同;第三弯头开口(13)与第一贮气囊开口(31)直接连接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盖子(2)的内径与第二弯头开口(12)的外径相同;盖子(2)与第二弯头开口(12)直接连接,以封闭第二弯头开口(12)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特征在于塞子(21)的外径与第一弯头开口(11)的内径相同;塞子(21)与第一弯头开口(11)直接连接,以封闭第一弯头开口(⑴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包括弯头,弯头上连接设有盖子和贮气囊,弯头上设有第一弯头开口、第二弯头开口和第三弯头开口,盖子上设有塞子,贮气囊上设有第一贮气囊开口和第二贮气囊开口。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具有避免交叉感染,方便抢救病人,用途多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运输和贮存等优点,能够满足医疗的实际需要。
  • 专利说明
    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呼吸囊,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 [0002]目前,在医疗上常用的传统呼吸囊,多存在容易交叉感染,各种管路对接环节多,容易导致对接错误,不方便抢救病人,用途单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及贮存等问题,为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呼吸囊,以满足医疗的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具有避免交叉感染,方便抢救病人,用途多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运输和贮存等优点,能够满足医疗的实际需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包括弯头,弯头上连接设有盖子和贮气囊,弯头上设有第一弯头开口、第二弯头开口和第三弯头开口,盖子上设有塞子,贮气囊上设有第一贮气囊开口和第二贮气囊开口。
[0005]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一弯头开口开放,第二弯头开口封闭;第一弯头开口的内径与吸氧面罩接口的外径相同,第一弯头开口与普通吸氧面罩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与氧气管路相连接。
[0006]还可以优选的是,第一弯头开口开放,第二弯头开口开放;第二弯头开口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成人加压呼吸面罩或气管导管接口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与氧气管路相连接。
[0007]还可以优选的是,第一弯头开口封闭,第二弯头开口开放;第二弯头开口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成人加压呼吸面罩或气管导管接口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与氧气管路相连接。
[0008]还可以优选的是,第二弯头开口的内径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的外径及气管导管接口的外径相同。
[0009]还可以优选的是,第三弯头开口的外径与成人加压呼吸面罩的内径相同;第三弯头开口与成人加压呼吸面罩直接连接。
[0010]还可以优选的是,第三弯头开口的内径与第一贮气囊开口的内径相同;第三弯头开口与第一贮气囊开口直接连接。
[0011]还可以优选的是,盖子的内径与第二弯头开口的外径相同;盖子与第二弯头开口直接连接,以封闭第二弯头开口。
[0012]还可以优选的是,塞子的外径与第一弯头开口的内径相同;塞子与第一弯头开口直接连接,以封闭第一弯头开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容易交叉感染,各种管路对接环节多,容易导致对接错误,不方便抢救病人,用途单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及贮存等问题,具有如下优点:(I)能够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2)能够减少各种管路对接环节,一体式使用,防止发生对接错误,便于抢救病人;
(3)具有至少两种用途,适合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由气管插管改为普通面罩吸氧使用;(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5)贮气囊部分可采用软橡胶材质,另外其非使用状态时体积小,便于运输及贮存。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弯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弯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盖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盖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贮气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贮气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贮气囊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贮气囊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的贮气囊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I为弯头,2为盖子,3为贮气囊,11为第一弯头开口,12为第二弯头开口,13为第三弯头开口,21为塞子,31为第一贮气囊开口,32为第二贮气囊开口。


[002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0027]实施例1:
[0028]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包括弯头1,弯头I上连接设有盖子2和贮气囊3,弯头I上设有第一弯头开口 11、第二弯头开口 12和第三弯头开口 13,盖子2上设有塞子21,贮气囊3上设有第一贮气囊开口 31和第二贮气囊开口 32。
[0029]实施例2:
[0030]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盖子2的内径与第二弯头开口 12的外径相同;盖子2与第二弯头开口 12直接连接,以封闭第二弯头开口 12;第一弯头开口 11开放,第二弯头开口 12封闭;第一弯头开口 11的内径与吸氧面罩接口的外径相同,第一弯头开口 11与普通吸氧面罩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 32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 32与氧气管路相连接。该实施例可以从第一弯头开口 11处为患者提供氧气,适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非气管插管患者使用,其贮气囊3的内部空腔可贮存氧气,可提高患者吸入氧浓度。
[0031]实施例3:
[0032]—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第一弯头开口 11开放,第二弯头开口 12开放;第二弯头开口 12的内径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的外径及气管导管接口的外径相同,第二弯头开口 12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成人加压呼吸面罩或气管导管接口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 32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 32与氧气管路相连接。该实施例可以从第二弯头开口 12处为患者提供氧气,第一弯头开口 11处可排放回路内多余气体,适用于自主呼吸不规律或行气管插管患者,其贮气囊3内部空腔可贮存氧气,可提高患者吸入氧浓度,如果患者需要行人工辅助通气,可将组合方式变更为如下实施例4。
[0033]实施例4:
[0034]一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塞子21的外径与第一弯头开口 11的内径相同;塞子21与第一弯头开口 11直接连接,以封闭第一弯头开口 11 ;第一弯头开口 11封闭,第二弯头开口 12开放;第二弯头开口 12的内径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的外径及气管导管接口的外径相同,第二弯头开口 12与小儿加压呼吸面罩、成人加压呼吸面罩或气管导管接口相连接,第二贮气囊开口 32的内径与氧气管路的外径相同,第二贮气囊开口 32与氧气管路相连接。该实施例可以从第二弯头开口 12处为患者提供氧气,其贮气囊3内部空腔可贮存氧气,可提供加压人工通气。
[0035]实施例5:
[0036]—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第三弯头开口 13的外径与成人加压呼吸面罩的内径相同;第三弯头开口 13与成人加压呼吸面罩直接连接。
[0037]实施例6:
[0038]—体式两用简易呼吸囊,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第三弯头开口 13的内径与第一贮气囊开口 31的内径相同;第三弯头开口 13与第一贮气囊开口 31直接连接。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