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任佩玲, 吴汉木, 季三荣, 李新交, 蒋笑梅, 陈保国, 陈军卫
  • 公开日
    2009年8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4月3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4月3日
  • 申请人
    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F17/00GK201292647SQ20092014851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包括带有管腔(3)的管体(2),其特征在于带有管腔(3)的管体(2)带有圆形上孔(1)和方形下孔(4),管体(2)的外形及尺寸与排风道的出屋面管道相一致,管体(2)的管腔(3)的方形下孔(4)与排风道出屋面管道孔的形状及面积相同,管体(2)的管腔(3)的圆形上孔(1)与风帽的进风孔的形状及面积相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管腔(3) 内部形状为从管腔(3)的方形下孔(4)均匀过渡到管腔(3)的圆形上孔(1) 的光滑过渡面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排风道出屋面管道的上端与风帽配合使用的起 过渡管道作用的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排风道出屋面管道的上端与风帽配合使用的起过渡管道作用的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包括带有管腔的管体,带有管腔的管体具有圆形上孔和方形下孔,管体的外形及尺寸与排风道的出屋面管道相一致,管体的管腔的方形下孔与排风道出屋面管道孔的形状及面积相同,管体的管腔的圆形上孔与风帽的进风孔的形状及面积相同,管腔内部形状为从管腔的方形下孔均匀过渡到管腔的圆形上孔的光滑过渡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且有助于排风道顺畅排风的优点。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的制作方法中国专利号200320129376X公开了一种有助排功能的风帽,其不足之处是 排风道与风帽之间并非无障碍过渡,容易产生局部涡流,干扰了排风道内气流 上升,从而影响排风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排风道 与风帽之间的能够起到有助于排风道顺畅排风的排风道与风帽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管腔的管体,其特征在于带 有管腔的管体具有圆形上孔和方形下孔,管体的外形及尺寸与排风道的出屋面 管道相一致,管体的管腔的方形下孔与排风道出屋面管道孔的形状及面积相同, 管体的管腔的圆形上孔与风帽的进风孔的形状及面积相同。管腔内部形状为从管腔的方形下孔均匀过渡到管腔的圆形上孔的光滑过渡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且有助于排风道顺畅排风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下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上孔的示意图。

如图l、 2、 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管腔3的管体2,其特征在于带 有管腔3的管体2具有圆形上孔1和方形下孔4,管体2的外形及尺寸与排风道 的出屋面管道相一致,管体2的管腔3的方形下孔4与排风道出屋面管道孔的 形状及面积相同,管体2的管腔3的圆形上孔1与风帽的进风孔的形状及面积 相同。管腔3内部形状为从管腔3的方形下孔4均匀过渡到管腔3的圆形上孔1 的光滑过渡面。管体的外形及尺寸与排风道的出屋面管道相一致,管体的下孔 与排风道出屋面管道孔相同,管孔的上孔与风帽的进风孔的形状及面积皆相同, 管孔的上孔与下孔在管孔内光滑过渡。
使用时,各楼层厨房的抽油烟机将油烟排入排风道内,气流上升到风帽向 空中排出,气流在途经本实用新型时,不再有局部漏流干扰,故有助于排风道 顺畅排风。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