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宏亮
  • 公开日
    2013年6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13日
  • 申请人
    山东鲁帆集团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G11/50GK202990417SQ2012206894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和多个斜撑,所述斜撑分为上斜撑和下斜撑;所述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主立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材质为方钢、圆钢、工型钢、角铁或U型钢;所述上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立柱上,并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主立柱上,并向下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与所述主立柱形成30-60度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撑与下斜撑的数量相同,且该上、下斜撑在所述主立柱上一一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上设有支撑端,该支撑端焊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上设有长圆形连接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材质为铁板、角铁或U型钢;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槽内,且该连接件与所述主立柱固定连接;该连接件的槽内连接有加固钢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一端焊接在所述连接件的槽内,并采用螺栓与该连接件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为中空的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的中空钢结构的材质为方钢或圆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托盘;该托盘水平设置,并设有长圆形连接孔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承重支撑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承重立柱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包括主立柱和多个斜撑,所述斜撑分为上斜撑和下斜撑;所述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主立柱上,用于对楼板进行支撑。该模块化楼板支撑,可保证快速安装并大幅增加楼板抗风载能力;使用斜撑结构,增强了楼板支撑的抗扭曲力,在遭遇地震时而不会出现结构性破坏;可进行标准化工厂生产,互换性好,尺寸精准且质量可控,拆卸方便且利于回收再利用,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该楼板支撑能够快速安装,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风、抗扭曲性能(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包括主立柱和多个斜撑,所述斜撑分为上斜撑和下斜撑;所述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主立柱上进一步,所述斜撑的材质为方钢、圆钢、工型钢、角铁或U型钢;所述上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立柱上,并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主立柱上,并向下倾斜设置其中,所述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与所述主立柱形成30-60度角并且,所述上斜撑与下斜撑的数量相同,且该上、下斜撑在所述主立柱上一一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斜撑上设有支撑端,该支撑端焊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此外,该楼板支撑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采用铁板、角铁或U型钢;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槽内,且该连接件与所述主立柱固定连接该连接件的槽内连接有加固钢板具体来说,所述斜撑的一端焊接在所述连接件的槽内,并采用螺栓与该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主立柱为中空的钢结构进一步,所述主立柱的中空钢结构的材质为方钢或圆钢而且,所述主立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托盘;该托盘水平设置,并设有长圆形连接孔(三)有益效果[0018]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整体为钢结构,采用立柱、小柱插入式结构,可保证快速安装并大幅增加楼板抗风载能力;2、本实用新型使用斜撑结构,增强了楼板支撑的抗扭曲力,在遭遇地震时,不会出现结构性破坏;3、本实用新型可进行标准化工厂生产,互换性好,尺寸精准且质量可控,能够节省现场浇筑承重支柱的时间与等待凝固时间,可直接投入使用,拆卸方便且利于回收再利用,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4、本实用新型与模块化建筑楼板配合使用,按组排列,均分楼层承重,即组合为楼层整体框架,楼层内不设置承重墙主支柱中间设有加固设施,加强主支柱与斜撑韧性,为主支柱与斜撑提供更佳的承重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用模块化楼板支撑的制作方法现代建筑多使用承重柱与承重墙用于楼层之间的连接并起到承重作用,主要类型包括箍筋约束混凝土柱、钢纤维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柱、分体柱和高强混凝土柱。上述产品使用大量混凝土与钢结构,成本很高,且施工中需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并且这些产品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做了有益改进。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板支撑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板支撑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立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臂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板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1.主立柱;2.连接板;3.斜撑;31.上斜撑;32.下斜撑;4.连接件;5.托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领域应用的模块化楼板支撑,包括主立柱I和多个斜撑3,所述斜撑可分为上斜撑31和下斜撑32 ;所述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固定连接在主立柱上,每个斜撑上都设有支撑端,用于对楼板进行支撑。上、下斜撑的结构设计,在保证该对楼板稳固支撑的同时,能够节省材料,降低了成本。斜撑可采用方钢、圆钢、工型钢、角铁或U型钢制成;所述上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立柱上,并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主立柱上,并向下倾斜设置。上、下斜撑的支撑端,都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如图5所示,该连接板上设有长圆形连接孔,用于与对应的楼板进行固定连接。斜撑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主立柱上,本实施例优选采用连接件4的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连接件采用铁板、角铁或U型钢制成;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槽内,该连接件的槽内连接有加固钢板,用于紧固斜撑;且该连接件与所述主立柱固定连接。斜撑的端部设置于连接件的槽内,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为保证连接的牢固,再用螺栓紧固。该连接件加强了上、下斜撑的对于楼板的支撑韧性,为主立柱与斜撑提供更佳的承重效果。此外,连接件通过焊接加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主支柱上。本实施例连接件的连接方式能够增加斜撑与主立柱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上斜撑与下斜撑的数量相同,且该上、下斜撑在所述主立柱上对称设置。通常,如图2所示,将斜撑布置在于主立柱上下、左右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确保对楼板均衡稳定的支撑。上斜撑和下斜撑分别与主立柱形成30-60度的角度,本实施例优选45度角。如图3所示,主立柱采用中空的钢结构制成,该中空结构采用方钢或圆钢制成,可减少主立柱本身的重量,减少对楼板的压力,且节省成本。主立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托盘5,该托盘上水平设置,其上设有长圆形连接孔。而且,主立柱的两端还可分别设有尖顶,该尖顶可方便主立柱与模块化楼板的配合安装。当使用该模块化楼板支撑时,主立柱上下两端设有连接用的托盘,与模块化楼板在楼板的角落位置套扣后,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楼板支撑,保证快速安装,并大幅增加楼层抗风载能力;使用斜撑结构,增强了楼板支撑的抗扭曲力,遭遇地震而不会出现结构性破坏。可进行标准化工厂生产,互换性好,尺寸精准且质量可控,能够节省现场浇筑承重支柱的时间与等待凝固时间,可直接投入使用,拆卸方便且利于回收再利用,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与模块化建筑楼板配合使用,按组排列,均分楼层承重,即组合为楼层整体框架,楼层内可不设置承重墙。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