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康复辅助用具的制作方法疾病急性期患者及危重患者往往需要卧床治疗,但当患者逐步脱离急性期过渡至缓解期的患者,在其下床活动时,因长期卧床而下肢肌力减退,故极其容易发生跌倒等事件;另外,术后患者需要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但术后患者往往因为身体虚弱,自行行走容易跌倒。据统计59Γ15%的跌倒会造成 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白等伤害。跌倒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见问题,甚至可以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自信心受损,也是老年人受损伤后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关于人跌倒致病、自信心受挫及支付昂贵医药费用的文献报道较多,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考虑到患者的安全性,大多医院规定患者需要一定的扶助和支持才能下床活动,若无人陪伴即不能离开病床,这进一步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减少其活动,不利于肌力的恢复和术后胃肠蠕动,同时,也会引起患者的自信心受损,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此外,患者住院期间往往需要输液,手部活动稍一剧烈即会引起针头滑出、补液外渗等并发症,此时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患者若输液时外出行走输液袋往往无处悬挂,需另一手协助举高才不会引起血液回流及针头堵塞,引起患者的不便,输液限制了手部的活动,大多患者在输液时只有选择卧床。故临床治疗及护理急需既能辅助行走、保障患者安全,又能辅助患者外出补液的多功能康复辅助用具。
图I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支撑架杆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杆上端C形架形状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一种实施例中台板与C形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输液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患者辅助支撑行走状态示意图。[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用具,包括车架和底轮,车架包括底圈和至少两个C形架、和连接杆,C形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支撑板。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进行详细介绍和描述,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范围,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性新型范围。实施例I参照图I和、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用具,车架包括底圈I、中间C形架2、上端C形架3、5个底轮10,5个底轮10均匀安装在底圈I下方,并均为万向轮。底圈I、中间C形架2和上端C形架3均为水平设置,两个C形架开口朝前;底圈I与中间C形架2之间、中间C形架2与上端C形架3之间均通过连接杆11相连,上端C形架3位于连接杆11的顶端。底圈、C形架大小可根据需要调整,如底圈I直径为7(T75cm,C形架直径为5(T55cm,弧长为10(Tl20cm,C形架开口宽度为4(T45cm,连接杆11长度为15 20cm。上端C形架3的两侧还设有支撑杆72,支撑杆72上端设有支撑板7。支撑杆72可以连接在C形架上或连接杆11上,连接方式可与实施例4中输液架6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中,支撑杆72置于支撑杆套管71中,并通过支撑杆紧固螺母73固定。支撑板7上也可以设有软垫701。支撑板7最大长度为3(T40cm,最大宽度为5 10cm。本实施例中支撑板7为两端较高而中间较低的弧形板。行走时,将支撑板7置于肘下或腋下,用于支撑身体的重量实施例2参照图5,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输液架6。以将输液袋(或输液瓶)9挂在输液架6上,从而方便患者在需要行走时的输液。输液架6可以是焊接、或通过螺钉、钢钉等固定在C形架、或连接杆上。本实施例中,输液架包括输液架套管62,输液架套管62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杆11上,输液架6下端插入输液架套管62内;输液架套管62上设有螺孔,输液架紧固螺钉63插入落空内拧紧,将输液架6固定。本实施例中,输液架6上端还可以设有挂钩61,用于悬挂输液瓶等,也可以是袋子、网兜、筒状物等等。有时可能会需要悬挂多个输液袋,因此挂钩61数量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挂钩61可以直接通过焊接、旋转部件、螺钉、钢钉等连接在输液架6上端,本实施例中,输液架6上端有一水平杆,挂钩61置于水平杆两端。当输液患者外出行走锻炼以及术后患者早期活动时,可将输液袋9悬挂于输液架挂钩61上、必需物品放于车前台板5上,进行行走练习,促进了康复、确保了安全性。本实施例中,输液架6长度为12(Tl50cm,直径为2 3cm;输液架套管62长度为25 30cm ;水平杆长度为2(T25cm。实施例3在实施例I和2的基础上,参照图3和图4,台板5的一端设有插孔53,另一端下弯;上端C形架3开口端分别设有向前水平延伸的固定杆,如左固定杆33和右固定杆32。左固定杆33插入插孔53中,下弯部分52的一端位于右固定杆32的上方,从而将台板5置于上端C形架3开口端。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将右固定杆32插入插孔53,台板5另一端设有下弯部分52 ;或者不设置下弯部分52 ;或者台板5通过焊接、螺钉、钢钉固定连接、或铰接在上端C形架3的开口端。本实施例中,下弯部分52设有开口朝下的凹口 54,将一台板紧固螺钉55插入凹口54中,抒紧固定。此时,可在台板4上放置患者所需物品,或输液时将手臂置于台板上,使患者更为 舒适、和方便。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康复辅助用具,安全、稳固、可靠,有效地保证了患者外出的安全性;而且操作简便,易使用;能够帮助恢复期尤其是术后早期下床患者练习行走,促进了康复,减少了肠梗阻、肠粘连、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陪伴次数,节约了人力成本;并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可用于急、慢性疾病患者康复期行走辅助及术后早期活动辅助,兼有如助步、辅助补液、放置必需物品等多项功能。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一种康复辅助用具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佟丽娜刘合荣刘合荣刘合荣王洪波李琼砚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庆华岑家耀, 黄念江徐文杰魏昊, 范敏王庆功, 许福运
专利相关信息
-
姜自远, 王君森姜自远, 王君森姚立纲冉胜雷刘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