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者
    刘宝虎, 江立富
  • 公开日
    2011年4月27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2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2月15日
  • 申请人
    刘宝虎, 江立富
  • 文档编号
    A61P31/00GK102028763SQ20101058833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麻黄20 50 地胆草20 50 蒲公英20 50白芍15 40 桂枝10 30 细辛7 1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 学上所说的剂型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胶囊剂、片剂、 颗粒剂、口服液或糖浆剂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桂枝和细辛 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取麻黄粗粉,加0. OOlmoL / L盐 酸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收集备用;上述药渣与白芍、 地胆草及蒲公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 对密度1. 2 1. 2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 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65°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的稠膏,加辅料适量,混 勻,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桂枝和细辛挥发油,混勻,干燥,过筛,分装成颗粒剂或胶囊剂或压 片成片剂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桂枝和细辛 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取麻黄粗粉,加0. OOlmoL / L盐 酸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收集备用;上述药渣与白芍、 地胆草及蒲公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 对密度1. 2 1. 2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 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桂枝和细辛挥发油混勻,加糖浆和水混勻,调节pH5. 6 6. 8,滤 过,灭菌,分装,即得口服液或糖浆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为特征。中医理论认为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 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感冒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病情 轻者称“伤风”;病情重者,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的,称为“时行感冒”。目前,用于 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组方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麻黄20 50 地胆草20 50 蒲公英20 50 白芍15 40 桂枝10 30 细辛7 15 ;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可以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或 糖浆剂;上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桂枝和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 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取麻黄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量,回流 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收集备用;上述药渣与白芍、地胆草及蒲公英加 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1. 2 1. 25,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 味,并继续浓缩至65°C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 33的稠膏,加辅料适量,混勻,制成颗粒,干燥, 喷加桂枝和细辛挥发油,混勻,干燥,过筛,分装成颗粒剂或胶囊剂或压片成片剂;上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桂枝和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 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取麻黄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量,回流 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收集备用;上述药渣与白芍、地胆草及蒲公英加 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90°C条件下相对密度1. 2 1. 25,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 味,加桂枝和细辛挥发油混勻,加糖浆和水混勻,调节PH5. 6 6. 8,滤过,灭菌,分装,即得 口服液或糖浆剂。本发明以麻黄、地胆草、蒲公英、白芍、桂枝和细辛组方,其中麻黄作为组方君药, 含有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为麻黄碱,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配伍地胆草、蒲公英增强抗炎作用,与桂枝相配伍,增强发汗解表力量,配伍细辛以温化寒饮而止咳,配伍白 芍治周身痛等证更有效。本发明将上述药物采取现代制药技术制备成复方中药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 和糖浆剂,其工艺先进,药效发挥充分,使用安全、方便,经过临床使用,疗效确切,未发现明 显的副作用。下面提供一些用本发明治疗的典型病例以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赵某某,男,47岁初诊上呼吸道感染形体消瘦,素体阴虚。复感温操之邪,发热口干,头痛咳嗽,干咳无痰,鼻塞,微恶风寒, 心烦口渴,尿少且黄,舌红绛且形瘦,两脉细弦小数。阴虚之体,又感温邪,滋阴以养其涟,疏 卫兼以退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二诊上呼吸道感染身热退而恶寒解,头痛减而咳嗽除,咽干口渴,小便色黄,舌绛形瘦,两脉细弦小精,温 邪已解,阴分不足。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
三诊上呼吸道感染诸恙皆减,微咳无痰,咽干口褐,脉象弦细小滑,病例分析之略数,舌干质红形瘦。外感 温邪已解,阴虚内热未除,再以甘寒养阴,润燥折热方法。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 次,每次10克。连续服用7天,上呼吸道感染痊愈。
[病例分析]素体阴虚,暮春患感,正合《内经》“冬不藏精,各必病温”例。其形 瘦干咳,舌瘦且绛,脉象弦细小数,合为阴亏之征。故首用感冒颗粒。冀以从根本上改善阴 虚体质。
2、周某,女,50 岁。
初诊上呼吸道感染身热头痛,体温38 3°C,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红且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两 脉浮数。风寒之邪,侵袭肺卫,用温凉疏卫方法,以宣肺退热。饮食当慎,荤腥宜忌。口服本 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
二诊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感冒颗粒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C,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 白而尖红,脉象已变弦滑。风寒已解,肺热留恋。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 10克,三日后,诸恙皆安。
[病例分析]患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表证悉具,与风寒无异。唯其咽红且痛,即 可定为温邪。若为风寒之邪,咽必不红。以此为辨,则寒温立判。况又有口微渴、舌边尖红、 脉浮数为佐证,其为风温犯肺无疑。故投以辛凉平剂,疏卫达邪。药后得汗而热退。
3、冉某某,男30岁 初诊化脓性扁桃腺炎二日来身热不甚,但咳,痰吐不多,口微渴而苔薄白,病已两天,本属风热侵犯于卫,肺 失宣降。今晨身热颇壮,体温39. 7°C,咽红肿痛,且有自腐,咳嗽,痰中带血,胸宇刺痛,头痛 日干,渴饮思凉,两脉弦滑且数,舌绛干裂,心烦,昨夜不能入睡,今晨神志不清,大有神昏谵 语之势。查白细胞计数大于正常范围,急以宣气热兼以疏卫,凉营分以开神明之法。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配伍抗生素抗炎。
二诊化脓性扁桃腺炎用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9. 1°C,神志较清,咽红肿痛皆减,干咳,痰中血渍来见,昨夜已 得安睡。昨进疏卫凉营之剂,今日神苏热减,病势好转,再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 次,每次10克,配伍抗生素抗炎。
三诊化脓性扁桃腺炎身热退净,体温37. 2°C,咽红肿痛已止,咳嗽已徽,夜寐较安,大便通而小溲短少,舌白 苔厚腻,质略红,两脉弦滑皆细,数象已无。温邪误汗以后,阴分已伤,前服清热凉营之剂,病 势大减。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
四诊化脓性扁桃腺炎病已基本痊愈,仍有一二声咳嗽,继进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连服 五日,再休息一周,忌荤腥甜黏之味即愈。
[病例分析]此为风温袭肺,宜透热转气之法,透邪外出,则不致内闭生息。故用 以疏调气机见长的升降散,配伍抗生素采用内外和调,内陷之温邪外泄有路,故药后即见转 机。此透热转气之法,与单执寒凉以疗热病者迥异。适用于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其奥义就在 于给邪气以出路。本案的治疗正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3、李某某,男,57岁 初诊上呼吸道感染暮春感温,形体削瘦,面色黑浊,素质阴亏,滓液不足,近感温热之邪,身热不重,微有恶 寒,干咳无痰,头部微痛,心烦口干,咽部疼痛,舌干瘦而鲜红,脉来弦细小数。此阴虚感温, 津亏液少,当用滋阴清宣方法。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
二诊上呼吸道感染继续用药后,寒热已解,仍干咳无痰,再以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 三日而逐渐痊愈。
[病例分析]辨治外感证亦须注意患者的素体状况,此例患者素体阴伤,津液早 亏,再感温邪,虽身热不重而阴必更伤,故舌干瘦鲜红,脉弦细小数,细主脏阴之亏,数乃郁 热之象,故用滋阴生津,清宣郁热方法,药合病机,乃能取效如此。
4、宋某某,女,65岁 初诊重感冒初春发病,身热20余日,体温38. 5°C上下,形体消瘦,面色暗黑,舌干纬而有裂痕,苔垢 厚焦黄,唇焦起皮,胃纳少思,脘腹胀满拒病例分析,口干欲凉饮,咽红干痛,两脉沉细小滑, 按之仍有力。素患肺结核十余年,经常夜间有汗,有时低烧。近来感受温邪,屡投辛温解表, 重亡津液,阴分过亏,津液大伤,蕴热腑实,便秘不通。阴愈亏而热愈炽,肠愈燥而阴愈耗,必 须顾津液以润其燥,通腑实求其热除。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另加元 参45克,川石斛25克,芒硝1.5克(冲),大黄粉1.2克(冲)。
二诊重感冒用药后昨夜大便畅通一次,初干如羊屎,后则少缓,肛门破裂,微带血渍。今日体温 37. 5°C,舌干绛而有裂痕,胃纳渐开,脘腹胀满已减。咽仍红,干痛已见缓和。两脉沉细小 滑,力量稍逊。素体阴分不足,血虚热盛,患温病又复伤阴,大便秘结。此液枯肠燥,无水舟停,故先用增水行舟润肠通便法,今便已通热已减,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 次10克。
三诊重感冒身热已退净,体温37°C,舌苔已化,质绛干裂,胃纳如常,大便又行一次,便下正常,腹不 胀满,咽干痛已无,脉见细弦小滑,再以甘寒育阴,从本治疗。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 日3次,每次10克,另加生地黄25克,天麦冬各10克,鸡内金10克,五付;药后诸恙皆安, 身热退净。饮食睡眠皆好,嘱平时忌用辛辣厚睐,食以清淡为佳。
5、庞某某,女,80岁 初诊重感冒素嗜鸦片烟已30余载,经常便秘,大便7 8日一行。自4月观日感受风温邪气,身 热咳嗽,咽红肿痛,经中西医治疗十天未见好转。目前身热未退,体温38. 3°C,两脉细弦小 滑,按之细数,头晕心烦,身热腹满,口干唇焦,咽干微痛,舌苔黄厚干燥,焦黑有裂痕,精神 萎靡,一身乏力。老年阴分素亏,久吸鸦片,虚火更甚,津液早亏,病温将及半月,阴液更伤。 老年正气不足,热结阴伤,燥屎内结。必须急攻其邪以祛其热,扶其气分防止虚脱,口服本发 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鲜生地60克,生甘草10克,元参25克,麦门冬15克, 生大黄末1. 2克和元明粉1. 5克共研细末冲服,人参25克(另煎兑入)。服药约两小时,侯腹 中有动静,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在便前另服已煎好之人参汤25克,西洋参粉4. 5克,调 勻分服,再去厕所,以防虚脱。服汤药后约二小时,腹中痛,意欲大便,即先服人参汤送西洋 参4. 5克,再去排便,数分钟后,大便畅解甚多,病人微觉气短,又服人参汤少许,即复入睡。
二诊重感冒昨日大便已通,未出现虚脱症状,这是在气阴两虚之人身上用攻补兼施方法的成功例 证。药后患者静睡通宵,今诊两脉细弱无力,身热已退净,体温36. 7。C,腹满头晕心烦皆减, 舌苔焦黑干裂已除,仍属黄厚近焦,自觉一身疲惫异常。老年病温已久,重伤津液,一时难以 恢复,再以甘寒育阴以折虚热,甘微温益气兼扶中阴,饮食寒暖,皆宜小心。继续口服本发明 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元参30克,麦门冬25克,黄精25克,鲜石斛30克,西洋 参粉10克,连服7天。
三诊重感冒连服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元参30克,麦门冬25克,黄精25克, 鲜石斛30克,西洋参粉10克之后,气阴皆复,患者烧势未作,已能进食少许,舌苔渐化而根 部略厚,夜寐较安,且小溲渐多,再以养血育阴兼扶脾胃。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 次,每次10克,加元参30克,麦门冬25克,黄精25克,鲜石斛30克,西洋参粉10克,连服 三天。
四诊重感冒近几天来,精神渐复,饮食渐增,昨日(10日)大便又解一次,初硬而后调,舌苔已化,根 部略厚,两脉细弱小措。年已八旬,气阴早亏,又嗜鸦片,阴液消耗过甚,病温半月,正气虚损 过度,再以育阴养荣,调理脾胃。服用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继续服用元参30克, 麦门冬25克,黄精25克,鲜石斛30克,西洋参粉10克,连服7天,共15天。
五诊重感冒一周来,精神恢复接近正常,已能下地活动,胃纳渐开,夜寐亦安,面色已润泽,舌苔基本正常。嘱其每日进薏苡百合粥,午服山药粥,晚吃桂元肉汤,调养半月而愈。
[病例分析]老年春月患温,身热不退,迁延日久,阴津大伤矣。舌苔焦黑干裂,燥 屎结于腑中,久不能下,热愈结,津愈伤,燥屎一日不去,发热一日不退,终致阴涸而亡,诚可 忧也。然年高体弱病久,难当峻攻,若径用承气法,恐便下之即,便是气脱之时。运用感冒颗 粒,加用人参另燉浓煎,送服西洋参粉。其服药时间掌握在服汤药后欲排便之时,以二参大 补元气,元气足自可运药力攻邪排便,则扶正不虑其恋邪,通便而不虑其气脱。此案乃组方 之巧。
6、王某某,女,41岁初诊胃肠型感冒身热四五日,头晕且沉,微有憎寒,胸闷泛呕,呕吐恶心,舌白苔腻根厚,两脉濡滑而数, 大便溏薄,小便短赤,暑热挟湿互阻不化,拟以芳香疏化方法,防其湿热增重,饮食寒暖诸宜 小心。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二诊胃肠型感冒用药后身热憎寒皆解,呕吐止而胸闷亦轻,胃纳渐开,小溲如常,暑湿难解而苔腻根厚, 大便未行。继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每 日三次。三日痊愈。
[病例分析]暑月湿热俱重,感之者多病暑湿,胸脘痞闷,泛恶欲呕,是其症也。暑 热挟湿,互阻不化,须忌寒凉,治当芳香疏化,分消其邪,故加用藿香口服液,效果显著。
7、张某某,男,65岁 初诊胃肠型感冒雨后天晴,暑热湿动,起居不慎,感邪致病。今觉身热头晕,胸脘满闷,周身酸楚乏力,微 有恶心,胃不思纳。大便尚可,小溲不畅,舌白苔腻,脉象濡软略滑。病属暑热外迫,湿阻中、 上焦,气机不畅,法当芳香宣化,辛开苦泄。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藿 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
二诊胃肠型感冒用药后遍体小汗,身热渐退,头晕已减,身酸楚亦轻。但中脘仍闷,略有恶心,舌白苔腻, 脉象濡滑,再以前方增损之。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克,加藿香正气水每次 10毫升,每日三次。三日痊愈。
[病例分析]湿热证一般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治疗。湿阻为初 起阶段,湿邪偏盛,阻滞于中上二焦,尚未化热,或虽热而不盛。在上焦肺先受邪,湿阻于肺 则肺气不利,清阳不升,则头晕头沉重如裹;肺合皮毛,营卫不和,则周身沉困酸楚;肺失宣 降则咳嗽、胸闷,甚或作喘滞之当芳香宣化,以展气机,气化则湿亦化,此治湿阻于肺之要诀 也。若湿阻滞中焦,则升降之机枢失司,此必素体太阴内伤,脾虚湿盛之人,客邪外至,与内 湿相合,困阻脾胃,则成中焦湿阻之证,多见胸脘痞闷不舒,呕恶纳呆,大便溏而不爽,伴见 一身倦怠乏力,四肢沉重,无力以动等证。湿阻中焦当以运脾气为主,脾主升清降浊,职司运 化,故药宜灵动,忌守中,用辛开苦降法,辛开气机,以化湿邪,苦以燥湿泄热,则湿热分消而 去。凡湿阻之证,无问邪在中焦上焦,其脉象多呈濡软缓滑之象,舌苔白腻润滑,是湿盛之征 也。有此舌脉,即为湿阻之征象,皆当先治其湿,不可过用寒凉,侯湿化再泄其热可也。此案 即典型的湿阻之证,邪在中上二焦,故用药以芳香宣化与辛开苦降同投,气机畅行,湿邪自化而证愈矣。
8、张某某,女,40岁初诊重感冒近日患感自觉头晕,身热。恶心,胸闷,全身酸软无力。昨日自服安宫牛黄丸二丸,次日 即胸闷异常,呼吸气粗,下肢浮肿,全身无力,四肢逆冷,面色苍白且浮。顷诊两脉沉伏,病例 分析之涩而不畅,舌白质淡苔滑润液多,小便不爽,精神萎靡。此暑湿蕴热,过服寒凉,邪被 冰伏于中,急以辛温通阳,芳香祛湿,解冰伏散寒邪,开郁通闭。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 次,每次10克。
二诊重感冒用药后遍体小汗,身热已退,胸闷大减,呼吸正常,面目四肢浮肿皆退,两脉渐起,脉象 濡滑,四肢转温,舌润质略红。此寒去冰解,改用芳香宣化方法口服本发明感冒颗粒每日3 次,每次10克。三日痊愈。
[病例分析]冰伏为湿热证误治最重的一种,其程度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 一用寒凉即成冰伏,一般湿热证贪凉饮冷,误服寒药,轻者为凉遏,重者成寒凝,最重者变冰 伏。故冰伏者虽亦因过用寒凉而来,却多发生于素体阳虚的病人,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 剂,致阳气重伤,寒湿大盛,阳气式徽,湿热之邪为寒凉所迫,深伏于内,渐成冰冻之势,气机 为之闭塞,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证见面色苍白晦暗,胸脘痞闷堵满概重, 憋气似喘,气难接续,四肢厥冷,少腹绞痛,颈面如肿,舌淡润水滑,多液欲滴,脉象沉迟伏或 沉涩,重按脉难应指。此冰伏之势已成,邪气深伏难出,急用辛热燥烈之品“温散冰冻,开郁 通闭,宜四逆理中方法。药后若面色转为红润,四肢厥冷转温,舌苔水滑已化,脉象沉伏渐 起,胸闷憋气减轻,周身微似汗出,即球伏得解,阳气宣通之象,可及时停药,以免温燥过用 而转增其热。患者因误服安宫牛黄丸而成冰伏,及时应用辛温通阳方法,得遍体小汗,诸证 向安,即改用芳香宣化,以清理余邪。以上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证多因湿热证误治而成, 故所用治法亦为救误之法。

实施例1按重量比取麻黄30份、地胆草20份、蒲公英40份、白芍40份、桂枝15份、细辛15 份,蔗糖40 60份、糊精20 40份。
取处方量桂枝、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 油)另器收集。
用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取麻黄处方量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 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桂枝、细辛剩下的药渣及提取麻黄剩下的药渣与蒲公英、地胆草、白 芍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 1. 25 (90°C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 (65°C)的稠膏,加蔗糖、糊精适量,混勻,制成颗 粒,干燥,喷加挥发油(桂枝、细辛水溶液),混勻,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8按重量比取麻黄20份、地胆草25份、蒲公英30份、白芍15份、桂枝30份、细辛7 份、淀粉20 30份、糊精10 30份。
取处方量桂枝、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 油)另器收集。
用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取麻黄处方量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 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桂枝、细辛剩下的药渣及提取麻黄剩下的药渣与蒲公英、地胆草、白 芍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 1. 25 (90°C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 (65°C)的稠膏,加淀粉、糊精适量,混勻,制成颗 粒,干燥,喷加挥发油,干燥,混勻,过筛,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按重量比取麻黄40份、地胆草50份、蒲公英20份、白芍20份、桂枝10份、细辛10 份、糖粉20 30份、糊精10 30份、硬脂酸镁15 30份。
取处方量桂枝、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 油)另器收集。
用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取麻黄处方量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 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桂枝、细辛剩下的药渣及提取麻黄剩下的药渣与蒲公英、地胆草、白 芍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 1. 25 (90°C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 (65°C)的稠膏,加糖粉、糊精、硬脂酸镁适量,混 勻,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挥发油,混勻,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4按重量比取麻黄50份、地胆草30份、蒲公英30份、白芍30份、桂枝10份、细辛10 份、糖浆10 20份、纯化水30 60份。
取处方量桂枝、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 油)另器收集。
用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取麻黄处方量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 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桂枝、细辛剩下的药渣及提取麻黄剩下的药渣与蒲公英、地胆草、白 芍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 1. 25 (90°C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加糖浆和水适量,混勻,调节PH5. 6 6. 8,滤过,灌装,灭菌,包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5按重量比取麻黄30份、地胆草30份、蒲公英50份、白芍20份、桂枝20份、细辛15 份、糖浆20-40份、纯化水40-70份。
取处方量桂枝、细辛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 油)另器收集。
用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取麻黄处方量粗粉,加0. OOlmoL / L盐酸乙醇5倍 量,回流提取4次,每次回流提取lh,回流后的溶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桂枝、细辛剩下的药渣及提取麻黄剩下的药渣与蒲公英、地胆草、白 芍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 1. 25 (90°C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M小时,分取上清液,加麻黄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 至无醇味,加糖浆和水适量,混勻,调节PH5. 6 6. 8,滤过,灌装,灭菌,包装即得糖浆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成药以麻黄、地胆草、蒲公英、白芍、桂枝和细辛组方,其中麻黄作为组方君药,含有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为麻黄碱,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配伍地胆草、蒲公英增强抗炎作用,与桂枝相配伍,增强发汗解表力量,配伍细辛以温化寒饮而止咳,配伍白芍治周身痛等证更有效。本发明将上述药物采取现代制药技术制备成复方中药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和糖浆剂,其工艺先进,药效发挥充分,使用安全、方便,经过临床使用,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