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节能高效太阳能温室的制作方法目前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太阳能温室为了增大采光面太阳光的透射率,需要增大采光面的面积,采光面与地面比较小的夹角,采光面面积的增大随之带来的问题,一是散热量增大,不利于保温,二是下雪后不利于排除积雪。因此,就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现有的太阳能温室采光面太阳光的透射率低,保温性能差,需要增加大量的燃料作为热量补充。另外现有的太阳能温室的纵向走向一般都是东西走向。在北方冬季以西北风最强最具有破坏力,西北风直接侵袭现有的太阳能温室的采光面,使太阳能温室的室温损失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太阳能温室,不仅不需要增大采光面的面积,而且还可以适当减少采光面的面积,就可以达到采光面的光的透射率高,散热量小的效果,下雪后利于积雪的排除,而且在白天有日照的情况下,可以储存太阳能,进行缓慢释放热量,可以节约燃料。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高效太阳能温室,包括由支架构成的具有保温屋面,保温墙和透明隔热材料构成的采光面的温室,在温室内保温后墙一侧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着散热器,散热器安装在温室内的土壤中,温室采光面与地面的夹角为55°-75°,温室纵向走向与东西方向东端向北偏转的夹角为10°-20°。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内安装着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散热器,在温室的土壤中安装着散热器,经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的热水通过散热器向土壤中缓慢散发热能,达到恒定温室室温和地温的作用,可以节约燃料。在特别寒冷的地区,本实用新型温室除了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通过散热器散热外,还需通过锅炉补充热量。用锅炉补充热量可以通过集热器和散热器散热,提高室温和地温,不需另外增加散热设施。温室采光面与地面的夹角为55°-75°。这个角度在北纬35°-55°冬季“冬至”节气能满足太阳光垂直照射采光面的条件,也就是说单位面积能采集到最强的光能和热能。在北纬35°-55°“冬至”节气,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1.75度、11.75度,而温室采光面与地面的夹角在55°-75°基本能满足北纬35度-55度区域温室采光的需求。另外,由于采光面与地面的夹角增大,温室内前部的有效容量增大,有利于高杆植物以及果木的种植,也有利于家畜的饲养和育肥。采光面与地面的夹角增大,使屋面的保温面积增大,可以减少温室内热量的散失。温室纵向走向与东西方向东端向北偏转的夹角为10°-20°。是由于北方冬季晴天,早上空气清新透光度好,日落前两小时,由于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较多,形成雾气透光度差。温室保持这种方位可以保证最长时间利用光照最佳时间段(早上和中午的阳光),日落前的光照已失去利用的价值,不必考虑利用。另外,北方冬季以西北风最强,最具破坏力,本实用新型温室的纵向走向使温室后保温墙朝向西北方,能很好的保护温室的采光面不直接经受西北风的侵害。
北纬35°-55°地区“冬至”节气白天日照时间只有8个小时,除日落前2个小时,能利用的日照时间实际只有6个小时左右。本实用新型温室的纵向走向当日出时,太阳光与温室采光面纵向走向夹角为38.25°,上午为68.25°,中午时,夹角为98.25°,日落前2小时夹角为128.25°,因此,本实用新型温室纵向走向偏转角可满足每天最长时间的采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方位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种节能高效太阳能温室,包括由支架构成的具有保温屋面2、保温墙和透明隔热材料构成的采光面1的温室,均布的立柱7支撑着保温屋面2,斜撑8支撑着采光面1。在温室内保温后墙4一侧安装着太阳能集热器3,太阳能集热器3为真空管集热器或热管集热器或闷晒式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着散热器6,散热器6安装在温室内的土壤中,散热器6为管式散热器。在太阳能集热器3的循环管道上安装着水泵5。锅炉的供热管道可以与太阳能集热器3的供热管道相连。温室采光面1与地面的夹角为55°-75°,温室纵向走向与东西方向东端向北偏转的夹角为10°-20°。
节能高效太阳能温室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李志明陶倩华陶倩华倪刚, 李之瑞吕佩师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吕佩师阿布都艾则孜·阿布来提, 艾力江·如苏力阿布都艾则孜·阿布来提, 艾力江·如苏力阿布都艾则孜·阿布来提, 艾力江·如苏力薛黎明, 陈鹏薛黎明, 陈鹏薛黎明, 陈鹏
专利相关信息
-
陈伟陈伟孙吉娜刘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