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杠子头成型模具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杠子头成型模具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程文超
  • 公开日
    2012年7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1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1日
  • 申请人
    程文超
  • 文档编号
    A21C11/18GK202340709SQ201120491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杠子头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其包括模套(I)和可沿模套(I)内腔上下滑动的芯模 (2 ),芯模(2 )下表面与模套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子头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套(I)内腔中下部内凸形成环状的内凸台(4),芯模(2)上端外凸形成环状的外凸台(5),芯模(2)上滑至其上端与模套(I)上端平齐时,芯模(2 )下表面与模套(I)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3 ),芯模(2 ) 下滑至外凸台(5)的底面与内凸台(4)的顶面贴合时,芯模(2)侧面的最低点(7)位于容腔(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子头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套容腔部的内表面为锥台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杠子头成型模具,其特征是芯模(2)上滑至其上端与模套(I) 上端平齐时,芯模(2 )侧面的最低点(7 )与锥台面的最高点(8 )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杠子头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芯模(2)的下表面形成圆滑的下伸面,下伸面的中部为平面(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杠子头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模套(I)顶面均布有螺栓孔(6)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杠子头成型模具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杠子头成型模具,包括模套和可沿模套内腔上下滑动的芯模,芯模下表面与模套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可将模具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气缸滑动固定在行走架上,行走架下方设有面案,用压面机将面压成一定厚度的面饼,然后把面饼置于面案上,驱动气缸使模具下压至与面案贴合,即可将杠子头成型并使成型的杠子头与面饼分离,将成型的杠子头脱模,滑动气缸重复前述操作,实现了杠子头的自动成型,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效率提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杠子头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杠子头为潍坊有名的硬面食品,其中间薄,边厚。成型方法为取面剂用右手压搓, 转成圆形,再按扁,用手掌按住中心,边搓边转,使之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圆饼。左手把饼托起,用小指从底面中间向上顶起一个凸形,即成型,此种成型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杠子头成型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套和可沿模套内腔上下滑动的芯模,芯模下表面与模套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模具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气缸滑动固定在行走架上,行走架下方设有面案,用压面机将面压成一定厚度的面饼,然后把面饼置于面案上,驱动气缸使模具下压至与面案贴合,即可将杠子头成型并使成型的杠子头与面饼分离, 将成型的杠子头脱模,滑动气缸重复前述操作,实现了杠子头的自动成型,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效率提高。所述模套内腔中下部内凸形成环状的内凸台,芯模上端外凸形成环状的外凸台, 芯模上滑至其上端与模套上端平齐时,芯模下表面与模套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 芯模下滑至外凸台的底面与内凸台的顶面贴合时,芯模侧面的最低点位于容腔内,方便成型的杠子头脱模。所述模套容腔部的内表面为锥台面,杠子头成型后,芯模下滑时成型的杠子头容易从模具内脱出。芯模上滑至其上端与模套上端平齐时,芯模侧面的最低点与锥台面的最高点重合,使成型的杠子头上边圆滑,容易脱模。所述芯模的下表面形成圆滑的下伸面,下伸面的中部为平面,可将面饼压成杠子头特有的形状,又方便成型的杠子头脱模。所述模套顶面均布有螺栓孔,方便模套的安装。以下结合附图及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由图I和图2可知,杠子头成型模具包括模套I和可沿模套I内腔上下滑动的芯模2,模套I为中空的圆柱体,芯模2下表面与模套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3。模套I 内腔中下部内凸形成环状的内凸台4,芯模2上端外凸形成环状的外凸台5,内凸台4与外凸台5配合既可限制芯模2下滑的深度,又防止芯模2从模套I内滑出,芯模2上滑至其上端与模套I上端平齐时,芯模2下表面与模套I内腔形成杠子头成型用的容腔3,芯模2下滑至外凸台5的底面与内凸台4的顶面贴合时,芯模2侧面的最低点7位于容腔3内。模套容腔部的内表面为径向尺寸自上往下逐渐变大的锥台面,杠子头成型后,芯模2下滑时成型的杠子头容易从模具内脱出。芯模2上滑至其上端与模套I上端平齐时,芯模2侧面的最低点7与锥台面的最高点8重合,使成型的杠子头上边圆滑,而且容易脱模。芯模2的下表面形成圆滑的下伸面,下伸面的中部为平面9,可将面饼压成杠子头特有的形状,又方便成型的杠子头脱模。模套I顶面均布有螺栓孔6,方便模套I的安装。使用时,可将模具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气缸滑动固定在行走架上, 行走架下方设有面案,用压面机将面压成一定厚度的面饼,然后把面饼置于面案上,一般根据将要制作杠子头的的大小确定面饼的厚度,驱动气缸,气缸操控活塞杆带模具下压,将面饼压入容腔3内,此时芯模2上滑,当模具下压至与面案贴合时,芯模2上滑至与连接板贴合,模套的底边切割面饼,使成型的杠子头与面饼分离,然后关闭气缸开关,活塞杆带模套I 回复原位,芯模2由于重力作用自动下滑,将成型的杠子头从容腔3中推出,使其与模具分开。然后滑动气缸,重复操作即可。最后人工将成型的杠子头从面案上取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