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
  • 发明者
    方萍, 辛翔
  • 公开日
    2013年4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3年1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3年1月23日
  • 申请人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文档编号
    E04D7/00GK103046697SQ2013100276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屋檐线到屋脊线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在水平分界线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通过屋檐线、屋脊线、 水平分界线和坡向分界线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铁线绑扎牢固;3)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 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其次,同一浇筑区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低至高”的原则,先浇筑边梁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浇筑坡梁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板的混凝土 ;浇筑板的混凝土时,沿着该区域的水平分界线的走向下灰,并按照Z字形走向逐渐从该区域的低处向高处浇筑;4)第一次振捣,各区域的浇筑和混凝土的第一次振捣可交叉进行,各区域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应垂直于模板面插入,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明显下沉,不再有气泡和泌水冒出为度;5)收灰并补浇混凝土,振捣期间,应设专人用铁锹配合收灰,将滑下来的多余混凝土撮到上方混凝土不足的部位;第一次振捣后如果混凝土量不够,应进行补充浇筑;6)进行第二次振捣,振捣顺序及振捣方式和第一次振捣相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比第一次振捣面深至少50mm ;7)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并基本振捣密实后,用铁锹进行拍打和整形,确保混凝土的厚度和外形符合设计要求;8)在坡屋面混凝土初凝前抹压18mm 20mm厚的防水砂浆,进行防水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操作步骤如下①防水砂浆找平层施工时,用杠尺配合找型和找平,然后用砂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第一遍,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纹为宜;②根据防水砂浆找平层的面积和屋面外形,对防水砂浆找平层表面进行分格,分格宽度不大于6m ;③当防水砂浆找平层开始初凝时,开始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压实、压光,不得漏压;待到防水砂浆找平层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第三遍;9)施工结束后及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屋面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坡屋面住宅既能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建筑立面,又能抗渗防漏、隔热保温、改善顶层居住环境、提高空间利用率,因适应日益增长的住宅建设市场的需求,在我国新建住宅中得到了大量运用。按照传统的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一是采用平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支模和浇筑,二是采用双模板支模工艺。平板混凝土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是坡度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滑移和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及上表面抹实压光上都存在操作上的困难,难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外形、厚度的精确度,极易造成坡屋面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双模板支模工艺存在的不足是一方面需要消耗双倍的模板,另一方面为满足振捣和排气的需要,上层模板不能一次全部安装完毕,需要边安装、边浇筑、不仅工序复杂,参与操作的人员数量也较多。此外,根据实践经验,双模板支模工艺更加适合大坡度的混凝土施工,如果坡度不够大,气泡排除会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气泡聚集在上层模板的内表面,使拆模后的混凝土上表面外观质量较差,既不经济,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坡度不大,按照平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比较适合;如果坡度较大,采用双模板支模工艺更加适合。住宅坡屋顶的倾斜度一般不宜小于15°,且不宜大于85°,在20 45°范围较为理想。这种坡度范围,无论采用哪种传统的施工方法,都会更加突出该方法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简便工序,解决混凝土浇筑时存在的滑移和振捣不密实等问题,避免模板安装和浇筑的交叉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I)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屋檐线到屋脊线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在水平分界线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通过屋檐线、屋脊线、水平分界线和坡向分界线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铁线绑扎牢固;3)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则,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②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其次,同一浇筑区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低至高”的原则,先浇筑边梁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浇筑坡梁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板的混凝土;浇筑板的混凝土时,沿着该区域的水平分界线的走向下灰,并按照Z字形走向逐渐从该区域的低处向高处烧筑;4)第一次振捣,各区域的浇筑和混凝土的第一次振捣可交叉进行,各区域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应垂直于模板面插入,快插慢拔,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明显下沉,不再有气泡和泌水冒出为度;5)收灰并补浇混凝土,振捣期间,应设专人用铁锹配合收灰,将滑下来的多余混凝土撮到上方混凝土不足的部位;第一次振捣后如果混凝土量不够,应进行补充浇筑;6)进行第二次振捣,振捣顺序及振捣方式和第一次振捣相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比第一次振捣面深至少50mm ;7)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并基本振捣密实后,用铁锹进行拍打和整形,确保混凝土的厚度和外形符合设计要求;8)在坡屋面混凝土初凝前抹压18mm 20mm厚的防水砂浆,进行防水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操作步骤如下①防水砂浆找平层施工时,用杠尺配合找型和找平,然后用砂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第一遍,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纹为宜;②根据防水砂浆找平层的面积和屋面外形,对防水砂浆找平层表面进行分格,分格宽度不大于6m ;③当防水砂浆找平层开始初凝时,开始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压实、压光,不得漏压;待到防水砂浆找平层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第三遍;9)施工结束后及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等手段,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滑移、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问题,减少了模板的使用量,避免了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的交叉施工,即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工序简便,减少了人工和周转材料的消耗,提高了施工速度。2)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有力地保证了坡屋面混凝土的密实度、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尤其对于坡度为25 40°的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更显著。图1是本发明坡屋面浇筑区域划分及编号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面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浇注板结构混凝土的Z字形浇筑方向示意图。图中1_底面模板 2-屋檐线 3-屋脊线 4-水平分界线 5-坡向分界线6-快易收口网7-钢筋网8-边梁9-坡梁10-板11-防水砂浆找平层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至图3,是本发明一种25 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示意图,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I)划分浇筑区域并进行编号。在支设好的底面模板I上沿屋面坡度方向在从屋檐线2到屋脊线3之间画出水平分界线4,在水平分界线4的垂直方向上画坡向分界线5,间距不宜超过2m,通过屋檐线2、屋脊线3、水平分界线4和坡向分界线5将坡屋面划分成多个浇筑区域,并对这些浇筑区域进行编号,分别为la、2a、3a……;lb、2b、3b……;2)安装坡屋面混凝土的钢筋网7。安装时应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安装牢固,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致被踩倒或移位。在各浇筑区域之间设置快易收口网6,用以拦截各区域之间的混凝土,使钢筋穿过快易收口网的网眼,并将快易收口网和钢筋网交叉处用22#铁线绑扎牢固,确保其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出现位移和过大的变形;3)如图4,按顺序向各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的确定原则为首先,相邻浇筑区域的浇筑顺序应遵循三条原则①按照“先低后高”的原贝U,先浇筑下部某浇筑区域的混凝土,再浇筑其相邻的两侧或上部浇筑区域的混凝`土,按编号顺序烧筑顺序分别为1a — 2a — 3a — 4a — 5a — 6a — 7a — 8a —......;
Ib — 2b — 3b — 4b — 5b — 6b — 7b — 8b —……;②根据坡屋面的复杂程度,以不出现冷缝为前提,从几个不同区域同时浇筑,逐渐汇合并最终完成整个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过程;③制定浇筑顺序时,应给后续的振捣、收灰、抹压工序留出足够的工作面,以方便各工种人员的操作;其次,各区域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本着“先梁后板、先边后坡、由低至高”的原则。即同一浇筑区域既有边梁8、坡梁9又有板10时,先浇筑边梁8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浇筑坡梁9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板10的混凝土 ;浇筑板10的混凝土时,沿着该区域的水平分界线4的走向下灰,并按照Z字形走向逐渐从该区域的低处向高处浇筑,浇筑时混凝土出料口要尽量压低,以减小混凝土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浇筑边梁8的混凝土时,不应一次浇得太满,应留出上部混凝土下滑填充边梁8的余量,以免下滑的混凝土把边梁8填满后外溢;4)第一次振捣。各区域的浇筑和混凝土的第一次振捣可交叉进行,即上个区域浇筑人员浇筑完毕后振捣工即可进行该区域第一次振捣,而浇筑人员接着进行下一区域的浇筑,振捣工也依次进行振捣。各区域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振捣,即先振捣边梁8的混凝土,再由低至高地振捣坡梁9的混凝土,最后振捣板10的混凝土。板10的混凝土振捣时,也应由低至高地按照混凝土的Z字形浇筑路线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棒应垂直于模板面插入,快插慢拔,不可顺坡面平行振或无序斜振,以免发生“浆盖石”的假象而漏振和欠振。振捣会导致混凝土的下滑,因此每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明显下沉,不再有气泡和泌水冒出为度;5)收灰并补浇混凝土。振捣期间,应设专人用铁锹配合收灰,将滑下来的多余混凝土撮到上方混凝土不足的部位。第一次振捣后如果混凝土量不够,应进行补充浇筑;6)对经收灰和补充浇筑的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振捣。第二次振捣的振捣顺序及振捣方式和第一次振捣相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比第一次振捣面深至少50mm ;7)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并基本振捣密实后,用铁锹进行拍打和整形,确保混凝土的厚度和外形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拍打整形,也可以实现对表层混凝土的进一步密实;8)在坡屋面混凝土初凝前抹压18 20mm厚的防水砂浆,进行防水砂浆找平层的施工,操作步骤如下①防水砂浆找平层施工时,用杠尺配合找型和找平,然后用砂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第一遍,要压得轻一些,尽量使抹子痕迹浅一些,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纹为宜;②根据防水砂浆找平层的面积和屋面外形,对防水砂浆找平层表面进行分格,分格宽度不大于6m,以确保其不出现收缩裂缝;③当防水砂浆找平层开始初凝时,开始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压实、压光,不得漏压,表面要清除气泡、孔隙,做到平整光滑;待到防水砂浆找平层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第三遍,抹压时稍用力,把第二遍留下的抹子痕迹、毛细孔压平、压实、压光;9)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防止防水砂浆找平层11开裂。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克服混凝土的流动特性,通过制定合理的浇筑流程,避免各区域的混凝土之间出现冷缝;通过对振捣不利因素的分析和解决,制定适宜的振捣方法和振捣时间;通过抹压一层防水砂浆,确保坡屋面上表面光滑、密实、尺寸精确。混凝土本身具有流动性,由于重力、浇筑时产生的冲击力、振捣时产生的振动力,必然会导致混凝土顺着坡面下滑,下滑的混凝土和钢筋网发生碰撞,也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本发明针对这一难点,制定了分区浇筑原则,首先,将坡屋面划分出若干个浇筑区域,区域之间用快易收口网间隔,用以拦截各区域间的混凝土,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下滑量;其次,对各区域进行编号,以明确浇筑顺序,避免各区域之间的混凝土出现冷缝。尽管有快易收口网的拦截,振捣还会导致部分混凝土出现滑移,通过收灰的方式将下部区域多余混凝土收到上部区域,并通过补灰的方式将各区域的混凝土补足,经过这些步骤以后,一部分已经振捣过的混凝土会受到到扰动,必须重新进行振捣。振捣后又会产生一定的下滑量,最终导致最上层的混凝土密实性较差,解决方法是采用拍打、抹压等人工方式,在对混凝土进行整形的过程中完成上层混凝土的密实。由于上层混凝土不能实现充分的机械振捣,表面返浆少,不易形成光滑表面,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上表面直接抹压一层20mm厚的防水砂浆层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发明涉及屋面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5~40°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块多次浇筑、分层多遍振捣、控制振捣时间以及后序的整形和养护步骤,改善混凝土浇筑时的滑移及振捣不密实现象,获得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了模板的使用量,避免了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的交叉施工,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工序简便,减少了人工和周转材料的消耗,提高了施工速度。2)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有力地保证了坡屋面混凝土的密实度、表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尤其对于坡度为25~40°的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更显著。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