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心楼板grf薄壁空心管抗浮装置的制作方法空心楼板是一种预制楼板,内设一个或几个总纵向孔道,以节省材料,并减轻重量。通常用预应力混凝土制成,其尺寸根据房屋开间大小和吊装机械的能力而定,板中孔道有利于隔声和隔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的住宅、公共娱乐场所、写字楼、办公会馆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具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亿多平方米的大规模建筑施工,若常规的构造方法设计和建造这类建筑,国家将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若用采用GRF薄壁空心管技术设计和施工,将会节约10%的造价,同时还能给国家创近10亿元的利税。GRF薄壁空心管技术就是用中空的GRF薄壁空心管代替板中部的混凝土,从而达到减轻楼板自重,而板承载力不变的效果。GRF薄壁空心管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跨度和各种荷载的建筑;能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梁高和四周围护结构,在建筑楼层净高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建筑层数;受力均匀,楼面刚度大,楼层内的房间可以任意灵活分隔;隔音隔热效果好,有利于降噪节能;房间无须吊顶,减少吊顶装修和吊顶更新的费用;平板施工简便,速度快,节约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由于GRF薄壁空心管为轻质材料,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振捣会对芯管产生浮力,受浮力作用,GRF薄壁空心管易发生变位,把楼板上层钢筋顶起,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GRF薄壁空心管的位置不变化。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楼板上下层钢筋固定GRF薄壁空心管的筒芯,虽然有效的控制了钢筋与筒芯之间的保护层厚度,但不能根本的控制上浮,致使楼板钢筋和GRF薄壁空心管整体上浮。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既能有效的控制了钢筋与筒芯之间的保护层厚度,又能保证GRF薄壁空心管的位置不变化,避免楼板钢筋和GRF薄壁空心管整体上浮,保证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空心楼板GRF薄壁空心管抗浮装置,包括抗浮架和GRF薄壁空心管3,所述抗浮架由上层抗浮钢筋I和下层钢筋2构成,所述抗浮架设置于带有模板支架4的模板5上,所述抗浮架内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GRF薄壁空心管3 ;通过抗浮架控制GRF薄壁空心管3在混凝土浇注时产生上浮,又能控制钢筋与GRF薄壁空心管筒芯之间的保护层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GRF薄壁空心管3之间纵向设置有控制混凝土浇注时GRF薄壁空心管3偏移的抗移肋条6 ;通过抗移肋条6控制混凝土浇注时GRF薄壁空心管3偏移,保证GRF薄壁空心管3横向固定,从整体上提高浇注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抗移肋条6—端固定于上层抗浮钢筋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层钢筋2和模板4固定于模板支架5上;抗浮固定的位置在GRF薄壁空心管筒芯的1/4长度处。本实施例中,所述抗移肋条6为铁丝;铁丝栓在GRF薄壁空心管筒芯上层钢筋I上,下部穿过模板4绑扎在支模钢管上。抗浮固定的位置在GRF薄壁方合筒芯的1/4长度处。本实施例中,所述GRF薄壁空心管3截面为矩形;承压力更强,比易变形,更易于混凝土浇注。本实施例中,所述铁丝为16#铁丝。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空心楼板grf薄壁空心管抗浮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吴立军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吴立军吴立军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杉田守男杉田守男徐东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