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腔镜手助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腔镜手助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下村一之
  • 公开日
    2006年7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4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4月22日
  • 申请人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B17/00GK2794456SQ2005200410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腔镜手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虹模阀门、上圈、下圈、底圈、分别设置在上圈内壁的下部周边和下圈上部外壁周边的一对滑齿;所述的在上圈内壁的下部周边延伸一圈滑齿;在上圈外壁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的在下圈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滑齿;在下圈外壁下部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的底圈由记忆合金圈外包覆一层软性薄膜构成;所述的虹模阀门由两个呈筒状的上、下薄膜筒组成;上薄膜筒一端边套置在上圈周边,另一端边套置在下圈的凹槽外周边;下薄膜筒一端边套置在套有上薄膜筒的下圈凹槽部位,其另一端边套置在底圈周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手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紧固圈,所述的一个紧固圈套置在上圈的凹槽中,另一个紧固圈套置在套有上、下薄膜筒一端边外的下圈的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手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在上圈内壁下部周边延伸一圈的滑齿与设在下圈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的滑齿相啮合,并可相互锁紧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助式腔镜手术的腔镜手助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助式腔镜手术的腔镜手助器,其包括虹模阀门、上圈、下圈、底圈及两个紧固圈,在上圈内壁的下部周边延伸一圈滑齿;在上圈外壁设有一圈凹槽,该槽中套置一紧固圈;在下圈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滑齿,该滑齿与上圈的滑齿相啮合,并可锁紧;在下圈外壁下部设有一圈凹槽,该槽中套置一紧固圈;底圈由记忆合金圈外包覆一层软性薄膜构成;虹模阀门由两个呈筒状的上、下薄膜筒组成;上薄膜筒一端边套置在上圈周边,另一端边套置在下圈的凹槽外周边;下薄膜筒一端边套置在套有上薄膜筒的下圈凹槽部位,其另一端边套置在底圈周边。使用腔镜手助器,可缩小切口,保持在切口周围腹壁上,使操作者手容易进入体腔内,便于手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腔镜手助器的制作方法目前,在人体腹腔镜手术中在一般手术部位,作相应的穿刺孔,方便器械进出,但是,医生的手不能进了腹腔,只能通过腹腔镜观察进行手术或用机器遥控作手术。有许多复杂的腔镜手术,如不能用手辅助操作,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腔镜手术的腔镜手助器,它能使手术医生的手容易地进入腹腔,进行手术,使用腔镜手助器可使切口比常规的手术切口小二分之一,同时可保护切口边缘,且在手进出腹腔过程中能保持气腹,取出标本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腔镜手助器,其特点是,包括虹模阀门、上圈、下圈、底圈、分别设置在上圈内壁的下部周边和下圈上部外壁周边的一对滑齿;所述的在上圈内壁的下部周边延伸一圈滑齿;在上圈外壁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的在下圈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滑齿;在下圈外壁下部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的底圈由记忆合金圈外包覆一层软性薄膜构成;所述的虹模阀门由两个呈筒状的上、下薄膜筒组成;上薄膜筒一端边套置在上圈周边,另一端边套置在下圈的凹槽外周边;下薄膜筒一端边套置在套有上薄膜筒的下圈凹槽部位,其另一端边套置在底圈周边。上述的腔镜手助器,其中,还包括两个紧固圈,所述的一个紧固圈套置在上圈的凹槽中,另一个紧固圈套置在套有上、下薄膜筒一端边外的下圈的凹槽中。上述的腔镜手助器,其中,所述的设在上圈内壁下部周边延伸一圈的滑齿与设在下圈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的滑齿相啮合,并可相互锁紧。本实用新型腔镜手助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简洁,在腔镜手术中配合使用腔镜手助器,可缩小切口,保护切口边缘,并可保持气腹,使腹壁与腹腔内的脏器分离,便于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上圈内壁的下部周边延伸一圈滑齿;在下圈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滑齿;该对滑齿相啮合时,可将虹模阀门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虹模阀门由于采用柔性材料,便于收拢和伸开,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底圈由于由记忆合金圈外包覆一层软性薄膜构成,可变形置入腹腔后仍能恢复底圈的圆形,牢固地固定在腹壁上。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腔镜手助器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是本实用新型腔镜手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腔镜手助器置入腹腔前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手伸入本实用新型腔镜手助器内的状态示意图。

请参见附图1所示,腔镜手助器,包括上圈1、下圈2、底圈3、虹模阀门4及两个紧固圈5、分别设置在上圈1内壁的下部周边和下圈2上部外壁周边的一对滑齿11、21。在上圈1内壁的下部周边延伸一圈滑齿11;在上圈1外壁设有一圈凹槽,一个紧固圈51套置在上圈1的凹槽中;在下圈2上部外壁周边延伸一圈滑齿21;在下圈2外壁下部设有一圈凹槽;底圈3由记忆合金圈外包覆一层软性薄膜构成,能使底圈3在外加压力下变形,当无外加压力,底圈3自动恢复原形;使虹模阀门4由两个呈筒状的上薄膜筒41、下薄膜筒42组成;上薄膜筒41一端边套置在上圈1周边,另一端边套置在下圈2的凹槽外周边;下薄膜筒42一端边套置在下圈2的已套置上薄膜筒41一端边外的凹槽部位,另一个紧固圈套置在套有上、下薄膜筒一端边外的下圈的凹槽中,其另一端套置在底圈3周边。
设在上圈1内壁下部的滑齿11与设在下圈2外壁上部外壁周边的滑齿21相啮合,并可相互锁紧。当上圈1内壁下部的滑齿11与设在下圈2外壁上部外壁周边的滑齿21相啮合锁紧时,虹模阀门4收拢;当顺时针方向稍微旋转上圈,打开腔镜手助器,轻轻向上拉开滑齿,上圈1内壁下部的滑齿11与设在下圈2外壁上部外壁周边的滑齿21脱离,再逆时针旋转,完全打开腔镜手助器。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当使用腔镜手助器时,其使用步骤如下1.一个比操作者手套小1/2公分的切口。
2.切口处,可用缝线固定以防切口扩大,(禁止使用金属夹)。
请配合参见附图2所示,3.将底圈的一部分向上翻转并放入腹腔内。
4.将翻转的底圈塞入腹腔内并慢慢地伸展开来。
5.确保柔性的底圈完全接触腹壁并牢固定在腹腔内,可在腹腔镜头帮助下固定位置。
6.顺时针旋转上圈,关闭虹膜阀门。
7.将通过穿刺器的腹腔镜头插入腔镜手助器,进入腹腔,建立气腹;并在镜头的帮助下建立第一个观察孔。
8.一个观察孔建立后,打开虹膜阀门。
请配合参见附图3所示,9.医生的手套外擦上润滑油,并通过腔镜手助器放入腹腔中,根据手A的大小顺时针方向旋转上圈,关闭腔镜手助器。
10.顺时针方向稍微旋转上圈,打开手助器,轻轻向上拉开滑齿,并逆时针旋转完全打开腔镜手助器。
11.用手抓住底圈,慢慢的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简洁,在腔镜手术中配合使用腔镜手助器,可缩小切口,保护切口边缘,并可保持气腹,使腹壁与腹腔内的脏器分离,便于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