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狭窄空间及长距离灌浆作业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制作方法[0002]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在天津无缝钢管公司获得首次成功应用,水泥基灌浆材料快速发展,国内相继有YB/T9261-98《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JC/T986-2005《水泥基灌浆材料》、GB/T50448-200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出台。[0003]三个标准对水泥基灌浆材料流动性能的测试方法一致,均采用截锥圆模法测试材料浆体在自重下的最大自由扩展直径作为流动度。GB/T50448-2008最为详细地进行了分类划分,它将细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按照流动度大小划分了 300mm、340mm、380mm三个等级,流动度大于340mm以及大于380mm的水泥基灌浆材料主要定位于相对狭窄空间的灌浆作业。然而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很多灌浆材料虽然有很高的流动度,却在灌浆过程中有很大的粘滞阻力存在,不利于灌浆作业的进行。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材料主要依靠持续的扩展流动能力来达到高流动度,但是浆体的粘度很大。因此,截锥圆模法测得的流动度有利于表征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持续流动能力,但忽略了对浆体粘度的要求。 [0004]美国ASTM-C939-2012提出了流锥方法(Flow Cone Method)对高流动性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进行测试,测定一定体积的材料浆体从规定的锥体内完全流出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规定这一流出时间不得大于35s。只有材料浆体在粘度很低的情况下方能达到如此快速的流出时间,因此,ASTM-C939-2012的流锥测试方法更多地反映了对浆体粘度的要求。[0005]当水泥基灌浆材料同时具备持续的扩展流动能力和低粘度性能时,才可更好地适用于狭窄空间以及长距离的灌浆作业。结合使用国内外两种流动性能的检测方法,可为这种闻流动性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开发提供基础。
[000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及长距离灌浆作业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它兼具持续扩展流动能力和低粘度性能,具体地说,流动性能同时满足GB/T50448-2008中I类灌浆材料流动度要求≥380mm和ASTM-C939流出时间要求≤35s。[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适用于狭窄空间及长距离灌浆作业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适用于狭窄空间及长距离灌浆作业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按质量份计,其原料包含:
[0009]
适用于狭窄空间及长距离灌浆作业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高汉青张思超, 张静波张思超, 张静波刘威汪冬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汪冬冬郑力鹏, 黄文铮郑力鹏, 黄文铮郑力鹏, 黄文铮池田贵志, 大窪晋池田贵志, 大窪晋池田贵志, 大窪晋
专利相关信息
-
丁爱民丁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