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回收医用pp盐水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当前大多数医用盐水袋的材质主要采用PVC,但是由于PVC单体存在一定的毒性和国际上提倡采用无毒的PP材质作为盐水袋,目前PP材质盐水袋已经逐步取代PVC材质盐水袋,开始成为医用市场的主流。目前对于PP材质的盐水袋的回收处理主要采用填埋、 燃烧和再生利用的方式。填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分子化合物在填埋后即使经过数十年也难以降解,这种处理方式势必会对周围的土壤、水域等环境造成及极大的污染,目前基本上已经不采用了 ;燃烧存在的问题是由于PP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燃烧不充分时容易 产生 CO、二恶英等致癌性废气,对大气、环境以及人的健康产生极大的损害。而再生利用是目前许多厂商比较关注的热点。但是对于PP材质的盐水袋,由于在丝网印刷油墨时采用了UV 固化技术,使组成油墨的高分子链快速连接固化,油墨同PP材质和附着牢固很大,普通的无机化学溶剂如酸、碱等难以打断组成油墨的高分子链,因而很难将PP材质表面的UV丝印油墨彻底去除。因此,采用有机溶剂来去除PP材质表面的UV丝印油墨成为了唯一相对可行的方法。据悉,日本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滚筒式装置外加有机溶剂来清洗PP盐水袋的表面的UV丝印油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这种装置洗完一筒后必须停机,取出洗净的产品后才能继续装样品和补充有机溶剂,这种装置属于间歇式装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效率较低;二是这种装置对于盐水袋彼此重叠和盐水袋自身有皱折的基本上无能为力,难以将UV丝印油墨彻底去除,从而影响PP盐水袋的回收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密封罩,3.清洗辊,4.滴液管,5.受液槽,6.洗液循环槽,7.洗液循环泵,8.洗液回收处理器,9.管道,10.主动轮,11.被动轮,12.输送带,13.净袋收集箱,14.挡板。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所示的一种回收医用PP盐水袋的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固定在支撑板1上的“M”形密封罩2,此种设计的密封罩2能够在喷洒时,液体喷洒到密封罩2内壁上,液体能够顺着两斜面往中间流,从而流至受液槽内,支撑板1上支撑有若干根清洗辊3并与支撑板1板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清洗辊3上面有滴液管4,滴液管4连通管道9,支撑板1两端有主动轮10和被动轮11,主动轮10和被动轮11上绕置输送带12,输送带12穿过清洗辊3和支撑板1板面之间的间隙,输送带12输送PP盐水袋经过密封罩2后输送到外面后下落处有净袋收集箱11,支撑板1下面有受液槽5,受液槽5底部的出液口上连接有洗液循环槽6,洗液循环槽6上连接有洗液循环泵7,洗液循环泵7上外接有洗液回收处理器8同时和管道9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密封罩2外的输送带12上并排依次放置具有UV丝印油墨的PP盐水袋,接通电源,启动开关,主动轮10转动同时带动被动轮11转动,从而输送带12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带有UV丝印油墨的PP盐水袋缓慢进入密封罩2内的清洗辊3 和支撑板1之间的间隙之间,密封罩2内的滴液管4喷洒液体到PP盐水袋表面,清洗辊3 转动对带有UV丝印油墨的PP盐水袋表面进行洗刷,由于滴液管4喷洒出来的液体与UV丝印油墨进行化学反应,将油墨很容易洗刷掉,然后洗刷后的液体流入受液槽5内,液体进入受液槽5内后流入洗液循环槽6,在洗液循环槽6内加入清洗液后,能够分离液体,能够再重复使用的液体从管道9流向滴液管4喷出,不可以再重复使用的液体进入洗液回收处理器 8内进行处理。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恭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一种回收医用pp盐水袋的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侯文顺张余, 张 余张余, 张 余马里恩·穆凯, 尤韦·纳吉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樫山贵广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刘亮
专利相关信息
-
O·卡尔松O·卡尔松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