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邹德威
  • 公开日
    2007年4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2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2月28日
  • 申请人
    邹德威
  • 文档编号
    A61M29/02GK2891990SQ2005200377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包括一空心外管及穿置于该空心外管内的内芯,该外管与内芯在一端固定而于另一端则活动套设,并且外管上形成有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的开口条构成的弹性扩张段,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的弹性扩张段外覆设有弹性覆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覆膜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囊状,该囊状弹性覆膜从外管与内芯的固定端套设固定于弹性扩张段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覆膜为具有两个开口的管状,该管状弹性覆膜套设固定于弹性扩张段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覆膜粘接于所述的弹性扩张段外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在活动套设端凸伸于空心外管外一定长度而形成握持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内芯的握持端设有外螺纹,而在该外螺纹上螺接有调节螺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与内芯的活动套设端设置有反应弹性扩张段扩张后的体积的刻度线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治疗的医疗器具,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包括一空心外管及穿置于该空心外管内的内芯,该外管与内芯在一端固定而于另一端则活动套设,并且外管上形成有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的开口条构成的弹性扩张段,至少在所述的弹性扩张段外覆设有弹性覆膜。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扩张器,能够在扩张时将松质骨无间隙地全部挤压至椎体的上下终板及周围的骨皮质,提高椎体的致密性,提高对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的制作方法由骨质疏松而引发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在治疗上难度非常大。患者通常由于疼痛、不能站立,而不得不长期卧床,并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引发各种并发症。为有效治疗这种脊柱压缩性骨折,目前通过利用扩张器对椎体进行扩张后凸成形的手术已经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早期疗效。例如,WO 2005/011507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如图1-2所示,该扩张器包括一空心外管91及穿置于该空心外管91内的内管92,该两管于一端固定,并且外管91在该两管固定端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扩张段93,而两管的另端则活动套设,该弹性扩张段93是在外观的一段上设置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的开口条931来形成。在使用时,将该扩张器从导管内插入,通过活动套设端在内管92及外管91间产生相对轴向位置移动,使外管91的弹性扩张段93外扩形成空腔(如图2所示),此时恢复活动套设端内管92与外管92的轴向位置,该弹性扩张段93即可如图1所示缩回,而从导管中取出,然后向椎体中形成的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以使其在空腔内形成一个铸件,即完成了手术。利用该扩张器能够在扩张时将因骨质疏松而骨折塌陷的松质骨挤压至椎体的上下终板及周围的骨皮质,并通过在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使伤椎的高度和形状得以恢复。但是,上述扩张器在使用时还存在有如下缺陷由于该扩张器外管91上的弹性扩张段93是由开口条形成,其通过外管91与内管92的轴向位置变化而被压迫变形扩张来在椎体中形成空腔,如图2所示,该开口条931在张开时,相邻开口条931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空隙,因骨质疏松而骨折塌陷的松质骨渣会通过该空隙落入空腔内;另外,由于开口条931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空隙,为形成完整的空腔,需要不断转动该扩张器,该开口条边缘在转动时会对其接触到的松质骨产生切割破碎作用,使更多的松质骨渣落入到空腔内,而不是被均匀挤压到椎体的上下终板,导致椎体和空腔壁的致密性比较差,从而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来克服上述现有扩张器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能够在扩张时将松质骨挤压至椎体的上下终板及周围的骨皮质,提高椎体的致密性,改善手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包括一空心外管及穿置于该空心外管内的内芯,该外管与内芯在一端固定而于另一端则活动套设,并且外管上形成有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的开口条构成的弹性扩张段,至少在所述的弹性扩张段外覆设有弹性覆膜。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所述的弹性覆膜可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囊状,该囊状弹性覆膜从外管与内芯的固定端套设固定于弹性扩张段外。
作为另外一个可选择的例子,所述的弹性覆膜也可为具有两个开口的管状,该管状弹性覆膜套设固定于弹性扩张段外,而将该弹性扩张段包覆在其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覆膜粘接于所述的弹性扩张段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芯可在活动套设端凸伸于空心外管外一定长度而形成握持端。可进一步在内芯的握持端设有外螺纹,而在该外螺纹上螺接有调节螺母,从而可通过旋动该调节螺母而迫使外管相对于内芯轴向移动,使外管上的弹性扩张段进行扩张。该调节螺母一方面能调整该外管与内芯的轴向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调整完成后,还可起到防止外管与内芯相对轴向移动的定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外管与内芯的活动套设端可设置有反应弹性扩张段扩张后的体积的刻度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该扩张器从导管内插入,通过活动套设端在内芯及外管间产生相对轴向位置移动,使外管的弹性扩张段外扩并撑开其外部覆设的弹性覆膜,将因骨质疏松而骨折塌陷的松质骨均匀挤压至椎体的上下终板及周围的骨皮质,而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的扩张器由于在扩张过程中,该构成弹性扩张段的开口条外覆设有弹性覆膜,在开口条扩张后产生间隙被弹性覆膜所覆盖,因而不会有松质骨渣落入空腔内的情况发生,并且弹性覆膜在开口条扩张而被撑开后对与之接触的松骨质产生均匀挤压作用,而在椎体内形成完整的空腔,而不需像现有扩张器那样转动,并且开口条的边缘也因被弹性覆膜覆盖而不会外露,因而避免了开口条边缘切割松骨质使之落入空腔中的情况发生,这样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后,原来占据空腔的松骨质完全被挤压入空腔壁内,使骨质其更致密,极大地改善了手术治疗效果。


图1现有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扩张器的扩张状态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局部剖视图;图5图3的A-A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扩张器扩张状态局部剖视图;图7图6的B-B剖视图;图8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的扩张器在椎体中的扩张状态示意图。

如图3-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椎体中形成空腔的扩张器,包括一空心外管1及穿置于该空心外管1内的内芯2,该外管1与内芯2在一端固定而于另一端则活动套设,并且外管1上形成有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的开口条11构成的弹性扩张段12,至少在所述的弹性扩张段12外覆设有弹性覆膜3。
在使用时,如图9所示,将该扩张器从导管4内插入,通过活动套设端在内芯2及外管1间产生相对轴向位置移动,使外管1的弹性扩张段12外扩并撑开其外部覆设的弹性覆膜3,将因骨质疏松而骨折塌陷的松质骨均匀挤压至椎体的上下终板及周围的骨皮质,而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扩张器在上述扩张过程中,由于构成弹性扩张段12的开口条11外覆设有弹性覆膜3,在开口条11扩张后产生间隙被弹性覆膜3所覆盖,因而不会有松质骨渣落入空腔内的情况发生,并且弹性覆膜3在开口条11扩张而被撑开后对与之接触的松骨质产生均匀挤压作用,而在椎体内形成完整的空腔,而不需像现有扩张器那样转动,并且开口条11的边缘也因被弹性覆膜3覆盖而不会外露,因而避免了开口条11边缘切割松骨质使之落入空腔中的情况发生,这样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后,原来占据空腔的松骨质完全被挤压入空腔壁内,使骨质其更致密,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图3-9所示,所述的弹性覆膜3可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囊状,该囊状弹性覆膜3从外管1与内芯2的固定端套设固定于弹性扩张段12外,从而将弹性扩张段12包覆于其中。
作为另外一个可选择的例子,所述的弹性覆膜3也可为具有两个开口的管状,该管状弹性覆膜3套设固定于弹性扩张段12外,而将该弹性扩张段12包覆在其中,该弹性覆膜3两开口可直接固定于外管1的外壁上,以避免撑开时移动,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覆膜3也可直接粘接于所述的弹性扩张段12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扩张段12的开口条形状、开口方式以及外管1与内芯2在活动套设端的活动套设方式等均可采用WO 2005/011507专利所描述的,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作为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子,如图8所示,内芯2可在活动套设端凸伸于空心外管1一定长度形成握持端21。可进一步在内芯2的握持端21设有外螺纹,而在该外螺纹上螺接有调节螺母5,从而可通过旋动该调节螺母5而迫使外管1相对于内芯2轴向移动,使外管1上的弹性扩张段12进行扩张或者收缩。该调节螺母5一方面能调整该外管1与内芯2的轴向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调整完成后,还可起到防止外管1与内芯2相对轴向移动的定位作用,便于在形成空腔时操作和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参见图8所示,于所述的活动套设端可设置有反映弹性扩张段12体积的刻度线23,在本实施例中,该刻度线23设内芯2的握持端21的外表面上,在旋动螺纹结构时可以同时观察记录刻度。该刻度线23可以设置于活动套设端的任意位置处,如WO 2005/011507专利所描述的各个位置,只要能够反应形成空腔的体积,本实用新型对刻度线23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制。
由于设置了刻度线23,并且在所述活动套设端采用了调节螺母5对外管1和内芯2的轴向相对位移进行调节,这样不但可以更直观的掌握空腔体积,便于把握骨水泥的注入量,并可以通过旋动调节螺母5从微调的精确度上控制空腔体积,也由于开口条11具有一定的刚性,使得空腔的形状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改变开口条11的开口长短、弹性分布状态,就能够人为地控制空腔形状和体积,因此,也便于医师掌握骨质填充物的注入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难度。
本实用新型外管1与内芯2可采用高分子材料或金属等多种材料制成,在手术中能够产生清晰的造影,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需要形成空腔的医学领域内,并且采用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或塑胶混和物或树脂,不但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特性,成本也较低,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