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杆件连接机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杆件连接机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袁士风
  • 公开日
    2013年8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25日
  • 申请人
    袁士风
  • 文档编号
    E04G7/22GK203129570SQ20122072376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杆件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连接机构包括卡合件、驱动件及销杆,所述销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卡合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销杆扣合;所述驱动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且所述驱动件伸出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时,与所述卡合件扣合方向相反地抵触于所述销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驱动件伸出方向开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容纳所述销杆,所述驱动件的伸出端沿伸出方向延伸一锁定块,所述锁定块抵触所述销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连接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固定部的侧面延伸出两对称的连接部,所述销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呈与所述第二杆件相对应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连接机构还包括向伸出方向提供弹性力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杆件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具有沿所述驱动件伸出方向设置的第一长形孔,所述第一杆件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形孔前端的第一连杆,所述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长形孔的后端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形孔的后端延伸出固定杆,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具有沿所述驱动件的伸出方向设置的第二长·形孔,所述第一杆件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形孔内的第二连杆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两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末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长形开口,所述驱动件的伸出端上表面还具有中间内凹且边缘突出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长形开口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地将两杆件拆卸或连接的杆件连接机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杆件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之间,所述杆件连接机构包括卡合件、驱动件及销杆,所述销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卡合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销杆扣合;所述驱动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且所述驱动件伸出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时,与所述卡合件扣合方向相反地抵触于所述销杆上。本实用新型的杆件连接机构具有拆装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安全性高的杆件连接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杆件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之间,所述杆件连接机构包括卡合件、驱动件及销杆,所述销杆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卡合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销杆扣合;所述驱动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且所述驱动件伸出所述第一杆件的末端时,与所述卡合件扣合方向相反地抵触于所述销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连接于第一杆件的卡合件与固定连接于第二杆件的销杆相扣合,同时通过驱动件滑动伸出所述第一杆件,使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卡合件及所述销杆的扣合方向相反地抵触于所述销杆上,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连接或分离;当需要分离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时,只需操作所述驱动件向所述第一杆件内滑动,使所述驱动件离开所述销杆,所述卡合件即可脱离与所述销杆的扣合,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分离在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拆装过程中,只需操作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杆件滑动即可,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拆装方便,同时通过扣合连接结构取代传统的螺纹连接结构,安全性高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驱动件伸出方向开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容纳所述销杆,所述驱动件的伸出端沿伸出方向延伸一锁定块,所述锁定块抵触所述销杆;通过开设所述开口,使所述卡合件方便地与所述第二杆件的拆分;并利用锁定块,通过所述锁定块抵触所述销杆,提高了所述杆件连接机构的连接可靠性及安全性,防止所述卡合件意外脱离所述销杆较佳地,所述杆件连接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固定部的侧面延伸出两对称的连接部,所述销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上;利用所述紧固件,使所述销杆牢固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上,从而方便所述卡合件的扣合,增强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连接可靠性具体地,所述固定部呈与所述第二杆件相对应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套接于所述第二杆件;所述固定部呈与所述第二杆件结构相对应环形结构,这使得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连接更加可靠;当所述第二杆件呈圆形结构时,所述紧固件还可相对所述第二杆件滑动或转动的调整,使得杆件的调整收折成为可能较佳地,所述杆件连接机构还包括向伸出方向提供弹性力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杆件之间;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驱动件保持伸出所述第一杆件,从而保证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驱动件自动与所述销杆抵触,进一步提高所述杆件连接机构的连接可靠性及安全性具体地,所述驱动件上具有沿所述驱动件伸出方向设置的第一长形孔,所述第一杆件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形孔前端的第一连杆,所述弹性元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长形孔的后端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长形孔的后端延伸出固定杆,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连接;通过将所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固定杆,使所述驱动件保持常时向外伸出状态较佳地,所述驱动件上具有沿所述驱动件的伸出方向设置的第二长形孔,所述第一杆件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形孔内的第二连杆;利用所述第二长形孔及第二连杆的配合,达到对所述驱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和限定行程的目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杆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传统建筑业使用的脚手架均采用钢管或其他杆件搭接形成框架,以供建筑人员及材料的攀爬和运输。传统的脚手架有扣件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及碗扣式脚手架等多种。脚手架的杆件之间的搭接一般通过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连接件相连接并辅以螺杆或螺栓进行锁紧固定。但是,这种设计一方面在紧固螺杆螺栓时耗时耗力,且锁紧不到位时极容易出现杆件脱落酝酿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建筑完工后对脚手架的拆除也同样耗时耗力,且螺杆螺栓长时间锁紧加之气温变化、生锈等多种因素,螺杆螺栓极容易锁死,进一步增加了拆除脚手架的困难度。另外,上述的脚手架因各杆件之间的连接使用螺栓固定而难以设计成收折的方式,因此,搬运或存放脚手架极不方便。由于对脚手架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脚手架结构已渐渐无法满足现代施工的需求。为了使脚手架上各杆件实现可装拆,因此,急需要一种适用于脚手架上,使杆件之间拆装方便,安全性高的杆件连接机构。
·[0015]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具有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两侧;两所述卡合件的对称设置,使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销杆在至少两点扣合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杆件连接机构的连接可靠性。较佳地,所述第一杆件末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长形开口,所述驱动件的伸出端上表面还具有中间内凹且边缘突出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长形开口上;通过直接推动所述操作部,即可快速的驱动所述驱动件,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连接或分离,使用非常方便;同时通过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长形开口的配合,进一步限定了所述驱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杆件的滑动行程。图1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紧固件与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锁定状态示意图。[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的解锁状态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300包括紧固件310、卡合件320、驱动件330和销杆340。紧固件310连接于第二杆件200上,所述第二杆件200呈竖立地设置,卡合件32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杆件100的末端,驱动件330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杆件100上,销杆340连接于紧固件310,销杆340与卡合件320相扣合。通过操作驱动件330沿第一杆件100的滑动,对销杆340与卡合件320的扣合进行锁定或解锁,进而实现第一杆件100和第二杆件200之间的分离和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提高了杆件连接机构300的安全性。如图2所示,紧固件310包括固定部311,固定部311呈与第二杆件200相对应的圆形环状结构,紧固件310通过固定部311的圆形环状结构套接于第二杆件200上实现与第二杆件200的连接,根据该连接结构,固定部311可以相对第二杆件200进行滑动或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之间位置的调整。当然固定部311也可以相对第二杆件200锁紧固定。固定部311的侧面延伸出两对称的连接部312,销杆340的两端固定于两所述连接部312上,利用所述紧固件310,使所述销杆340牢固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200上,从而方便所述卡合件320的扣合,增强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的连接可靠性。如图3及图4所示,杆件连接机构300包括两个卡合件320,两卡合件320的一端分别对称地固定于第一杆件100的两侧,两卡合件320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沿垂直于驱动件330伸出方向上设置的开口 321,开口 321容纳销杆340。驱动件330呈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杆件100上且一端可伸出第一杆件100,驱动件330的伸出端沿伸出方向延伸一锁定块331,锁定块331与卡合件320扣合方向相反地抵触于销杆340上,从而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相互连接或分离。杆件连接机构300还包括向驱动件330伸出方向提供弹性力的弹性元件350,弹性元件35 0设置于驱动件330与第一杆件100之间,使驱动件330保持伸出所述第一杆件100,从而保证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驱动件330自动与所述销杆340抵触,进一步提高所述杆件连接机构300的连接可靠性及安全性。结合图5,更具体地:驱动件330沿驱动件330的伸出方向设置有第一长形孔332,第一杆件100及两卡合件320对应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0及第二连接孔322,第一连杆13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0及第二连接孔322,并穿经第一长形孔332前端。弹性元件350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350位于第一长形孔332内,第一长形孔332的后端延伸出固定杆333,拉伸弹簧3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杆130与固定杆333。所述弹性元件350也可以为压缩弹簧,当使用压缩弹簧时,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第一杆件100的内部且处于所述驱动件330的后端。驱动件330上沿驱动件330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二长形孔334,第一杆件100及两卡合件320对应处分别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20及第四连接孔323,第二连杆140穿设于第三连接孔120、第四连接孔323及第二长形孔334,第二连杆140的设置对驱动件330相对于第一杆件100的滑动进行导向和行程限定,同时使两卡合件320与第一杆件100固定连接。第一杆件100的末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长形开口 150,驱动件330的伸出端上表面具有中间凹且边缘突出的操作部335,操作部335滑动地穿设于长形开口 321上,直接推动操作部335,即可快速的驱动驱动件350,从而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的连接或分离,使用非常方便;同时通过操作部335与长形开口 150的配合,进一步限定了驱动件330相对第一杆件100的滑动行程。结合图1-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杆件连接机构300的动作原理做一详细说明:当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连接时,如图6所示,所述开口 321向下,销杆340置于开口321内,驱动件330在拉伸弹簧350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伸出第一杆件100的状态,带动锁定块331向外侧动作,锁定块331向上地抵触于销杆340上,此时,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锁定;当分离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时,外力作用于操作部335驱使驱动件330沿第一杆件100向第一杆件100内滑动,锁定块331脱离对销杆340的抵触,此时转动所述第一杆件100,卡合件320离开销杆340,进而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的分离,当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分离后,外力停止对操作部335的驱动作用,驱动件330在弹性元件35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当需要连接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时,再次驱动驱动件330,并使卡合件320卡合于销杆340,外力停止对操作部335的驱动作用,利用拉伸弹簧350的弹性作用力自动推动驱动件330对销杆340抵触,即可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的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杆件连接机构300,通过固定连接于第一杆件100的卡合件320与固定连接于第二杆件200的销杆340相扣合,同时通过驱动件330滑动伸出第一杆件100,使驱动件330与卡合件320及销杆340的扣合方向相反地抵触于销杆340上,从而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连接或分离;当需要分离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时,只需操作驱动件330向第一杆件100内侧滑动,使驱动件330离开销杆340,销杆340即可脱离与卡合件320的扣合,从而实现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的分离。在第一杆件100与第二杆件200的拆装过程中,只需操作驱动件330沿第一杆件100滑动即可,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拆装方便,同时通过扣合连接结构取代传统的螺纹连接结构,安全性高。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能之权利范围,因 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