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吴耀南
  • 公开日
    2015年3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15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15日
  • 申请人
    浙江省庆元县农福食用菌研究所
  • 文档编号
    A01G1/04GK204206809SQ20142059311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于菌棒打孔管内的薄膜起片杆,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薄膜提片部,薄膜起片杆连接有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尖端,薄膜提片部处于尖端以上部位,薄膜提片部为设置于薄膜起片杆外表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起片杆外部套置有中空的杆状结构的薄膜退片部件,薄膜退片部件对应薄膜提片部的一端为弯折的退片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起片杆在薄膜提片部所在位置的两侧设置有与薄膜起片杆轴线方向平行的退片槽,薄膜退片部件为伸入到退片槽内的退片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退片槽的横截面呈圆形,退片钩对应退片槽的表面为弧面,退片钩外螺纹的表面为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薄膜起片杆为两端通的中空结构,薄膜提片部位喇叭状的吸盘,薄膜起片杆的尾端通过软管连接有真空机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薄膜起片杆的驱动装置采用起片气缸,有起片气缸驱动薄膜起片杆移动;或者驱动装置采用杠杆机构,由杠杆与薄膜起片杆相铰接,杠杆摆动驱动薄膜起片杆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菌棒打孔管具有封闭状的刃口,刃口围成一个圆形,菌棒打孔管通过连接杆与打孔驱动机构相连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耳接种领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银耳接种的采用挤压的打孔方式,使得薄膜留在接种孔内影响银耳菌种的供氧、菌丝的定植和银耳长出的缺陷,包括穿设于菌棒打孔管内的薄膜起片杆,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薄膜提片部,薄膜起片杆连接有驱动装置。菌棒打孔管将菌棒表面的薄膜切断,薄膜起片杆通过薄膜提片部将被切断的薄膜提起与菌棒分离,露出银耳接种孔,薄膜不会影响菌丝定植和银耳生长。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制造方法 [0002]银耳生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用代料栽培开始至今一直都用传统繁复的工艺,现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熟练操作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0003]银耳栽培的传统工艺是:先剪用来密封接种孔的胶布、再将原料装袋成菌棒并在菌棒上打孔、接着在孔处贴胶布密封、然后对密封好的菌棒进行灭菌、经过冷却后撕除胶布、接着进行接种并在接种后贴回胶布、最后才是叠堆培养。由于银耳的生长特性与众多食用菌的特性完全不同,接种一个口即长一朵银耳,生长期短(从生产到采收结束一个周期40天左右),菌种的特性(种龄7天,菌丝吃料一半即搅碎立即使用接种口要求有利于供氧,用种量很少但又要均匀。虽然每一根菌棒上一般只打孔3-4个,但是银耳栽培所需的菌棒数量较大,一般都是以万为单位计,因此每万棒共4万个孔需预先将3.3公分的胶布条剪成3.3X3」公分的小片,即4万片,原料装袋后需打孔4万个,接着贴胶布需4万片,灭菌后4万孔胶布还需撕开接种,接种后再贴回,因此需专业熟练劳动力20多人两个工作日。人员繁杂造成的打孔不均,场地容易受到污染,成品率无法保障等缺陷一直是制约银耳生产的瓶颈。 [0004]因此人们研究了机械的打孔装置,但是现有的打孔装置大都是挤压头形式,通过挤压的方式形成接种孔,挤压属于从外向内的方式,菌棒表面的薄膜也被挤压凹陷入接种孔内,打孔装置退回后薄膜会留在接种孔内影响银耳菌种的供氧、菌丝的定植和银耳长出。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银耳接种的采用挤压的打孔方式,使得薄膜留在接种孔内影响银耳菌种的供氧、菌丝的定植和银耳长出的缺陷,提供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打孔时将菌棒表面的薄膜切断,通过薄膜提片杆将被切断的薄膜提起与菌棒分离。
[0006]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银耳接种的采用挤压的打孔方式,容易产生较深的接种孔,影响菌种接种,也使得薄膜被挤压入接种孔内的缺陷,提供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采用切割的方式完成打孔,不会产生较深的接种孔,菌棒表面的薄膜被切断且不会挤压入接种孔,再由薄膜提片杆提起与菌棒分离。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包括穿设于菌棒打孔管内的薄膜起片杆,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薄膜提片部,薄膜起片杆连接有驱动装置。菌棒打孔管将菌棒表面的薄膜切断,薄膜起片杆通过薄膜提片部将被切断的薄膜提起与菌棒分离,露出银耳接种孔,薄膜不会影响菌丝定植和银耳生长;薄膜提片部可以是多种结构,比如螺纹状、比如毛刺状、比如葫芦状、比如吸盘状。
[0008]作为优选,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尖端,薄膜提片部处于尖端以上部位,薄膜提片部为设置于薄膜起片杆外表的外螺纹。尖端扎透薄膜,使得外螺纹与薄膜相接触,便于将薄膜提起,而且尖端扎透薄膜是一种挤压扩张的方式,薄膜会有一个收缩,这个收缩使得薄膜留在外螺纹上不会轻易掉落。
[0009]作为优选,薄膜起片杆外部套置有中空的杆状结构的薄膜退片部件,薄膜退片部件对应薄膜提片部的一端为弯折的退片部。通过薄膜退片部件将薄膜从薄膜起片杆上脱落。
[0010]作为优选,薄膜起片杆在薄膜提片部所在位置的两侧设置有与薄膜起片杆轴线方向平行的退片槽,薄膜退片部件为伸入到退片槽内的退片钩。
[0011]作为优选,退片槽的横截面呈圆形,退片钩对应退片槽的表面为弧面,退片钩外螺纹的表面为平面。
[0012]作为优选,薄膜起片杆为两端通的中空结构,薄膜提片部位喇叭状的吸盘,薄膜起片杆的尾端通过软管连接有真空机。
[0013]作为优选,连接薄膜起片杆的驱动装置采用起片气缸,有起片气缸驱动薄膜起片杆移动;或者驱动装置采用杠杆机构,由杠杆与薄膜起片杆相铰接,杠杆摆动驱动薄膜起片杆移动。
[0014]作为优选,菌棒打孔管具有封闭状的刃口,刃口围成一个圆形,菌棒打孔管通过连接杆与打孔驱动机构相连。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菌棒打孔管将菌棒表面的薄膜切断,薄膜起片杆通过薄膜提片部将被切断的薄膜提起与菌棒分离,露出银耳接种孔,薄膜不会影响菌丝定植和银耳生长。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薄膜起片杆端部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座,2、薄膜起片杆,3、菌棒打孔管,4、尖端,5、退片部,6、外螺纹,7、连接杆,8、薄膜退片部件,9、起片气缸,10、退片钩,11、退片槽,12、真空机,13、软管,14、吸盘。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实施例1: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参见附图0,包括穿设于菌棒打孔管3内的薄膜起片杆2,薄膜起片杆的下端部为尖端4,尖端以上部位设置有外螺纹6,外螺纹构成薄膜起片杆的薄膜提片部,薄膜起片杆连接有驱动装置,此处的驱动装置采用起片气缸9。
[0023]菌棒打孔管的下端为封闭状的刃口 13,刃口围成圆形,圆形的直径按照菌棒接种孔的直径设定,菌棒打孔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连接有打孔气缸(图中未视出),打孔气缸与支座1相连,在打孔气缸的驱动下,菌棒打孔管在菌棒表面打孔切断菌棒表面的薄膜。
[0024]薄膜起片杆外部套置有中空的杆状结构的薄膜退片部件8,薄膜退片部件穿设于菌棒打孔管内,薄膜退片部件对应薄膜提片部的一端为弯折的退片部5。薄膜起片杆下行,尖端扎透菌棒表面的薄膜,菌棒打孔管切断薄膜后,薄膜起片杆带着被切断的薄膜上行,上行过程中薄膜退片部件的退片部对薄膜进行阻挡,使薄膜从薄膜起片杆端部的外螺纹上脱落。
[0025]实施例2:—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参见附图2附图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薄膜起片杆在薄膜提片部所在位置的两侧设置有与薄膜起片杆轴线方向平行的退片槽11,薄膜退片部件为伸入到退片槽内的退片钩10。退片槽的横截面呈圆形,退片钩对应退片槽的表面为弧面,退片钩外螺纹的表面为平面。
[0026]实施例3:—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参见附图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薄膜起片杆为两端通的中空结构,薄膜提片部位喇叭状的吸盘14,薄膜起片杆的尾端通过软管13连接有真空机12。真空机工作使得薄膜起片杆端部的吸盘产生吸力,将被菌棒打孔管切断的薄膜吸住并与菌棒分离,分离后,真空机停止工作或者产生吹力,使得薄膜从薄膜起片杆的吸盘脱落。
[002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