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迁延性腹泻是儿科临床医师常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症见大便溏稀,多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倦怠,消瘦体质,易复发。其病因可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寒引起。尤其小儿久泻不愈者易损伤脾胃津液而成“疳症”者。目前国内尚缺乏优良的治疗方案,一些药物,如儿康宁,乳霉生,鸡内金散丁桂止泻贴,整肠生片等,疗效不令人满意。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儿迁延性腹泻难以治愈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比的药物配制而成,炒白术6~9份炒党参6~9份炒山药6~9份扁豆3~6份陈皮3~6份砂仁3~6份 煨诃子6~9份炒黄芪3~6份车前子6~9份上述各个药物粉碎混合制成散剂即可服用。本发明的各个原料的最佳配制比例为炒白术9份炒党参6份炒山药6份扁豆3份陈皮3份砂仁6份煨诃子6份炒黄芪3份车前子9份。中医认为泻泄主要关键在于脾不运化水湿,不能温运水谷,致水变湿,谷成滞,水谷不分,合污下降,则成泻泄。所以中医治疗则应重视扶正祛邪、健脾渗湿、温补脾胃、脾壮肾健,泻泄自愈。白术,含有挥发油1.4%,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并含有维生素A。利尿,降低血糖,抗凝血,抗菌,性味苦甘,温。功用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泻泄,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昏,自汗,胎气不安。炒白术按照常规工艺制作。党参,性味,甘,平。功用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炒党参按照常规工艺制作。
山药,性味,甘平,功用主治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泻泄,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扁豆,性味,甘平。功用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诃子,性味苦、酸、涩、平。能敛涩大肠、制止腹泻、久痢不止、滑泄不固之证。煨诃子为常规工艺炮制而得。
车前子,性味,甘,寒。功用主治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本药物中炒白术、炒党参、炒黄芪,健脾扶土,育阴维阳;山药,扁豆以健脾渗湿;陈皮、砂仁以理气助运,调畅气机;煨诃子固涩止泻;车前子健脾除湿,清热利浊,诸药配伍起到健脾胃,益气机,渗水湿的功效,其主要作用为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收敛固涩。
本发明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表1所示自1994年3月到2000年2月,接待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共计1648例,病程2周至2个月不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2例,男548例次,女264例次,最大年龄8岁,最小年龄3月,平均1.7岁,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0-6个月每日4克,6月到1岁每日6克,1到3岁每日8克,3岁以上每日12克,每日分三次服用;对照组836例,男582例次,女254例次,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6月,平均年龄1.8岁,按说明书服用思密达(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易蒙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小儿利宝(中国大同星火制药厂生产)。除少数因腹泻时间长,腹泻次数多造成重度脱水进行补液治疗外,均以口服药物治疗。
表1
两组对比相应数字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对照组有相当的副作用。
治疗效果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泄泻临床研究报告原则》。
痊愈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3日,大肠杆菌性畅炎及空肠弯曲性肠炎迁延型治疗5-7日,大便次数及形状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
好转时间要求同上,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异常理化指标改善。
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典型病例1、王亚男,女,一岁半,因腹泻月余,消瘦而前来就诊。经过检查,症状为面色微黄,精神稍差,前囱未闭,大便每天5-6次,质烂,带有不消化食物残渣,睡时露睛,舌质淡,苔薄黄,脉细,诊断为脾虚泻泄。中医给予儿康宁加乳霉生片口服,连用5日不见好转。后在我处诊断为迁延性腹泻,随即给予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每次口服2克,每日3次,连服用3天,第四日复诊,大便减少为每日四次,质较稠,再继续服用3天,大便转条状,每天一次。
2、付阳书,男,11个月,因大便次数增加有半月,每日约6次,质烂,水样大便,就诊查为体温37度,流涕,大便如蛋花样,大便常规无特殊,口不渴,舌红苔薄白腻,诊为泻泄,给予服用鸡内金散口服,丁桂止泻敷贴,未见好转,三日后复诊,症状同前,立即给予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2克。用药两天后,症状消失,大便成型,治愈。
3、吉鹏,男,1岁半,因腹痛月余,大便稀,每日5-8次,就诊检查为面色萎黄,消瘦,精神稍差,前向未闭,大便微发绿,带有消化食物残渣,睡时露睛,舌质淡,苔薄黄,给予参苓白术散,1/3袋,配以整肠生1/2片,每日三次,口服。用药两天效果不佳,次日来我院就诊,给药每日3次,每次2克,连服3天,大便减为4次,质较稠,口胃稍开,再继续服用3日,痊愈,无复发。
4、黄志鹏,男,6个月大,山西柳林县柳林镇人,腹泻3月,每日泻的次数大于10次以上,便稀发绿,肛周潮红。经查,精神活动尚可,腹不胀,尿量正常,生长发育正常,西医诊断为“生理性腹泻”,给予参苓白术散,整肠生,及吗咪爱,健脾止泻数日,大便次数不见明显减少,经过我处治疗,给予本发明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1克,经过3日治疗,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每日大便次数减至4次左右,后继续服用该药两天,大便转正常,后无复发。
5、蔡勇勇,男,出生11个月,2001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泻泄日达15-20多次,伴有发热(39度)大便呈水样,且尿少,精神差,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西医诊断为“秋季腹泻”伴有中度脱水,系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入院后给予静脉补液,经过西医治疗两天后,精神活动好转,尿量增加;但腹泻次数不见明显减少,又给予口服思密达半袋,每日3次口服,效果不理想。后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2克,用药两天后患者尿量正常,食欲增加,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次日痊愈出院。
实施例1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比的药物配制而成,每份1克炒白术6份炒党参6份炒山药6份扁豆3份陈皮3份砂仁3份煨诃子6份炒黄芪3份车前子6份上述各个中草药物粉碎混合并过135目筛,制成散剂即可服用。
实施例2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比的药物配制而成,每份1两炒白术9份炒党参9份炒山药9份扁豆6份陈皮6份砂仁6份煨诃子9份炒黄芪6份车前子9份上述各个中草药物粉碎混合并过135目筛,制成散剂即可服用。
实施例3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比的药物配制而成,每份1公斤炒白术7份炒党参8份炒山药8份扁豆4份陈皮5份砂仁5份煨诃子7份炒黄芪4份车前子7份上述各个中草药物粉碎混合并过135目筛,制成散剂即可服用。
实施例4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是由下列重量比的药物配制而成,每份1克炒白术9份炒党参6份炒山药6份扁豆3份陈皮3份砂仁6份煨诃子6份炒黄芪3份车前子9份上述各个中草药物粉碎混合并过135目筛,制成散剂即可服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为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儿迁延性腹泻难以彻底治愈的问题。具体是由炒白术、炒党参、炒山药、扁豆、陈皮、砂仁、煨诃子、炒黄芪、车前子组成。诸药配伍起到健脾胃,益气机,渗水湿的功效,其主要作用为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收敛固涩。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症状上总有效率达96%,而且没有发生任何副作用。
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孔庆忠, 张婕张凤兰吕小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吕小波李海诚严春霞
专利相关信息
-
戚海波, 戚克有徐平声吴红霞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