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

  • 专利名称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
  • 发明者
    郭巧生, 李宗武, 史红专, 刘丽
  • 公开日
    2004年2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7月1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7月1日
  • 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
  • 文档编号
    A01K67/033GK1476753SQ031321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1)建设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人工繁育池为长条形,宽5~10m,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预制好进水口和溢水口;防逃沟一半镶入土中,沟宽12cm,高8cm,可用密网防逃;繁育池用清洁而无污染之水,每次换1/4~1/2换注新水以调节水质;(2)种蛭选择个体重量在25g以上,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团的两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宽体金线蛭种蛭投放20~30kg/亩;(3)刚孵出的幼仔,培养水温宜保持在20~30℃,人工喂养喂水蚤、禽畜小血块、水蚯蚓、切碎的蚯蚓、煮熟的蛋黄等饵料,半个月饲养后,转入大池进行养殖;在产卵和孵化季节水位变幅控制在5cm范围内,繁育池内外保持植被覆盖度30-50%以缓冲调节气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饲养宽体金线蛭时,人工繁育池必须配备增氧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应选择水源充足,无工农业污染,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环境安静,天然饵料丰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用密网或沟内撒些石灰防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用密网或沟内撒些石灰防逃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专用于人工繁育宽体金线蛭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属环节动物门,蛭纲,是中药水蛭的一个种。蛭类在世界上约有400~500种,我国已发现89种。虽然迄今作为医学研究的水蛭种类较多,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2000年版)只收载了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和茶色蛭三种。水蛭作为中华医药大宝库中的一味中药,传统上主要以干燥虫体炮制后入药。在我国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水蛭性平、味咸苦、有小毒。功能破淤通经,主治血淤经闭,症痕积聚。用于治疗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1957年英国化学家从医用水蛭中成功分离出具抗凝血作用的水蛭素后,水蛭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蛭素在水蛭体内含量甚微,但仅几微克就会使血液无法凝固。据临床试验证明,它有缓解动脉臂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对渗出物吸收等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病症。在生物化学方面,借助水蛭素可进行人体凝血酶的定量分析。据粗略统计,已有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匈牙利等近10个国家公布了医蛭制剂研究的专利。在我国,水蛭作为一种中药材,过去从未匮乏。但由于野生水蛭生长强度和繁殖率的有限性,水蛭资源日益减少。江苏省是全国水蛭的大商品提供基地,90年代初期,年产量以前一般在50~100吨之间。但近年普遍反映收不到货,产量仅15吨左右。水蛭收购价格一再攀升,目前市场价已达180~200元/公斤,有时甚至有价无货。随着现代医学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水蛭的国内外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保护现有水蛭野生资源,人工繁育水蛭已成当务之急。
1、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针对国内外水蛭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的的问题,提供一种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适应水蛭生物学要求的最佳生存条件,让它更快、更多地繁殖后代。2、技术方案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1)建设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人工繁育池为长条形,宽5~10m,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预制好进水口和溢水口;防逃沟一半镶入土中,沟宽12cm,高8cm,可用密网防逃;繁育池用清洁而无污染之水,每次换1/4~1/2换注新水以调节水质;(2)种蛭选择个体重量在25g以上,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两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宽体金线蛭种蛭投放20~30kg/亩;(3)刚孵出的幼仔,培养水温宜保持在20~30℃,人工喂养喂水蚤、禽畜小血块、水蚯蚓、切碎的蚯蚓、煮熟的蛋黄等饵料,半个月饲养后,转入大池进行养殖;在产卵和孵化季节水位变幅控制在5cm范围内,繁育池内外保持植被覆盖度30-50%以缓冲调节气温。
上述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饲养宽体金线蛭时,人工繁育池必须配备增氧装置,最好选择水源充足,无工农业污染,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环境安静,天然饵料丰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可用密网或沟内撒些石灰防逃。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方法,与现有野生生长宽体金线蛭相比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为了缓解国内外水蛭需求量增大、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的供需矛盾,本发明对宽体金线蛭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习性认真观察总结,结合实际、摸索经验、进行宽体金线蛭的自然育苗和工厂化育苗,提出了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
通过本发明用人工方法繁育的宽体金线蛭,具有如下优良特征保持了野生宽体金线蛭的形态特征,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cm,宽0.8~2cm。背面通常暗绿色,具5条细密的黄黑斑点组成的纵线,背中线一条较深。腹面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体环数107,环带明显占15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在38~39环沟间。眼5对列成弧形。前吸盘小,鄂齿不发达。
采用人工繁育宽体金线蛭其生长发育时间可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2~3年。在野生条件下,从孵化出的幼蛭发育至成蛭,需要4~5年的时间。
与野生宽体金线蛭的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人工繁育的宽体金线蛭具有与野生宽体金线蛭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是其生长发育时间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2~3年;人工繁育的宽体金线蛭繁殖系数明显提高而且稳定,在1∶80以上。
本发明人工繁育水蛭制造出适应水蛭生物学要求的最佳生存条件,让它更快、更多地繁殖后代。水蛭的人工繁育不仅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作出了贡献,而且保护了野生种源,维护了生态平衡,同时填补了国内水蛭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空白。


图1为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流程图五
本发明所提供的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1)宽体金线蛭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习性宽体金线蛭俗称蚂蝗,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cm,宽0.8~2cm。背面通常暗绿色,具5条细密的黄黑斑点组成的纵线,背中线一条较深。腹面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体环数107,环带明显占15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在38~39环沟间。眼5对列成弧形。前吸盘小,鄂齿不发达。
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泊中,不吸血,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型昆虫、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冬季在泥土中蛰伏越冬,长江流域大约在3月底或4月上旬出土。如温度尚低,躲在沟边由枯草和淤泥缠结成的泥团内。天气转暖后,在田边活动,有时也伸展身体,静伏于水沟内,头端迎着进水水流。
宽体金线蛭繁殖快,再生力很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上、中旬当平均温度在12~15℃时,开始交配。一般在河滩或浅沟的土块下进行交配。交配时头端方向相反,各自的雄孔正好对着对方的雌孔,但仅其中的一条受精。交配后约经一个月开始产茧,卵从雌孔产出,落在茧壁和身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向茧中分泌一种蛋白液,亲体逐渐向后方蠕动退出,在退出同时,前吸盘腺体分泌形成栓,塞住茧前后两端的开孔,整个产茧过程约历时半个多小时。卵茧产在泥土中数小时后,茧壁变硬,壁外的泡沫风干,壁破裂,只留下五角形或六角形短柱所组成的蜂窝状或海绵保护层。
4月下旬~6月中旬为产卵期。卵茧产在田埂中,离地面约2~8厘米,离水面约30厘米。卵茧呈卵圆形,大小为22~23mm×15~24mm。茧膜分两层外部是一层海绵状保护层,里面是卵茧膜。如不计海绵层,卵茧实体大小为17~24mm×11~27mm。卵茧重1.1~1.7g。
受精卵直接在茧内发育,约经16~25日即孵出幼蛭。大多在5月下旬孵出幼蛭,一般1条成蛭年可产2~4个卵茧,每个茧内的幼蛭数为15~35条。幼蛭自茧两端的开孔(主要是从较尖的一端)爬出,并先在海绵层的网孔中盘绕一些时候,才离开卵茧。幼蛭大小为6.2~19mm×2.2~3.6mm。初孵出时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细的紫灰色纵纹。随着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幼蛭体形宽阔,背部纵纹显著。幼蛭孵化出来即能独立生活,经历2个冬天可成熟,寿命达5年以上。
(2)宽体金线蛭自然育苗和工厂化育苗a.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的建设。宽体金线蛭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的湖泊、河汊中。选择水源充足,无工农业污染,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环境安静,天然饵料丰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
人工繁育池为长条形,宽5~10m,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若干个小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同时预制好进水口和溢水口。平各单元四周筑埂,埂高0.8~1m。中间为平台,平台放水20cm,上面栽种茭白或其它水草。池底放些大小不规则的卵石和树木以利宽体金线蛭的栖息、繁殖。台中间可预留几个长方形的小土台,土台高出水面15~25cm。宽体金线蛭在灌满水后或雨天漫水,会随水流游走,所以池埂要设防逃沟。防逃沟用砖砌成,一半镶入土中,沟宽12cm,高8cm,可用密网或沟内撒些石灰防逃。
繁育池用清洁而无污染之水。用换注新水的办法,每次换1/4~1/3,甚至1/2的水体以调节水质。高密度饲养时配备增氧装置。平时,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使用水质清洁剂及增氧剂调节水质。
b.人工捕捉野生宽体金线蛭驯化作种蛭。在清晨、傍晚或晚上直接用手或用小捞子捞捕,也可放置瓦或竹桶等诱捕野生宽体金线蛭,量大时可用鱼网捕捞。要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两年以上(已经历两个冬天者)的成蛭作为种蛭,一般要求个体重量在25g以上。
c.宽体金线蛭种蛭的投放。繁育池放水前用五氯粉处理(2~3kg/亩)。放水后,用二氯异腈脲酸钠0.2~0.25g/m3清毒。新开挖的人工繁育池,先放水1~2月进行熟化,以防宽体金线蛭死亡。
消毒后在池的一端投放适量人畜粪便或绿肥等用以培养浮游生物,或挖一些经过消毒处理的鱼塘淤泥放入池底,调节水质和提高泥面腐殖质,创造适宜的生境。
一般投种蛭20~30kg/亩,约1000条。发现宽体金线蛭上下游动不安、有缺氧兆头时,及时换注新水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密度太大时适时分池。
d.宽体金线蛭人工育苗。人工繁育的宽体金线蛭,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刚孵出的幼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水温宜保持在20~30℃。幼仔孵出后2~3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开始取食。人工喂养喂水蚤、禽畜小血块、水蚯蚓、切碎的蚯蚓、煮熟的蛋黄等饵料效果较好。幼蛭生长迅速,一般经半个月饲养后,平均可长到1.5~2cm以上,即可转入大池进行养殖。
在产卵和孵化季节注意留好溢水口,平时,特别是雨季应经常检查溢水口是否被堵塞。干旱缺水时,及时补水。水位变幅控制在5cm范围内。繁育池内外必须保持一定植被覆盖度以缓冲调节气温。池内栽种茭白或其它种类水草,池外栽树种草,整个植被覆盖度不应低于50%。搭盖凉棚遮阳,调节水层,使池水温度不致过高。抽灌深井水换注一部分池水或塘水,但是所换水和原有的水,温差一次不要超过2℃。
日常管理由于池养水体较小,水质易变坏,一般每星期换水1次。用鱼塘养殖水体较大,水质比较不易腐败,但也要调节水质,要求水色黄褐或淡绿色;最好能保持微流水,通常一个月补充一次新水,使塘水透明度30~50cm。水温23~28℃,夏季在池上搭遮荫棚防暑,冬季覆盖塑料薄膜防寒。水面养殖些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池中放些石块、瓦片、木板、竹排等供宽体金线蛭栖息。
为了缓解国内外水蛭需求量增大、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的供需矛盾,本发明对宽体金线蛭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习性、自然育苗和工厂化育苗进行研究,提出了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是宽体金线蛭的主要分布区域。本单位于1999年在太湖之滨成立我国首家水蛭繁育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吴江太湖水蛭繁育中心,进行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研究。
与野生宽体金线蛭的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人工方法繁育的宽体金线蛭具有与野生宽体金线蛭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是其生长发育时间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2~3年;繁殖系数明显提高而且稳定,在1∶80以上。


本发明涉及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适用于人工繁育宽体金线蛭。在观察总结了宽体金线蛭自然发育规律及生长习性,提出了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建设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池,种蛭选择,刚孵出的幼仔培养及转入大池养殖等;本发明所提供的人工方法繁育的宽体金线蛭具有与野生宽体金线蛭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是其生长发育时间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2~3年;繁殖系数明显提高而且稳定,在1∶80以上。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