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傅志昌, 许赫正, 傅清江, 章贤献, 梁海钊
  • 公开日
    2014年5月1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月16日
  • 申请人
    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28B13/06GK103786251SQ20141002038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制砖成型机的机架上的轨道,和设于移动成型机上的行走轮;所述轨道分为相连接的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该第一轨道段的靠近自由端的轨道面上凹设有第一小凹坑,并且靠近另一端的轨道面上凹设有第二小凹坑;所述行走轮架设在所述轨道上,该行走轮包括往所述第一轨道段的自由端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和辅助轮,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间的间距;所述第一行走轮的中心至所述辅助轮边沿的水平间距不小于所述第一小凹坑至所述第一轨道段的边沿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的坑面呈中间下凹的弧形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段的自由端的轨道面上形成有一往下倾斜的引导面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砖成型机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包括轨道和行走轮;轨道分为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该第一轨道段上凹设有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行走轮包括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和辅助轮,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间的间距等于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间的间距;第一行走轮的中心至辅助轮边沿的水平间距不小于第一小凹坑至第一轨道段的边沿的间距。本案变轨机构通过灵活设置行走轮,并且对轨道提出相应的变轨改进,移动成型机移动脱模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地来回移位,只需通过小幅度的变轨操作,简单又有效地避免了模具与固定平台间产生摩擦作用,增加了模具与固定平台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提升了移动成型机进行顺畅的移动脱模作用。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的制作方法[0002]目前,制砖成型机主要包括机架、成型机构、工作台、供料机构、脱模机构、砌块传动机构和自控系统,成型机构、供料机构、脱模机构及砌块传动机构的工作时序通过自控系统进行控制。成型机构设有下模框和上模头,下模框和上模头通过机架设于工作台的上方,工作台上放置有托板,下模框和上模头与托板相配合用于砌块砖的冲压成型。供料机构设于成型机构的后端,用于将物料送至下模框和托板组成的型腔内。脱模机构设于成型机构上,用于砌块砖的脱模。砌块传动机构设于成型机构的前端,用于将脱模后的砌块砖连同托板送出工作台。[0003]随着制砖成型机技术的不断改进,研发有一种免托板的制砖成型设备。机架上架设有轨道,该轨道分为左右两个轨道段(相当于两个工位),所述工作台为固定平台,其位于其中一轨道段的正下方。成型机构为移动成型机,其架设在机架的轨道上,并且可以在两个轨道段间来回移动。当移动成型机移动至对应固定平台正上方的轨道段时,由移动成型机底部的模具和固定平台构成一型腔。物料于型腔内成型为砌块砖后,移动成型机移动至另一个轨道段,移动脱模并送出成型的砌块砖。[0004]所述移动成型机底面(亦模具的底部)与固定平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模具和固定平台构成型腔时,模具的底面与固定平台的上表面相互紧密贴合,从而确保构成一有效的砌块成型腔。然而,正由于该贴合的结构设计,移动成型机在移出或者移入轨道段时,均与固定平台发生强硬摩擦,不利于移动成型机移动脱模顺畅进行,更主要是还给模具和工作台造成一定摩擦损害,大大地降低了模具与固定平台的使用寿命。[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制作成型机移动脱模中存在的所述强硬摩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通过极其简单的结构改进,避免了模具与固定平台间产生摩擦,增加了模具与固定平台的使用寿命和提升移动成型机的顺畅移动操作。[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包括设于制砖成型机的机架上的轨道,和设于移动成型机上的行走轮;所述轨道分为相连接的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该第一轨道段的靠近自由端的轨道面上凹设有第一小凹坑,并且靠近另一端的轨道面上凹设有第二小凹坑;所述行走轮架设在所述轨道上,该行走轮包括往所述第一轨道段的自由端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和辅助轮,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间的间距;所述第一行走轮的中心至所述辅助轮边沿的水平间距不小于所述第一小凹坑至所述第一轨道段的边沿的间距。
[0009]所述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的坑面呈中间下凹的弧形面。
[0010]所述第一轨道段的自由端的轨道面上形成有一往下倾斜的引导面。
[0011]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行走轮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来回行走,以此带动移动成型机来回移动脱模。第一轨道与固定平台上下正对设置。行走轮于轨道上除小凹坑外的水平轨道面上时,移动成型机的底面与固定平台的上表面间存在高度差(即留有一定间隙)。当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分别陷入第一小凹坑和第二小凹坑时,移动成型机底面与固定平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2]初始状态,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于第二轨道上。当行走轮往第一轨道方向行走时,在第一行走轮越过第二小凹坑过程中,借助辅助轮辅助支撑作用,第一行走轮能够平稳地越过第二小凹坑。随着继续行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分别同时陷入对应的第一小凹坑和第二 小凹坑,辅助轮悬空在第一轨道外,此时行走轮带动移动成型机于第一轨道上行走到位,移动成型机略微下降一定落差,使移动成型机的底面紧贴固定平台的上表面设置。行走轮未行走到位前,移动成型机的底面与固定平台间始终留有间隙,二者未发生相互摩擦。
[0013]当行走轮返回往第二轨道方向行走时,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时从对应的小凹坑中滑出,此时带动移动成型机变轨升高,移动成型机的底面与固定平台间留有一定间隙。随着继续返回行走,辅助轮进入第一轨道并且平稳越过第一小凹坑,之后继续返回行走,同理,借助辅助轮支撑作用,第一行走轮能够平稳地越过第二小凹坑,最终带动移动成型机于第二轨道上行走到位。
[0014]综上,本案变轨机构通过灵活设置行走轮,并且对轨道提出相应的变轨改进,移动成型机移动脱模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地来回移位,只需通过小幅度的变轨操作,不管移出或者移入固定平台,均简单又有效地避免了模具与固定平台间产生摩擦作用,增加了模具与固定平台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提升了移动成型机进行顺畅的移动脱模操作。



[0015]图1是本案变轨机构的一状态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17]图3是图1中局部B的放大图;
[0018]图4是表达第一行走轮陷于第一小凹坑时的不意图;
[0019]图5是本案变轨机构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0020]图6是图1中局部C的放大图;
[0021]图7是图1中局部D的放大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轨道I 第一轨道段11
[0024]第一小凹坑 111第二小凹坑112
[0025]引导面113第二轨道段12
[0026]行走轮2 第一行走轮21
[0027]第二行走轮 22 辅助轮23[0028]机架3 移动成型机4
[0029]固定平台 5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本案涉及一种制砖成型机移动脱模变轨机构,如图1-7所示,包括轨道I和行走轮2。轨道1架设于制砖成型机的机架3上。行走轮2设于移动成型机4上,并且架设在轨道1上,能够沿轨道I来回移动。
[0032]所述轨道I分为第一轨道段11和第二轨道段12,第一轨道段11和第二轨道段12相当于移动成型机4的两个移动工位,供移动脱模用。机架I上对应第一轨道段11的正下方设有固定平台5。第一轨道段11的靠近自由端的轨道面上凹设有第一小凹坑111,并且靠近另一端(与第二轨道12相连接的一端)的轨道面上凹设有第二小凹坑112。
[0033]所述行走轮2架设在轨道1上,该行走轮2包括往第一轨道段11的自由端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二行走轮22、第一行走轮21和辅助轮23。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间的间距等于第一轨道11上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间的间距,用来确保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能够同时分别陷于或者滑出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第一行走轮21的中心至辅助轮23边沿的水平间距不小于第一小凹坑111至第一轨道段11的边沿的间距,以此确保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能够分别陷于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并且此时辅助轮23悬于第一轨道11外。
[0034]行走轮2于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这两个工位上来回行走,以此带动移动成型机4来回移动脱模。行走轮2 (包括第二行走轮22、第一行走轮21和辅助轮23)于轨道I上除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外的其他水平轨道面上时,移动成型机4的底面(亦模具的底面)与固定平台5的上表面间留有一定间隙。当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分别陷入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时,移动成型机4的底面与固定平台5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图4中给出第一行走轮21陷于第一小凹坑111内的结构示意图。
[0035]初始状态,参见图1-3所示,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于第二轨道12上,辅助轮23于第一轨道11上。当行走轮2往第一轨道11方向行走时,在第一行走轮21越过第二小凹坑112过程中,借助辅助轮23辅助支撑作用,第一行走轮21能够平稳地越过第二小凹坑112。随着继续行走,参见图5-7所示,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分别同时陷入对应的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辅助轮23悬空在第一轨道11外,此时行走轮2带动移动成型机4于第一轨道11上行走到位,移动成型机4略微下降一定落差,使移动成型机4的底面紧贴固定平台5的上表面设置。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未行走到位前,移动成型机4的底面与固定平台5间始终留有间隙,二者未发生相互摩擦。
[0036]之后,当行走轮2返回往第二轨道12方向行走时,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同时从对应的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中滑出,此时带动移动成型机4变轨升高,移动成型机4的底面与固定平台5间具有一定高度差(即留有一定间隙)。随着继续返回行走,辅助轮23进入第一轨道11并且平稳越过第一小凹坑111。之后继续返回行走,同理,借助辅助轮23支撑作用,第一行走轮21能够平稳地越过第二小凹坑112,最终带动移动成型机4于第二轨道12上行走到位。本案变轨机构还起到行走到位的精确限位作用。[0037]较佳地,第一小凹坑111和第二小凹坑112的坑面呈中间下凹的弧形面(参见图4),以利于相应的第一行走轮21和第二行走轮22滑入和滑出作用,提升行走过程中平稳性和顺畅性。
[0038]较佳地,第一轨道段11的自由端的轨道面上形成有一往下倾斜的引导面113,用于引导辅助轮23顺利滑入第一轨道11。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