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遇劳累或情绪刺激而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其头痛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西医临床上治疗血管神经性偏头痛多采用阿司匹林、麦角胺等,严重者用吗啡类止痛药;但这种方法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治本,解除病因,并且长期使用有副作用。血管神经性头痛据其证候当属中医“头痛”、“偏头痛”、“偏头风”等病证范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其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综合病因,辨证施治,其效果好、见效快、无副作用,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12-18,钩藤观-32,石决明观-32,白芍观_32,全虫 8-12,甘草 8-12。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钩藤甘苦;微寒。归肝经;心经。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 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石决明咸、平、无毒。入肝经。解毒,愈伤,除协日乌素,清脑,退云翳。咸寒清热, 质重潜阳。《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别录》"通顺血脉, 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全虫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王楸药解》穿筋透骨, 逐湿除风。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因多系痰热壅阻,风阳上逆,血络不和所致。故《内经》谓曰 “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先贤常曰“久病多瘀,不通则痛。”故《内经》谓曰“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先贤常曰“久病多瘀,不通则痛。”根据本发明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拟用全虫熄风镇痛治头风痛;川芎活血温经;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配伍甘草上走清窍以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化痰热,平肝熄风,活络止痛,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等剂型,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3使用效果治疗组选受试者20例,其中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5-35岁,早晚两次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持续2个月。对照组选受试者20例,其中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25-35岁,用镇痛药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持续2个月。评判标准
1.有效疼痛缓解、消失,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2.无效无变化,症状无缓和。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有效人数18人;无效人数2人,总体有效率达90%,治疗组经过1个月治疗后,头痛发作明显减少,且疼痛较缓和,继续治疗1个月后,大部分症状消失。而对照组中有效人数17人;无效人数3人;总体有效率为85%,使用阿司匹林对症状有缓解,但仅能针对表面症状治疗,对发作频率无任何缓解。长期服用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12,钩藤观,石决明28,白芍观,全虫8,甘草8。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川芎12,钩藤观,石决明28,白芍观,全虫8,甘草8 ;将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将生石膏、石决明煎煮半小时,之后放入其他中药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兼用药液清洗患部,1个月为一疗程。实施例2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18,钩藤32,石决明32,白芍32,全虫12,甘草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川芎18,钩藤32,石决明32,白芍32,全虫12,甘草1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15,钩藤30,石决明30,白芍30,全虫10,甘草10。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川芎15,钩藤30,石决明30,白芍30,全虫10,甘草10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加入适当辅剂硬脂酸镁,压片机压片,包衣,即得片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15,钩藤30,石决明30,白芍30,全虫10,甘草10。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川芎15,钩藤30,石决明30,白芍30,全虫10,甘草10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芎12-18,钩藤28-32,石决明28-32,白芍28-32,全虫8-12,甘草8-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其效果好、见效快、无副作用,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成药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凤兰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若瓦德·泽穆里若瓦德·泽穆里若瓦德·泽穆里戚海波, 戚克有徐平声
专利相关信息
-
常林G.托比莱姆, J-S.希尔韦斯特里刘善新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