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防治高血糖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防治高血糖的中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不公告发明人
  • 公开日
    2014年7月16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4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4月27日
  • 申请人
    蒋朝芳
  • 文档编号
    A61P3/10GK103919991SQ20141017076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10、菟丝子5-10、茯苓10-20、麦门冬5_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高血糖的中药,其特征是伸筋草10、鸡蛋花10、甘草3、菟丝子5、茯苓10、麦门冬53.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 10、菟丝子5-10、茯苓10-20、麦门冬5_10、灯心草3_5、乌梅3_10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尤其是一种配用伸筋草防治高血糖、糖尿病的中药
  • 专利摘要
    防治高血糖的中药。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10、菟丝子5-10、茯苓10-20、麦门冬5-10。本发明通过鸡蛋花、菟丝子、茯苓、麦门冬、灯芯草调理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平衡,化瘀清浊消渴,又用伸筋草舒筋活血,补气通络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适用于高血糖、糖尿病等患者。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防治高血糖的中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的制作方法[0002]高血糖是指当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血糖高于正常范围(4.0-6.l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范围7.8mmol/L。[0003]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月旨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一般药物很难根治,单纯服用西药降糖、或注射胰岛素也只能暂时控制,长期使用会导致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西药降血糖有不足之处。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防治高血糖的中药。[0005]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10、菟丝子5_10、茯苓10-20、麦门冬5_10。[0006]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鸡蛋花10、甘草3、菟丝子5、茯苓10、麦门冬5。[0007]作为优化,本发明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10、菟丝子5_10、茯苓10-20、麦门冬5_10、灯心草3_5、乌梅
3-10。
[0008]伸筋草,苦辛温,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湖南药物志》记载伸筋草:甘,平。无毒,入心,肾二经,舒筋活血,补气通络。
[0009]鸡蛋花,性凉,味甘、淡;归大肠、胃经,具有润肺解毒、清热祛湿、滑肠的功效。
[0010]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1]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功效。
[0012]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13]麦门冬,性微甘味苦,寒,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强阴益精、安五脏作用。
[0014]灯芯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功效主治: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乌梅酸、潘、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中国药典》)。
[0015]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0016]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伸筋草辛温易伤阴血,故配用鸡蛋花、甘草调和,制其所偏,其味呈甘醇、清甜,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作用。
[0017]2、菟丝子补肾益精,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灯芯草清心降火、乌梅消渴退热,更有助于活血化瘀降血糖。
[0018]3、本发明通过鸡蛋花、菟丝子、茯苓、麦门冬、灯芯草调理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平衡,化瘀清浊消渴,又用伸筋草舒筋活血,补气通络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适用于高血糖、糖尿病等患者。
[0019]4、本发明对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症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实验选用雄性和雌性小鼠各20只;分别采用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再予本发明中药粉剂、格列苯脲、苯乙双胍治疗并测血糖水平。在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症小鼠中,本发明能使禁食血糖[(16.58±3.92) mmol/L】降低到(7.56±2.63)mmol/L,作用与格列苯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症小鼠中,本发明将禁食血糖【(15.56±1.83) mmol/L]降低到(7.55±1.65) mmol/L,降糖作用显著优于苯乙双胍(P〈0 05),且无格列苯脲导致低血糖的副作用。结论:本发明能显著降低2种造模动物的血糖水平(P〈0.001),并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0020]5、本发明经60余例确诊的糖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本发明具有显著降低糖尿病者的血糖水平,使血糖恢复正常。
[0021]
实施例1:一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10、菟丝子5-10、茯苓10-20、麦门冬5_10。
[0022]服用方法:以上药材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中药粉剂或胶囊,每天分三次服用,每次
4-8 克。
[0023]实施例2:—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鸡蛋花10、甘草3、菟丝子5、茯苓10、麦门冬5。
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24]实施例3:—种防治高血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20、鸡蛋花8-20、甘草3-10、菟丝子5-10、茯苓10-20、麦门冬5_10、灯心草3_5、乌梅3_10。
[0025]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26]本发明的临床观察效果:
1.1一般资料:选择市人民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0岁,平均(50± 1.5)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8.0 ± 1.2)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027]1.2病例选择: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I]: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lmmol/L (200mg/dl)。将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观察研究,部分服中药的患者停原中药2周后纳入观察,未服中药的患者直接纳入观察。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口服降糖西药,降糖西药采用二甲双胍,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药物用法和药量调整。
[0028]1.3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服用本发明中药粉剂。基本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组成:伸筋草10、鸡蛋花10、甘草3、菟丝子5、茯苓10、麦门冬5 ;每天分三次服用,每次4克。对照组常规服用二甲双胍。两组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上保持一致,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0029]1.4观察指标:治疗如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C、TG、HDL-C、LDL-C),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用放免法测定,血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OMA-1R采用Haffner等[3,4]在Homa模型中计算IR的公式,即H0MA-1R=FPGXFINS/22.5 (FPG单位为mmol/L, FINS单位为mU/L)。
[0030]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
[0031]2结果:两组治疗前后??6、21^、!^1(3、?1吧及!10獻-11?的变化详见表1。由表I中我们可以看到,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BG、HbAlc、FINS、H0MA-1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BG、HbAlc、FINS、H0MA-1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够降低糖尿病血糖,但以治疗组改善血糖更为明显。
[0032]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BG、HbAlc, FINS及H0MA-1R的变化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