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防虫用照明装置以及防虫用照明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防虫用照明装置以及防虫用照明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防虫用照明装置以及防虫用照明系统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I](照明栽培的概念) 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中的照明栽培的概念图参照图1,例如在田地(植物栽培区域)中定植有菊60 (秋菊)等的植物菊60包含生长点61在田地上设置有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配置有多个LED光源100这些LED光源在夜间进行脉冲点亮通过LED光源100的脉冲点亮而照亮照明区域110在照明区域110中,夜蛾科成虫130对光视觉辨识,由此抑制了夜蛾科成虫130的行动其结果,抑制了夜蛾科成虫130为了产卵或交尾而飞至田地的情况,从而抑制了夜蛾科成虫130的产卵或交尾行动等其结果,降低了菊60的受害另外,作为LED光源100的个数,设定在实用化时在田地纵横配置多个在用于实际验证本发明所需要的效果的各实验中为使用I个或以2m的间隔配置6个的光源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示出了在植物上照射LED光(照明)的情况但是,为了防止夜蛾科成虫从外部进入到田地,还优选按照包围田地的方式(例如在离田地的边界例如3m到7m的田地周边区域呈栅栏状地)照射LED光另外,为了防止夜蛾科成虫从上空飞来,还优选朝向田地的上空区域照射LED光(LED 光源)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光源的出射光的脉冲波形的图参照图2,LED光源的出射光追随驱动电流,以由亮期幅度、和时间平均亮度比该亮期幅度小的暗期幅度构成的矩形波来进行闪烁占空比用亮期幅度/(亮期幅度+暗期幅度)来表示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构成照明装置的电路的概略图图3所不的电路还在后述的栽培实验中使用参照图3,构成该照明装置的电路包括用于提供电力(AC或DC)的2条电线(火线以及GND)、信号线(SIG)、多个LED光源100、同步信号发生部124例如,6个LED光源100(在图3中仅示出3个)以例如2m间隔地电连接6个LED光源100设为配置在线状的田垄上,既可以配置为例如纵6个X横I列的线状,也可以配置为例如纵3个X横2列的面状在面状地配置LED光源100的情况下,每个LED光源100既可以配置在长方形的顶点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三角形的顶点的位置在每个LED光源100例如配置在距田垄面Im的高度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在整个的栽培区域照射多个LED光源100的光(照明)即使在每个LED光源100例如配置在比距田垄面Im的高度低的位置的情况下、或者以比2m宽的间隔来配置的情况下,至少在除了各LED光源100的正下方以外的部分,能照射多个LED光源100的光每个LED光源100与通常连续点亮的光源不同,与用于提供电力(AC或DC)的2条电线(火线以及GND)和信号线(SIG)电连接LED光源100包含驱动电路123和LED元件115驱动电路123产生与信号线的信号同步的输出(DRV),以此来使LED元件115闪烁发光同步信号发生部124例如设置在田地之外LED光源的每个LED元件115通过从外部提供来的公共的同步信号来同步地发光另外,作为同步信号的传送方法,还有不使用图3所示那样的作为有线的同步信号传送单元的SIG线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方法,有(i)使同步信号与作为电线(电源线)的火线进行重叠的方法另外,还有(ii)使用无线信号,在各LED光源中接收的方法,(iii)发送红外线等的光信号,在各LED光源中接收的方法另外,还有(iv)利用AC电源的周期,在各LED光源加工2AC电流来生成同步信号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能使各LED光源100同步地闪烁作为上述的无线信号,例如能使用电波表用的信号等的外部信号另外,在利用AC电源的周期的情况下,能使用发电站提供的AC波形作为同步信号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防虫用照明装置以及防虫用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由于啃食花木的棉铃虫、斜纹夜蛾等的夜蛾科已获得了针对多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因此,通过杀虫剂来防治则非常困难。对于康乃馨或蔷薇,作为取代杀虫剂的防治法,对为了产卵而飞至田地的成虫,利用具有较高防蛾效果的防蛾用黄色荧光灯而产生的夜间照明。关于这样的防蛾用黄色荧光灯产生的夜间照明,例如在特开2003-274839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取代黄色荧光灯而具备黄色发光二极管(下面称作黄色LED)的黄 色LED防虫灯系统。另外,例如在特开2003-284482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使黄色LED闪烁来提高防虫效果的黄色LED防虫灯系统。另外,例如在特开平8-228599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对菊、伽蓝菜、蟹爪兰、一品红、丽格海棠、满天星、紫苏、草莓等的短日照植物照射红色LED光,来延迟短日照植物的花期的技术。进而,在农业电化、60卷10号、PP42-46、2007(非专利文献I)中,使用红色LED在亮期幅度I秒、将暗期幅度O秒(连续)、1秒、9秒、无处理(无照射)等的各种条件下,用间歇照明对菊进行栽培,其结果为菊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分别为47、48、36、4天。另外,例如在特开平10-56941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对昆虫照射在亮度中赋予了波动分量的人工光来控制昆虫的行动的方法。在专利文献4中,使用个人计算机来控制具有昆虫的引诱效果的从蓝色LED发出的光,由此在亮度中赋予波动分量。另外,例如在特开2008-154541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害虫防治装置用LED灯具5,其组合发光元件和荧光体而成,其中,发光元件由发出峰值波长370nm 480nm的蓝色光到近紫外光的半导体元件构成,荧光体将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作为激发光来辐射出峰值波长560nm 580nm的黄色光。将该害虫防治装置用LED灯具5按照田地中的害虫防治的需要的被照射面的实际性的全区域中的照度收敛在Ilx IOlx的范围内的方式来分散配置。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3-274839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3-284482号公报专利文献3 JP特开平8-228599号公报专利文献4 JP特开平10-56941号公报专利文献5 JP特开2008-154541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农业电化、60卷10号、PP42-46、2007发明的概要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上述那样的防蛾用照明有时会使短日照植物产生非意图的开花延迟(开花抑制)。例如,若用黄色LED的出射光来照射菊能得到防虫效果。若用黄色LED的出射光整夜照射菊,则特别对夜行性害虫提高了防虫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菊是短日照植物,由于黄色LED的出射光(照明)而会对其开花予以抑制,出现花期延迟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黄色LED的照射时间越长则开花的延迟程度就变得越高。如此,开花延迟通常与防虫效果一起产生。在非专利文献I中,在使用红色LED的间歇照明过程中,根据与暗期幅度无关,菊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延迟,产生开花延迟(其中无处理的情况除外)。因此,在非专利文献I 中,未记载能不产生开花延迟地通过间歇照明(脉冲照明)来栽培菊的技术。S卩,若能即避免开花延迟又能得到防虫效果,就能实现减少农药和节能的农业。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这样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避免菊等的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延迟或能进行开花反应的控制,又能得到防虫效果的植物的栽培管理方法以及照明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是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照明使用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的多个光源来进行,多个光源的各光源通过将规定的亮期幅度、和时间平均明亮度小于该亮期幅度的暗期幅度作为I个周期的闪烁模式来同步地改变发光强度,所述模式的以下述式⑴所示的占空比为50%以下,占空比(%)=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亮期幅度)XlOO(I),被多个光源照明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来自多个光源的照明的模式的合成来同步地进行照明,从而具有防虫效果。本发明是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照明使用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的多个光源来进行,多个光源的各光源通过将规定的亮期幅度、和时间平均明亮度小于亮期幅度的暗期幅度作为I个周期的模式来独立地改变发光强度,所述模式的以下述式(I)所示的占空比为50%以下,占空比(%)=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亮期幅度)X 100 (I),被多个光源照明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来自多个光源的照明的模式的合成,以时间上不固定的模式进行照明,从而具有防虫效果。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多个光源间的所述I个周期的偏差为1Χ1(Γ5以上且20%以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暗期幅度为16ms以上且5000ms 以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亮期幅度为4ms以上且IOOOms 以下。在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来自多个光源的各光源的出射光在黄色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占空比为25%以下。在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被照明栽培的植物是即使用上述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也不会在实用上产生开花延迟的短日照植物。 在发明所涉及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中,优选地,植物的生长点的亮期幅度内的福射照度为5mW/m2以上且50mW/m2以下。本发明是一种菊的照明栽培方法,照明使用出射光在黄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的多个光源来进行,多个光源的各光源通过将规定的亮期幅度、和时间平均明亮度小于该亮期幅度的暗期幅度作为I个周期的模式来同步或独立地改变发光强度,在闪烁模式中,下述式⑴所示的占空比为50%以下,占空比(%)=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亮期幅度)X 100(1),通过使菊的生长点的亮期幅度内的辐射照度为5mW/m2以上且50mW/m2以下,从而在实用上不产生开花延迟,被多个光源照明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来自多个光源的照明的模式的合成来同步或独立地进行照明,从而具有防虫效果。 本发明是防虫用照明装置,由多个光源构成,多个光源的各光源的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各光源通过将规定的亮期幅度、和时间平均明亮度小于该亮期幅度的暗期幅度作为I个周期的模式,同步地改变发光强度,在闪烁模式中,下面式⑴所示的占空比为50%以下,占空比(% )=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亮期幅度)XlOO(I),被照明装置照明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来自多个光源的照明的模式的合成来同步地进行照明,从而具有防虫效果。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各光源与从外部提供的同步信号同步来进行闪烁,从外部提供的同步信号通过有线、无线、光信号或与电源线重叠的任一者的同步信号传送手段来进行传送。本发明是防虫用照明装置,由多个光源构成,多个光源的各光源的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各光源具备脉冲发生电路以及发光元件,各光源的脉冲发生电路独立地生成将规定的亮期幅度和时间平均明亮度小于该亮期幅度的暗期幅度作为I个周期的模式,发光元件通过脉冲发生电路所生成的模式来改变发光强度,在模式中,下面式⑴所示的占空比为50%以下,占空比(%)=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亮期幅度)XlOO(I),被照明装置照明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来自多个光源的照明的模式的合成来以时间上不固定的模式进行照明,从而具有防虫效果。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多个光源间的I个周期的偏差为IXlO-5以上且20%以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暗期幅度为16ms以上且5000ms以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亮期幅度为IOms以上30ms以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来自多个光源的各光源的出射光在黄色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占空比为25%以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照明装置用于短日照植物的栽培。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植物的生长点的亮期幅度内的辐射照度为5mW/m2以上50mW/m2以下。本发明是防虫用照明系统,使用多个第I光源以及I个或2个以上的第2光源,所述多个第I光源的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通过在具有防虫效果的频率下改变光强度来照射第I区域,I个或2个以上的所述第2光源以人类能识别为连续点亮的状态进行点亮,来照射与第I区域相邻并有人类存在的区域,由此具备第I区域中的防虫效果。本发明是防虫用照明系统,具备多个光源以及传感器,多个光源的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以具有防虫效果的频率闪烁来照射第I区域,传感器探测第I区域或与第I区域相邻的区域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中的人类,将多个光源熄灭,或以人类能识别为连续点亮的状态进行点亮,由此来具有所述第I区域中的防虫效果。本发明是防虫用照明装置,具备光量变化的光源,光源的出射光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光源的光量根据主脉冲和副脉冲而周期性地变化,其中,主脉冲重复亮期以及时间平均明亮度比亮期相对暗的相对性暗期,副脉冲是所述亮期内或所述相对性暗期内的脉冲,所述副脉冲的频率为所述主脉冲的频率的4倍以上。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防虫用照明装置中,优选地,脉冲的频率为IOHz以下,副脉冲的频率为60Hz以下。本发明是防虫用照明系统,具备以第I频率来周期性地改变光量的第I光源、和以第2频率来周期性地改变光量的第2光源,第I光源以及第2光源的出射光都在绿色至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波长,第I频率为第2频率的4倍以上,防虫用照明系统具有被第I光源以及所述第2光源的两者所照射的区域。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提供植物的栽培管理方法以及照明装置,能避免菊等的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延迟或能进行开花反应的控制,并能得到防虫效果。

图I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照明栽培的概念图。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光源的出射光的脉冲波形的图。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构成照明装置的电路的概略图。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元件的截面图。图5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元件的光谱分布图。图6是表示使用了黄色荧光LED的整夜的脉冲点亮时的辐射照度和暗期幅度的车轮菊“神马”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带来的影响的图表。图7是表示使用了黄色LED的亮期20ms的脉冲光的辐射照度和暗期对季节性开花栽培类型的车轮菊“神马”的现蕾所需天数以及至开花所需天数带来的影响的图表。图8表示棉铃虫成虫(雄)的代表性的ERG信号波形(辐射照度I. 23 [mff/m2]的图表。图9是表示斜纹夜蛾成虫(雌)的代表性的ERG信号波形(辐射照度1· 2[mW/m2])的图表。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活动变化记录仪的概要。
图11是表示实验5的各处理区中的棉铃虫成虫的5天期间的传感器遮挡次数的图。图12是表示实验6的各处理区中的棉铃虫成虫(雄)引起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图。图13是表示整夜的脉冲点亮对车轮菊以及多头菊(spray mum)受害花蕾数分布带来的影响的图表。图14是表示基于棉铃虫(雄)的日龄的暗期飞行活跃度变化的图。图15是从上空观察在田地内纵横配置LED光源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6是表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LED光源的主视图以及截面的内部构成的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构成照明装置的多个LED光源的电路和电源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在图15所示的田地的Q地点照射2个LED光源A、B的光的情况下的照度变化的计算结果的图表。图19是表示在图15所示的田地的R地点,以4个脉冲光源A、B、C、D为主被照明的情况下的照度变化的计算结果的图表。图20是表示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的变化的图表。图21是表示在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的变化的图表。图22是表示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的变化的图表。图23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I. 2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8ms、暗期32ms (频率25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4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I. 2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4ms、暗期16ms (频率50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5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20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8ms、暗期32ms (频率25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6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20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4ms、暗期16ms (频率50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7是表示棉铃虫(雄)的飞行引起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图表。图28是表示棉铃虫(雌)的飞行引起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图表。图29是表示连续5天期间内的棉铃虫(雄)的20只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变化的图表。图30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图31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图32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图33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图34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图35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
图36是表示田地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图37是表示在地点A以及B观察光源的光强度时的时间变化的图表。图38是表示在地点A以及B观察光源的光强度时的时间变化的图表。图39是表示田地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图40是表示在大规模农场栽培植物时的防虫用照明系统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元件的截面图。参照图4,LED元件115包括基板111、布线图案112、连线113、LED芯片116、密封树脂117、荧光体118。在基板111上形成有布线图案112,并配置有由出射蓝色光的氮化物半导体构成的LED芯片116。多个LED芯片116中的每个都介由连线113而与布线图案112电连接。在I个LED元件115上例如以12行X3列(12并联X3串联)搭载有36个LED芯片116。布线图案112、连线113以及每个LED芯片116通过密封树脂117来密封。在密封树脂117中分散有由 BOSE (Ba、O、Sr、Si、Eu)构成的荧光体 118。另外,作为荧光体118,除了 BOSE以外,还能适当地使用SOSE(Sr、Ba、Si、O、Eu)、YAG(Ce激活钇铝石榴石)、α硅铝氧氮陶瓷((Ca)、Si、Al、O、N、Eu)等。另外,作为LED芯片116,也可以取代出射蓝色光的LED芯片,使用例如出射发光峰值波长为390nm到420nm的紫外(近紫外)光的LED芯片。这种情况下,能谋求进一步的发光效率的提升。图5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光源100 (图I)的光谱分布图。参照图4以及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LED光源100比通常的白色LED相比含有更多的荧光体118。由此,LED光源100的出射光中,黄绿色分量(波长560nm附近)增力口,蓝色分量(波长450nm附近)减少,呈现出被称作“柠檬黄”的颜色。将这样的LED光源在下面称作“黄色荧光LED光源”。峰值波长为560nm程度的黄绿色的光是诱虫性较低的颜色。另一方面,图5中的约500nm以下的波长的蓝色光分量因夜蛾科的种类不同,有时会产生引诱效果。为了消除该引诱效果,优选按照成为对象的虫,将抑制蓝色光分量(例如500nm以下的波长的光)的透过的滤光器设置在LED光源100和夜蛾科成虫103 (图I)之间。另外,也可以取代在LED光源100中使用的LED元件115和荧光体118,使用AlGaInP系黄色LED元件。AlGaInP系黄色LED元件由于不使用荧光体而直接获得黄色的光,且没有蓝色分量,因此适于作为LED光源100。如“黄色荧光LED (光源)”或“AlGalnP系黄色LED (光源)”那样,将具有黄色的发光峰值波长的LED称作“黄色LED (光源)”。另外,作为光源的颜色,从防虫效果以及开花反应控制的方面出发,优选除了黄色以外还在绿色到红色的区域中具有发光峰值的光源。(脉冲照明栽培和开花延迟的关系)
为了开发出不改变防蛾所需要的照明时间带(无法照到充分的日光的时间的包含刚日落后的黄昏期间以及日出前的黎明期间的整夜)、也不使菊的开花延迟的照明技术,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调查了开花反应相对于与连续光相比,总照明时间为较短的时间构造、即脉冲光的特性。实验I :分别对菊中的切花菊即车轮菊、小菊以及多头菊,使用黄色荧光LED光源来进行整夜照明(包含日出前的黎明期间以及刚日落后的黄昏期间),调查至开花所需天数。在图6中示出了车轮菊“神马”的结果。图6的纵轴是从定植日到开花日为止的天数即至开花所需天数,横轴是照明条件。在照明条件中,“无处理”是没有照明的情况,除此之夕卜,将亮期幅度设定为10ms,将暗期幅度分别设定为Oms (连续点亮)、IOms (占空比50% )、50ms (占空比16. 7% )、IOOms (占空比9. 1% )。生长点61(图I)上的辐射照度(这种情况下的福射照度为亮期幅度内的值)分别设定为5mW/m2、9mW/m2、19mWm/m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生长点61上的辐射照度意味着从生长点61起的O. Im以内的距离处的辐射照度。实验I的结果,在福射照度为5 9mW/m2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亮期幅度为10ms、暗期幅度为IOms IOOms的脉冲条件,从定植日起的至开花所需天数与无处理的情况下的至 开花所需天数大致相同,能在实用上避免开花延迟。在辐射照度为19mW/m2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亮期幅度为10ms、暗期幅度为50ms IOOms的脉冲条件,从定植日起的至开花所需天数与无处理的情况下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大致相同,能在实用上避免开花延迟。进而,虽未图示,但在将辐射照度提高到约40mW/m2的情况下,通过扩展脉冲条件的暗期幅度,设为亮期幅度10ms、暗期幅度IOOms的脉冲条件,从定植日起的至开花所需天数与无处理的情况下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大致相同,能在实用上避免开花延迟。在此,“至开花所需天数”是“从成为基准的日期(例如定植日)起直到开花(花蕾膨胀到规定的大小,成为收获合适时期)为止所需要的天数”,“开花延迟”是指到开花(花蕾膨胀到规定的大小为止,成为收获合适时期)为止的所需天数(至开花所需天数)比基准的天数(无处理的天数)要增大。至开花所需天数的延迟主要是“现蕾所需天数(能视作花蕾为止所需的天数)”的延迟而产生。严格来讲,虽然从现蕾到开花为止所需要的天数(至开花所需天数-现蕾所需天数)也受到照明的影响而增大,但与现蕾所需天数的增大程度比较,其程度非常小。另外,由于即使进行通常的栽培也会产生5天程度的花期的离散,因此在实用上不会成为问题的开花延迟例如是相对于无处理在7天以内的开花延迟。另外,虽然能以根据正式数据而得到的不产生开花延迟的条件来进行栽培,但也可以刻意控制开花反应,进行产生适度的开花延迟的栽培。实验2 :在夜蛾科的受害成为全国性的问题点时期,栽培形状和开花反应各自不同的切花菊即车轮菊、小菊以及多头菊这三种。在此,分别对车轮菊、小菊以及多头菊实用LED光源来进行整夜照明(包含日出前的黎明期间以及刚日落后的黄昏期间),调查现蕾所需天数以及至开花所需天数的变化。在LED光源中使用黄色荧光的LED。在图7中示出车轮菊“神马”的结果。图7的纵轴是定植日起的至开花所需天数,条状图表的灰色部分表示定植日起到现蕾日为止的所需天数(现蕾所需天数),白色部分表示现蕾日到开花日为止的所需天数。横轴是照明条件,“无处理”是没有照明的情况,除此之外,将亮期幅度设定为20ms,将暗期幅度分别设定为Oms (连续点亮)、100ms (占空比17% )、120ms (占空比14%),160ms (占空比11% )、240ms(占空比7.7% )。生长点61 (图I)上的辐射照度(这种情况下的福射照度为亮期幅度内的值)分别设定为20mW/m2、35mW/m2、50mW/m2。实验2的结果,在辐射照度为20mW/m2以及35mW/m2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亮期幅度为20ms、暗期幅度为IOOms 240ms的脉冲条件,从定植日起到开花日为止的所需天数(至开花所需天数)与无处理的情况下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大致相同(小菊以及多头菊的数据也大致相同),能在实用上避免开花延迟。在连续光下,即使在会使开花延迟的辐射照度即50mff/m2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亮期幅度为20ms、暗期幅度为IOOms 240ms的脉冲条件,从定植日起的至开花所需天数与无处理的情况下的至开花所需天数大致相同,能在实用上避免开花延迟。(夜蛾科的对照明的视觉特性的阐明)接下来,本申请的发明者们进行与脉冲照明对夜蛾科的影响相关的基础实验。阐明夜蛾科对照明的视觉特性,为了确定发挥持续的防蛾效果的LED的闪烁模式,使用黄色突光LED,调查夜蛾相对于时间构造不同的脉冲光的视网膜电位(ERG信号)响应特性。在此,视网膜电位是将端子(电极)刺入活着的昆虫的复眼的视网膜而测定的电 位。实验3 :将以黄色荧光LED为光源的脉冲光的亮期幅度固定在10ms,使暗期幅度在IOms、40ms、100ms、200ms、500ms、1000ms、5000ms 之间变化,来测量 ERG 信号的响应特性。在图8中示出其结果的一部分。图8的结果表示在辐射照度为I. 23mW/m2,亮期幅度为10ms,暗期幅度为图8(a)、(b)、(c)、(d)那样的10ms、40ms、100ms、IOOOms的脉冲条件的情况下的棉铃虫成虫(雄)的代表性的ERG信号波形。参照图8,若确保了至少比IOms大的暗期幅度、优选40ms以上的暗期幅度,则会产生能持续光刺激的ERG信号波形。根据结果可知,上述脉冲光的照射条件是对棉铃虫成虫而言能视觉辨识的时间构造,该时间构造在防止对照明的“适应”上是有效的。另外,虽然未在图8的结果中示出,但在基于棉铃虫的性别差的视觉特性中,并没有见到需要特别关注的差异,可知在相当于10勒克斯(Ix)的约20mW/m2的辐射照度下,刺激力较大。实验4 :用以黄色荧光LED为光源的脉冲光来照射棉铃虫以及斜纹夜蛾,由此来测量ERG信号的响应特性。关于斜纹夜蛾,通过将试样个体从到此为止的买入虫变更为野外捕获的虫,由此使ERG信号的测量成功。在图9中示出结果。图9(a)表示在辐射照度为I. 2mW/m2,亮期幅度为10ms,暗期幅度为IOms的脉冲条件的情况下的斜纹夜蛾(雌)的代表性的ERG信号波形。另一方面,图9(b)表示在辐射照度为I. 2mW/m2,亮期幅度为20ms,暗期幅度为40ms的脉冲条件的情况下的斜纹夜蛾(雌)的代表性的ERG信号波形。参照图9可知,亮期幅度为20ms是合适的,该2种夜蛾科都具有直到视觉辨识光为止延迟约20ms以上的延迟特性。另外可知,在暗期幅度IOms的脉冲光中,该2种夜蛾科有因光照射而失去追随性的倾斜,不将LED光源的光视觉辨识为闪烁光的可能性较高。进而,若为40ms以上的暗期幅度,则可知该2种夜蛾科能基本视觉辨识脉冲光的闪烁。(夜蛾科相对于照明的行动特性的阐明)接下来,本申请的发明者们阐明夜蛾科相对于照明的行动特性。实验5 :使用图10所示的活动变化记录仪来阐明夜蛾科的行动特性。在圆筒形的容器510中放入夜蛾科成虫,以规定的方法从顶部的LED光源540进行夜间照明。在照明而产生的行动抑制效果高的情况下,成虫不太展示出飞行行动,容器内上部的传感器530的感知次数(遮挡次数)被抑制得较低。反之,在照明而产生的行动抑制效果低的情况下,成虫活跃地飞行。将夜蛾科成虫的遮挡次数记录在计算机550中。这是图10所示的活动变化记录仪的原理,运用该活动变化记录仪、和使用了该活动变化记录仪的解析手法,来验证基于照明方法的夜蛾科的行动抑制效果。将黄色荧光LED作为光源,设定亮期幅度10ms、暗期幅度IOms的脉冲条件,将辐射照度设定为18mW/m2 100mW/m2。在该条件下,使用图10所示的活动变化记录仪来研究棉铃虫成虫的飞行活跃度。在图11中示出其结果。图11是表示各处理区中的棉铃虫成虫的5天期间的传感器遮挡次数的图。图11的纵轴表示成为飞行活跃度的指标的传感器遮挡次数。图11的下部记载了各个结果的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以及辐射照度。另外,无处理是没有照射光的情况。参照图11,明确了作为个体差较小、能发挥持续性的行动抑制效果(将遮挡次数抑制得较低)的条件,辐射照度100mW/m2、亮期幅度10ms、暗期幅度IOOms这样的脉冲条件的有效性。 实验6 :将棉铃虫以及斜纹夜蛾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与实验5相同的实验。以黄色荧光LED光源为光源,使用图10所示的活动变化记录仪,通过与无照明下(无处理)进行比较,来解析飞行行动的每日特性。将脉冲光的亮期幅度设定为大约10 20ms,以该亮期幅度的范围为基准,使暗期幅度作为参数来变化,来验证行动抑制效果。收集并比较羽化后的每个日龄的数据,进而使因性别不同而导致的行动差异得到明确。由此,在室内、半野外以及野外的各个环境中,决定出个体差较小、且能防止“适应”的脉冲光的辐射照度以及脉冲光的闪烁模式(时间构造、脉冲条件)。接下来,在辐射照度为20mW/m2 100mW/m2的范围内继续研究。此外,基于亮期幅度为20ms是合适的这一判断,将亮期幅度固定在20ms,将暗期幅度作为参数来研究棉铃虫以及斜纹夜蛾的飞行活跃度。在图12中示出其结果。图12是表示棉铃虫成虫(雄)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图。其中,误差条表示标准偏差(SE = Standard Error)。图12的下部记载了各个结果的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以及辐射照度。参照图12,关于棉铃虫,在辐射照度20mW/m2、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Oms (连续点亮)以及80ms、160ms、400ms这样的脉冲条件下,都与无处理相比,均将雌雄成虫的飞行活跃度抑制得较低。另外,例如在暗期幅度80ms的条件下,在行动中个体差较小,难以产生“适应”。根据以上,能确认脉冲光针对斜纹夜蛾的有效性。(脉冲照明栽培的防蛾效果)本申请的发明者们基于上述的基础实验来进行以下的实际验证实验。在菊中的作为切花菊的车轮菊(品种梦志光)以及多头菊(品种缇娜)的栽培中,使用将6个LED光源100按间隔2m来连接的光源,将在田垄面起高度Im的位置的辐射照度设定为约20mW/m2,作为脉冲光的时间构造,将亮期幅度设定为20ms,将暗期幅度设定为160ms,来进行整夜照明。在图13中示出其结果。图13是表示整夜的脉冲点亮对车轮菊以及多头菊受害花蕾数分布带来的影响的图表。参照图13,虽然在点亮区的一部分能看到受害集中的地方,但在点亮区的夜蛾科幼虫引起的受害花蕾数与无处理区相比还是较少,可知脉冲光具有防蛾效果。另外,在连续照明的情况下成为问题的开花延迟以及切花品质的降低并没有在本次的脉冲条件下见到。其结果,验证了本实施方式的在露天地面的菊种植田地的适用性。(从以上实验中得到的见解)本申请的发明者们通过上述的实验,得到如下的见解(确实的假设)。第I见解,根据与增大暗期幅度来降低平均照度大致成正比来避免开花延迟这一事实,得出“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延迟与LED的时间平均照度大致成正比”的结论。另外,该倾向与非专利文献I的结果不同。第2见解,根据即使增大暗期幅度也能确认抑制夜蛾科的行动,得出“作为抑制夜蛾科的受害的照明的要因,与其说是LED的时间平均照度,还不如说是LED的脉冲点亮时的辐射照度(亮期幅度内)起支配性的作用”的结论。根据第I见解以及第2见解,由于只要是比亮期幅度长的暗期幅度的条件(例如 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80ms)的条件就能抑制时间平均照度,因此能避免开花延迟。另夕卜,由于脉冲点亮时的辐射照度自身较大,因此能确保防蛾效果。其结果,能谋求避免开花延迟和防蛾效果的兼顾。这样的脉冲照明推定为与时间平均照度相同的连续照明相比,防虫效果高出很多。因此,通过使在当前时间点能得到与荧光灯匹敌的能量效率的LED光源例如以50%以下的占空比来闪烁,与现有技术相比,认为能实现大幅减少能量消耗,且具有高防虫效果的照明栽培方法、照明装置。进而,通过使用了同步的多个光源的实际验证实验,能得到防蛾的效果,但实际在现场观察,与I个光源脉冲点亮的情况相比,由于照明区域成为通过来自多个光源的照明的合成来进行闪烁的照明,因此能感知到由光而引起的不舒适感增大。由于该闪烁不仅对于虫,而且对人类来说也不舒适,因此由于多个LED光源同步闪烁进入视野,因此不舒适感增大。虽然在实验中未能充分确认对虫是否具有该效果,但虫具有复眼,视野比人类要宽,推定为能同时视觉辨识多个光源,因此存在通过如此使多个LED光源同步闪烁,而能进一步增大防蛾进而防虫的效果。另外,与后述的“非同步”型照明相比,由于即使从照明栽培区域的外侧观察也能明确地识别闪烁,因此,认为从照明栽培区域外侧防止蛾等的飞来的效果较高。[第2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I中,示出了通过LED的脉冲点亮,能具有防蛾效果并避免菊的开花延迟。另一方面,在单调的脉冲点亮的情况下,由于夜蛾科适应了脉冲点亮,对其的行动抑制有时也会变弱。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对该点进行说明。(表示夜蛾的适应的数据)对16只雄的棉铃虫使用利用了 I个黄色荧光LED光源的图10所示的活动变化记录仪,在将辐射照度设定为50mW/m2、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80ms的脉冲条件下,在夜间进行照明,由此来调查伴随着飞行的传感器遮挡次数。在图14中示出其结果。图14是表示按日龄不同的暗期飞行活跃度变化的图,纵轴是传感器遮挡次数,横轴的Dl到D5是日龄。参照图14可知,通过照射上述条件下的脉冲光,虽然飞行活跃度被抑制得较低,但在5天期间(Dl D5)中,可知存在随着天数的经过而飞行活跃度慢慢增大的情况。这被认为是产生了照明带来的防蛾效果随着天数经过而变弱的“适应”。根据该见解,本申请的发明者们探讨是否可实现不产生开花延迟、具有不使夜蛾科产生适应的复杂的照明模式的脉冲点亮。其结果,着眼于在大规模的田地中使用多个光源,着想于使各个光源成为以近似的周期独立地发光的脉冲光源(脉冲点亮)。该构成是能自动地实现复杂的脉冲照明模式的适当的构成。在该构成中,由于多个脉冲光源每个都独立地发光,因此,在刚开始闪烁后等存在闪烁同步的情况,但由于不使用保持同步的单元,因此基本上会成为非同步的脉冲点亮。下面,对非同步的脉冲点亮的具体例进行说明。(使用了非同步的多个光源的照明栽培的实施方式)在图15中示出了从上空观察在田地内纵横配置LED光源200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15,圆形标记所表示的照明以横向间隔X(X例如为3m)、纵向间隔Y(Y例如为3m)配置于田地的高度H(H例如为距植物的生长点起I. 7m)的位置。例如,由于图中P地点为光源A的正下方,因此,来自该光源A的光起支配性的作用,其它的光源的影响较小,进行大致有规则的脉冲照明。但是,由于昆虫与植物不同,能够移动,因此不会总是停留在P地点。在Q地点,主要受到2个脉冲光源A以及B的光的照射,其它的光源的影响较小。进而,在R地点,主要受到4个脉冲光源A、B、C、D的照明。
图1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LED光源200的主视图。另外,在图16中,在LED光源200的主视图上重叠示出了截面的内部构成。波长等的基本的特性与实施方式I中的LED光源100相同。参照图16,配置于田地内的多个LED光源200的每一个都与连续点亮型的LED光源不同。即,若提供从2条电源线所提供的AC电源,则多个LED光源的每一个都通过LED光源所内置的脉冲电路而独立地进行脉冲点亮(闪烁)。LED光源200的每一个独立进行脉冲点亮的结果是多个光源整体上大致非同步闪烁,能获得在时间上不固定的照明模式。LED光源200包括电路213 (脉冲发生电路兼驱动电路)、LED元件215、漫射板220、基板222、散热片224、接头225。在散热片224的下部设有漫射板220,在散热片224的上部设有插座225。在散热片224以及漫射板220的内部设有电路213、LED元件215、以及基板222。基板222与散热片224机械地相连,基板222的热被辐射到外部。在基板222的上表面设有电路213,在基板222的下表面设有LED元件215。从插座225提供的AC电源通过电路213而变换为具有规定的亮期幅度以及暗期幅度的脉冲状的驱动信号,并提供给LED元件215。从LED元件215产生的光因漫射板220而漫射,向周围照射。即使在漫射板220的内部有LED元件215或构成LED元件215的多个LED芯片,也无法各自地识别每个闪烁,LED光源200整体上作为I个光源闪烁。假使就算没有漫射板220,也会被位于远离光源的照射区域中的虫识别为I个光源。另外,对LED光源200提供的电源也可以不是AC,例如能适当使用从太阳能电池提供的DC电源。在使用DC电源的情况下,电路213中能省略整流电路213A(图17)。另外,LED光源的形状除了上述的“灯泡型”以外,也可以是荧光灯那样的线状的光源。图17是表示构成照明装置的多个LED光源的电路和电源的连接状态的图。参照图17,电路213包含整流电路213A、脉冲发生电路213B以及LED驱动电路213C。由于每个LED光源200包含脉冲发生电路213B,因此多个LED光源200分别独立地产生脉冲光。来自AC电源的交流电流被输入到整流电路213A后,在那里被变换为DC电流(例如+15V)。DC电流的一者被输入到脉冲发生电路213B,通过脉冲发生电路213B将预先确定的亮期幅度、暗期幅度的脉冲信号P送往LED驱动电路213C。DC电流的另一者被输入到LED驱动电路213C,产生与脉冲信号P同步的LED驱动信号DRV,从而使LED元件215脉冲电流(闪烁)。脉冲发生电路213B的亮期幅度以及暗期幅度既可以固定,也可以用可变电阻来调整设定值。(用于实现同步闪烁以及适度的非同步闪烁的周期偏差)如上所述,由于各LED光源独立地进行脉冲点亮(闪烁),因此,即使最初是同步的,闪烁的定时也会偏离,成为在时间上不固定的照明。在此,基于表I来考察用于实现同步闪烁以及适度的非同步脉冲发光的2个光源周期的离散。
偏专光源i频率光源2频率差频差拍周期 期______
T Δ1/Τ(1 + Δ)1/Τ(1-Δ)2Δ/Τ(1-Δ2)Τ/2Δ 秒 -HzHzHz秒小时
0.11.00Ε-019.09090909111.111111112.020202020.50.000138889
0.11.00Ε-029.90099009910.10101010.20002000250.001388889
0.11.00Ε-039.9900099910.010010010.02000002500.013888889
0.11.00Ε-049.999000110.00100010.0025000.138888889
0.11.00Ε-059.99990000Ι10.00010.000250001.388888889
0.11.00Ε-069.9999910.000012Ε-055000013.88888889
0.11.00Ε-079.99999910.0000012Ε-06500000 138.8888889参照表1,LED光源的基准周期T被设定为IOOms = O. I秒。将偏差Λ设为参数,光源I的频率以及光源2的频率分别成为1/Τ(1+Λ)以及1/Τ(1-Λ),2个光源的差频成为2Δ/(Τ1-Δ2)或2Λ/Τ(通常Λ 2可以忽视)。因此,随着Λ为O. 1、0. 01…地变大,差频Τ/2Δ为0.5秒、5秒地增大。在此,差拍周期是2个光源为同步,成为非同步后再度返回同步为止的期间。根据表I可知,为了维持与一般的夜间照明时间的12个小时的期间同步的脉冲点亮,作为差拍周期,需要其6倍程度的72小时以上,使偏差为2. 31 X IO-7程度以内。另一方面,根据表I可知,为了在夜间照明时间内维持非同步的脉冲点亮,若使偏差为1Χ10_5以上,则差拍周期成为5000秒,由于在差拍周期的1/2的42分钟,2个光源的闪烁定时逆转,因此优选。还可知,为了实现更积极的非同步的脉冲点亮(闪烁)状态,若使偏差为ιχιο_4以上,则在约4分钟,2个光源的闪烁定时就逆转,因此更优选。实际地,考虑到构成脉冲点亮(闪烁)电路的部件的通常的离散,更优选使偏差为IX 10_3以上。在此,也可以将“偏差”置换为“光源间的周期离散的标准偏差”。(2个非同步光源的照射模式)接下来,本申请的发明者们计算在图15所示的田地的Q地点照射2个LED光源Α、B的光的情况下的照度变化。在图18中示出其结果。图18的结果是在基准周期100ms、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80ms、周期偏差为+5%以及-5% (偏差5% )这样的条件下计算的。参照图18可知,在时间上2个光源从同时照射的情况变化为分别照射的情况,成为时间上不固定的闪烁模式。另外,时间上不固定将I个光源的由亮期幅度+暗期幅度构成的I个周期认为是基准。在本例中,由于在差拍周期后返回原来的状态,因此在较长的周期内具有规则的模式,但在防虫效果上,以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为I个周期的闪烁模式成为在时间上不固定的不规则的模式,这一点是重要的。(4个非同步光源的照射模式)接下来,本申请的发明者们计算在图15所示点田地的R点主要通过4个脉冲光源A、B、C、D来进行照明的情况下的照度变化。在图19示出其结果。图19的结果是在基准周期100ms、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80ms、周期偏差为+5%、-5%, +3%以及+5% (偏差5%)这样的条件下计算的。参照图19可知,这种情况下成为了复杂的照度变化。在专利文献3中,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复杂的波动照明,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仅使用多个周期稍有不同的脉冲光源就能得到图19所示那样的由时间不固定的闪烁模式构成的复杂的照度变化。本申请的发明者们通过这样的复杂的光源的照射来抑制蛾的行动,认为还有难以使蛾产生对脉冲点亮适应的可能性。
上述图18以及图19所示的照度的时间变化对各地点的照度进行了表示,但并没有考虑光源的方向。认为植物不太受到光源的方向的影响。但是,由于昆虫具有能识别宽视野的复眼,因此认为并不是单纯地受到平均化的照度的影响,能独立地捕捉各光源的闪烁。因此,作为照度,即使是连续的状态,对昆虫而言也好像感受为光源急剧地变动那样的非静止。另外,由于该状况时刻变化,因此能实现对昆虫而言不舒适的环境。另外,在图18以及图19中,以占空比20% (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80ms)的条件进行计算,但在用4个光源进行照射的情况下,若占空比为25%以下,则在各光源完全同步时,强度成为单一光源的4倍,在完全个别地点亮时,会产生来自各光源的照射在时间上的重叠完全消失这样的大幅度的变化。因此,这样的构成是适当的。另一方面,在占空比显著较小的情况下,即使平均照度相同也需要在LED光源中流过大电流,若考虑LED的电流最大额定,则使用的LED元件数增大。因此,从实用的观点出发,占空比优选为至少1%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如以上那样,使用在田地内配置多个独立地进行脉冲点亮的LED光源的照明装置,通过各光源的照明的合成,能得到复杂的照明模式,因此能弱化防蛾效果的“适应”,能实现具有持续性高的防虫效果的植物的照明栽培方法。另外,不需要用于获取闪烁的同步的信号线等。[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中,在“无处理区”、“非同步照明区”以及“同步照明区”中调查了栽培的菊的培育状况以及夜蛾引起的受害的状态。在下面,示出对使用“多个非同步光源”以及“同步光源”时的菊的育成状况进行观察的实验的结果。(实验I:无处理区和非同步照明区的对比)在本实验中,在无处理区以及非同步照明区栽培黄色车轮菊“精之旗”,对比各个菊的培育状况以及夜蛾引起的受害的状况。在无处理区以及非同步照明区都按照农家惯例使用杀菌剂并使用对夜蛾科影响较小的杀虫剂,但不使用对夜蛾科有影响的杀螨剂。然后,在非同步照明区中,在距田垄面的高度为I. Sm的位置,确保6m的距离来设置2列X 3个合计6个LED光源。该LED光源内置了具有图5所示的光谱的黄色荧光LED、和脉冲电路。对相关的LED光源200提供了 AC100V后,通过脉冲电路发生亮期20ms、暗期80ms的脉冲光(周期100ms、频率=I/周期=IOHz)。6个LED光源200的每个的闪烁都是不同步地各自进行独立点亮的非同步闪烁。在LED光源200的点亮时,非同步照明区中的距田垄面的高度为Im的位置的辐射照度最小也为I. 27mff · πΓ2,最大为36. 7mff · πΓ2。使用上述的LED光源,在2010年7月I日 10月8日的期间,每天17点 7点为止整夜对非同步照明区进行照明。另一方面,在无处理区不进行照明。如此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栽培车轮菊“精之旗”。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车轮菊“精之旗”的花蕾直径、作物高度以及开花时期实质上都几乎相同。如此,对所栽培的车轮菊“精之旗”来调查夜蛾科幼虫引起的受害株率、寄生茎率、虫数(棉铃虫、斜纹夜蛾、其它鳞翅目害虫以及盲蝽科)、外激素陷阱引虫数(棉铃虫以及斜纹夜蛾)、和杀虫剂的散布履历。上述的受害茎率以及寄生茎率通过每隔7 14天调查36株的受害茎数以及寄生茎数而算出。另外,引虫数采用漏斗陷阱以及性外激素引诱,每隔7 14天进行调查。另夕卜,不除去在这些调查时所确认的幼虫以及卵。在图20中示出受害茎率的天数变化。

图20是表示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所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的变化的图表。如图20所示,到8月19日为止,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所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没有大的差别。另一方面,8月19日以后,在无处理区中受害茎率上升,在9月24日的最终调查日中,非同步照明区为4. 6%的受害茎率,与此相对,在无处理区中为18.8%的受害茎率。根据以上的结果,明确了通过在非同步照明区栽培菊,能大幅减少受害茎率。(实验2:无处理区和同步照明区的对比)在实验I中,对比无处理区和非同步照明区中的菊的栽培的受害茎率,在本实验中,对比无处理区和同步照明区中的菊的栽培的受害茎率。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田地和使各LED光源同步来进行照明这些不同以外,通过与实验I相同的方法来栽培车轮菊“精之波”。在本实验中,作为各LED光源,对在上述非同步照明区中使用的LED光源与外部同步信号端子连接来进行改造,以使得与外部同步信号同步来进行驱动。通过与实验I相同的方法算出如此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在图21示出其结果。图21是表示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所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的变化。如图21所示,在9月16日的最终调查日中,同步照明区为9. 5%的受害茎率,与此相对,无处理区为40. 9%的受害茎率。根据以上的结果可明确,通过在同步照明区栽培菊,受害茎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能大幅减少受害茎率。〈总结〉根据实验I以及实验2的结果可明确,通过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同步照明区栽培菊,与在相邻的无处理区栽培菊的情况相比,能将菊的受害茎率降低到约1/4。(实验3:无处理区和非同步照明区的对比)在本实验中,除了变更田地、菊的品种这些不同以外,通过与实验I相同的方法在无处理区以及非同步照明区栽培菊,并对比各个菊的培育状况以及夜蛾引起的受害的状况。即,在本实验中,作为菊,使用白色小菊“白马”,来对比在无处理区以及非同步照明区中的菊的培育状况以及夜蛾引起的受害的状况。在上述非同步照明区中,在距田垄面的高度为I. Sm的位置,确保6m到3m的距离来设置3列X 3个合计9个LED光源。由于9个LED光源200各自的闪烁都不同步,因此设为各自独立进行闪烁的非同步闪烁。在LED光源200的点亮时,非同步照明区中的距田垄面的高度为Im的位置的福射照度最小也为I. 79mff · m_2,最大为35. 4mff · m_2。使用上述的LED光源,在2010年7月21日 12月20日的期间,每天17点 7点为止整夜照明非同步照明区。另一方面,在无处理区不进行照明。如此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栽培小菊“白马”,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小菊“白马”的花蕾直径、作物高度以及开花时期实质上都几乎相同。如此,对所栽培的小菊“白马”调查夜蛾科幼虫引起的受害茎率、虫数(斜纹夜蛾、棉铃虫)。通过每隔7 14天调查60株的受害茎率时来算出受害茎率。在图22中示出受害茎率的天数变化。图22是表示在非同步照明区以及无处理区中所栽培的菊的受害茎率)的变化的图表。如图22所示,9月22日以后,在无处理区中受害茎率上升,在10月27日的最终调查日中,非同步照明区为I. 7%的受害茎率,与此相对,在无处理区为18. 3%的受害茎率。根据以上的结果可明确,通过在非同步照明区栽培菊,能大幅减少受害茎率。另外,受 害主要是棉铃虫引起的。[实施方式4]在实施方式4中,研究在田地的光源的闪烁泄漏到田地外时周边住民也不会感到不舒适的方向。具体地,评价以人类无法识别为闪烁的程度的高速来使光源闪烁时的防虫效果。光源的闪烁为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80ms、周期100ms、频率IOHz时,由于这是人类能识别为闪烁的临界区域的频率,因此存在使人感觉到不舒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声电影时代的电影的帧频为18Hz,当前的电影的帧频为24Hz,电视机的帧频为25Hz (PAL、SECAM方式)或30Hz (NTSC方式)。另外,用2个场来构成I帧的隔行扫描中的帧频分别为50Hz、60Hz。如此,越提高光源的频率,人越难以识别光源的闪烁,不舒适感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夜蛾科能否识别I. 2 20mW/m2这样的光强度较小的光的闪烁,至今几乎一点都不知道。由此,在上述(夜蛾科的对照明的视觉特性的阐明)说明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使光源频率为25Hz以及50Hz的情况的追加实验。图23 图26是表示对斜纹夜蛾(雄)照射特定的强度以及脉冲模式的光时的视网膜信号的波形的图表。图23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I. 2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8ms、暗期32ms (频率25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4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I. 2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4ms、暗期16ms (频率50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5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20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8ms、暗期32ms (频率25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图26是表示使用光强度为20mW/m2、脉冲模式为亮期4ms、暗期16ms (频率50Hz)的光源时的ERG信号波形的图表。在图23以及图25所示的图表中,能见到对脉冲光的光追随性以及负脉冲时的延迟特性,ERG信号相对于脉冲光的延迟时间为大致20ms。与此相对,在图24以及图26中,在光强度I. 2mff/m2以及20mW/m2、亮期4ms、暗期16ms的发光模式下,对于脉冲光的光追随性减少。这被认为因为亮期4ms、暗期16ms的发光模式的I个周期(20ms)大致等于视网膜信号的延迟时间(大约20ms),从而将其视觉辨识为接近于连续光的光。根据以上的结果,50Hz (亮期4ms、暗期16ms)被认为是接近于能得到光的闪烁带来的防虫效果的上限的频率。另外,60Hz下也能得到大致相同的结果。另一方面,若是大幅超过50Hz的频率,则由于斜纹夜蛾、棉铃虫将光识别为大致连续光,因此预想防虫效果会停留在与通常的连续光相同的程度。另外,上面是斜纹夜蛾(雄)的结果,实验个体数为5只也是大致相同的结果,另夕卜,对斜纹夜蛾(雌),在实验个体数为5只的情况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另外,并不限于斜纹夜蛾,对棉铃虫也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实施方式5]在实施方式5中,改变实施方式I/实验6的饲养虫的系统,增加样本数进行重现实验。即,作为夜蛾,使用棉铃虫(雄)以及棉铃虫(雌)18只 20只的个体,增加活动变化记录仪进行的飞行活跃度测定的数据数,对5天期间的数据进行累计。图27是表示棉铃虫(雄)的飞行而导致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图表,图28是表示棉铃虫(雌)的分析而导致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图表。图27以及图28的纵轴是飞行而导致的平均遮挡次数,横轴是实验 条件(亮期幅度暗期幅度)。在实验条件为辐射照度20mW/m2、脉冲条件为无处理(无点亮)、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分别为Oms (连续点亮)、40ms、80ms、160ms、400ms(各频率分别为16. 7Hz、10Hz、
5.56Hz、2. 38Hz)这样的脉冲条件之下,测定飞行而导致的平均遮挡次数。图27以及图28的下部记载各自的结果的亮期幅度、暗期幅度以及辐射照度。图27以及图28中的误差条表不标准误差(SE = Standard Error)。可知,在各脉冲条件的任意的暗期幅度的情况下,飞行活跃度也比无照明下以及连续点亮的情况要低。例如能明确,在暗期幅度为400ms的情况下,平均照度虽然只不过为连续点亮的4. 7% ( = 20ms/ (20ms+400ms)),但飞行活跃度比连续点亮的情况降低,与连续点亮相比,强化了飞行活跃度抑制。另外,为了分析该实验的蛾的适应的特性,调查跨5天期间的暗期飞行活跃度的变化。在图29中示出其结果。图29是表示连续5天期间中的棉铃虫(雄)20只的平均遮挡次数的变化的图表。纵轴表示平均遮挡次数,横轴表示天数(Dl D5)。根据图29所示的结果可明确,在连续光的条件下,在第4天 第5天平均遮挡次数增加,与此相对,在各脉冲条件下,各平均遮挡次数被抑制在一定的数值内。根据该见解可知,在基于光的闪烁的防虫系统中,在例如明确20ms、暗期幅度80ms、频率IOHz的条件下,能得到蛾的适应较小的良好的特性。另外,在相当于亮期幅度20ms、暗期幅度400ms的频率越2. 5Hz下,也有基于闪烁的防虫效果。通过对该倾向进行外插,推定为在暗期幅度为2000ms程度,也能得到与连续照明同等的效果。另外,预想通过按照使占空比恒定的方式,与暗期幅度对应地扩展亮期幅度,例如即使在O. 5Hz也能得到防虫效果。立足于以上的ERG信号以及活动变化记录仪的实验结果,认为具有防虫效果的频率为O. 5Hz以上且60Hz以下的频率范围较合适。认为在这样的频率下,以与连续点亮相同的时间平均照度,能得到比连续点亮高的防虫效果。[实施方式6]田地接近于市区等存在周边住民看到田地的照明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防虫效果,还要考虑光的闪烁对周边住民带来的影响。实施方式6涉及降低光源的闪烁带给周边住民的不舒适感、且能发现防虫效果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若光源的闪烁使单纯的亮期(光量I)和暗期(光量O)进行反复的脉冲波形,则由于明亮度的变化较大,特别是在低频下,明暗的变化能被明确地确认,对人的视觉的刺激较大。因此,为了降低这样的光源的闪烁的刺激,更优选使用图30 图35所示的波形的光强度变化的光源。图30 图35是表示抑制了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的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的图表,纵轴是相对光强度L,横轴是时间t。下面,依次说明光源的光强度变化(波形)。(波形的示例I)图30所示的波形是如下光强度变化模式在设I个周期(时间Tw)中的亮期(时间TJ的峰值光量为I时,具有作为暗期的作用的期间即相对的暗期(时间Td)的光量为比亮期小、超过O的值(例如O. I)。图30所示的光强度变化模式虽然也能称作“闪烁”,但为了使在相对的暗期中包 含光强度不为零的期间这一点得到明确,将其称作“光强度变化”。在图30所示的光强度变化模式中,相对的暗期能明确地定义为与亮期相比光量降低的期间。通过如此地将暗期的光量设为超过O的值,缩小了亮期和暗期的光量差,因此能降低对人类的刺激。作为周期Tw、亮期幅度!Y、暗期幅度TD,例如分别设为1000ms、200ms、800ms,另外分别设为500ms、100ms、400ms来拉长点亮间隔,由此人类变得能追随光强度变化,能降低闪烁对人类的不舒适感。(波形的示例2)图31所示的波形按照在设I个周期(时间Tw)中的亮期(时间I;)的峰值光量为I时,相对的暗期(时间Td)的光量慢慢减少的方式来设定光强度变化模式。这样的波形,例如能通过在LED灯泡505内在串联配置的发光二极管列上并联配置电容器来实现。虽然相对的暗期Td能定义为成为亮期的光强度的O. 5以下的期间,但根据波形来改变相对的暗期也没关系。由于这样的波形在暗期中光量慢慢衰减,因此,作为能降低对人类的闪烁的刺激的周期Tw、亮期幅度I;、暗期幅度TD,例如分别设为1000ms、300ms(其中光量为I的期间为200ms) ,700ms,或者分别设为500ms、150ms、350ms,由此人类变得能追随光强度变化,能降低闪烁对人类的不舒适感。另一方面,由于通过使暗期的结束的光强度接近于0,增大了从暗期切换到亮期时的光强度的差,认为能得到良好的防蛾效果。另外,并不限于图31所示的波形,例如也可以是上升波形受到电容器的影响而慢慢变化的情形。(波形的示例3)图32所示的波形按照在设I个周期(时间Tw)中的亮期(时间I;)的峰值光量为I时,在相对的暗期(意味着图32中的时间Td)中进一步重复周期Tdw的副脉冲(暗期中亮期(时间T1J、暗期中暗期(时间Tdd))的方式设定光强度变化模式。具体地,例如在I 个周期(Tff = 400ms)由 Tl = 88ms>Tdw = 40ms>Tdl = 8ms>Tdd =32ms构成(TDD为8次,Tdl为7次)。如此,通过除了 2. 5Hz的脉冲以外,还在相对的暗期中重叠25Hz的脉冲,对人类而言,能连续地感知暗期(Td)中的明亮度,视觉辨识为相对的暗期为亮期的约1/5的明亮度的2. 5Hz的脉冲,因此能降低闪烁带来的不舒适感。另一方面,由于夜蛾科分离出相对的暗期(Td)中的脉冲光(时间T1J而感知为闪烁的脉冲,因此,能通过相对的暗期(Td)来抑制虫的活动。在上述中,例示了 I个周期Tw为400ms时的情况来进行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I个周期就算是500ms或IOOOms也没关系。图33所示的波形按照在设I个周期(时间Tw)中的亮期(时间I;)的峰值光量为I时,在相对的暗期(意味着图33中的时间Td)中进一步重复周期为Tdw、峰值光量为O. 5的副脉冲(暗期中亮期(时间T1J、暗期中暗期(时间Tdd))的方式设定光强度变化模式。具体地,例如在I 个周期(Tff = 400ms)由 Tl = 90ms、Tdw = 20ms、Tdl = 10ms、Tdd=IOms构成(Tdd为16次,Tdl为15次)。如此,通过除了 2. 5Hz的脉冲以外,还在相对的暗期中重叠50Hz的脉冲,对人类而言,能连续地感知暗期(Td)中的明亮度,视觉辨识出相对的暗期为亮期的约1/5的明亮度的2. 5Hz的脉冲,因此能降低闪烁带来的不舒适感。另一方面,由于夜蛾科分离出相对的暗期(Td)中的脉冲光(时间T1J而感知为闪烁的脉冲,因此,通过这样的波形,即使在相对的暗期(Td)中也能抑制虫的活动。在上述中,例示了 I个周期Tw为400ms时的情况来进行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I个周期就算是500ms或1000ms也没关系。另外,也可以将暗期中亮期(时间T1J、暗期中暗期(时间Tdd)分别 设为60Hz的周期的1/2即8. 3ms,也可以设为5ms (IOOHz)、4. 2ms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提供的AC电源频率来设定暗期中亮期(时间T1J以及暗期中暗期(时间Tdd)。(波形的示例5)图34所示的波形是在波形的示例2中的亮期IY中重叠IOms的亮期中亮期以及亮期中暗期、并在暗期Td中重叠IOms的暗期中亮期以及暗期中暗期而得到的波形。如此,通过设为除了 2. 5Hz的脉冲以外,还重叠了由亮期中亮期以及亮期中暗期或暗期中亮期以及暗期中暗期构成的副脉冲的波形,从而人类难以感知到副脉冲,能连续地感知亮期ΟΥ)中的明亮度以及暗期(Td)中的明亮度,因此能降低闪烁带来的不舒适感。另一方面,由于夜蛾科分离出亮期OY)以及暗期(Td)中的副脉冲而感知为闪烁,因此能通过这些副脉冲来抑制虫的活动。(波形的示例6)图35所示的波形在对人类刺激较小的正弦波形中的亮期IY中重叠IOms的亮期中亮期以及亮期中暗期、并在暗期Td中重叠IOms的暗期中亮期以及暗期中暗期而得到的波形。如此,通过设为重叠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