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钟勇, 肖礼志, 李楠楠
  • 公开日
    2013年4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0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0月17日
  • 申请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28C7/12GK202878487SQ2012205323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 ),所述第一搅拌腔(I)和所述第二搅拌腔(2 )内设置有搅拌系统(3 ),所述第一搅拌腔(I)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一卸料口(10),所述第二搅拌腔(2)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二卸料口(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3)包括由马达(30)驱动的一根搅拌轴(31),所述搅拌轴(31)穿过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之间的隔板(91),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内,所述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设置于搅拌轴(3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叶片机构包括叶片杆(32),所述叶片杆(32)的中部与所述搅拌轴(31)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杆(3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叶片(3a)和第二叶片(3b),所述第一叶片(3a)和第二叶片(3b)的螺旋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3a)所在面与所述第二叶片(3b)所在面之间的夹角为35 4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机构包括四组,其中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腔(I)内,另外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腔(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腔(I)内的两组叶片机构的叶片杆(32)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搅拌腔(2)内的两组叶片机构的叶片杆(32)也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腔(I)上还设置有第一水管(41),所述第一水管(41)由第一开关(51)控制其通断,所述第一水管(41)和所述第一开关(51)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水流量的第一流量计(61);所述第二搅拌腔(20)上还设置有第二水管(42),所述第二水管(42)由第二开关(52) 控制其通断,所述第二水管(42)和所述第二开关(52)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水流量的第二流量计(6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1)上并联有多个第一多孔管(71),各所述第一多孔管(7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二水管(42)上并联有多个第二多孔管(72),各所述第二多孔管(7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采用轴向交错50 70°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设置有螺栓孔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所述第一搅拌腔和所述第二搅拌腔内设置有搅拌系统,所述第一搅拌腔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一卸料口,所述第二搅拌腔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二卸料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搅拌腔结构,分别独立实现上料、搅拌、进水和出料作业,具有供料质量高、占用空间小、可有效吸收粉尘等优点。
  •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该混凝土搅拌装置可以提高连续式供料质量,减少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所述第一搅拌腔和所述第二搅拌腔内设置有搅拌系统,所述第一搅拌腔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一卸料口,所述第二搅拌腔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二卸料口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由马达驱动的一根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之间的隔板,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内,所述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设置于搅拌轴上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叶片机构包括叶片杆,所述叶片杆的中部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叶片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所在面与所述第二叶片所在面之间的夹角为35 45°进一步地,所述叶片机构包括四组,其中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腔内,另外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腔内的两组叶片机构的叶片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搅拌腔内的两组叶片机构的叶片杆也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腔上还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由第一开关控制其通断,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一开关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水流量的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搅拌腔上还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由第二开关控制其通断,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二开关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水流量的第二流量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管上并联有多个第一多孔管,各所述第一多孔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二水管上并联有多个第二多孔管,各所述第二多孔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采用轴向交错50 70°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腔和第二搅拌腔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采用双搅拌腔结构,分别独立实现上料、搅拌、进水和出料作业本实用新型并非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溢出的方式实现连续式供料,保证了混凝土质量;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马达驱动一根搅拌轴旋转,具有更小的体积,空间布置更加合理,搅拌轴上的叶片机构布置合理,节省了占用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和流量计控制双腔进水,能有效统计水流流量,保证干料与水的配比,并可以吸收干料上扬产生的粉尘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设备泵送的砼料大部分都来自搅拌车的供料,而实际在一些比如矿井、巷道、隧道等狭小空间进行作业时,搅拌车并不能进入,只能通过搅拌装置或人工现场搅拌供料,由于人工搅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般很少采用。而混凝土搅拌装置又多为间断式的搅拌方式,即将混凝土干料和水按一定配比放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当混凝土搅拌好后,打开放料口放料;放料完成后关闭放料口,放入下一批料,搅拌装置再次搅拌。如此循环操作,不能实现连续式供料的功能。而且工人对干料与水的配比,以及加料时产生的灰尘不能很好的控制,以致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混凝土品质难以保证。申请号为200920232299. 8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其通过隔料板将搅拌筒分割成出料腔和搅拌腔,当搅拌好的混凝土累积高度高于隔料板的高度时,混凝土将溢过隔料板进入出料腔,从出料口卸料,完成连续式供料作业。该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搅拌筒被隔料板分成两个腔,搅拌与出料分离,搅拌好的料进入出料腔是通过溢过隔料板实现,容易导致未搅拌好的料也进入出料腔,造成连续式供料质量不高等问题,而且搅拌筒体积较大,在狭小空间占地面积大且不方便安装在泵送料斗之上。2)搅拌系统通过两根搅拌轴带动多组叶片工作,需要的动力系统增加,而且布置空间较大,耗能增加,不适合狭小空间作业。3)供水系统只是通过球阀控制,并没有采用合理的出水管路布置,不能有效的统计进水量等,而实际干料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并且干料与水的配比有严格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控制,该专利没有涉及。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料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料斗体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料斗体的结构示意图。从以上各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至少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其中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内设置有搅拌系统3。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可以形成半封闭的容器,在其上端的敞口部分可以放料。第一卸料口 10和第二卸料口 20的开合可以通过手柄控制,当手柄转动到第一位置时,卸料口打开,搅拌好的物料卸出;而当手柄转动到第二位置时,卸料口关闭,搅拌系统3可以进行搅拌作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个整体的料斗体9中间设置隔板91 (如图3所示),从而将料斗体9隔离成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应当清楚,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制造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的料斗体。优选地,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具有相同的体积。第一搅拌腔I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一卸料口 10,第二搅拌腔2的底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第二卸料口 20。第一卸料口 10可以通过第一手柄11控制其开合,第二卸料口 20可以通过第二手柄21控制其开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相互独立,各搅拌腔均可以分别独立实现上料、搅拌、进水和出料作业。在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交替出料时,可以实现连续式供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以双搅拌腔结构为主进行说明,当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搅拌腔在其它数量,如三个或四个时,同样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设置有螺栓孔,可以通过该支撑板8与泵送料斗或其它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方便安装及卸料,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搅拌系统3包括由马达30驱动的搅拌轴31和设置于搅拌轴31上的至少两组叶片机构,搅拌轴31仅包括一根,该根搅拌轴31穿过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之间的隔板91,并同时位于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内,所述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设置于搅拌轴31上。由于两个搅拌腔仅使用一根搅拌轴31旋转,具有更小的体积,空间布置更加合理。叶片机构可以是多种可能的叶片布局方式,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每组叶片机构包括叶片杆32,叶片杆32的中部与搅拌轴31固定连接,叶片杆3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叶片3a和第二叶片3b,第一叶片3a和第二叶片3b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叶片3a所在面与第二叶片3b所在面之间具有夹角,优选该夹角为35 45° ,更优选为40°。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叶片机构包括四组,其中两组设置于第一搅拌腔I内,另外两组设置于第二搅拌腔2内。应当清楚,其也可以具有其它数量,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进一步地,第一搅拌腔I内的两组叶片机构的叶片杆32相互垂直,第二搅拌腔2内的两组叶片机构的叶片杆32也相互垂直。该结构能更好的实现搅拌及卸料动作,减少动力输入,有效的利用腔内空间,防止搅拌死角的出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需要向各搅拌腔内加入水。水可以直接从各搅拌腔上端的敞口进行倾倒。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水进行计量,满足干料与水的配比的严格要求。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第一搅拌腔I上还设置有第一水管41,第一水管41由第一开关51控制其通断,第一水管41和第一开关51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水流量的第一流量计61 ;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第二搅拌腔2上设置有第二水管42,第二水管42由第二开关52控制其通断,第二水管42和第二开关52之间还设置有检测水流量的第二流量计62。第一开关51和第二开关52可以为球阀开关,根据各流量计的大小可以调整水流量。经过各流量计计量后,从各水管流出的水可以流向各搅拌腔内。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干料上扬产生的大量粉尘,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第一多孔管71和多个第二多孔管72。其中前述多个第一多孔管71并联于第一水管41上,各第一多孔管7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前述多个第二多孔管72并联于第二水管42上,各第二多孔管7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横向设置,第一多孔管71和第二多孔管72纵向设置,覆盖于各搅拌腔的上方。第一多孔管71和第二多孔管72各包括3个,安装在筛网下方。进一步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采用轴向交错50 70°布置,更优选轴向交错60°布置。应当清楚,各出水孔可以也可以采用轴向交错90°布置,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在采用90°布置时,相应地可以使得孔间距变小,开孔数量增加。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混凝土搅拌装置采用双搅拌腔结构,分别独立实现上料、搅拌、进水和出料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供料质量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搅拌腔I和第二搅拌腔2相互独立,各搅拌腔内的物料完全搅拌均匀后方可进行卸料,并非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溢出的方式实现,在实现连续式供料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质量。2)占用空间小本实用新型采用马达30驱动一根搅拌轴31旋转,具有更小的体积,空间布置更加合理;而且,搅拌轴31上的叶片机构布置合理,有利于搅拌与卸料,并节省了占用空间。3 )可有效吸收粉尘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通过开关和流量计控制双腔进水,水管出水口采用轴向交错布置,能有效统计水流流量,保证干料与水的配比;并且当上干料时,产生的粉尘能被水有效吸收,搅拌时物料吸水更加合理。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能耗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