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江灵芬
  • 公开日
    2015年2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0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0月16日
  • 申请人
    温岭市康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G9/24GK204132064SQ20142059767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包括苗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本体内部架设有一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将苗床本体沿竖直方向分隔为种植室和蓄水室,所述蓄水室位于横向隔板下侧且其一侧壁面上还开设有一进水口; 所述种植室内设有多个横向格栅板和纵向格栅板,所述横向格栅板等间距平行设置,纵向格栅板等间距平行设置,由此横向格栅板与纵向格栅板互相垂直形成网格状的栽培格;所述横向隔板上开有与栽培格 对应的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位于栽培格的中心位置,出水孔内竖直插设有吸水棒,吸水棒一端伸入到栽培格内,另一端伸到蓄水室内; 所述蓄水室沿其四周壁的上端缘开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蓄水室内部设有一个增氧叶轮,所述增氧叶轮通过传动轴与外部的驱动电机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棒包括空心状塑料棒体和插设在棒体内部的吸水海绵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室的一侧壁上还设有一透明状观察窗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板之间的间距为20公分;所述纵向格栅板之间的间距为15公分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皮石斛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皮石斛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包括苗床本体。所述苗床本体通过一个横向隔板自下而上分为种植室和蓄水室,种植室由横向格栅板和纵向格栅板交错形成网格状的栽培格,横向隔板上开有与栽培格相对应的出水孔;出水孔内插设有吸水棒,吸水棒一端伸入到栽培格内,另一端伸到蓄水室内;所述蓄水室沿四周壁开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蓄水室内部设有一个增氧叶轮,所述增氧叶轮通过传动轴与外部的驱动电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毛细现象按照铁皮石斛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和挥发情况从苗株根部实现精确不间隔的自动给水渗灌,节能环保;同时提高苗株所用水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
  • 专利说明
    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的制作方法 [0002]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传统中医中药中滋阴补虚、补五脏的极品,民间俗称“救命仙草”。由于长期的过度采挖以及铁皮石斛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上铁皮石斛本身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导致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枯竭,因此目前铁皮石斛规模化的人工培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分管理是铁皮石斛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铁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过程中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风透气性,而规模化生产要求栽培过程需要尽量做到节能环保。常见的铁皮石斛栽种是采用喷灌法进行浇水,由于土壤或者基质过干或者过湿都不利于铁皮石斛的生长,因此需要人为控制水量,耗费大量的人力或电能,而且这种方式难以增加透气性,因土壤缺少氧气而导致根系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包括苗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本体内部架设有一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将苗床本体沿竖直方向分隔为种植室和蓄水室,所述蓄水室位于横向隔板下侧且其一侧壁面上还开设有一进水口 ; [0006]所述种植室内设有多个横向格栅板和纵向格栅板,所述横向格栅板等间距平行设置,纵向格栅板等间距平行设置,由此横向格栅板与纵向格栅板互相垂直形成网格状的栽培格;所述横向隔板上开有与栽培格对应的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位于栽培格的中心位置,出水孔内竖直插设有吸水棒,吸水棒一端伸入到栽培格内,另一端伸到蓄水室内;
[0007]所述蓄水室沿其四周壁的上端缘开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蓄水室内部设有一个增氧叶轮,所述增氧叶轮通过传动轴与外部的驱动电机相连。
[0008]在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铁皮石斛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和挥发情况自行决定其渗灌量,以自下而上的毛细吸水代替传统的从上而下喷灌法,有效避免传统给水法难以精准控制水量的缺陷;同时在贯通蓄水室内外壁的透气孔和蓄水室内可受控旋转的增氧叶轮两者的双重作用下,还能够提高蓄水室内水体含氧量,为苗株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有效提高其成活率,避免由于土壤缺氧而导致苗株根系死亡。
[000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中,所述吸水棒包括空心状塑料棒体和插设在棒体内部的吸水海绵。其中,吸水海绵为吸水棒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基于其多孔状蜂窝结构和毛细吸水原理实现水体自下而上的传输,而塑料棒体是对质地较为柔软的吸水海绵起到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
[00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中,所述蓄水室的一侧壁上还设有一透明状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作用是有效观测蓄水室4内的剩余水量以便于及时补充和添加。
[00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中,所述横向格栅板之间的间距为20公分;所述纵向格栅板之间的间距为15公分。这一数值限定是为了符合铁皮石斛苗株生长最为有力的行距和株距,创造最为有利的苗株生长条件。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毛细现象按照铁皮石斛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和挥发情况从苗株根部实现精确不间隔的自动给水渗灌,无需额外消耗电能或人工,节能环保;同时提高苗株所用水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的正面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的右面剖视图。


[0016]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自动增氧吸水的铁皮石斛苗床,包括苗床本体I。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苗床本体I内部架设有横向隔板2,所述横向隔板2将苗床本体I沿竖直方向分隔为种植室3和蓄水室4,所述蓄水室4位于横向隔板2下侧且其一侧壁面上还开设有一进水口。使用者可根据种植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往蓄水室4内注入水或者配置好的营养液,为铁皮石斛苗株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
[0018]所述种植室3内设有多个横向格栅板31和纵向格栅板32,所述横向格栅板31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格栅板32等间距平行设置,由此所述横向格栅板31与纵向格栅板32互相垂直形成网格状的栽培格33。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横向隔板2上开有与栽培格33——对应的出水孔34且所述出水孔34位于栽培格33的中心位置,出水孔34内竖直插设有吸水棒35,吸水棒35 —端伸入到栽培格33内,另一端伸到蓄水室4内。更为具体的说,所述吸水棒35包括空心状塑料棒体和插设在棒体内部的吸水海绵。其中,吸水海绵为吸水棒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基于其多孔状蜂窝结构和毛细吸水原理实现水体自下而上的传输。且由于吸水海绵质地较为柔软,难以独立呈竖直状支撑在出水孔34内,所述塑料棒体套设在吸水海绵外侧,使其深入到土壤内部并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可起到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当栽培格33内填充有用于铁皮石斛苗株种植的基质或者土壤,吸水棒35顶端深入到苗株根部,位于蓄水室4内的一端通过吸水棒35内部的吸水海绵自动将液体连续不断地输送给苗株根部,使得基质或者土壤保持恒定的湿度,供苗株生长所用。此过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原理,完全依据铁皮石斛苗株自身对水分的需求和挥发情况进行供水,无需额外消耗电能或人工,节能环保。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室4沿其四周壁的上端缘开有若干个透气孔42,所述蓄水室内部设有一个增氧叶轮43,所述增氧叶轮43竖直设于两个吸水棒35的间隙中间,通过传动轴与外部的驱动电机5相连。透气孔42实现蓄水室4内外的空气交换,促进通风透气。当驱动电机5通过传动轴带动增氧叶轮43转动,拨动蓄水室4内水翻滚,加速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提高苗株所用水的含氧量,从而促进铁皮石斛根系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蓄水室4的注水量应低于透气孔42的高度,同时必须使得增氧叶轮43转动时交替裸露在空气中,或者完全没入水中。
[0020]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蓄水室4内部的剩余水量以实现及时的水体补充,蓄水室4的一侧壁面上还设有一个透明状观察窗44。
[0021]由于铁皮石斛苗株生长最为有力的行距为20公分,株距为15公分,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横向格栅板31平行放置的间距选定为20公分,纵向格栅板32平行放置的间距选定为15公分,以达到最佳种植间隔。同时横向格栅板31和纵向格栅板32的交错设置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铁皮石斛苗株在光照情况下出现倒伏弯曲现象。
[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