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小高宪夫
  • 公开日
    2010年12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12月25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12月29日
  •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文档编号
    D04B15/56GK101910489SQ2008801228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具备一对单元和一对驱动轴,所述一对单元能够在横编机的齿口的上方独立移动,并分别具备能够在进出于齿口的同时捕捉并把持编织线的夹线器,所述一对驱动轴架设在齿口的上方,各驱动轴通过转动以各夹线器相对于齿口接近、离开的方式分别驱动各单元,在一个单元上设置能够将在两方的夹线器之间把持的编织线切断的剪刀状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由驱动轴的一方驱动,以在由该驱动轴驱动的单元的夹线器接近齿口的中途将刀具打开并在该夹线器离开齿口的中途将剪刀关闭的方式联动,以使刀具开闭的方式进行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设置在上述一方的驱动轴上,具有隔开间隔地突出的两个抵接 突起;切换部件,该切换部件设置在设有上述刀具的单元上,配置在当安装了驱动部件的驱 动轴转动时能够与两个抵接突起交替地抵接的位置,以通过与抵接突起的一方或另一方的 抵接来开闭刀具的方式进行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设置在 与设有上述刀具的单元不同的单元上,由对设置在该单元上的夹线器进行驱动的驱动轴一 并驱动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由横编机进行编织物编织时,能够捕捉从编织针向供线部件延 伸的编织线而进行保持或切断的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图1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纱头处理装置1的概略的结构简单化来表 示在设有纱头处理装置1的横编机中,从供线器等供线部件向进出于前后针床相向的齿 口 2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线,进行编织物编织在针床上并列设置多个编织针,滑架一面沿针 床往复行走,一面选择性地驱动编织针,带走供线部件,一面进行编织物编织供线部件沿 架设在齿口 2的上方的线道行走手套的指套部等的编织一旦结束,在即将开始下一个指 套部的编织之前,成为编织线从编织结束的编织针向供线部件过渡的状态纱头处理装置1是为了捕捉这样的状态的编织线而进行切断,对产生的纱头进行 处理而设置的纱头处理装置1包括左夹线器单元3和右夹线器单元4这两个夹线器单元 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分别在前端具有作为能够把持编织线的夹线器的把持部 5、6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由架设在齿口 2的上方的两根驱动轴7、8可在左 右方向滑动移动地支承把持部5、6的动作分别通过驱动轴7、8的转动来驱动左夹线器 单元3和右夹线器单元4,至少就把持部5、6而言,动作、结构基本相同在左夹线器单元3 上还具备剪刀状的刀具9左夹线器单元3的把持部5的动作通过驱动轴7的转动来进行, 但是,刀具9的开闭驱动通过驱动右夹线器单元4的把持部6的动作的驱动轴8的转动来 进行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由底座部件10支承各构成零件底座部件10 在左右通用,左夹线器单元3在底座部件10的右侧形成把持部5,右夹线器单元4在底座部 件10的左侧形成把持部6在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的底座部件10上分别安 装左止动部件11及右止动部件12把持部5、6经分别与驱动轴7、8的转动相应运动的四连杆机构驱动四连杆机构 的一边形成在驱动轴7、8之间,此边被固定与此边相向的边分别由连杆连结部件13、14 形成左夹线器单元3侧的连杆连结部件13使驱动连结轴13a和从动连结轴13b向左方 延出在驱动连结轴13a和驱动轴7之间,设置连杆驱动部件15右夹线器单元4侧的连 杆连结部件14使驱动连结轴14a和从动连结轴14b向右方延出在驱动连结轴14a和驱 动轴8之间,设置连杆驱动部件16在连杆连结部件13、14的从动连结轴13b、14b和驱动 轴8、7之间分别设置连杆从动部件17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的沿驱动轴7、 8的方向的移动,由相对于底座部件10的上部而言从可动齿条19经移动部件18传递的向 横方向的拉力或推出力进行在底座部件10的背后侧,设置收容可动齿条19的轨道部件20轨道部件20与驱 动轴7、8平行地被架设在齿口 2的上方可动齿条19是合成树脂制等,具有挠性,具有与设 置在移动部件18上的齿啮合的齿条齿可动齿条19分别从轨道部件20的左右两侧延出, 在前端分别安装移动部件18左右的可动齿条19从省略了图示的横方向的端部侧分别被独立地推出、拉回到轨道部件20中的收容槽内通过可动齿条19的驱动,左夹线器单元3 及右夹线器单元4能够在相互不冲突的范围内向左右独立地移动左右的可动齿条19至 少分别具有与针床的宽度对应的长度,以便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能够在设有 针床的范围内往复移动若左夹线器单元3、右夹线器单元4的位置处于从针床的驱动侧的 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任意一个位置,则可动齿条19的驱动侧的端部从轨道部件20的驱 动侧的端部露出从轨道部件20的端部露出的可动齿条19以在厚度方向折曲的方式被引 导在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的移动中,也可不设置轨道部件20,将驱动轴7、 8作为轨道利用若设置轨道部件20的那样的轨道,则能够减少移动时对驱动轴7、8的滑 动阻力,减轻对驱动轴7、8的负荷图2及图3分别表示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的结构图2 (a)表示从 上侧面,图2 (b)从主视、图2 (c)表示从右侧面,图3 (a)表示从上侧面、图3 (b)表示从左侧 面及图3(c)表示从上侧面看的结构这里,在图2及图3和以下的各图中,由于避免繁杂 等理由,在从不同的方向看的图中,省略了从其它方向看的图中记载的部分,或反之记载了 在其它的方向省略了的部分在左夹线器单元3上,设置以开闭刀具9的方式进行切换的作为切换部件的切换 杆21切换杆21,设置在右夹线器单元4侧的连杆驱动部件16的左端的抵接突起与上端 抵接而进行摆动位移,通过下端切换刀具8的开闭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的把持部5、6分别由经拉伸弹簧22连结的钩 部件23、24及按压部件25、26形成拉伸弹簧22由钩部件23、24对按压部件25、26的上 端向下方加载刀具9包括由压缩弹簧27推压的可动刃部件28及固定刃部件29可动刃部件 28被切换部件21驱动而开闭钩部件23、24分别在上下两个部位由螺钉固定在连杆连结 部件13、14上上下两个部位的螺钉固定部位的中间由螺钉固定了偏心轴环30图4表示底座部件10的结构图4(a)表示从上侧面、图4(b)表示从上侧面、图 4(c)表示从右侧面看的状态底座部件10在右侧设置左夹线器收容部10a,在左侧设置右 夹线器收容部10b,在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中共用,能够将任意一方装入连 杆驱动部件15、16、连杆从动部件17以遍及左夹线器收容部IOa及右夹线器收容部IOb两 方的区域的方式被装入在底座部件10的上部形成用于使移动部件18嵌合地与图2、3所 示的可动齿条的前端连结的移动部件嵌合部10c底座部件10的中央向前方突出,成为相 对于左右方向而言的壁,并设置使驱动轴7、8插通的驱动轴插通孔10d、10e在底座部件 10的背后,设置与图1、图2及图3所示的轨道部件20嵌合的轨道嵌合部IOf图5及图6分别表示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的止动部件11、12的结 构图5(a)表示从上侧面、图5(b)表示从正面、图5(c)从右侧面、图6(a)表示从上侧面、 图6(b)表示从左侧面及图6(c)表示从正面看的结构在止动部件11、12上分别设置上止 动11a、12a和下止动lib、12b在安装在左夹线器单元3上的止动部件11上还设置刀具安 装部11c图7表示设置在左夹线器单元3上的连杆连结部件13的结构图7(a)表示从左 侧面、图7(b)表示从正面看的结构设置在右夹线器单元4上的连杆连结部件14基本上 与连杆连结部件13左右对称但是,在连杆连结部件13中,下侧为驱动连结轴13a,上侧为从动连结轴13b,与此相对,在连杆连结部件14中,驱动连结轴14a为上侧,从动连结轴14b 为下侧在驱动连结轴13a、14a和从动连结轴13b、14b中没有结构上的差别在连杆连结 部件13的中央附近设置接合部13c,钩部件23及偏心轴环30由螺钉固定连杆连结部件 14也同样图8、图9及图10分别表示连杆驱动部件15、16及连杆从动部件17的结构图 8(a)表示从上侧面、图8(b)表示从右侧面、图9(a)表示从左侧面、图9(b)表示从正面、图 10(a)表示从上侧面、图10(b)表示从右侧面看的结构在连杆驱动部件15、16及连杆从动 部件17上,分别设置驱动轴7、8插通的驱动轴插通孔15a、16a、17a、和连杆连结部件13、14 的驱动连结轴13a、14a及从动连结轴13b、14b插通的连结轴插通孔15b、16b、17b驱动轴 7,8由于圆形截面的一部分被平坦地切掉,具有D字状的截面形状,所以,在连杆驱动部件 15,16的驱动轴插通孔15a、16a中,能够利用驱动轴7、8的被平坦地切掉的部分谋求止动用于图9所示的右夹线器单元4的连杆驱动部件16在面临左夹线器单元3侧的 左端具有两个抵接突起16c、16d连杆驱动部件16,作为在图1所示的那样的左夹线器单 元3和右夹线器单元4的结合时通过进行对右夹线器单元4的把持部6进行开闭的驱动的 驱动轴8的转动,对左夹线器单元3的刀具9进行开闭的驱动部件发挥功能图11及图12分别表示形成左夹线器单元3的把持部5的钩部件23及按压部件 25的结构图11(a)及图12(a)表示从上侧面、图11(b)及图12(b)表示从正面、图11(c) 及图12(c)表示从右侧面看的结构在钩部件23的下端形成钩23a,在靠上方的中间形成 弹簧挂架23b,在左侧形成接合部23c钩23a通过将图1(d)所示的那样的形状的金属板 材折曲而形成宽度W例如为2. 6mm,间隙D为0.6mm按压部件25的下端的线按压件25a 的左侧进入此间隙线按压件25a的前端部分中的图12(b)所示的厚度T的部分进入间隙 D此厚度T的部分被分成两个,其间隔为S钩23a的宽度W的部分被插入间隔S厚度 T为0. 8mm,线按压件25a的间隔S为2. 4mm因此,在线按压件25a进入钩23a时,由于弹 性地将窄的部分撑开,所以,钩23a和线按压件25a成为相互保持的状态在把持部5中, 在这样的钩23a的上面和线按压件25a的下端之间把持编织线在按压部件25的上端设 置弹簧挂架25b在钩部件23的弹簧挂架23b和按压部件25的弹簧挂架25b之间架设图 2所示的拉伸弹簧22在按压部件25上还分别设置用于与图5所示的止动部件11的上止 动Ila及下止动lib分别抵接,使按压部件25的下降停止的上突起25c及下突起25d形成右夹线器单元4的把持部6的钩部件24及按压部件26,具有分别基本上与 图11及图12的钩部件23及按压部件25成左右对称的结构但是,在按压部件26中,在 与对称的位置相比向下方错开的位置,仅设置与按压部件25的上突起25c对应的上突起 由于在左夹线器单元3的止动部件11上设置的上止动Ila和在右夹线器单元4的止动部 件12上设置的上止动12a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所以,为了避免干涉,使位置上下错开地 设置,因此,对应的上突起的位置也错开图13、图14、图15及图16分别表示可动刃部件28、固定刃部件29、切换杆21及 偏心轴环30的结构各图的(a)表示从上侧面、(b)表示从右侧面看的结构若关闭可动 刃部件28及固定刃部件29的刃尖28a、29b,则能够切断编织线可动刃部件28和固定刃 部件29的开闭通过以中间的凸台28b、29b为支点的摆动位移来进行在可动刃部件29的 上端设置驱动用凹部28c固定刃部件29的上端设置用于通过螺钉固定来固定的固定孔29c图9所示的连杆驱动部件16的两个抵接突起16c、16d能够抵接于图15所示的切换 杆21的上端的抵接部21a若抵接突起16c、16d抵接于抵接部21a,则切换杆21以中间的 凸台21b为支点进行摆动位移在切换杆21的下端设置作用部21c,作用部21c与可动刃 部件28的驱动用凹部28c卡合因此,驱动轴8的转动经抵接突起16c、16d及切换杆21, 使刀具9的可动刃部件28开闭偏心轴环30用于调整钩部件23、24的相对于连杆连结部 件13、14的上下的接合位置图17 图20表示如图1所示在使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接近,使驱 动轴7、8向一方进行角位移后向另一方进行角位移而返回的一个工序的期间,进行从编织 线的捕捉到切断的动作的概要各图的(a)表示从上侧面,(b)表示从左夹线器单元3的 右侧面看的结构但是,连杆驱动部件16的两个抵接突起16c、16d分别设置在右夹线器单 元4上,但由于对刀具9的开闭进行驱动,所以,与左夹线器单元3侧同时表示另外,虽然仅简单地表示夹着齿口 2地相向的针床40中的后侧,但是,在前侧也设 置同样的针床40,编织针41分别并列地设置着在编织针41之间还设置可动沉降片42等 编织针41、可动沉降片42相对于齿口 2进退,从设置在供线器等供线部件的下端的供线口 43接受编织线的供给,进行编织物编织另外,由于针床40以如果接近齿口 2则变高,如果 离开齿口 2则变低的方式倾斜,所以,在齿口 2中,上下方向的中心线2a若以针床40在纸 面上成为水平的状态表示,则在该纸面上倾斜因为供线器等供线部件进行移动的线道轨 道被架设在齿口 2的上方,所以,配置左夹线器单元3、右夹线器单元4的位置与齿口 2的正 上方相比向后针床40侧错开由于把持部5、6通过四连杆机构移动,所以,即使从稍微向 横向错开的位置也能够转入地进入齿口 2图17表示把持部5、6在齿口 2的上方待机的基准状态把持部5、6和刀具9均 关闭着若使驱动轴7、8在图中在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角位移,则连杆驱动部件15、16被 驱动,连杆从动部件17从动,连杆连结部件13、14开始下降由于在连杆连结部件13、14 上分别接合了钩部件23、24,所以,钩部件23、24也下降按压部件25、26也经拉伸弹簧22 被钩部件23、24拉,并分别下降图18表示按压部件25、26的上突起25c、26c分别抵接于止动部件12、11的上止 动12a、lla,按压部件25、26的下降停止的状态若驱动轴7、8继续在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 角位移,则仅钩部件23、24下降,把持部5、6打开如图所示,若连杆驱动部件16的一方的 抵接突起16c抵接于切换杆21的抵接部21a,则经切换杆21的作用部21c进行卡合的可动 刃部件28的驱动用凹部28c,可动刃部件28开始打开图19表示使打开的状态的把持部5、6的钩23a、24a进入齿口 2的状态可动刃 部件28全开图20表示使驱动轴7、8在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角位移,返回基准状态的中途的状 态若钩部件23、24上升,则把持部5、6关闭,能够把持编织线若按压部件25、26到达停 止的位置,则按压部件25、26也与钩部件23、24 —起上升若连杆驱动部件16的另一方的 抵接突起16d抵接于切换杆21的抵接部21a,则经切换杆21的作用部21c进行卡合的可动 刃部件28的驱动用凹部28c,可动刃部件28开始关闭由于图18所示的那样的可动刃部 件28开始打开的驱动轴8的角度和可动刃部件28开始关闭的驱动轴8的角度不同,所以, 能够分别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刀具9的开闭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以往,在横编机中并用能够捕捉从编织针向供线部件延伸的编织线而进行保持或 切断的纱头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可独立移动的两 个夹线器单元的一方具备剪刀状的刀具,将对移动进行引导的轨道作为驱动轴,通过驱动 轴的转动来驱动夹线器的结构。作为刀具的驱动利用了在两方的夹线器单元之间形成的凸 轮机构。此凸轮机构在沿轨道轴的方向动作。在两个夹线器在相互间把持编织线的状态下, 刀具将编织线切断。针对因编织线的切断而产生的纱头,能够进行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20 中记载的那样的纱头处理。通过对夹线器单元进行引导的驱动轴的转动,与夹线器一起剪刀状的刀具也驱动 的编织线切断把持装置的结构也已被公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 结构中,若使驱动轴从基准角度向一方进行角位移而返回,则夹线器能够向齿口下降而捕 捉并把持从编织物向供线部件延伸的编织线的中途。由于在夹线器向齿口下降的中途,刀 具打开,即使在夹线器上升后,刀具也打开着,所以,编织线被上拉到打开着的刀具内。若使 驱动轴从基准角度向另一方进行角位移而返回,则能够仅关闭刀具,在编织物侧切断夹线 器把持着的编织线。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8993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32590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横编机的结构使用两个编织线切断把持装置,一 面进行指套的纱头的处理和起针,一面同时编织左右手套。但是,各编织线切断把持装置分 别仅具有将编织线切断而在供线部件侧把持到下一个起针的功能。切断后的编织物侧的纱 头从夹线器切离,不能进行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20中记载的那样的处理。另外,虽然通过 使驱动轴从基准角度向一方进行角位移而返回,能够使夹线器升降地捕捉编织线而以能够 由刀具切断的状态对其进行把持,但是,为了由刀具切断,需要使驱动轴从基准角度向另一 方角进行角位移。即,若以驱动轴的往复的角位移为工序的单位,则为了驱动夹线器和刀具 进行编织线的把持和切断,必须在从基准角度向一方侧的往复和向另一方侧的往复这两个 工序中使驱动轴转动。在专利文献1的纱头处理中,为了使刀具动作,需要在沿驱动轴的方向驱动凸轮 机构。因此,在纱头处理中,在通过驱动轴的转动进行的夹线器的驱动和沿驱动轴的方向的 凸轮机构的驱动中,需要两个工序,控制复杂,动作时间也长。另外,在为了使刀具动作而沿驱动轴驱动凸轮机构时,夹线器单元就驱动轴而言需要稳定地停止。为了使夹线器单元的 停止位置稳定化,需要预先使夹线器单元沿驱动轴移动时的滑动阻力某种程度地增大。若 滑动阻力增大,则使夹线器单元沿驱动轴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变得缓慢,作为用于移动的驱 动源的马达也大型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驱动轴的转动的一个工序中驱动两个夹线器和 刀具,进行编织线的把持和切断的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是一种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具备一对单元和一对驱动轴,所述一对单 元能够在横编机的齿口的上方独立移动,并分别具备能够在进出于齿口的同时捕捉并把持 编织线的夹线器,所述一对驱动轴架设在齿口的上方,各驱动轴通过转动以各夹线器相对于齿口接近、离开的方式分别驱动各单元,在一个单元上设置能够将在两方的夹线器之间把持的编织线切断的剪刀状的刀 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由驱动轴的一方驱动,以在由该驱动轴驱动的单元的夹线器接近齿口 的中途将刀具打开并在该夹线器离开齿口的中途将剪刀关闭的方式联动,以使刀具开闭的 方式进行切换。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机构包括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设置在上述一方的驱动轴上,具有隔开间隔地突出的两个 抵接突起;切换部件,该切换部件设置在设有上述刀具的单元上,配置在当安装了驱动部件 的驱动轴转动时能够与两个抵接突起交替地抵接的位置,以通过与抵接突起的一方或另一 方的抵接来开闭刀具的方式进行切换。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设置在与设有上述刀具的单元不同 的单元上,由对设置在该单元上的夹线器进行驱动的驱动轴一并驱动。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分别具备夹线器的一对单元能够在横编机的针床的上方独立移动。 各夹线器相对于齿口接近、离开的动作分别通过各驱动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在一个单元上 还具备剪刀状的刀具。切换机构能够由驱动轴的一方驱动,以在由该驱动轴驱动的单元的 夹线器接近齿口的中途打开刀具,在该夹线器离开齿口的中途关闭刀具的方式联动。由于 通过另一方的驱动轴的转动,能够使另一方的夹线器接近、离开齿口,所以,能够在转动两 方的驱动轴的一个工序中,驱动两个夹线器和刀具,进行编织线的把持和切断。若使驱动刀 具的驱动轴与驱动设有刀具的单元的夹线器的驱动轴不同,则能够独立进行由夹线器进行 的编织线的把持和由刀具进行的切断。若使驱动刀具的驱动轴与驱动设有刀具的单元的夹 线器的驱动轴相同,则能够连续进行仅通过该夹线器把持编织线地使之切断的动作。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对设置于驱动部件上的两个抵接突起设置间隔,所以,能 够将在夹线器接近齿口时开始打开刀具的驱动轴的角度和在夹线器离开齿口时开始关闭 刀具的驱动轴的角度错开。通过这样的角度的错开,即使在一个工序中进行驱动轴的转动,也能够谋求刀具的开闭的时机的最佳化。另外,根据本发明,对刀具的开闭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的驱动部件和切换部件分 开设置在两个单元上。由于刀具的开闭若不使两个单元接近直到驱动部件的抵接突起能够 与切换部件抵接的间隔为止就不能进行,所以,在一个驱动轴的转动的一个工序中,即使能 够驱动夹线器和刀具,若预先将两个单元分离,则也仅能够驱动夹线器。图1是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10的概略的结构 简单化来表示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左夹线器单元3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右夹线器单元4的结构的俯视图、左视图及主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底座部件10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视图。图5是表示图1的止动部件11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止动部件12的结构的俯视图、左视图及主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连杆连结部件13的结构的左视图及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1的连杆驱动部件15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9是表示图1的连杆驱动部件1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0是表示图1的连杆从动部件17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1是表示图2的钩部件23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右视图及前端附近的放大 图。图12是表示图2的按压部件25的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3是表示图2的可动刃部件28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4是表示图2的固定刃部件29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5是表示图2的切换杆21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6是表示图2及图3的偏心轴环30的结构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7是表示图1的纱头处理装置1在基准位置待机的状态的进行了简单化的主 视图及右视图。图18是表示图1的纱头处理装置1开始进行用于编织线把持的动作,并开始打开 刀具9的状态的进行了简单化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19是表示图1的纱头处理装置1使把持部5、6进入齿口 2的状态的进行了简 单化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20是表示图1的纱头处理装置1在使把持部5、6进入齿口 2而把持了编织线 后的上升的中途开始关闭刀具9的状态的进行了简单化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21是表示图1的左夹线器单元3在使把持部5进入齿口 2的单独动作的中途 开始打开钩23a和线按压件25a的状态的进行了简单化的主视图及右视图。图22是表示图1的左夹线器单元3在使把持部5进入齿口 2的单独动作的中途 打开钩23a和线按压件25a,使钩23a进入了齿口 2内的状态的进行了简单化的主视图及右 视图。符号说明1 纱头处理装置;2 齿口 ;3 左夹线器单元;4 右夹线器单元;5、6 把持部;7、 8 驱动轴;9 刀具;10 底座部件;11、12 止动部件;13、14 连杆连结部件;15、16 连杆 驱动部件;17 连杆从动部件;20 轨道部件;21 切换杆;23、24 钩部件;25、26 按压件部 件;28 可动刃部件;29 固定刃部件。
图21及图22表示由左夹线器单元3单独进行把持部5的动作。各图的(a)表示 从上侧面,(b)表示从左夹线器单元3的右侧面看的结构。如图21所示,在单独动作中,按 压部件25追从钩部件23下降,直到按压部件25的下突起25d抵接于止动部件11的下止 动lib。若进一步使钩部件23下降,则能够在把持部5稍微打开而编织线的把持力减弱的 状态下使钩23a进入齿口 2。这样的单独动作能够像专利文献1的图20等记载的那样,利 用于切断编织线产生的纱头的处理。由右夹线器单元4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单独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纱头处理装置1中,如图1所示,由于若不使左夹线器单元3 和右夹线器单元4接近,则不会开闭刀具9而将编织线切断,所以,在单独动作中没有因误 动作而将编织线切断的可能性。但是,若在设置于左夹线器单元3的连杆驱动部件15上设 置相当于用于刀具驱动的抵接突起16c、16d的部件,则通过驱动轴7的转动,能够同时使左 夹线器单元3侧的把持部5和刀具9动作。在此情况下,与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的编织 线把持切断装置同样,能够切断并把持从编织物向供线部件侧延伸的编织线。


横编机的纱头处理装置,在驱动轴的转动的一个工序中,能够驱动两个夹线器和刀具,进行编织线的把持和切断。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在前端分别具有作为能够把持编织线的夹线器的把持部(5、6)。左夹线器单元(3)及右夹线器单元(4)相对于架设在齿口(2)的上方的两根驱动轴(7、8)可在左右方向滑动移动。把持部(5、6)的动作分别通过驱动轴(7、8)的转动被驱动。在左夹线器单元(3)上还具备剪刀状的刀具(9)。刀具(9)的开闭驱动通过对右夹线器单元(4)的把持部(6)的动作进行驱动的驱动轴(8)的转动来进行。在驱动轴(7、8)的一个工序的转动中,能够进行由两个把持部(5、6)把持编织线而进行切断的动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