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范创新, 何佳权
  • 公开日
    2014年10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6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6月26日
  • 申请人
    范创新, 何佳权
  • 文档编号
    E04G11/22GK104110129SQ20141029838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在建筑体的外墙四周安装框架; 步骤b 向安装有框架的建筑体内传输填充物,在填充一定高度后,在填充物上方的相 应位置摆放横梁模型,并在横梁模型左右两侧分别摆放挡体,从而在横梁模型与挡体之间 形成烧筑液态混合体的烧注槽; 步骤c 向浇筑槽内注入融化了的液态混合体,待液态混合体完全固化后,将横梁模型 脱模吊起,固化后的液态混合体之间横梁模型空出来的空间形成横梁模具槽,并向横梁模 具槽浇筑混凝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填充物 包括大、小硬塑料空心球体和沙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当填充物 填充到离横梁下方10厘米处暂停,用震动小车将填充物填平压实,并通过震动使沙子渗透 入每一个缝隙,使整个填充物成为一个坚实抗压的整体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在浇筑槽 内铺上塑料膜,防止液态混合体流出;注入液态混合体后,向挡体另一侧的低洼处填入填充 物,使填充物的高度与横梁模型上表面高度一致,再在填充物上面填充2-3厘米厚度的沙 子,并再次用震动小车整体铺平压实后,在填充物、挡体及液态混合体表面铺上隔离层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后还包括混凝土 凝固后,将建筑体四周的框架升高一层,并重新执行步骤b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框架包括 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框架底座位于上框架的下方,且上框架和框架底座通过带螺纹的长螺 杆链接,所述长螺杆的规格为长4-6米,直径5-10厘米,长螺杆的数量为8-40根,框架的 高度为2层楼的高度,厚度约40厘米,绕整个建筑体的外墙一圈;上框架由4-20快小框架 组合成,小框架通过连接件链接为一个整体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横梁模 型由轻质金属材料按照横梁1 1比例制作,四面贴有光滑的铝塑板,且横梁模型的上面比 下面稍宽,横梁模型里面为空心结构;所述挡体上表面高度和横梁模型上表面高度一致,所 述挡体为按尺寸订做的轻质大块水泥砖,所述液态混合体包括石蜡、玻璃纤维及塑料颗粒8. -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分别安装于建筑体的外墙四周,所述框架底 座位于上框架的下方,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通过带螺纹的长螺杆链接,所述长螺杆的下 方设有升降摇把,所述升降摇把带动长螺杆转动,并带动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沿建筑体 升降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上还固定有螺帽组件,所 述螺帽组件与长螺杆连接,所述框架底座上还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芯与长螺杆固定为 一个整体,对所述长螺杆进行定位,所述长螺杆转动时,所述螺帽组件受力,并将所述上框 架和框架底座沿建筑体向上提升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上还分 别设有横向螺杆,所述上框架下方的三分之一部位和框架底座分别通过横向螺杆固定在建 筑体上,所述框架底座的外侧还设有实施人工作业的施工平台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所述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步骤a在建筑体的外墙四周安装框架;步骤b向安装有框架的建筑体内传输填充物,在填充一定高度后,在填充物上方的相应位置摆放横梁模型,并在横梁模型左右两侧分别摆放挡体,从而在横梁模型与挡体之间形成浇筑液态混合体的浇注槽;步骤c向浇筑槽内注入融化了的液态混合体,待液态混合体完全固化后,将横梁模型脱模吊起,固化后的液态混合体之间横梁模型空出来的空间形成横梁模具槽,并向横梁模具槽浇筑混凝土。本发明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大大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建筑质量及施工安全系数。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制造方法 [0002] 目前建筑行业楼房混凝土浇注所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先架设脚手架,再用木方和 模板钉出模具,再进行混凝土浇注,然后拆模的施工工艺。这种工艺的缺点在于:要使用大 量脚手架、模板和木方,材料耗损大,同时,需要大量人员手工完成施工,施工工期长,人工 成本高,且由于高空作业多,安全系数较低。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框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 混凝土浇注工艺材料耗损大、施工工期长,人工成本高且安全系数低等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05] 步骤a :在建筑体的外墙四周安装框架;
[0006] 步骤b :向安装有框架的建筑体内传输填充物,在填充一定高度后,在填充物上方 的相应位置摆放横梁模型,并在横梁模型左右两侧分别摆放挡体,从而在横梁模型与挡体 之间形成浇筑液态混合体的浇注槽;
[0007] 步骤c :向浇筑槽内注入融化了的液态混合体,待液态混合体完全固化后,将横梁 模型脱模吊起,固化后的液态混合体之间横梁模型空出来的空间形成横梁模具槽,并向横 梁模具槽浇筑混凝土。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填充物包括大、小硬塑料空心球 体和沙。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步骤b还包括:当填充物填充到离横梁下方10厘 米处暂停,用震动小车将填充物填平压实,并通过震动使沙子渗透入每一个缝隙,使整个填 充物成为一个坚实抗压的整体。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步骤b还包括:在浇筑槽内铺上塑料膜,防止液态 混合体流出;注入液态混合体后,向挡体另一侧的低洼处填入填充物,使填充物的高度与横 梁模型上表面高度一致,再在填充物上面填充2-3厘米厚度的沙子,并再次用震动小车整 体铺平压实后,在填充物、挡体及液态混合体表面铺上隔离层。
[001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步骤c后还包括:混凝土凝固后,将建筑体四周的 框架升高一层,并重新执行步骤b。
[001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步骤a中,所述框架包括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框架 底座位于上框架的下方,且上框架和框架底座通过带螺纹的长螺杆链接,所述长螺杆的规 格为:长4-6米,直径5-10厘米,长螺杆的数量为8-40根,框架的高度为2层楼的高度,厚 度约40厘米,绕整个建筑体的外墙一圈;上框架由4-20快小框架组合成,小框架通过连接 件链接为一个整体。
[001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横梁模型由轻质金属材料按照 横梁1 :1比例制作,四面贴有光滑的铝塑板,且横梁模型的上面比下面稍宽,横梁模型里面 为空心结构;所述挡体上表面高度和横梁模型上表面高度一致,所述挡体为按尺寸订做的 轻质大块水泥砖,所述液态混合体包括石蜡、玻璃纤维及塑料颗粒。
[0014]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述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包 括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分别安装于建筑体的外墙四周,所述框架底 座位于上框架的下方,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通过带螺纹的长螺杆链接,所述长螺杆的下 方设有升降摇把,所述升降摇把带动长螺杆转动,并带动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沿建筑体 升降。
[001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框架上还固定有螺帽组件,所述螺帽组件与长 螺杆连接,所述框架底座上还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芯与长螺杆固定为一个整体,对所述 长螺杆进行定位,所述长螺杆转动时,所述螺帽组件受力,并将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沿建 筑体向上提升。
[001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框架和框架底座上还分别设有横向螺杆,所述 上框架下方的三分之一部位和框架底座分别通过横向螺杆固定在建筑体上,所述框架底座 的外侧还设有实施人工作业的施工平台。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 填充物为支撑体、利用石蜡液态变固态的性能制作横梁模具进行混凝土浇注,替代了现有 架设脚手架、用木方和模板钉出模具进行混凝土浇注再拆模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工艺规 范,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该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可自动升降,且所述填充物和模具材料等 设备可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建筑质量及施工安全系数。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流程图;
[0019] 图2为依本发明实施例施工的建筑体的立体图;
[0020] 图3为依本发明实施例施工的建筑体的剖视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0023]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 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S1 :从盖第一层开始,在建筑体的外墙四周安装框架;
[0025] 在步骤S1中,框架包括上框架和框架底座,框架底座位于上框架的下方,且上框 架和框架底座通过带螺纹的长螺杆链接;上框架下方的三分之一部位和框架底座分别通过 横向螺杆紧紧的固定在下一层建筑体上,上框架上面三分之二部位用于盛装上一层的填充 物;长螺杆的规格为:长4-6米,直径5-10厘米(可以是空心的),长螺杆的数量为8-40 根,框架的整体高度为2层楼的高度,厚度约40厘米,绕整个建筑体的外墙一圈;上框架由 4-20快小框架组合成,小框架通过连接件链接为一个整体;上框架由金属结构制作,其内 侧面固定有光滑的模板,上框架的作用在于用于盛装支撑横梁的填充物,同时还是整个建 筑体最外面面的模板,并替代建筑体外墙的脚手架。
[0026] S2 :安装坚梁钢筋笼,并安装坚梁活动模具;
[0027] 在步骤S2中,所有坚梁还是由目前的施工工艺完成,只是用一种活动模板作为模 具,该模具可以快速安装和脱模,可以多次使用。
[0028] S3 :通过机械设备将填充物传输至安装有框架的建筑体内;
[0029] 在步骤S3中,填充物的作用在于:替代现有的脚手架,用于承载支撑横梁及顶板 混凝土;填充物的传输方法包括:1、螺杆旋转传输方法,该方法的原理就是电钻钻头把木 屑顶出的原理,只是把钻头放大,在钻头外加一个大套管,在套管下方开些口子让物体进 入,通过大钻头的转动就可以把下层的填充物传输到上一层。2.风机管道吸入传输方法, 类似吸尘器的原理。填充物包括大小硬塑料空心球体和沙,大空心塑料球体占用空间较大, 填充更快,小空心塑料球体可以填补大空心塑料球体之间的空隙,而沙子则可渗透填充更 小的空隙,使整过填充物成为一个整体。三种填充物体组合的优点是,填充快,重量轻,易传 输,易填实抗压性能好,上表面容易找平整。
[0030] S4 :当填充物填充到离横梁下方10厘米处暂停,用震动小车将填充物填平压实, 并通过震动使沙子渗透入每一个缝隙,使整个填充物成为一个坚实抗压的整体;
[0031] 在步骤S4中,震动小车类似小型推土机,可以推平压实填充物,从而保证抗压性 能。
[0032] S5 :在填充物上方的相应位置摆放1:1横梁模型,将横梁模型垫高10厘米,并在横 梁模型左右两侧20厘米处,分别摆放浇筑液态石蜡混合物的挡体,从而在横梁模型与挡体 之间形成浇筑液态石蜡混合物的浇注槽;
[0033] 在步骤S5中,横梁模型由轻质金属材料制作,四面贴有光滑的铝塑板,且横梁模 型的上面比下面稍宽,易于脱模,横梁模型里面为空心结构,整体很轻;挡体上表面高度和 横梁模型上表面高度一致,该挡体是按尺寸订做的轻质大块水泥砖,可留在该层作为墙体 砖用,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应用其他材料;具体请一并参阅图2,为依本发明实施例施工的建 筑体的立体图。
[0034] S6 :在浇筑槽内铺上塑料膜,防止液态石蜡流出;
[0035] S7 :向浇筑槽内注入融化了的液态石蜡混合体,且注入高度与横梁模型上表面高 度一致;
[0036] 在步骤S7中,注入液态石蜡混合体的原理为:在下一层将石蜡收集起来,放入一 大容器里融化,再通过吸沙泵将液态石蜡混合体抽到上一层浇注槽里;石蜡混合体包括石 蜡、玻璃纤维及塑料颗粒等,玻璃纤维可增加模具的强度,而塑料颗粒可减小模具从液态变 固态后的体积收缩,石蜡在60摄氏度就可以为液态,常温为固态,也可根据实际应用添加 其他材料;另外,替代石蜡混合体的材料很多,例如,水泥砂浆,轻质墙体砖砂浆,蜡烛,浙 青,冰糖,塑料,石膏等,只要能从流体变成固态的材料都可以;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 用低标号的水泥砂浆或轻质墙体砖砂浆作为混合体材料,浇注这2种材料前需按要求的尺 寸也就是墙体砖的尺寸,预留浇注模具的空间,这样等混凝土浇注完后,该模具还可以像挡 体一样留在该层作为墙体砖用,这样模具就不浪费可以降低成本。
[0037] S8 :向挡体另一侧的低洼处填入填充物,使填充物的高度与横梁模型上表面高度 一致,再在填充物上面填充一定厚度的沙子,并再次用震动小车整体铺平压实后,在填充 物、挡体及石蜡混合体表面铺上隔离层;
[0038] 在步骤S8中,沙子的填充厚度为2-3厘米,隔离层包括光滑的塑料地板或橡胶皮, 并对每一块隔离层进行编号,便于下次继续使用,隔离层可以让填充物受力更均匀,并让建 筑体更平整光滑,具体请一并参阅图3,为依本发明实施例施工的建筑体的剖视图。
[0039] S9 :待石蜡完全固化后,将横梁模型脱模吊起,固化后的石蜡混合物之间横梁模型 空出来的空间即为横梁模具槽;
[0040] 在步骤S9中,由于横梁模型上大下小,且四周包裹了一层塑料膜,因此很容易脱 模。
[0041] S10:向横梁模具槽中放入横梁钢筋笼,再在隔离层上面铺设顶面钢筋,并预埋电 线和管道后,向横梁模具槽浇筑混凝土,同时向整个楼层面浇注混凝土;
[0042] 在步骤S10中,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有一定的重量和震动,填充物可能有微量的 下陷,但绝不会影响质量,现有模板浇注也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微量下陷时混凝土还是湿 的,等开始凝固时就不会下陷了。
[0043] S11 :混凝土凝固后,将建筑体四周的框架升高一层,并重新执行步骤S2至步骤 S11,直到完成整栋楼的施工。
[0044] 在步骤S11中,框架升降的原理为:上一层施工工序完成,混凝土凝固后,先把上 框架固定在下一层建筑体上的横向螺杆全部卸掉,使上框架与建筑体脱离,此时整个上框 架还是一个整体,且框架底座还固定在建筑体上,因此上框架不会倒也不会掉,其重量支撑 在8-40根的长螺杆及框架底座上;框架底座上还设有轴承,轴承的内芯与长螺杆固定为一 个整体,用于对长螺杆进行定位;上框架上还固定有螺帽组件,螺帽组件与长螺杆连接,长 螺杆的下方还设有升降摇把,通过转动升降摇把带动长螺杆转动,长螺杆转动时,通过螺帽 组件受力,并将整个上框架沿着建筑体向上顶起,使上框架升高一层,并重新将上框架下面 三分之一部分通过横向螺杆紧紧的固定在上一层建筑体相对应的部位上;同样的方法,将 固定框架底座的横向螺杆卸掉,使框架底座脱离建筑体,此时由于框架底座被长螺杆吊在 上框架下方,而上框架固定在上一次建筑体上,框架底座仍是一个整体且不会掉下来,这时 通过反方向转动长螺杆,将框架底座整体提起升高一层,再将框架底座通过横向螺杆紧紧 的固定在上一层建筑体相对应的部位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提升过程;框架下降的原理与 上升相同。
[0045]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 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包括上框架1和框架底座2,上框架1和框 架底座2分别安装于建筑体的外墙四周,且框架底座2位于上框架1的下方;上框架1和框 架底座2通过带螺纹的长螺杆3链接;上框架1和框架底座2上还分别设有横向螺杆4,上 框架1下方的三分之一部位和框架底座2分别通过横向螺杆4紧紧的固定在下一层建筑体 上,上框架1上面三分之二部位用于盛装上一层的填充物;上框架1上还固定有螺帽组件 5,螺帽组件5与长螺杆连接3,长螺杆3的下方还设有升降摇把7,框架底座2上还分别设 有轴承6和施工平台8,轴承6的内芯与长螺杆3固定为一个整体,用于对长螺杆3进行定 位,施工平台8设于框架底座2的外侧,便于人工作业;通过转动升降摇把7带动长螺杆3 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框架装置升降。其中,长螺杆3的规格为:长4-6米,直径5-10厘 米(可以是空心的),长螺杆3的数量为8-40根,框架装置的整体高度为2层楼的高度,厚 度约40厘米,绕整个建筑体的外墙一圈;上框架1由4-20快小框架组合成,小框架通过连 接件(图未示)链接为一个整体;上框架1由金属结构制作,其内侧面固定有光滑的模板 (图未示),上框架的作用在于用于盛装支撑横梁的填充物,同时还是整个建筑体最外面面 的模板,并替代建筑体外墙的脚手架。
[0046] 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使用的框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从盖第一层开 始,在建筑体的外墙四周安装框架装置,通过横向螺杆4分别将上框架1下方的三分之一部 位和框架底座2紧紧的固定在该层建筑体上,并通过上框架1上方的三分之二部位盛装支 撑横梁的填充物;待第一层施工工序完成后,先把上框架1固定在该层建筑体上的横向螺 杆4全部卸掉,使上框架1与建筑体脱离,此时整个上框架还是一个整体,且框架底座2还 固定在建筑体上,因此上框架1不会倒也不会掉,其重量支撑在8-40根的长螺杆3及框架 底座2上,此时通过摇动升降摇把7带动长螺杆3进行转动,当长螺杆3转动时,通过螺帽 组件5受力,并将整个上框架1沿着建筑体向上顶起,使上框架1升高一层,并重新将上框 架1下面三分之一部分通过横向螺杆4紧紧的固定在上一层建筑体相对应的部位上;同样 的方法,将固定框架底座2的横向螺杆4卸掉,使框架底座2脱离建筑体,此时由于框架底 座2被长螺杆3吊在上框架1下方,而上框架1固定在上一次建筑体上,框架底座仍是一个 整体且不会掉下来,这时通过反方向转动长螺杆3,将框架底座2整体提起升高一层,并重 新将框架底座2通过横向螺杆4紧紧的固定在上一层建筑体相对应的部位上,这样就完成 了一个提升过程;框架装置下降的原理与上升相同。
[0047] 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填充物为支撑体、利用石蜡液态变固态的性 能制作横梁模具进行混凝土浇注,替代了现有架设脚手架、用木方和模板钉出模具进行混 凝土浇注再拆模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工艺规范,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该方法使用的框架 装置可自动升降且可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建筑质量及施工安全系数。
[〇〇48]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