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孙丽
  • 公开日
    2014年9月1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26日
  • 申请人
    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K33/00GK104027633SQ20141022210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地骨皮10份、红头草12份、戟叶石苇10份、浮石12份、大种半边莲8份、梨皮12份、南沙参12份、芦根20份、海韭菜10份、寒水石20份、车桑子叶15份、天青地白25份、芨芨草20份、铁丝七2 0份、五叶藤10份、白背小报春20份、菰根20份、慈竹叶10份、甘草6份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地骨皮10份、红头草12份、戟叶石苇10份、浮石12份、大种半边莲8份、梨皮12份、南沙参12份、芦根20份、海韭菜10份、寒水石20份、车桑子叶15份、天青地白25份、芨芨草20份、铁丝七20份、五叶藤10份、白背小报春20份、菰根20份、慈竹叶10份、甘草6份。本发明将各种药材有机的地组合在一起,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清肺热,利水道的功效,多年来,通过对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8.3%,见效快,一般用药后第二天即可见效,根据患者病情6-10天即可痊愈,治愈率高,愈后随访二个月没有复发过。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的制作方法[0002]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起病或突然发生,或逐渐形成。一般在癃的阶段表现为小便不利,排尿滴浙不尽,或排尿无力,或尿流变细,或尿流突然中断,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在闭的阶段表现为小便不通,全日总尿量极少,甚至点滴全无,或小便欲解不出,小腹满胀,状如覆碗。尿闭可突然发生,亦可由癃逐渐发展而来。癃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湿热,气结、瘀血阻碍气化运行;虚证多因中气,肾阳亏虚而气化不行。根据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中医根据癃闭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膀胱湿热型、肺热壅盛型、肝郁气滞型、瘀血内阻型、肾阳虚衰型、中气不定型等证型。目前治疗癃闭的方法有多种,西药治疗治标不治本,很易造成反复发作,刺灸法等物理疗法虽然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治愈率也不高。中医辩证治疗癃闭能达到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疗效。目前治疗癃闭的中药有多种,但还没有一种针对肺热壅盛型癃闭进行治疗的中成药。
[0003]本发明的目 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肺热壅盛型癃闭的目的。[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地骨皮10份、红头草12份、戟叶石苇10份、浮石12份、大种半边莲8份、梨皮12份、南沙参12份、芦根20份、海韭菜10份、寒水石20份、车桑子叶15份、天青地白25份、芨芨草20份、铁丝七20份、五叶藤10份、白背小报春20份、菰根20份、慈竹叶10份、甘草6份。[0005]本发明配方中所涉及的中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地骨皮【来源】本品为爺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0006]红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特霜黄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火牙痛;痒肋;痈肿疮毒。
[0007]戟叶石苇【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性味】性平,味苦甘。【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泄肺热。治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尿道结石,肺热咳嗽,咯血,支气管哮喘,咽喉炎等症。
[0008]浮石【来源】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一浮石。【性味】咸;寒;无毒。【归经】肺;肾;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浙涩痛;瘿瘤瘰疬。[0009]大种半边莲【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性味】味辛;甘;性平;小毒。【归经】归肺;肾经。【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咳嗽痰多;水肿;痈肿疮毒;下肢溃烂;蛇虫咬伤。煎汤,3-9g。
[0010]梨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性味】甘;涩;凉;无毒。【归经】肺;心;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
[0011]南沙参【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性味】甘,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0012]芦根【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華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根莖。【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呕,利尿之功。用于烦热口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痈,小便短赤或热淋。
海韭菜【来源】为水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全草。【性味】味甘;性平。【归经】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解毒利湿。主治热盛伤津;胃热烦渴;小便淋痛。
[0013]天青地 白【来源】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性味】甘,凉。【归经】肺;肝;脾;小肠经。【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
[0014]芨芨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茎、根或种子。【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尿路感染;尿闭。
[0015]寒水石【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性味】辛咸,寒。【归经】入心、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0016]车桑子叶【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车桑子的叶。【性味】味微苦;辛;性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淋证;癃闭;皮肤瘙痒;痈肿疮疖;汤火伤。
[0017]铁丝七【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掌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茎。【性味】甘;微涩;苦;平;微寒。【归经】肺;肝;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主治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小便淋涩;痈肿;瘰疬;烫伤。
[0018]五叶藤【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茎叶或根。【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水肿;痈肿疗毒。
[0019]白背小报春【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白背小报春的全草。【性味】辛;微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肺热咳嗽;口舌糜烂;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小便淋浙涩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
[0020]菰根【来源】为禾本科植菰的根茎及根。【性味】味甘;性寒。【功能主治】除烦止渴;清热解毒。主治消渴;心烦;小便不利;小儿麻疹高热不退;黄疸;鼻衄;烧烫伤。
[0021]慈竹叶【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竹叶心)。【性味】甘;
苦;微寒。
[0022]【功能主治】清心利尿;除烦止渴。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口舌生疮。
[0023]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4]肺热壅盛型癃闭是因盛热邪袭肺,肺热气壅,肺气不能肃降,津液输布失常,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又因热气过盛,下移膀胱,以致上下焦均为热气闭阻,气化不利,而成癃闭。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全日总尿量极少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嗽,苔薄黄,脉数。中医认为,癃闭的治疗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眼于通,SP通利小便。一身之气在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肺热气壅而致肺失其职,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用开提肺气法,开上以通下,即所谓“提壶揭盖”之法治疗,因此肺热壅盛癃闭的治疗应以清肺热,利水道为原则。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合适的配比,配方中所采用地骨皮、红头草、戟叶石苇、浮石、大种半边莲能清泄肺热、宣肺化痰,源清而流自洁;所采用的梨皮、南沙参滋养肺阴,芦根、海韭菜清热生津,肺为水之上源,上源有水水自流;天青地白、芨芨草、寒水石、车桑子叶能清热而利小便;铁丝七、五叶藤、白背小报春能增清肺解毒之力;菰根、慈竹叶能除心烦而利小便,甘草调和诸药。本发明将各种药材有机的地组合在一起,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清肺热,利水道的功效,6年来,通过对60例肺热壅盛型癃闭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8.3%,见效快,一般用药后第二天即可见效,根据患者病情6-10天即可痊愈,治愈率高,愈后随访二个月没有复发过。
[0025]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7年9月-2013年12月间共收集了 60例肺热壅盛型癃闭的门诊患者,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36-75岁,以老年男性居多,病情3天-12天。临床上证见全日总尿量极少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嗽,苔薄黄,脉数。
[0026]2、试验方法
患者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5-10天。
[0027]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肺热壅盛型癃闭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0028]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9]表1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