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木全
  • 公开日
    2002年1月2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4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4月2日
  • 申请人
    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3B22/00GK2468524SQ01218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它包括平行枢设于机架体上的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第一轴杆两端分别固定组设驱动其转动的踩踏板及第一轮体;第二轴杆上固定组设与第一轴杆上第一轮体相对应并直径小于第一轮体直径的第三轮体;第一轮体与第三轮体之间以联接元件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轴杆上枢设同体连动的第二轮体及飞轮;第二轴杆上固定组设与第一轴杆上第二轮体相应并直径大于第二轮体及第三轮体的第四轮体;第四轮体与第二轮体之间以联接元件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体连动的第二轮体及飞轮以轴承枢设于第一轴杆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习用的健身器械,如椭圆轨迹走路机,其传动飞轮转动结构通常采用一段两轴式或两段三轴式但不论一段两轴式或是两段三轴式,其在使用上皆存在如下缺点;如
  • 专利摘要
    一种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为提供一种体积小、踩踏顺畅、制造容易、组装方便的健身装置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平行枢设于机架体上的第一、二轴杆;第一轴杆两端分别固定组设驱动其转动的踩踏板、第一轮体及枢设同体连动的第二轮体及飞轮;第二轴杆上固定组设与第一轴杆上第一轮体及第四轮相对应的直径小于第一轮体直径的第三轮体及直径大于第二、三轮体的第四轮体;第一、三轮体及第、二轮体之间以联接元件联接。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图1所示,一段两轴式传动机构主要系由直径较大的传动轮1搭配直径较小的被动轮2并藉由皮带3联接传动。被动轮2与受刹车阻力控制的飞轮同轴,以带动飞轮旋转。这种传动机构其结构体积虽小,但欲达到相同速比,传动轮1的直径极大,也就是说传动轮1与被动轮2两者之间的直径比需大至预定值,然,如此会造成被动轮2被皮带3包覆的角度变小,若包覆角度小于180°则会导致皮带3会滑。故为防止皮带打滑,通常藉压件4抵压住皮带3,以增加包覆角度,使皮带3与被动轮2之间不至于产生打滑现象。但抵压皮带3的压件4会造成机构磨损,降低皮带3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两段三轴式传动机构包括直径较大的由脚踩踏杆驱动的传动轮5、直径相对较传动轮5较小的中间轮6及直径较中间轮6更小的被动轮7等三个平行排列的轮体。其中,中间轮6同轴组设直径较小的第二中间轮60。藉此,于传动轮5与第二中间轮60之间以主动皮带8联接;于中间轮6与被动轮7之间以被动皮带9联接。当以脚踩踏杆带动传动轮5旋转时,可令中间轮6及被动轮7亦随之旋转。这种传动机构虽藉由外径渐小的连动方式在同样速比下增大了各轮体的包覆角度,改善皮带打滑的缺失,然而,这种传动机构所占机身的体积比较大,往往须缩小与被动轮6同轴的飞轮直径,以减小其所占机身的体积。但从惯性角度而言,飞轮的转动惯性与其外径的平方成正比,飞轮外径愈大,转动惯性愈佳,使用者在踩踏时会愈具顺畅性。然而此两段三轴式传动机构因其体积已够大,从而使飞轮的外径无法再加大,否则将会影响机身的整体性,而较小外径的飞轮将导致使用者在踩踏时存在不顺畅性。再者如图3所示,为了确保这种两段三轴式传动机构连动的稳定度,必须保证其传动轮5与中间轮6、中间轮6与被动轮7之间的轴平行度,方可顺畅连动,从而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密度及导致组装费时、费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踩踏顺畅、制造容易、组装方便的健身运动器械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平行枢设于机架体上的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第一轴杆两端分别固定组设驱动其转动的踩踏板、第一轮体及枢设同体连动的第二轮体及飞轮;第二轴杆上固定组设与第一轴杆上第一轮体相对应并直径小于第一轮体直径的第三轮体及与第一轴杆上第二轮体相应并直径大于第二轮体及第三轮体的第四轮体;第一轮体与第三轮体之间以联接元件联接;第四轮体与第二轮体之间以联接元件联接。其中同体连动的第二轮体及飞轮以轴承枢设于第一轴杆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平行枢设于机架体上的第一、二轴杆;第一轴杆两端分别固定组设驱动其转动的踩踏板、第一轮体及枢设同体连动的第二轮体及飞轮;第二轴杆上固定组设与第一轴杆上第一轮体及第四轮相对应的直径小于第一轮体直径的第三轮体及直径大于第二、三轮体的第四轮体;第一轮体与第三轮体及第四轮体与第二轮体之间以联接元件联接。使用时,藉由踩踏踩踏板驱动第一轴杆,以形成踩踏板→第一轴杆→第一轮体→联接元件→第三轮体→第二轴杆→第四轮体→联接元件→第二轮体→飞轮的传动路线,以模拟真实走路步程。并藉由第一、二、三、四轮体的直径匹配,以达到预定的速比,以传动飞轮转动。在同一速比下,以第一、二轴杆两轴杆即能组装成本实用新型,既达到两段三轴式传动机构的功效,且又能使轮体被联接元件包覆的角度大于180°,避免联接元件打滑及机械磨损;体积小且飞轮具有较大外径,以增大转动惯性,踩踏顺畅;两轴杆间的平行度容易控制,制造组装简单、省工、省时,不仅体积小、踩踏顺畅,而且制造容易、组装方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图1、为习知椭圆轨迹走路机传动机构示意图(一段两轴式)。
图2、为习知椭圆轨迹走路机传动机构示意图(两段三轴式)。
图3、为习知椭圆轨迹走路机传动机构分解示意图(两段三轴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6、为组设本实用新型椭圆轨迹走路机结构示意侧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30系组设于椭圆轨迹走路机的机架体10上。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30包括枢设于机架体10上的第一轴杆31及第二轴杆35。
第一轴杆31两端分别固定组设驱动其转动的踩踏板20,第一轴杆31上固定组设第一轮体32、以轴承310枢设第二轮体34及设置于第一轮体32侧端与第二轮体34同体以轴承310枢设于第一轴杆31上的飞轮33。飞轮33的轮缘设置有阻力调整结构,藉由阻力调整结构可对飞轮33轮缘产生阻抗,以可调整踩踏重力。
第二轴杆35与第一轴杆31平行设置,其上固定组设与第一轴杆31上第一轮体32相对应并直径小于第一轮体32直径的第三轮体36及与第一轴杆31上第二轮体34相应并直径大于第二轮体34及第三轮体36的第四轮体37。
第一轮体32与第三轮体36之间以联接元件38,如皮带联接,第四轮体37与第二轮体34之间以联接元件39,如皮带联接。
藉由踩踏踩踏板20驱动第一轴杆31,以形成踩踏板20→第一轴杆31→第一轮体32→联接元件38→第三轮体36→第二轴杆35→第四轮体37→联接元件39→第二轮体34→飞轮33的传动路线,以模拟真实走路步程。并藉由第一、二、三、四轮体32、34、36、37的直径匹配,以达到预定的速比,以传动飞轮33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1、在同一速比下,以第一、二轴杆31、35两轴杆即能组装成本实用新型30,既达到两段三轴式传动机构的功效,且又能使轮体被联接元件包覆的角度大于180°,避免联接元件打滑及机械磨损。
2、由于在同一速比下以第一、二轴杆31、35两轴杆组装成本实用新型30,具有体积小且飞轮33具有较大外径,以增大转动惯性,踩踏顺畅。
3、由于在同一速比下以第一、二轴杆31、3 5两轴杆组装成本实用新型30,令两轴杆间的平行度容易控制,制造组装简单、省工、省时。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